香港南部的一处山坡上,茂密的绿叶掩映着满是创痕的二战碉堡旧迹。它们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曾在一场失败的努力中抵御过日本的入侵。75年前,香港在日军发起攻击后不到三周就落入敌手。
1941年12月8日,在珍珠港事件把并不情愿直接参战的美国卷入战争后仅仅几个小时,这块当时的英国殖民地也遭到了日本的攻击。
在这场由日本帝国掀起的全面爆发的亚洲战争中,香港首当其冲成了日本在亚洲针对西方国家利益的早期攻击目标之一。
在历时18天的香港保卫战中,尽管有援军前来巩固防御,但在日军的猛烈轰炸下,当时还是大英帝国的这处前哨基地终于陷落。
与太平洋战区中的其他冲突相比,有关这场发生在香港的残酷战役的报道少得可怜。约有1500名盟军战士阵亡在守卫香港的战场上。
尽管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于1930年代后期就已挺进华南,但英国政府出于限控潜在损失的考虑,最初并不愿增派部队到香港。在他们看来,处于防守一方的香港难有用武之地。
不过,在1941年9月还是有一批加拿大士兵被招募到香港参与防御,与来自香港本地、英国和印度的将士并肩战斗。
但这支多国部队仍只是一支象征性的军事力量。1.5万人的盟军在数量上远远不及逾5万日军。12月8日,日军在进攻香港的第一天就用毁灭性的空中轰炸把英国皇家空军停在启德机场的战机悉数摧毁。
英国人把希望寄托在醉酒湾防线(Gin Drinkers' Line)上。这是一条11英里(约合18公里)的军事防御警戒线,跨过香港新界北部的山丘,距离中国内地边界很近。
在这条防线上,碉堡、战壕和机枪阵地被组合并用,旨在抵抗日军的南向入侵。
不过,一小队日军很快突破了防线上的一处薄弱环节,主力日军随即加入他们,展开全力进攻,迫使盟军南撤,在几天内便从港口退回香港岛,九龙彻底沦陷。
日军继续追击香港守军,双方在香港岛北岸的北角发电厂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日军南下途中,持续与在山丘谷地中发起反攻的盟军交锋。
在守军最终投降几小时前,他们仍在尝试守住香港岛南部的赤柱半岛(Stanley)。
在被用作军事野战医院的圣士提反书院(St Stephen's College)里,受伤的士兵和医护人员们遭到了日军的袭击。
来自目击者令人毛骨悚然的证词后来讲述了护士如何被强奸杀害,伤兵如何被袭击肢解。
经历一场屠杀之后,香港港督于12月25日正式向日本投降。这一天因此被称为“黑色圣诞”。
日本对香港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30日,其间日本海在香港市内四处设置俘虏收容所。
领导日军侵占香港的酒井隆,因犯下战争罪于1946年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被枪决。
(翻译:张光辉 编辑:曾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