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票据的文章,文中简单地介绍了一些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基础知识。如:“承兑汇票的定义”,“承兑汇票是如何运转的”等等。对承兑汇票基础知识不太了解的同学,小君送你一张飞机票《包子里竟然吃出了银行承兑汇票》。
我们知道当票据开出去之后就相当于流入了市场,直到承兑的时候才会回来,而在票据流转期间,会有很多险象丛生的问题出现。这些漏洞,经常会被黄牛盯上,从而谋取不当利益。接下来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挖一挖隐藏在票据后面的风险。
你以为银行承兑汇票就真的安全吗?
我们知道比起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更大一些,因为银行是最后承兑方,即使这样,也避免不了风险的发生。
银行承兑汇票就是银行会承诺在到期后,无条件兑付票据金额给持有银承的所有人。可以说,从理论上讲,收到银行承兑汇票的个人和平台都是安全的,因为即使借款人不能到期偿还款项,银行也能够按照该票的约定无条件兑付。然而,兑付方便的背后也暗藏着更大的利益,银行承兑汇票制假、造假等问题一时间层出不穷。一般来说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火车票既然可以造假,票据当然也能造假
假票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由于操作不慎或审查不严,将伪造、变造的银行承兑汇票办理了贴现而造成的风险。
人在诱惑面前永远是最贪婪的
这就是从业道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票据从业人员受利益诱惑,在承兑、贴现等环节违规操作,既给银行带来损失,不仅自身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
言而有信能当饭吃吗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承兑人因资金不足等原因,造成承兑汇票延迟兑付或不兑付,使贴现银行面临的风险。因此,贴现银行对于一些小机构出具的票据,应该进行严格的额度管控。
保管不善,怪我喽
银行承兑汇票保管风险伴随票据业务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因保管不善造成票据毁损、遗失或被盗窃所形成的风险以及银行从业人员故意挪用银行承兑汇票造成的风险。
快钱,谁都想挣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市场化程度高,变化快,买入机构在进行贴现、转贴现时应注意防范贴现利率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过这样一个说明,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票据中介大多与多家银行保持有密切关系,能控制几个银行同业户,他们能玩转票据期限错配,从中赚取差价,在票据交易中无成本滚动,从中形成资金沉淀并用来投资。此外,还能将一些大银行不能合规持有的票据通过小银行、区域性银行当通道过桥洗白。票据资产对银行而言收益并不大,银行业乐得甩手给中介,轻轻松松赚点钱。
具体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整个违规过程中,A获得资金炒股,C得到一笔费用,银行则获得利息。只要A能及时还款,这张银票就不会爆发风险。
商业承兑汇票有多不安全
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最大的不同就是承兑人不同,其次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信用也不同,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相比而言,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难度比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难度大。
许多企业利用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融资,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其到期承兑使其社会信用得到有效提高,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相当于从银行获得变相贷款额度。
商业承兑汇票风险较大,是基于企业双方的良好信用的基础之上进行交易。而票据法规不尽完善,使内控制度不严密,企业提供担保流于形式、重复担保等方面原因,商业承兑汇票风险得不到有效防控,以致最后承兑无法兑现。
电子汇票的风险
2016年至今,纸质票据已逾百亿元风险暴露,为此,监管部门提出三年内逐渐用电票代替纸票,并酝酿成立票交所。央行在224号文件中指出,从2017年开始单张出票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商业汇票应全部通过电票办理。这说明央行大力推广电票,这是为什么呢?
电票和纸票因为载体不同,各自的风险所在之处也不同,纸质汇票在流通的过程中,都是人为保存和操作的,所以难免会遇到不正规或者有损坏的情况。但是这些对于电票来说,发生的几率就降低了许多。这也就是央行大力推行电票的原因。
但是别以为电子汇票就百分之百安全,小君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讲电票的风险的:工商银行廊坊分行代理接入了20亿河南焦作中旅银行(下称中旅银行)开出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由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买入后,其中13亿转贴现到恒丰银行上海分行,6.5亿转贴现到邢台银行,之后恒丰银行发现该电票系虚假票据。
这也就是说开票人去银行去开票的时候就是带着虚假资料去的,而且涉案汇票上的承兑签章,系他人伪造中旅银行的材料,冒用中旅银行的名称申请的,因此该电子商业汇票上的承兑签章是伪造的。
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承兑汇票的问题往往不是信用风险,而是操作风险。在造假面前,纸票和电票都无法免疫。
既然票据风险这么大,票据理财的意义还大吗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如此迅速,互联网理财市场还刮起过一场票据风。票据理财主要采用的是个人对企业的借贷模式,这些企业会以其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担保,然后由互联网平台发布,最后向个人投资者融资,票据到期之后,以银行兑付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归还投资者本息。
但是现在有的票据产品的利息竟然能达到10%以上!什么票据产品能给投资者10%的收益,而且这些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不是商业承兑汇票,因为商业承兑汇票风险比较大,一般是融不到钱的。银行承诺兑付的只是正常的票据贴现,10%以上的收益银行肯定无法兑付,所以,一般遇到10%年化收益的时候,投资者就要警惕了。任何安全性高的业务,收益率只会越来越低,票据的背后是银行信用的支持,因此有较高的安全度,所以票据的现实收益是不高的。
最后,我们来谈谈庞大的票据贴现市场,这个市场属于典型的监管套利的范畴,现行的许多监管规定都在催生这个市场。但是从票据本身来看,新型支付工具的诞生都在使得票据支付成为边缘化业务,离开了信用支持,票据业务毫无意义,而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会使得票据的信用支持这块核心都会被弱化,小君觉得票据的业务萎缩是趋势性的,不可能逆转。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ID:君望学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