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意识上传以永生,是人类的未来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意识上传以永生,是人类的未来吗?

人类似乎离曾经期待的“意识永生”越来越近——意识上传究竟如何实现?意识永生,会是人类的未来吗?

文|观察未来科技

如果能够上传意识获得永生,你会选择吗?

根据美国的《财富》杂志报道,战略集团 A/B Consulting 和风险投资公司 Maveron 联合发布的最新消费者报告,41% 的美国最富有的人愿意将自己的意识下载到电脑中,作为永生的手段——在今天,这样的选择并非科幻的想象。

Netcome 是硅谷一家创业公司,由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孵化。“致力于存档你的思想”,这是Nectome的使命,赫然写在官方网站的首页。

Netcome声称,能够将人脑中的信息上传到互联网,然后存储在电脑中,如果一切都按完美的计划进行,人们的大脑在经过该公司处理后,最终会以数字形式再次“复活”。目前,已有 25 人缴纳了 1 万美元订金,进入“等待名单”。

人类似乎离曾经期待的“意识永生”越来越近——意识上传究竟如何实现?意识永生,会是人类的未来吗?

意识真的能上传吗?

意识上传并非荒唐的构想,而是基于科学理论作出的大胆假设。

计算机科学家汉斯·莫拉维克早在他1988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智力后裔:机器人和人类智能的未来》中,就提出了早期且具有说服力的叙述,也就是“意识上传”。莫拉维克通过生动的描述让读者感受了一次奇异的外科手术:

当你被推进了手术室,一位机器人脑外科医生出现了。在你身边的是一台等待成为人类的计算机,它只缺少一个程序来运行。你的头骨(而不是你的大脑)被麻醉了,你是完全有意识的。机器人外科医生打开你的脑壳,并将一只手放在你的大脑表面。这只不同寻常的手布满了微型机械,一根电缆将它与你身边的移动计算机连接起来。

手术结束时,你的意识已经从大脑中移出,并转移至一台机器上,你突然被抛弃的身体开始痉挛并死去。但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计算机模拟已经从外科医生手中的电缆上断开,并重新连接到一个新的身体上,这个新身体的样式、颜色和材料都是你选择的。你的蜕变已经完成了。

莫拉维克表示,就像正在进行中的计算——我们可以合理地称之为计算机的思维过程——可以在中途停止并转移。未来,人类的思维也可能会以某种类似的方式从大脑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所谓意识上传,其实就是一种全脑模拟的推测过程,即通过脑部扫描在数字计算机中完全模拟个体的心理状态,计算机运行大脑信息处理的模拟,使其以与原始大脑基本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并体验拥有有感知力的意识思维。

当然,意识上传的概念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前提,那就是人脑和任何遵循物理定律的计算系统一样,这意味着,如果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在软件中建模人类的大脑。需要明确的是,意识上传不是对抽象的人脑进行建模,而是对特定的人进行建模——个人独特的思维将被详细地表示,以至于每个神经元都被准确地模拟,包括它们之间的大量连接。

显然,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人的大脑中有超过 850 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有数千个与其他神经元的链接。正是这些数以万亿计的联系造就了独特的个人——包括个性和记忆,个体的恐惧、技能和思考。为了在软件中重现个人思维,计算机系统需要精确模拟绝大多数这些连接,直至它们最微妙的交互。

从实现方法来看,意识上传有两种潜在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对大脑特征的扫描,将其中贮存的信息复制或转移到电脑或其他计算设备中。这个模拟的大脑可以和一个模拟的三维躯体相连接,并被置入一个虚拟现实或模拟现实中;也可被置入一台连接着机器躯体或生物学躯体的电脑中。第二种方法则是伴随着逐渐破坏性的上传进行赛博格式的替换,直到原始的有机大脑不再存在并由模拟大脑的计算机程序控制身体。

但不论哪种方法,意识上传都被一些未来学家和超人类主义者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命延续技术。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朱利奥·普里斯科(Giulio Prisco)是一位超人类主义者,他也是欧洲航天局的前高管。朱利奥主张将意识上传作为实现永生的一种手段,他认为,如果人类的思维是一台计算的机器,那么它可以从生物大脑转移到另一种计算基质上。他补充说:“一旦意识上传技术可实现,人类就将能够无限期地生活在非生物体中,并制作自己的备份副本。”

你还是你吗?

相较于实现意识上传,一个更重要也受到更多争议的问题是,假如我们真的能够模拟出一个人类的数字意识,那么,本体和数字意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当你的意识被上传云端,那个被上传的“你”还是你吗?

当然,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回到技术本身。如前所述,意识上传有两种潜在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将你的大脑数字化并且上传至计算机,这实际上是一种意识的“复制”,而不是意识的“上传”,而第二种方法,即伴随着逐渐破坏性的上传进行赛博格式的替换,才可以被称为是意识的“上传”。显然,这两者是存在重大的区别的。

“上传”实际上意味着你本人的自我意识搬到并存活在了另外一个数字世界里面;而意识的“复制”,只是说有一个你自己的“副本”活在了那个数字世界里面,而不影响你本人仍然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我们可以将“副本”视为数字克隆或双胞胎,但它不会是你。这将是你的心理副本,包括你的所有记忆,直到你的大脑被扫描。但从那时起,复制品将在安装它的任何模拟世界中产生自己的记忆。它可能会与其他模拟人互动,学习新事物并获得新体验。或者它可能通过机器人接口与物理世界交互。与此同时,你的生物体将产生新的记忆、技能和知识。

换句话说,你的生物思维和你的数字副本将立即开始分歧。它们会在一瞬间相同,然后分开。你的技能和能力会有所不同。你的知识和理解会有所不同。你的个性和目标会有所不同。然而,这两个版本总是“感觉像真实的你”。

这当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形而上问题,比方说哲学上最基本的那个问题:我是谁?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两个我,那么谁才是真的我呢?是这个在物理世界中的我,还是那个在数字世界中的我?

再来看看意识上传,假设,你通过每次上传一个神经元来创造你的数字上传件。你一开始先把你的某一个神经元替换成数字神经元,然后另一个,再另一个,直至它们全部被替换。如果是这样,结果会如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从始至终都感觉是“你”自己,又将会如何?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依然是“你”吗?

但是如果那些被从你的大脑中移除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神经元同时也在被用来组装“另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你”,这个“你”只会在新大脑组装完成后才会觉醒,如果是这样,将会如何?这一个也是“你”吗?

意识上传是人类的未来吗?

一直以来,意识上传似乎都是人类在未来中想象自身存在的方式。

《黑镜》和《上传》,以及一些游戏中都表现了人类对这一想法的痴迷。“意识上传”的情节也曾经出现在很多科幻作品中,《超验骇客》中妻子将科学家丈夫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中,使他在虚拟世界中重生。《奇点临近》作者库兹维尔曾经预测,人工智能的最后阶段就是意识上传,意识可以被随时上传和下载,就像软件一样。而他更是预言意识上传最早将于2045年实现。

而人们之所以追求意识上传,却是为了对抗死亡带来的自身存在的崩解和被遗忘的恐惧。显然,肉体是易老、易病和脆弱的,即使抗衰老技术的出现,也难抵一场车祸和流行病。而当意识上传后,我们就可以立刻进行云端备份,即使正在活动的上传意识体遭遇不测,还可以用备份将其恢复。

超人类主义相信,科学技术会带来永生。它的发起者是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他在1957 年普及了这一词汇。

超人类主义的思想基于两个核心理念:第一,通过科技进步,生命的永生是可以实现的;第二,未来人类的意识可以被数据化,能够存于计算机中或者机器人体内,让生命体摆脱机体退化的限制,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定义。换言之,人类未来的走向必是逐渐舍弃自身的肉体。只要科学家破解意识上传的奥秘,便可实现这一点。

《最后一个人类》这本书中,作者奥康内尔也介绍了一位活跃在意识上传领域的专家——兰德尔·科恩,他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机构,聚集了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脑成像、认知心理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专家,致力于通过全脑模拟和神经假体来重造大脑的功能,实现所谓的“基底独立意识”。基底独立意识类似于那些具备平台独立性的编程语言,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计算系统中编译、运行。

如果实现这一点,人类便可以将意识上传到各种形式的机器上,人类将具备无限可能的存在形式,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自我复制和迭代。

实现基底独立意识的原理是:首先,通过某种或某些技术的组合(如纳米机器人、电子显微镜等),扫描出大脑中的信息,需要扫描的内容包括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无数的枝状连接、信息处理活动(人类意识正是它的副产品)等。而这些通过扫描得到的信息,就成了重塑大脑神经网络的蓝图。

然后,蓝图会被转化为计算模型。

最终,我们将这个模型安置在第三方非肉体的基底上——它可能是某种超级计算机或是人形机器,从而让人类本体的生命体验得到复制和延伸。

当然,说到底,意识上传终归是人类实现永生之旅的探索。在40年代,人们只能活59岁左右,但现在平均寿命能达到80岁,这也证明科学和技术是延长人类寿命和实现永生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问题是,在技术狂飙突进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什么?当生物性不再是生命的属性,那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当意识上传成为一种泛滥,我们所追求的“不朽”,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用《最后一个人类》作者马克·奥康内尔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最终,我居然觉得并不存在什么未来,或者它只是当下的一种虚幻的形象,这些行为完全处于我们的欲望,尽管理智告诉我们这不一定正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意识上传以永生,是人类的未来吗?

人类似乎离曾经期待的“意识永生”越来越近——意识上传究竟如何实现?意识永生,会是人类的未来吗?

文|观察未来科技

如果能够上传意识获得永生,你会选择吗?

根据美国的《财富》杂志报道,战略集团 A/B Consulting 和风险投资公司 Maveron 联合发布的最新消费者报告,41% 的美国最富有的人愿意将自己的意识下载到电脑中,作为永生的手段——在今天,这样的选择并非科幻的想象。

Netcome 是硅谷一家创业公司,由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孵化。“致力于存档你的思想”,这是Nectome的使命,赫然写在官方网站的首页。

Netcome声称,能够将人脑中的信息上传到互联网,然后存储在电脑中,如果一切都按完美的计划进行,人们的大脑在经过该公司处理后,最终会以数字形式再次“复活”。目前,已有 25 人缴纳了 1 万美元订金,进入“等待名单”。

人类似乎离曾经期待的“意识永生”越来越近——意识上传究竟如何实现?意识永生,会是人类的未来吗?

意识真的能上传吗?

意识上传并非荒唐的构想,而是基于科学理论作出的大胆假设。

计算机科学家汉斯·莫拉维克早在他1988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智力后裔:机器人和人类智能的未来》中,就提出了早期且具有说服力的叙述,也就是“意识上传”。莫拉维克通过生动的描述让读者感受了一次奇异的外科手术:

当你被推进了手术室,一位机器人脑外科医生出现了。在你身边的是一台等待成为人类的计算机,它只缺少一个程序来运行。你的头骨(而不是你的大脑)被麻醉了,你是完全有意识的。机器人外科医生打开你的脑壳,并将一只手放在你的大脑表面。这只不同寻常的手布满了微型机械,一根电缆将它与你身边的移动计算机连接起来。

手术结束时,你的意识已经从大脑中移出,并转移至一台机器上,你突然被抛弃的身体开始痉挛并死去。但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因为计算机模拟已经从外科医生手中的电缆上断开,并重新连接到一个新的身体上,这个新身体的样式、颜色和材料都是你选择的。你的蜕变已经完成了。

莫拉维克表示,就像正在进行中的计算——我们可以合理地称之为计算机的思维过程——可以在中途停止并转移。未来,人类的思维也可能会以某种类似的方式从大脑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所谓意识上传,其实就是一种全脑模拟的推测过程,即通过脑部扫描在数字计算机中完全模拟个体的心理状态,计算机运行大脑信息处理的模拟,使其以与原始大脑基本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并体验拥有有感知力的意识思维。

当然,意识上传的概念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前提,那就是人脑和任何遵循物理定律的计算系统一样,这意味着,如果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在软件中建模人类的大脑。需要明确的是,意识上传不是对抽象的人脑进行建模,而是对特定的人进行建模——个人独特的思维将被详细地表示,以至于每个神经元都被准确地模拟,包括它们之间的大量连接。

显然,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人的大脑中有超过 850 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有数千个与其他神经元的链接。正是这些数以万亿计的联系造就了独特的个人——包括个性和记忆,个体的恐惧、技能和思考。为了在软件中重现个人思维,计算机系统需要精确模拟绝大多数这些连接,直至它们最微妙的交互。

从实现方法来看,意识上传有两种潜在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对大脑特征的扫描,将其中贮存的信息复制或转移到电脑或其他计算设备中。这个模拟的大脑可以和一个模拟的三维躯体相连接,并被置入一个虚拟现实或模拟现实中;也可被置入一台连接着机器躯体或生物学躯体的电脑中。第二种方法则是伴随着逐渐破坏性的上传进行赛博格式的替换,直到原始的有机大脑不再存在并由模拟大脑的计算机程序控制身体。

但不论哪种方法,意识上传都被一些未来学家和超人类主义者视为一种重要的生命延续技术。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朱利奥·普里斯科(Giulio Prisco)是一位超人类主义者,他也是欧洲航天局的前高管。朱利奥主张将意识上传作为实现永生的一种手段,他认为,如果人类的思维是一台计算的机器,那么它可以从生物大脑转移到另一种计算基质上。他补充说:“一旦意识上传技术可实现,人类就将能够无限期地生活在非生物体中,并制作自己的备份副本。”

你还是你吗?

相较于实现意识上传,一个更重要也受到更多争议的问题是,假如我们真的能够模拟出一个人类的数字意识,那么,本体和数字意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当你的意识被上传云端,那个被上传的“你”还是你吗?

当然,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回到技术本身。如前所述,意识上传有两种潜在的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将你的大脑数字化并且上传至计算机,这实际上是一种意识的“复制”,而不是意识的“上传”,而第二种方法,即伴随着逐渐破坏性的上传进行赛博格式的替换,才可以被称为是意识的“上传”。显然,这两者是存在重大的区别的。

“上传”实际上意味着你本人的自我意识搬到并存活在了另外一个数字世界里面;而意识的“复制”,只是说有一个你自己的“副本”活在了那个数字世界里面,而不影响你本人仍然活在现实世界之中。

我们可以将“副本”视为数字克隆或双胞胎,但它不会是你。这将是你的心理副本,包括你的所有记忆,直到你的大脑被扫描。但从那时起,复制品将在安装它的任何模拟世界中产生自己的记忆。它可能会与其他模拟人互动,学习新事物并获得新体验。或者它可能通过机器人接口与物理世界交互。与此同时,你的生物体将产生新的记忆、技能和知识。

换句话说,你的生物思维和你的数字副本将立即开始分歧。它们会在一瞬间相同,然后分开。你的技能和能力会有所不同。你的知识和理解会有所不同。你的个性和目标会有所不同。然而,这两个版本总是“感觉像真实的你”。

这当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形而上问题,比方说哲学上最基本的那个问题:我是谁?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两个我,那么谁才是真的我呢?是这个在物理世界中的我,还是那个在数字世界中的我?

再来看看意识上传,假设,你通过每次上传一个神经元来创造你的数字上传件。你一开始先把你的某一个神经元替换成数字神经元,然后另一个,再另一个,直至它们全部被替换。如果是这样,结果会如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从始至终都感觉是“你”自己,又将会如何?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依然是“你”吗?

但是如果那些被从你的大脑中移除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神经元同时也在被用来组装“另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你”,这个“你”只会在新大脑组装完成后才会觉醒,如果是这样,将会如何?这一个也是“你”吗?

意识上传是人类的未来吗?

一直以来,意识上传似乎都是人类在未来中想象自身存在的方式。

《黑镜》和《上传》,以及一些游戏中都表现了人类对这一想法的痴迷。“意识上传”的情节也曾经出现在很多科幻作品中,《超验骇客》中妻子将科学家丈夫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中,使他在虚拟世界中重生。《奇点临近》作者库兹维尔曾经预测,人工智能的最后阶段就是意识上传,意识可以被随时上传和下载,就像软件一样。而他更是预言意识上传最早将于2045年实现。

而人们之所以追求意识上传,却是为了对抗死亡带来的自身存在的崩解和被遗忘的恐惧。显然,肉体是易老、易病和脆弱的,即使抗衰老技术的出现,也难抵一场车祸和流行病。而当意识上传后,我们就可以立刻进行云端备份,即使正在活动的上传意识体遭遇不测,还可以用备份将其恢复。

超人类主义相信,科学技术会带来永生。它的发起者是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他在1957 年普及了这一词汇。

超人类主义的思想基于两个核心理念:第一,通过科技进步,生命的永生是可以实现的;第二,未来人类的意识可以被数据化,能够存于计算机中或者机器人体内,让生命体摆脱机体退化的限制,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定义。换言之,人类未来的走向必是逐渐舍弃自身的肉体。只要科学家破解意识上传的奥秘,便可实现这一点。

《最后一个人类》这本书中,作者奥康内尔也介绍了一位活跃在意识上传领域的专家——兰德尔·科恩,他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机构,聚集了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脑成像、认知心理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专家,致力于通过全脑模拟和神经假体来重造大脑的功能,实现所谓的“基底独立意识”。基底独立意识类似于那些具备平台独立性的编程语言,可以在各种不同的计算系统中编译、运行。

如果实现这一点,人类便可以将意识上传到各种形式的机器上,人类将具备无限可能的存在形式,可以无限制地进行自我复制和迭代。

实现基底独立意识的原理是:首先,通过某种或某些技术的组合(如纳米机器人、电子显微镜等),扫描出大脑中的信息,需要扫描的内容包括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无数的枝状连接、信息处理活动(人类意识正是它的副产品)等。而这些通过扫描得到的信息,就成了重塑大脑神经网络的蓝图。

然后,蓝图会被转化为计算模型。

最终,我们将这个模型安置在第三方非肉体的基底上——它可能是某种超级计算机或是人形机器,从而让人类本体的生命体验得到复制和延伸。

当然,说到底,意识上传终归是人类实现永生之旅的探索。在40年代,人们只能活59岁左右,但现在平均寿命能达到80岁,这也证明科学和技术是延长人类寿命和实现永生的最有效的方法。但问题是,在技术狂飙突进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什么?当生物性不再是生命的属性,那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当意识上传成为一种泛滥,我们所追求的“不朽”,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用《最后一个人类》作者马克·奥康内尔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最终,我居然觉得并不存在什么未来,或者它只是当下的一种虚幻的形象,这些行为完全处于我们的欲望,尽管理智告诉我们这不一定正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