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财说 |股价跌超60%, 行业产能过剩,这家逐渐掉队的前隔膜龙头困境才刚刚开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财说 |股价跌超60%, 行业产能过剩,这家逐渐掉队的前隔膜龙头困境才刚刚开始

净利润八个季度首度下滑。

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曾经的隔膜龙头、干法隔膜市占率第一的星源材质(300568.SZ)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星源材质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仅增长1.68%,归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3%,而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是154%。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星源材质净利润出现了8个季度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业绩的下滑已反应在股价之中。星源材质股价较高点已跌去超6成。曾经的大牛股星源材质怎么了?业绩下滑是“假摔”还是拐点已至?

四面楚歌

无论是湿法还是干法隔膜,星源材质都在掉队。

按照生产工艺,隔膜可分为干法隔膜及湿法隔膜。干法隔膜相对而言技术工艺简单、设备及生产成本较低,普遍适用于储能领域、消费电池领域以及磷酸铁锂类动力电池领域;湿法隔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轻薄性上,在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发展趋势下,湿法基膜与涂覆层隔膜结合更合适于制造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因此市场需求于2019年大幅超越干法成为行业绝对主流产品。

在湿法隔膜市场,星源材质和龙头的差距越拉越大。恩捷股份(002812.SZ)在行业中保持着绝对龙头地位,其全球隔膜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31%提升到37%,全球湿法隔膜占有率从2021年的40%提升到46%,2022年产能规模突破70亿平方米,遥遥领先行业其他对手。

星源材质却丢失了本属于自己的位置。2020年公司湿法隔膜市占率在19%左右,位列行业第二,然而到了2022年,公司扩张步伐缓慢,固定资产仅增长8.7%,市占率已下滑至9%左右,位列行业第三;作为对比,行业第二的中材科技(002080.SZ)固定资产增幅为11.85%,逐步拉开了和星源材质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原行业二梯队的金力股份在2022年成功实现了对部分存量项目的收购,规模快速提升,资产规模一年增长103%。同时公司已于2022年底递交IPO申报稿,现已成功跻身湿法隔膜一梯队,使得整个市场格局正由此前的“一大两小”转变为“一大三小”。

整体来看,2022年湿法隔膜前四位市场份额为83%,市场集中度相较于2021年小幅下滑,二梯队及新进者也在不断扩张,行业竞争度逐渐激烈。

在星源材质传统优势的干法隔膜星源材质,但公司实际上早就丢掉了行业龙头的地位。2020年公司还是干法隔膜市场的龙头,市占率行业第一;2021年中兴新材以29%的市占率夺得行业头把交椅,把星源材质挤下王座;根据GGII数据,2022年中兴新材继续以29%的市占率位列行业第一,星源材质则以22%的市占率再度位居第二,这已经是公司连续两年落后于中兴新材。

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三的惠强新材市占率为20%,仅落后星源材质2个百分点,对其行业第二的位置虎视眈眈。而排名第四的博盛新材已被东风股份(601515.SH)收购,未来同样将对头部三强发起冲击。

向下拐点已现

星源材质市场竞争力的不足已经在业绩上得到体现。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仅增长3.30%;归母净利1.96亿元,同比甚至下滑2.15%,这是公司八个季度以来首次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拐点意味明显

星源材质自己也深知自身的不足,面对业绩下滑,公司曾表示“将加强维护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拓展新应用市场”。

星源材质“维护”客户已经做到了“历史之最”。今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高达15.28亿元,创出历史之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甚至高达174天。应收款项是衡量企业和客户话语权的重要指标,巨额的应收款项未收回可以显现出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星源材质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为19.3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67%。过度依赖部分客户、货款难以及时结清,星源材质进退维谷。

产能过剩

星源材质羸弱表现的本质原因是行业门槛低、外表光鲜由此吸引来大量外部投资者,整个隔膜行业正进入产能过剩时代。

我国是隔膜行业的绝对王者。2022年受全球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的驱动,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163.9亿平米,同比增长54.5%,隔膜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根据《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隔膜出货量为133.2亿平米,同比增长65.3%,全球市占率首次超过80%。从隔膜产品结构来看,我国2022年湿法隔膜出货量占比达78.7%;与此同时,根据鑫椤数据库统计,2022年全球干法锂电隔膜产量超35亿平米,国内隔膜总产量达到31.75亿平米,同比增长70.7%,国内干法全球市占率更是超90%。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高利润必然带来行业加速扩产,由此也避不开产能过剩的“冰山”。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上游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了许多国内企业进入本行业,大量资金投入导致产能迅速增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对于价格,行业龙头恩捷股份曾表示“从长期来看包括隔膜在内的所有工业品都会呈现价格下降的趋势。另外,价格上涨尤其是大幅上涨对未来竞争格局也是不利的,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甚至会打乱行业竞争格局。”

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多家“外行”已进入隔膜领域。2021年底化工领域的恒力石化(600346.SH)跨界进入隔膜领域,通过引进的方式获得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主营三聚氯氰和色母的美联新材(300586.SZ)产能也已于近日释放,公司目前的4条隔膜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合计3亿平方米产能,预计今年或将新增4亿平方米产能,远期规划或将超15亿平方米。8月底,主营反射膜的长阳科技(688299.SH)透露首条干法隔膜设备已投产,干法产品已经获得主流客户认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后续公司将积极推进隔膜产能建设,扩大相应的业务规模。

外行在进入,内行也没闲着。恩捷股份和中材科技近年来纷纷大幅扩产,在未来3年新增产能超过60亿平方米。而星源材质自己也通过募投项目将新增湿法及涂覆隔膜产能20亿平方米,同时通过在建“年产36000万平方米高性能超薄锂电池隔膜项目(二期)”和“瑞典湿法隔膜及涂覆项目”将新增湿法及涂覆隔膜产能7.8亿平方米。

至2025年隔膜行业产能过剩或不可避免。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268.4GWh。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在《2022年全球锂电产业供需白皮书》中则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2360万辆,对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1406GWh。恩捷股份曾透露1GWh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约1500万平方米左右,以两位产业专家预测中位数测算,2025年动力电池隔膜需求在200亿平方米左右。从供给来看,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有望达330亿平方米。

产能过剩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开始新一轮淘汰赛,而对于逐渐掉队、业绩拐点初现的星源材质来说,困境才刚刚开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星源材质

263
  • 创业板指拉升翻红,锂电池产业链全线回暖
  • 锂电产业链午后局部走强,星源材质深水直拉翻红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财说 |股价跌超60%, 行业产能过剩,这家逐渐掉队的前隔膜龙头困境才刚刚开始

净利润八个季度首度下滑。

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陶知闲

界面新闻编辑 | 陈菲遐

曾经的隔膜龙头、干法隔膜市占率第一的星源材质(300568.SZ)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星源材质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仅增长1.68%,归属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3%,而去年同期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是154%。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星源材质净利润出现了8个季度以来首次同比下滑。

业绩的下滑已反应在股价之中。星源材质股价较高点已跌去超6成。曾经的大牛股星源材质怎么了?业绩下滑是“假摔”还是拐点已至?

四面楚歌

无论是湿法还是干法隔膜,星源材质都在掉队。

按照生产工艺,隔膜可分为干法隔膜及湿法隔膜。干法隔膜相对而言技术工艺简单、设备及生产成本较低,普遍适用于储能领域、消费电池领域以及磷酸铁锂类动力电池领域;湿法隔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轻薄性上,在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发展趋势下,湿法基膜与涂覆层隔膜结合更合适于制造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因此市场需求于2019年大幅超越干法成为行业绝对主流产品。

在湿法隔膜市场,星源材质和龙头的差距越拉越大。恩捷股份(002812.SZ)在行业中保持着绝对龙头地位,其全球隔膜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31%提升到37%,全球湿法隔膜占有率从2021年的40%提升到46%,2022年产能规模突破70亿平方米,遥遥领先行业其他对手。

星源材质却丢失了本属于自己的位置。2020年公司湿法隔膜市占率在19%左右,位列行业第二,然而到了2022年,公司扩张步伐缓慢,固定资产仅增长8.7%,市占率已下滑至9%左右,位列行业第三;作为对比,行业第二的中材科技(002080.SZ)固定资产增幅为11.85%,逐步拉开了和星源材质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原行业二梯队的金力股份在2022年成功实现了对部分存量项目的收购,规模快速提升,资产规模一年增长103%。同时公司已于2022年底递交IPO申报稿,现已成功跻身湿法隔膜一梯队,使得整个市场格局正由此前的“一大两小”转变为“一大三小”。

整体来看,2022年湿法隔膜前四位市场份额为83%,市场集中度相较于2021年小幅下滑,二梯队及新进者也在不断扩张,行业竞争度逐渐激烈。

在星源材质传统优势的干法隔膜星源材质,但公司实际上早就丢掉了行业龙头的地位。2020年公司还是干法隔膜市场的龙头,市占率行业第一;2021年中兴新材以29%的市占率夺得行业头把交椅,把星源材质挤下王座;根据GGII数据,2022年中兴新材继续以29%的市占率位列行业第一,星源材质则以22%的市占率再度位居第二,这已经是公司连续两年落后于中兴新材。

需要指出的是,排名第三的惠强新材市占率为20%,仅落后星源材质2个百分点,对其行业第二的位置虎视眈眈。而排名第四的博盛新材已被东风股份(601515.SH)收购,未来同样将对头部三强发起冲击。

向下拐点已现

星源材质市场竞争力的不足已经在业绩上得到体现。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仅增长3.30%;归母净利1.96亿元,同比甚至下滑2.15%,这是公司八个季度以来首次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拐点意味明显

星源材质自己也深知自身的不足,面对业绩下滑,公司曾表示“将加强维护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拓展新应用市场”。

星源材质“维护”客户已经做到了“历史之最”。今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合计高达15.28亿元,创出历史之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甚至高达174天。应收款项是衡量企业和客户话语权的重要指标,巨额的应收款项未收回可以显现出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星源材质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为19.3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67%。过度依赖部分客户、货款难以及时结清,星源材质进退维谷。

产能过剩

星源材质羸弱表现的本质原因是行业门槛低、外表光鲜由此吸引来大量外部投资者,整个隔膜行业正进入产能过剩时代。

我国是隔膜行业的绝对王者。2022年受全球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的驱动,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163.9亿平米,同比增长54.5%,隔膜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根据《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锂电隔膜出货量为133.2亿平米,同比增长65.3%,全球市占率首次超过80%。从隔膜产品结构来看,我国2022年湿法隔膜出货量占比达78.7%;与此同时,根据鑫椤数据库统计,2022年全球干法锂电隔膜产量超35亿平米,国内隔膜总产量达到31.75亿平米,同比增长70.7%,国内干法全球市占率更是超90%。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高利润必然带来行业加速扩产,由此也避不开产能过剩的“冰山”。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上游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了许多国内企业进入本行业,大量资金投入导致产能迅速增加,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对于价格,行业龙头恩捷股份曾表示“从长期来看包括隔膜在内的所有工业品都会呈现价格下降的趋势。另外,价格上涨尤其是大幅上涨对未来竞争格局也是不利的,会吸引更多企业进入,甚至会打乱行业竞争格局。”

市场的担忧不无道理,多家“外行”已进入隔膜领域。2021年底化工领域的恒力石化(600346.SH)跨界进入隔膜领域,通过引进的方式获得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共12条,年产能16亿平方米;主营三聚氯氰和色母的美联新材(300586.SZ)产能也已于近日释放,公司目前的4条隔膜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合计3亿平方米产能,预计今年或将新增4亿平方米产能,远期规划或将超15亿平方米。8月底,主营反射膜的长阳科技(688299.SH)透露首条干法隔膜设备已投产,干法产品已经获得主流客户认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后续公司将积极推进隔膜产能建设,扩大相应的业务规模。

外行在进入,内行也没闲着。恩捷股份和中材科技近年来纷纷大幅扩产,在未来3年新增产能超过60亿平方米。而星源材质自己也通过募投项目将新增湿法及涂覆隔膜产能20亿平方米,同时通过在建“年产36000万平方米高性能超薄锂电池隔膜项目(二期)”和“瑞典湿法隔膜及涂覆项目”将新增湿法及涂覆隔膜产能7.8亿平方米。

至2025年隔膜行业产能过剩或不可避免。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268.4GWh。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在《2022年全球锂电产业供需白皮书》中则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2360万辆,对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1406GWh。恩捷股份曾透露1GWh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约1500万平方米左右,以两位产业专家预测中位数测算,2025年动力电池隔膜需求在200亿平方米左右。从供给来看,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2025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有望达330亿平方米。

产能过剩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开始新一轮淘汰赛,而对于逐渐掉队、业绩拐点初现的星源材质来说,困境才刚刚开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