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声音制作起家,立鼎影业如何从好莱坞借道回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声音制作起家,立鼎影业如何从好莱坞借道回国

立鼎力求打造国际接轨的品牌服务,第一期将声音制作完善,在第二期,将推出画面剪辑和调色业务,最终打造一站式后期制作业务。

作者:戴天文

电影通过视听语言讲故事的媒介,可一向被观众重视的,始终是视觉上的突破。不论是《阿凡达》掀起的3D热潮,还是近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120帧画面引发的高帧讨论,都上升到用技术手段改变故事本身讲述形式的层面。

与视觉并驾齐驱的听觉,却始终没有得到观众如此的重视。不过,立鼎影业联合创始人何川却认为,声音不仅非常重要,更可以称得上检验观众成熟度的象征。他与合伙人正是看中这一成长的商机,才在上海黄埔江畔,斥近亿重金,建立全中国最大的民营后期基地,招揽众多好莱坞声音制作大师,打造一站式后期服务高品质品牌。

具备高端设备的调音室

为什么声音制作业务一直没有像视效特效般扎堆出现?不仅因为声音本身并不能如画面一般用数据量化,甚至很难给出明确的直观感受。

“画面体验比较直观,但当国内观众逐渐成熟之后,他会挑剔电影声音上的表现,”何川对音效在未来的表现有着这样的看法。“一些不专业的玩家进来,会觉得一定要靠大明星、高投入和多特效保证片子能赚钱,因为这是此时浅显的看法。等真正在深入行业后,才会意识到导演、编剧很重要,特效和声音也很重要,整部作品,创作和工业环节上,不能有一个短板拖后腿。”

这正是何川早在2012年便与曹玛丽等人联合创办立鼎影业的原因。那时的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进入高速增长期,声音制作这一工业环节,当时在他们看来有着一定的缺失。就像前些日子冯小刚导演在海口的高峰论坛上“炮轰”的,拍摄电影时“草台班子”像是一种常态,并没有一个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

正是看中这一缺失,他们便决定从后期服务入手。在庞大的后期环节中,特效、三维动画起步较早,专业性更强,亦是重资本的争夺要地,他们便转而在相对冷门的制作声音方面,寻求发展。

好莱坞要员加盟,打造国际接轨的品牌服务

杜比全景声白金混录棚

两名创始人分别是广告出身与制片出身,都没有在音效方面工作的经验,可做好工业,需要的是真正的专业,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或许没什么比直接从好莱坞寻求帮助来的有效。于是,通过好莱坞大佬的推荐,Richard Burnette被邀出任资深运营副总裁。

Richard Burnette在好莱坞工作25年,有着曾在Todd-AO连任9年运营副总裁的工作经验,能帮助立鼎影业在创建伊始,建立与好莱坞接轨的工作模式及标准。不仅如此,因为有着65年历史的Todd-AO在2014年倒闭,立鼎影业还能通过他,将这些重新进入市场的人才招纳进来。最终,才形成立鼎影业如今的团队:其管理层及关键岗位,均由原Todd-AO的专家担任。

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创始人何川表示,“目前我们定位中高端,一个目的是吸引合拍片。同国外的客户合作,我们与关键岗位本来就是由国外招来的,而国内工作人员也有双语及留学背景,沟通比较容易,加上我们整体服务标准是按照国际化来打造的,能够很方便得与外国制作团队进行合作。”

好莱坞的专业人才及中国年轻人才的储备,只是立鼎影业的一半,高端设施及设备这样的硬件条件组成的另一半也必不可少。公司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一期工程才正式完工,3年投入上亿,就为打造体量6000平米的后期基地。

在后期基地当中,顶级设备、高端制作棚必不可少,加上全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杜比全景声白金混录棚、上海浦西世博滨江这一黄金地段的选址,都是立鼎影业打造品牌战略的有力保证。

“光是选址就花了一年多,我们的要求就是必须交通便利,周边生活配套齐全,甚至市中心。只有这样,导演、制片团队及演员们,才可以直接在市中心或者家门口完成后期,方便他们的生活和其他的工作。这是我们高品质品牌战略的重要的一部分。而国内其他的影视后期基地,很多都是在类似怀柔之类的郊区,咱们的选址也是相比其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当下影视后期公司当中,打造中高品质品牌型服务实属少见。何川除了将选址也可谓不计成本得考虑到服务体系中之外,还在基地内部的硬件上有所打造。棚内得有休息室、咖啡厅等休闲设施,也得有最顶级的杜比全景声白金混录棚。何川认为,“虽然很可能在普通的电影院里,观众难以听出,影片是否在白金认证的全景声混音棚做的,但我们一定要保证这样的高品质。”

软件方面,公司目前30来人中,有7、8位是国内的年轻工作人员,这样搭配,不仅能保证与合拍片合作时工作的对接顺利,也能在一定基础上对这些国内人员进行一个培训与提升,达到人才储备的目的。因为除了想吸引合拍片,国内不少大片同样是立鼎影业的目标客户。纵观国内的大导演的大制作,在预算充足的条件下都会选择去国外的专业工作室制作声音,何川认为,“在国内搭建一个好莱坞水准的后期制作,在设施、设备、人才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减少其管理费及成本。换一个角度,还能培养咱们国内相关产业和人才的成长。”

中美差距存在,缩小和学习最重要

对白棚

立鼎影业的起点相对较高,试运营期间第一个项目,便是《功夫熊猫3》中文版的对白录音。但也正是在这一项目的合作中,让何川看到了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的差距。

两者最大问题,还是集中在理念和对基本要求的认识上的差距。“普遍来说,在好莱坞的专业流程中,满分如果10分,他们标准化做出来最少也有7分,但我们国内普遍做出来很多时候只能拿4分,产生巨大鸿沟。”

即便立鼎对自己的规划就在于国际化专业服务,用的设施、设备、人才,都与好莱坞没什么二致,但因流程问题,其中的磨合依然很不容易,虽然与好莱坞的差距其实很小,基本上可以克服。但何川也遇到过只认完美的客户,“也有一些外国客户,会直接因为这一点小差距直接放弃合作。他们不愿意磨合,这个差距他们认为是不可弥补的。”

这里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业务进行中,必然会有本土团队与好莱坞专家配合,而这个配合需要一个磨合过程。何川对这个磨合过程深有体会,“外国团队安排咱们中国的年轻人今天做这几件事,最终完成度可能只有六成,而外国团队期待的是八九成的成果。”于是,需要一遍遍反复磨合,彼此才能真的弄清楚标准和要求。

好莱坞在这些后期领域真正领先中国的,正是精细化的运作、管理、流程和控制。但当下中国电影与好莱坞之间的合作,很多都停留在资本层面。当大家都在讨论股权转让和收购,没有介入到具体的实际操作当中时。当好莱坞真正进入中国,会明显发现配套服务、后期的标准,都很难跟上。

另一方面,国内的导演、制片人,也常常会忽视声音对影片的影响,当影片的制作周期过于紧张时,将首先压缩混录的制作周期。当好莱坞大片如《黑鹰坠落》,混录时间可能超过两个月时,国内影片能超过5天也成了奢侈。“国内项目中,不少导演会宣称对后期是有要求的,但落实到真的预算和时间,却会妥协很多,”何川说。“所以在国内做后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基本上都是没钱也没时间的活儿。”

立鼎影业外景

这些被大家看到眼里的中国影视圈的“顽症”,需要的或许正是立鼎影业这样对症下药的公司。除了《功夫熊猫3》,立鼎影业还与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影业、传奇影业等有着密切合作,同时也在接洽不少国内的电影项目。

通过与这些好莱坞公司的合拍片合作,在内地电影圈内建立立鼎影业的品牌名誉,将吸引更多其他追求品质的合拍片与内地大片业务。同时,何川表示,立鼎影业目前还有三部暂时无法透露片名的大片正在参与制作,加上已经参与制作完成但还没公布的影片,其坚持的好莱坞品质的声音制作已得到国内电影人的认可,立鼎影业这一年的正式营业硕果累累。

未来,声音只是立鼎影业的一部分业务,在第二期,将出图画面剪辑和调色业务,在未来,最终将打造一站式后期制作业务,并向前期制作延伸。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当下的融资工作也逐渐有了眉目,“能陪我们长久地走下去,并能在上游业务对我们提供帮助的”产业资本,将是立鼎影业最希望的融资对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声音制作起家,立鼎影业如何从好莱坞借道回国

立鼎力求打造国际接轨的品牌服务,第一期将声音制作完善,在第二期,将推出画面剪辑和调色业务,最终打造一站式后期制作业务。

作者:戴天文

电影通过视听语言讲故事的媒介,可一向被观众重视的,始终是视觉上的突破。不论是《阿凡达》掀起的3D热潮,还是近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120帧画面引发的高帧讨论,都上升到用技术手段改变故事本身讲述形式的层面。

与视觉并驾齐驱的听觉,却始终没有得到观众如此的重视。不过,立鼎影业联合创始人何川却认为,声音不仅非常重要,更可以称得上检验观众成熟度的象征。他与合伙人正是看中这一成长的商机,才在上海黄埔江畔,斥近亿重金,建立全中国最大的民营后期基地,招揽众多好莱坞声音制作大师,打造一站式后期服务高品质品牌。

具备高端设备的调音室

为什么声音制作业务一直没有像视效特效般扎堆出现?不仅因为声音本身并不能如画面一般用数据量化,甚至很难给出明确的直观感受。

“画面体验比较直观,但当国内观众逐渐成熟之后,他会挑剔电影声音上的表现,”何川对音效在未来的表现有着这样的看法。“一些不专业的玩家进来,会觉得一定要靠大明星、高投入和多特效保证片子能赚钱,因为这是此时浅显的看法。等真正在深入行业后,才会意识到导演、编剧很重要,特效和声音也很重要,整部作品,创作和工业环节上,不能有一个短板拖后腿。”

这正是何川早在2012年便与曹玛丽等人联合创办立鼎影业的原因。那时的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进入高速增长期,声音制作这一工业环节,当时在他们看来有着一定的缺失。就像前些日子冯小刚导演在海口的高峰论坛上“炮轰”的,拍摄电影时“草台班子”像是一种常态,并没有一个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

正是看中这一缺失,他们便决定从后期服务入手。在庞大的后期环节中,特效、三维动画起步较早,专业性更强,亦是重资本的争夺要地,他们便转而在相对冷门的制作声音方面,寻求发展。

好莱坞要员加盟,打造国际接轨的品牌服务

杜比全景声白金混录棚

两名创始人分别是广告出身与制片出身,都没有在音效方面工作的经验,可做好工业,需要的是真正的专业,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或许没什么比直接从好莱坞寻求帮助来的有效。于是,通过好莱坞大佬的推荐,Richard Burnette被邀出任资深运营副总裁。

Richard Burnette在好莱坞工作25年,有着曾在Todd-AO连任9年运营副总裁的工作经验,能帮助立鼎影业在创建伊始,建立与好莱坞接轨的工作模式及标准。不仅如此,因为有着65年历史的Todd-AO在2014年倒闭,立鼎影业还能通过他,将这些重新进入市场的人才招纳进来。最终,才形成立鼎影业如今的团队:其管理层及关键岗位,均由原Todd-AO的专家担任。

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创始人何川表示,“目前我们定位中高端,一个目的是吸引合拍片。同国外的客户合作,我们与关键岗位本来就是由国外招来的,而国内工作人员也有双语及留学背景,沟通比较容易,加上我们整体服务标准是按照国际化来打造的,能够很方便得与外国制作团队进行合作。”

好莱坞的专业人才及中国年轻人才的储备,只是立鼎影业的一半,高端设施及设备这样的硬件条件组成的另一半也必不可少。公司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一期工程才正式完工,3年投入上亿,就为打造体量6000平米的后期基地。

在后期基地当中,顶级设备、高端制作棚必不可少,加上全中国目前唯一一家杜比全景声白金混录棚、上海浦西世博滨江这一黄金地段的选址,都是立鼎影业打造品牌战略的有力保证。

“光是选址就花了一年多,我们的要求就是必须交通便利,周边生活配套齐全,甚至市中心。只有这样,导演、制片团队及演员们,才可以直接在市中心或者家门口完成后期,方便他们的生活和其他的工作。这是我们高品质品牌战略的重要的一部分。而国内其他的影视后期基地,很多都是在类似怀柔之类的郊区,咱们的选址也是相比其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当下影视后期公司当中,打造中高品质品牌型服务实属少见。何川除了将选址也可谓不计成本得考虑到服务体系中之外,还在基地内部的硬件上有所打造。棚内得有休息室、咖啡厅等休闲设施,也得有最顶级的杜比全景声白金混录棚。何川认为,“虽然很可能在普通的电影院里,观众难以听出,影片是否在白金认证的全景声混音棚做的,但我们一定要保证这样的高品质。”

软件方面,公司目前30来人中,有7、8位是国内的年轻工作人员,这样搭配,不仅能保证与合拍片合作时工作的对接顺利,也能在一定基础上对这些国内人员进行一个培训与提升,达到人才储备的目的。因为除了想吸引合拍片,国内不少大片同样是立鼎影业的目标客户。纵观国内的大导演的大制作,在预算充足的条件下都会选择去国外的专业工作室制作声音,何川认为,“在国内搭建一个好莱坞水准的后期制作,在设施、设备、人才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还能减少其管理费及成本。换一个角度,还能培养咱们国内相关产业和人才的成长。”

中美差距存在,缩小和学习最重要

对白棚

立鼎影业的起点相对较高,试运营期间第一个项目,便是《功夫熊猫3》中文版的对白录音。但也正是在这一项目的合作中,让何川看到了中美之间依然存在的差距。

两者最大问题,还是集中在理念和对基本要求的认识上的差距。“普遍来说,在好莱坞的专业流程中,满分如果10分,他们标准化做出来最少也有7分,但我们国内普遍做出来很多时候只能拿4分,产生巨大鸿沟。”

即便立鼎对自己的规划就在于国际化专业服务,用的设施、设备、人才,都与好莱坞没什么二致,但因流程问题,其中的磨合依然很不容易,虽然与好莱坞的差距其实很小,基本上可以克服。但何川也遇到过只认完美的客户,“也有一些外国客户,会直接因为这一点小差距直接放弃合作。他们不愿意磨合,这个差距他们认为是不可弥补的。”

这里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业务进行中,必然会有本土团队与好莱坞专家配合,而这个配合需要一个磨合过程。何川对这个磨合过程深有体会,“外国团队安排咱们中国的年轻人今天做这几件事,最终完成度可能只有六成,而外国团队期待的是八九成的成果。”于是,需要一遍遍反复磨合,彼此才能真的弄清楚标准和要求。

好莱坞在这些后期领域真正领先中国的,正是精细化的运作、管理、流程和控制。但当下中国电影与好莱坞之间的合作,很多都停留在资本层面。当大家都在讨论股权转让和收购,没有介入到具体的实际操作当中时。当好莱坞真正进入中国,会明显发现配套服务、后期的标准,都很难跟上。

另一方面,国内的导演、制片人,也常常会忽视声音对影片的影响,当影片的制作周期过于紧张时,将首先压缩混录的制作周期。当好莱坞大片如《黑鹰坠落》,混录时间可能超过两个月时,国内影片能超过5天也成了奢侈。“国内项目中,不少导演会宣称对后期是有要求的,但落实到真的预算和时间,却会妥协很多,”何川说。“所以在国内做后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基本上都是没钱也没时间的活儿。”

立鼎影业外景

这些被大家看到眼里的中国影视圈的“顽症”,需要的或许正是立鼎影业这样对症下药的公司。除了《功夫熊猫3》,立鼎影业还与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影业、传奇影业等有着密切合作,同时也在接洽不少国内的电影项目。

通过与这些好莱坞公司的合拍片合作,在内地电影圈内建立立鼎影业的品牌名誉,将吸引更多其他追求品质的合拍片与内地大片业务。同时,何川表示,立鼎影业目前还有三部暂时无法透露片名的大片正在参与制作,加上已经参与制作完成但还没公布的影片,其坚持的好莱坞品质的声音制作已得到国内电影人的认可,立鼎影业这一年的正式营业硕果累累。

未来,声音只是立鼎影业的一部分业务,在第二期,将出图画面剪辑和调色业务,在未来,最终将打造一站式后期制作业务,并向前期制作延伸。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当下的融资工作也逐渐有了眉目,“能陪我们长久地走下去,并能在上游业务对我们提供帮助的”产业资本,将是立鼎影业最希望的融资对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