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面解读政治局会议:核心已定,全面开工顺理成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面解读政治局会议:核心已定,全面开工顺理成章

党中央“核心”已定。本次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要求“全面” 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理成章。

每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都会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这次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次强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每次政治局的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新闻稿导语之后的第一部分都是总结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情况。

本次会议认为今年“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这些都是去年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提到的目标,表述与往年不同的是特别强调了“成绩来之不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局会议讲成绩时提到了“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这是近5年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第一次有这样的表述,显示中央政治局对民生工作越来越重视。

如何看待“要高度重视”的三个问题?

政治局会议在谈完成绩之后,也提到了“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第二是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第三是部分地区困难较大。

会议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国内问题,其实也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问题。日本、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实一个理由就是指责中国的过剩产能输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可能影响到中美、中欧投资贸易协定谈判。

去年以来,我国发生了比较罕见的股市波动,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去年的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就要求“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今年以来,除了这些问题,资本外流、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也比较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16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最近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等四部门已经两次表示密切关注部分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12月6日,四部门将监管锁定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的对外投资。

政治局会议谈到困难较大的“部分地区”没有点名,显然东北是其中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在全国四大板块中排名垫底,其中,辽宁经济增速为-2.2%。今年以来,中央围绕东北振兴,多次出台文件和政策,包括《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以及《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等。上个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相信明年会在振兴东北方面会更多具体的措施。

“核心”已定,“全面” 开工顺理成章

强调未来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这是5年来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的例行话语,每年经济工作都很重要,但重点方向还是有所不同。对于2017年的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要求“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这里面“全面”这个词非常重要。2017年要召开十九大,而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核心”已定。本次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要求“全面” 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理成章。

第一次提出“加强预期引导”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2017年工作要求还有一个词非常重要——“预期引导”。其实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8个“更加注重”就有“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 预期引导是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学派的口头禅,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人”在掌握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理性预期,不断修正行为偏差,可以对未来做出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预期,以防止系统性风险和错误。

与“预期引导”关联的一个词是“市场沟通”。以汇市波动为例,由于与市场缺乏沟通,去年8月11日新汇改以后,到今年年初,出现了几次比较大的汇率震荡,而且汇市与股市共振,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12连降,连创记录,却没有去年8月到今年年初的大恐慌。“预期引导”和“市场沟通”起了一定的作用。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预期引导”,一面说明中央认可预期引导很重要,一方面认为目前预期引导还不够,所以需要加强。比如前面提到中国外汇储备下降逼近3万亿美元,虽然说,外汇储备下降,资本外流并不完全说是不好的,但如果形成很大的预期,短时期一些不理性行为也会造成很大的市场动荡,甚至影响到实体经济。所谓央妈怕大妈,央妈一定要加强预期引导,让大妈安心。

稳中求进,“怎么进”“进什么”有讲究

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都将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不过这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次从经济领域提升到了“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的高度

具体来说,稳中“怎么进”,“进什么”也是有讲究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主要有4个方面:

1、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2、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3、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

4、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实质性”反义词是什么?三个字分量很重

关键领域工作如何取得突破?具体来说亮点还是很多的。政治局会议要求“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要有“实质性”进展,前面已经说过,会议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放在“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的三个问题的第一位,在这样的判断之下,再来看“实质性”这个词就感受它的分量,大家也可以去想一想,“实质性”的反义词是什么?

首次旗帜鲜明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这是近5年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第一次出现。去年年中政治局会议有讲“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但“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不仅仅是念的区别,而是质的变化,这是中央高层的一个旗帜鲜明的判断,是对“脱实向虚”的当头棒喝,非常震撼。

大家想想看,去年宝万之争时,监管层似乎态度非常不明确,今年举牌涉及格力电器,南玻A管理层集体辞职时,监管立马明确表态,“脱实向虚”走到一定程度,影响实体经济信心时,监管层不能无动于衷。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释放提振产业发展的重要信号,估计中国制造2025方面,还会有更多综合改革措施配套出台,财政资金有也会有更多倾斜。不知道产业政策大辩论的双方张维迎和林毅夫对此有何感想?

建立房地产平长效机制表述信息量非常大

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基本都会谈到房地产问题,但今年的表述极为不同。

2012年12月4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表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2013年12月3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表示“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2014年12月5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没有提到房地产问题;2015年12月14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本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里面信息量非常大,可能带来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最核心的是“长效机制”,说明要避免“短期调控”政策,因为“短期调控”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掩盖了市场的真实需求,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房价报复性反弹,或者造成市场畸形发展,形成空城鬼城之类。

涉及长效机制就有很多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房地产税的制订问题;二是农村土地转让和宅基地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四是户籍制度问题;五是70年土地使用权问题;六是小产权房问题。当然关联的还有很多,比如分税制改革,新型城镇化,房地产金融,遗产税,利率改革等等。

两个定语“符合国情”和“适应市场规律”,后者比较好理解,但前者就比较模糊,所以未来对什么是“符合国情”要有非常细致的规定。

推进金融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政治局会议提到“要高度重视”的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而在如何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中,再次提到要加快推进金融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金融改革的最核心部分是汇率利率改革,过去一年来这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任何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把握好节奏,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另外金融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是金融监管改革。金融监管改革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涉及部门调整和部门利益,国际上金融监管改革其实争议性也蛮大的,所以中国金融监管改革这一部分进展比较缓慢。

前不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证券市场的野蛮收购和险资举牌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土豪,妖精,害人精,野蛮人,强盗”,5枚炸弹脱口而出。随后保监会检查组进驻恒大人寿,前海人寿,彻查资金运用。我想,一贯低调行事的刘主席,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冲天一怒,绝非一时性起的脱稿发挥,而是精心传达一个金融监管改革的信号,其核心是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问题,是一行三会如何改革的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政治家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

政治局为何重提“积极吸引外资”?

“积极吸引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说法,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成了中国资本“走出去”越来越多,吸引外资似乎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么重要了。

据前不久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荣鼎咨询等机构联合发布《双行道: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报告, 1990年起至今,美国在中国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累计总额达2280亿美元,同期在美国的中国直接投资达640亿美元,超过了此前双方的官方估计。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已经首次超过美对华直接投资。

所以在近5年的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都没有谈到“积极吸引外资”这一问题,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吸引外资”是非常罕见的表述,我觉得应该近两年经济形势有关,首先是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资本外流,其次是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的增加和优惠的取消,部分跨国企业转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还有美国再工业化问题。

重提“积极吸引外资”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新时期的吸引外资不再是资金规模的吸引,而是技术管理质量的吸引,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利的吸引。如何吸引也与此前靠税收优惠不同了,主要是“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面解读政治局会议:核心已定,全面开工顺理成章

党中央“核心”已定。本次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要求“全面” 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理成章。

每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都会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这次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次强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每次政治局的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新闻稿导语之后的第一部分都是总结过去一年的经济工作情况。

本次会议认为今年“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这些都是去年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提到的目标,表述与往年不同的是特别强调了“成绩来之不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局会议讲成绩时提到了“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这是近5年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第一次有这样的表述,显示中央政治局对民生工作越来越重视。

如何看待“要高度重视”的三个问题?

政治局会议在谈完成绩之后,也提到了“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是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第二是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第三是部分地区困难较大。

会议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国内问题,其实也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问题。日本、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实一个理由就是指责中国的过剩产能输出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可能影响到中美、中欧投资贸易协定谈判。

去年以来,我国发生了比较罕见的股市波动,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去年的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就要求“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今年以来,除了这些问题,资本外流、地方债务风险等问题,也比较受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16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最近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等四部门已经两次表示密切关注部分领域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12月6日,四部门将监管锁定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的对外投资。

政治局会议谈到困难较大的“部分地区”没有点名,显然东北是其中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东北三省在全国四大板块中排名垫底,其中,辽宁经济增速为-2.2%。今年以来,中央围绕东北振兴,多次出台文件和政策,包括《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以及《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等。上个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相信明年会在振兴东北方面会更多具体的措施。

“核心”已定,“全面” 开工顺理成章

强调未来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这是5年来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的例行话语,每年经济工作都很重要,但重点方向还是有所不同。对于2017年的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要求“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这里面“全面”这个词非常重要。2017年要召开十九大,而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核心”已定。本次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要求“全面” 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顺理成章。

第一次提出“加强预期引导”

本次政治局会议对2017年工作要求还有一个词非常重要——“预期引导”。其实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8个“更加注重”就有“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 预期引导是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学派的口头禅,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人”在掌握完全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理性预期,不断修正行为偏差,可以对未来做出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预期,以防止系统性风险和错误。

与“预期引导”关联的一个词是“市场沟通”。以汇市波动为例,由于与市场缺乏沟通,去年8月11日新汇改以后,到今年年初,出现了几次比较大的汇率震荡,而且汇市与股市共振,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12连降,连创记录,却没有去年8月到今年年初的大恐慌。“预期引导”和“市场沟通”起了一定的作用。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预期引导”,一面说明中央认可预期引导很重要,一方面认为目前预期引导还不够,所以需要加强。比如前面提到中国外汇储备下降逼近3万亿美元,虽然说,外汇储备下降,资本外流并不完全说是不好的,但如果形成很大的预期,短时期一些不理性行为也会造成很大的市场动荡,甚至影响到实体经济。所谓央妈怕大妈,央妈一定要加强预期引导,让大妈安心。

稳中求进,“怎么进”“进什么”有讲究

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都将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不过这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次从经济领域提升到了“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的高度

具体来说,稳中“怎么进”,“进什么”也是有讲究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主要有4个方面:

1、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2、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3、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

4、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实质性”反义词是什么?三个字分量很重

关键领域工作如何取得突破?具体来说亮点还是很多的。政治局会议要求“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要有“实质性”进展,前面已经说过,会议将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放在“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的三个问题的第一位,在这样的判断之下,再来看“实质性”这个词就感受它的分量,大家也可以去想一想,“实质性”的反义词是什么?

首次旗帜鲜明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这是近5年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第一次出现。去年年中政治局会议有讲“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领域”,但“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不仅仅是念的区别,而是质的变化,这是中央高层的一个旗帜鲜明的判断,是对“脱实向虚”的当头棒喝,非常震撼。

大家想想看,去年宝万之争时,监管层似乎态度非常不明确,今年举牌涉及格力电器,南玻A管理层集体辞职时,监管立马明确表态,“脱实向虚”走到一定程度,影响实体经济信心时,监管层不能无动于衷。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释放提振产业发展的重要信号,估计中国制造2025方面,还会有更多综合改革措施配套出台,财政资金有也会有更多倾斜。不知道产业政策大辩论的双方张维迎和林毅夫对此有何感想?

建立房地产平长效机制表述信息量非常大

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基本都会谈到房地产问题,但今年的表述极为不同。

2012年12月4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表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2013年12月3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表示“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2014年12月5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没有提到房地产问题;2015年12月14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本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里面信息量非常大,可能带来中国房地产政策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最核心的是“长效机制”,说明要避免“短期调控”政策,因为“短期调控”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掩盖了市场的真实需求,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房价报复性反弹,或者造成市场畸形发展,形成空城鬼城之类。

涉及长效机制就有很多重要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房地产税的制订问题;二是农村土地转让和宅基地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四是户籍制度问题;五是70年土地使用权问题;六是小产权房问题。当然关联的还有很多,比如分税制改革,新型城镇化,房地产金融,遗产税,利率改革等等。

两个定语“符合国情”和“适应市场规律”,后者比较好理解,但前者就比较模糊,所以未来对什么是“符合国情”要有非常细致的规定。

推进金融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政治局会议提到“要高度重视”的三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而在如何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中,再次提到要加快推进金融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

金融改革的最核心部分是汇率利率改革,过去一年来这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任何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要把握好节奏,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另外金融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是金融监管改革。金融监管改革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涉及部门调整和部门利益,国际上金融监管改革其实争议性也蛮大的,所以中国金融监管改革这一部分进展比较缓慢。

前不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对证券市场的野蛮收购和险资举牌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土豪,妖精,害人精,野蛮人,强盗”,5枚炸弹脱口而出。随后保监会检查组进驻恒大人寿,前海人寿,彻查资金运用。我想,一贯低调行事的刘主席,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冲天一怒,绝非一时性起的脱稿发挥,而是精心传达一个金融监管改革的信号,其核心是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问题,是一行三会如何改革的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政治家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

政治局为何重提“积极吸引外资”?

“积极吸引外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说法,不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成了中国资本“走出去”越来越多,吸引外资似乎没有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么重要了。

据前不久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荣鼎咨询等机构联合发布《双行道: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报告, 1990年起至今,美国在中国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累计总额达2280亿美元,同期在美国的中国直接投资达640亿美元,超过了此前双方的官方估计。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已经首次超过美对华直接投资。

所以在近5年的政治局年度经济工作分析研究会都没有谈到“积极吸引外资”这一问题,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吸引外资”是非常罕见的表述,我觉得应该近两年经济形势有关,首先是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资本外流,其次是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的增加和优惠的取消,部分跨国企业转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还有美国再工业化问题。

重提“积极吸引外资”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新时期的吸引外资不再是资金规模的吸引,而是技术管理质量的吸引,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利的吸引。如何吸引也与此前靠税收优惠不同了,主要是“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