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怡心 唐浩
近年来,在江津这座集山、水、湖景观于一身的城市里,一个个乡村正在用匠心雕琢、串珠成链、织链成图,让美丽资源变为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蓝天碧水变为金山银山,逐渐成为重庆这座大都市的休闲度假“后花园”。
一边采摘新鲜瓜果,一边欣赏乡间美景,时而在溪边嬉闹,时而置身花海留影打卡……每到周末,大批重庆主城的游客来到江津,体验乡村休闲度假慢生活。如今,便捷的交通,来江津过周末的市民越来越多。

因地制宜巧布局,打好乡村休闲牌
笔直的马路穿村而过干净整洁,白墙黑瓦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清香芬芳弥漫在乡间小巷……走进保坪村,移步换景,穿梭在村里的农家小院里,看风吹稻花香两岸,溪流曲水淌山涧,慢慢地奏响桃源生活的序曲。
雨仙农谷是保坪村的热门去处,在5月的春风中,游走在雨仙农谷的田野小道上,远山如黛,稻田入画。雨仙农谷按照“农旅融合”的发展理念,逐步打造出了亲子活动区、花海观光区、珍稀动物牧场体验区、稻田观光区等特色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稻田民宿全部是由乡村老屋旧宅改造而成的,有效推动了当地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农耕为主题的儿童乐园,则是亲子体验、教育研学的好去处。
“保坪村的打造按照细致入微的工匠精神进行雕琢,把乡村的美融入了生活的细致入微里,把田园风光、观光住宿、水果采摘融为一体,不断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景点,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景。”先锋镇宣传委员王顺琴笑着介绍说,去年全村村民从乡村旅游业中获得的人均年收入将近5000元。
据了解,自2017年起,距江津城区仅15分钟车程的保坪村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蓝色精灵蓝莓园、雨仙农谷、鹤山坪农业公园等项目,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了集观赏、采摘、垂钓、体验、游玩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生态体验圈。

在石门镇,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差异化发展晚熟柑橘产业,目前柑橘种植面积8000余亩,打响了石门晚熟柑橘的品牌,以“四季赏花、四季采果、美丽乡村、田园石门”的乡村休闲旅游特色镇雏形初现。
晚熟柑橘受热捧,不仅富了橘农的口袋,也火了石门的乡村旅游。石门镇镇长梅健介绍,石门镇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笋山,有著名的美樱花海,有万里长江第一大佛——石门大佛,还有江津(石门)生态农业观光园、石门老街、动物农场等。

这样的乡村休闲场景在江津不胜枚举。据了解,近年来,江津区因地制宜,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大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着力培育一批旅游精品目的地和精品线路,让乡村休闲旅游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跨界融合添动能 “融”出乡村新风景
走进江津鲁能美丽乡村,这里是藏在农业园区里的度假胜地。初夏时节,这里的每一帧都是画卷,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乡间里的田野如同水洗一般,清新碧绿。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纵横,连接起村子里的果园、菜地、绿草、水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前庭后院“微田园”。
“江津鲁能美丽乡村作为鲁能集团‘美丽乡村’产品线首个落地产品,项目占地约5.8万亩,经过近五年的打造,如今‘美丽IP矩阵’已基本成型。”鲁能美丽乡村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内集合了田园休闲、乡村文化、马术俱乐部、亲子活动、研学基地、农俗体验等各种游玩体验板块。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重庆鲁能美丽乡村正在江津的乡村积极探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发展模式,以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为抓手,为江津休闲旅游胜地打造提供动力。
“以样板示范促跨界融合是江津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重要经验”,江津区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重庆白酒酿造龙头企业的江小白,也走着一条别开生面的“以酒生花”的乡村休闲美丽之路。
吹着春风喝着酒,闻着花香吃着菜……在花田里喝酒吃饭踏春,是一种什么体验?江小白在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建设的“江小白·金色黄庄”给你答案。

基于当地良好的高粱、油菜、青梅等产业优势,江小白打造出全市首家农科乐园——大地乐园,这里有农科荟萃、农耕故事、花趣乐园、童话森林四大主题场馆以及大地食堂。以丰富的农科技术、植物资源、农耕文化、非遗技艺,为孩子们带来妙趣横生的中小学研学课程,培养动手乐趣。
每个成年人在这里也能找到自己的“童话世界”:江小白开辟一亩三分地包含大地艺术馆、大地酒馆、蜗牛菜园、拾光花房、大地运动场等,还规划上万亩油菜花和高粱示范基地、上千亩青梅示范基地和水稻试验基地、蔬果采摘园等。多元的游玩生态,新式的田园生活场景,让人畅游在花海中又能同时享受到美酒飘香、感受艺术熏陶,在这里种下自己的一片菜园,岂不美哉。
自开业以来,金色黄庄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与抖音、小红书等渠道合作,开展宣传推广,一跃成为抖音重庆游乐园热榜第三名,全网曝光量破亿。
乡村旅游火爆也拉动周边农业发展,江小白在周边构建了“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产业化联合体,预计带动农户2万户,实现人均增收3.5万元,有效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村集体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文化魅力足 乡村巨变引客来
“看那一件件带有温度的实物,听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心灵得以净化、信仰更加坚定……”来自重庆主城区的游客王勇,带着一家人前来红色美丽村庄,踏访先辈们的遗迹、遗址,感慨不已。
“复原千年古镇的历史风貌,和对聂帅故居进行保护性修复升级同样重要,这都是历史的沉淀给吴滩带来的宝贵财富,要让更多人了解。”吴滩镇文化站站长凌钦鹏告诉界面重庆,过去有红色故事,当代有美丽新貌。
吴滩镇红色美丽村庄以“红色文化”为引擎,以“绿色生态”为依托,重点发展蔬菜、花椒、禽畜、水果、水产、蚕桑六大特色产业,并推进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协同发展,高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村庄。

如何将这个文化“基因”发挥好?凌钦鹏表示,近年来,吴滩镇围绕打造好“一居、一村、一街”(聂荣臻故居、郎家村红色美丽乡村、吴滩老街)文化旅游名片,开发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田园体验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吴滩。
游客来到吴滩,除了能体验红色旅游,在特色蔬菜园里一年四季都能采摘瓜果,6月起可摘西瓜、葡萄、香瓜、哈密瓜,7月起可摘百香果、火龙果,11月起可摘柑橘。此外,全镇的各大葡萄园、西瓜园、火龙果园还将开展亲子游园采摘活动,让游客们的休闲之旅更温馨。
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使乡村旅游更具魅力和竞争力。吴滩镇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这里完整保留了聂荣臻故居、冲口私塾、聂氏染房、插旗寺小学、吴滩古镇等聂荣臻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足迹。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吴滩镇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同时将红色资源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集红色教育、农耕文化、农业科普、亲子研学、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红色教育体验景区,吸引了不少市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今日郎家村,已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红色美丽乡村、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聂帅家乡,正铺开一幅乡村美、产业旺、村民富的美丽画卷。
显然,乡村旅游,一头关系着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一头牵动着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江津,依托富硒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做精做靓先锋镇保坪村、石门镇美樱花海、龙华镇鲁能美丽乡村、永兴镇金色黄庄、吴滩镇聂荣臻故里、蔡家镇猫山樱博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沿着乡村休闲旅游的新路子,江津将进一步促进休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探索休闲旅游发展与农业资源、美丽乡村有机融合路径,积极培育开发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丰富工业、商贸、文体娱领域的休闲旅游场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