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工博会参展高校数量创新高,带来了哪些硬核产品?| 2023工博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工博会参展高校数量创新高,带来了哪些硬核产品?| 2023工博会

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共计815个项目参展,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2023年9月19日-23日,第23届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次工博会共设置九大专业展区,高校展区设在九大专业展区之一的科技创新展区。

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共计815个项目参展,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海高校带来了哪些“硬核”产品?

开幕首日公布的工博会CIIF大奖,获奖项目之一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项目,这也是今年唯一一个由高校牵头研究的工博会大奖。

复旦大学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副主任邓峰介绍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是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产品采用高分子聚乳酸作为制备材料,在完成支撑狭窄血管、重建血运通道的使命后,逐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自然代谢吸收,为冠心病的患者提供了更长期的获益。

邓峰称,上述获奖项目是产学研合作领域一个很好的成果转化案例,目前,Xinsorb已在700多家医院为28000多名患者成功植入,在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预计未来每年将会有超过15万例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获益,并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海外。

据悉,复旦大学今年共有19个项目参展,涵盖信息与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邓峰期待借助工博会这一平台,能与更多企业深入交流,将更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界面新闻现场了解到,开幕首日,前往复旦大学展台进行交流的企业、观众、专家陆续不在少数,也有部分创投企业前来寻求在智能制造、汽车喷涂材料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记者拍摄

上海交通大学25个参展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

“抽五六管血,等一两天”的医学检验现状,能否进化为“只要几滴血,就能在一至两小时内同时完成几十项指标的精准检测”?

上海交大“新型编码液相芯片多指标检测技术及流式点阵分析系统”就是实现上述愿景的有效手段。

液相芯片多指标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其中编码微球是实现单管多指标联合检测的“核芯”原材料。可实现对单管样本中高达数十种靶标物的联合分析,能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项目负责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徐宏告诉界面新闻,该技术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垄断,技术壁垒高,制造难度大,是体外诊断领域典型的卡脖子技术。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和徐宏研究员团队与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实现了从发光材料到编码磁球、从检验试剂到检测设备、从上游技术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全链条技术突破,成功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芯片技术平台,打破了国际垄断。

受访者供图

从一个科研想法到产品获证落地,历经八年多时间。在徐宏看来,能将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解决临床痛点问题,是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最梦寐以求的事情。

她表示,此次代表交大参展工博会,也是希望更多科研工作者能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她也期待工博会能将更多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

高校展区。记者拍摄

上海拥有世界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工程项目线路长、建设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如何科学进行风险监控?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将云服务与物联网、新型监测预警手段等相结合,形成了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难题。

据介绍,这一项目研究成果已在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段、南宁地铁机场线等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上海三门路下立交工程、天山路车站、上海硬X射线大科学装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8亿元。

记者拍摄

据了解,今年参展工博会的87所高校中,首次参展的国内外高校共20所,上海高校和国内其他省市高校81所,另有6所国外高校参展。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认为,工博会高校展区将通过技术推介和技术交易,把参展工博会作为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实施产教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工博会参展高校数量创新高,带来了哪些硬核产品?| 2023工博会

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共计815个项目参展,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2023年9月19日-23日,第23届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次工博会共设置九大专业展区,高校展区设在九大专业展区之一的科技创新展区。

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共计815个项目参展,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海高校带来了哪些“硬核”产品?

开幕首日公布的工博会CIIF大奖,获奖项目之一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Xinsorb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项目,这也是今年唯一一个由高校牵头研究的工博会大奖。

复旦大学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处副主任邓峰介绍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是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产品采用高分子聚乳酸作为制备材料,在完成支撑狭窄血管、重建血运通道的使命后,逐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自然代谢吸收,为冠心病的患者提供了更长期的获益。

邓峰称,上述获奖项目是产学研合作领域一个很好的成果转化案例,目前,Xinsorb已在700多家医院为28000多名患者成功植入,在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预计未来每年将会有超过15万例以上的冠心病患者获益,并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海外。

据悉,复旦大学今年共有19个项目参展,涵盖信息与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邓峰期待借助工博会这一平台,能与更多企业深入交流,将更多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界面新闻现场了解到,开幕首日,前往复旦大学展台进行交流的企业、观众、专家陆续不在少数,也有部分创投企业前来寻求在智能制造、汽车喷涂材料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记者拍摄

上海交通大学25个参展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

“抽五六管血,等一两天”的医学检验现状,能否进化为“只要几滴血,就能在一至两小时内同时完成几十项指标的精准检测”?

上海交大“新型编码液相芯片多指标检测技术及流式点阵分析系统”就是实现上述愿景的有效手段。

液相芯片多指标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其中编码微球是实现单管多指标联合检测的“核芯”原材料。可实现对单管样本中高达数十种靶标物的联合分析,能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项目负责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首席研究员徐宏告诉界面新闻,该技术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垄断,技术壁垒高,制造难度大,是体外诊断领域典型的卡脖子技术。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和徐宏研究员团队与杭州中翰盛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实现了从发光材料到编码磁球、从检验试剂到检测设备、从上游技术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全链条技术突破,成功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相芯片技术平台,打破了国际垄断。

受访者供图

从一个科研想法到产品获证落地,历经八年多时间。在徐宏看来,能将技术真正应用于临床,解决临床痛点问题,是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最梦寐以求的事情。

她表示,此次代表交大参展工博会,也是希望更多科研工作者能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她也期待工博会能将更多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

高校展区。记者拍摄

上海拥有世界范围内线路总长度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工程项目线路长、建设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敏感,如何科学进行风险监控?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将云服务与物联网、新型监测预警手段等相结合,形成了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难题。

据介绍,这一项目研究成果已在上海地铁2号线东延段、南宁地铁机场线等国内轨道交通工程、上海三门路下立交工程、天山路车站、上海硬X射线大科学装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中得到应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8亿元。

记者拍摄

据了解,今年参展工博会的87所高校中,首次参展的国内外高校共20所,上海高校和国内其他省市高校81所,另有6所国外高校参展。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认为,工博会高校展区将通过技术推介和技术交易,把参展工博会作为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实施产教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挥科学技术研究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