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川港合作驶进快车道,香港地区成四川省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川港合作驶进快车道,香港地区成四川省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

从香江到岷江,有多远?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继今年7月1日连接四川成都和香港的高铁列车开通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日宣布,将于9月27日起推出《凝视三星堆 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展出距今2600年至4500年的青铜器、玉器、金器及陶器,约半数为近两年内广汉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的重要文物。

从香江到岷江,交通拉近的不止物理距离,还有文化和产业的互鉴。

川港前缘

香港和四川的缘分开始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者邓小平的故乡正是四川广安,为庆祝香港1997年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中央政府还向香港赠送了一对来自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安安”和“佳佳”。

进入千禧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春风吹来了香港三百人考察团访问四川,由此港资入川的序曲正式拉开,香格里拉酒店、远洋太古里、IFS等耳熟能详的地标先后成为首批在川落地的香港企业。

2006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成都设立了在内地的第四个办事处,四川与香港经贸合作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十年,是川港关系更趋紧密的十年。

2016年底,四川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建成通车,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工作正式宣告结束。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援建,历时八年,集结了政府、工程、建筑、康复医学等各界力量和大大小小的NGO公益组织,投资超过100亿港币。

两年后,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访川,第一次川港合作会议举行,四川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与香港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省份。同年,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还与四川峨眉电影集团签署了电影产业合作备忘录。

再续新章

在2020年的活动论坛上,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曾分享对川港合作新趋势的观察,他指出,以前多是香港资本进入,利用四川本地资源形成本地化的项目,而现在已经从香港单方面向四川投资,转为了双向协同合作。

细数香港近年在川投资的重点项目,着实可以看到这样的新变化在发生:

泸州市地处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地带,全球造纸行业TOP前五的香港理文集团在此落地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充足的原料供应是港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对泸州而言,先进企业的产业体系也有助于当地形成完整供应链,带动后加工厂和快递服务公司入驻,通过“一片竹”到“一张纸”的高附加值生产经验,增进全省竹相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总部设于香港的玉湖集团在成都青白江区铁路港顺利签约,投资40亿元打造全球冷链产品一级市场,拟规划涵盖从食材原料粗加工到食品精加工,包含预制菜、中央厨房、食品包装等功能的加工中心,预计2024年正式投运。董事长王骏表示,“不只是在四川修厂房、建冷库,而是在产业生态圈的打造、推动绿色供应链和数智化运营等各环节都融入了创新技术,以科技创新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香港汇丰集团高管努诺·马托斯今年4月来川拜会省级领导,就设立金融软件开发中心进行了交流,拟以该项目作为后台基础,服务汇丰大中华区业务,扩展汇丰集团财富管理和个人银行业务。

……

如今,川港合作正带着更新的面貌驶进快车道,40余家川企在港成功上市,香港地区也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

据统计,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35.3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其中,香港地区外商直接投资22.85亿美元,约占我省实际利用外资的65%。今年1-7月,香港在川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180家。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与香港互动频繁,今年1月我局组织首发招商团赴香港密集开展投资促进活动,6月又举办了‘四川—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订一批投资项目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外资招引和服务,以务实的举措打好外资招引攻坚战,推动落地一批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优质外资项目。”

川港合作兴起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发展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于汶川大地震的灾害重建,成熟于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

两地在时与势中恰逢先机,在试与是中坚定信心。

若问,从香江到岷江有多远?

答曰,路虽千里,情却相近。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川港合作驶进快车道,香港地区成四川省最大境外投资来源地

从香江到岷江,有多远?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继今年7月1日连接四川成都和香港的高铁列车开通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日宣布,将于9月27日起推出《凝视三星堆 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展出距今2600年至4500年的青铜器、玉器、金器及陶器,约半数为近两年内广汉三星堆遗址最新发掘的重要文物。

从香江到岷江,交通拉近的不止物理距离,还有文化和产业的互鉴。

川港前缘

香港和四川的缘分开始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者邓小平的故乡正是四川广安,为庆祝香港1997年正式回归祖国怀抱,中央政府还向香港赠送了一对来自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安安”和“佳佳”。

进入千禧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春风吹来了香港三百人考察团访问四川,由此港资入川的序曲正式拉开,香格里拉酒店、远洋太古里、IFS等耳熟能详的地标先后成为首批在川落地的香港企业。

2006年,香港特区政府在成都设立了在内地的第四个办事处,四川与香港经贸合作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十年,是川港关系更趋紧密的十年。

2016年底,四川省道303映秀至卧龙段、绵茂公路汉旺至清平段建成通车,香港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工作正式宣告结束。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外援建,历时八年,集结了政府、工程、建筑、康复医学等各界力量和大大小小的NGO公益组织,投资超过100亿港币。

两年后,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访川,第一次川港合作会议举行,四川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与香港建立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省份。同年,香港演艺界内地发展协进会还与四川峨眉电影集团签署了电影产业合作备忘录。

再续新章

在2020年的活动论坛上,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曾分享对川港合作新趋势的观察,他指出,以前多是香港资本进入,利用四川本地资源形成本地化的项目,而现在已经从香港单方面向四川投资,转为了双向协同合作。

细数香港近年在川投资的重点项目,着实可以看到这样的新变化在发生:

泸州市地处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地带,全球造纸行业TOP前五的香港理文集团在此落地了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充足的原料供应是港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对泸州而言,先进企业的产业体系也有助于当地形成完整供应链,带动后加工厂和快递服务公司入驻,通过“一片竹”到“一张纸”的高附加值生产经验,增进全省竹相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总部设于香港的玉湖集团在成都青白江区铁路港顺利签约,投资40亿元打造全球冷链产品一级市场,拟规划涵盖从食材原料粗加工到食品精加工,包含预制菜、中央厨房、食品包装等功能的加工中心,预计2024年正式投运。董事长王骏表示,“不只是在四川修厂房、建冷库,而是在产业生态圈的打造、推动绿色供应链和数智化运营等各环节都融入了创新技术,以科技创新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香港汇丰集团高管努诺·马托斯今年4月来川拜会省级领导,就设立金融软件开发中心进行了交流,拟以该项目作为后台基础,服务汇丰大中华区业务,扩展汇丰集团财富管理和个人银行业务。

……

如今,川港合作正带着更新的面貌驶进快车道,40余家川企在港成功上市,香港地区也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

据统计,2022年四川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35.3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其中,香港地区外商直接投资22.85亿美元,约占我省实际利用外资的65%。今年1-7月,香港在川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180家。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与香港互动频繁,今年1月我局组织首发招商团赴香港密集开展投资促进活动,6月又举办了‘四川—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订一批投资项目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全省经济合作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外资招引和服务,以务实的举措打好外资招引攻坚战,推动落地一批能级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的优质外资项目。”

川港合作兴起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发展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于汶川大地震的灾害重建,成熟于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

两地在时与势中恰逢先机,在试与是中坚定信心。

若问,从香江到岷江有多远?

答曰,路虽千里,情却相近。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