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国立:我掉进了「对赌协议」的「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国立:我掉进了「对赌协议」的「坑」

急于想赚别人钱的人,总有私心。

12月6日,张国立出席第十六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全面阐述他对文化投资的看法。

张国立认为,资本有着极强的诱惑力,高尚节操并不一定能够挡住资本的诱惑。他自己就有过亲身体验;被资本诱导的文化投资更会存在一定偏差。

同时,张国立还提出,文化投资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文化精英更应该给大众正确的价值指引。

此外,张国立还强调中国文化最严峻的问题是要修复,要传承文化精华,让优秀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熊晓鸽、沈南鹏都在么?多少年前他们就想投资我,但是他们要的回报太高了,我没答应。他们说我错过了一个最好的跟资本打交道和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个机会,的确是的,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这两年看起来文化是特别热的一个话题, 在座各位都是有钱人。

现在有钱人分几种,一种是拿着别人的钱急于赚钱的人;一种是真有了钱,不着急的人;还有一种像我这样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次机会,拼命再想找下一次机会的人。我是一个特别悲观的人,但是我可以把我的经验讲给大家,让各位判断文化市场现在是什么样的。

1、高尚情操有时候抵不住资本的诱惑

急于想赚别人钱的人,总有私心。他们会很着急,着急就会犯错误。投文化,投什么呢?其实是投人。把人投对了,就全对了。但这个话只能以前说,现在来说也不尽然。现在文化市场的秩序还没有建立,很多都是你想不到的。

四年前,华谊兄弟上市前,一直跟我和冯小刚谈,希望可以一起进入华谊。在投资方面我自己比较有投资前瞻性,若干年前我是中国演员里第一个做公司的人,纪晓岚都是自己公司做的。非典那一年,我和冯小刚从青岛拍戏回来,路上他说也想做一个公司。于是两个人共同投资了500万。谁当董事长,我们俩犯难,最后没有董事长,只有执行董事。于是到现在熟悉的朋友看到我和冯小刚见面时,我叫他冯指导,他叫我张指导。

后来一个有艺术高尚情操的人没有抵挡住资本的进入,有人发现我们成立了公司以后,我跟小刚说,我一年两部半电视剧,你一部到两部电影,一定有人来给我们投资,用不了多少年,我们两个也做一个上市公司。后来我们被一个投资人说500万,我5000万买你们49%,一人再给你们一百万,我控股,在这样的投资面前,我们两个人脆弱的心和脆弱的理想,就被征服了。于是我们两个从老板就变成了打工的。但是老板在定期内没有把钱打进来,我们两个觉得上了当,受了骗,原来老板可以说假话的,不是每个老板说了话都兑现的。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老板—王中军,具体谈了什么条件,我不知道,冯小刚离我而去,进了华谊,后来把我拉近了华谊。我现在还是一个打工的,日子非常苦,因为我跟华谊签了一个对赌协议。自从谈上了对赌协议以后,我就变得不从容了,拍戏不像以前那样等一个我喜欢的剧本角色再来拍。过去什么活动,给多少钱都不去,广告不好,觉得对自己有影响的,多少钱都不接。后来我变得这一切都没有门槛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用什么方式都要把这个钱给人家填上去,让人家面对股民的时候说,这个人我们没有签错。中国的文化其实不再单一在一个电影、电视和综艺节目,文化的概念是非常大的,不要眼睛只盯着电影、电视、电视台的综艺节目。

2、文化投资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我自己一直都在想,怎么样才能让人做到了说这个作品既叫座,又叫好,其实我跟大家说一句真心话,现在是做不到的,因为整个规矩很乱。电影大家都知道了,假票房,因为身后有资本野蛮的进入,然后让他必须把票房做上去了,你们还有股市、上市公司等托着,电视剧就惨了,我这几年很少自己独立完成一部电视剧,要么是跟大家拼一拼,要么是演一演。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假收视率势力非常大,我做不了,换句话说人家也不理我,因为我在各种场合抨击假收视率,作假的人不可能跟我成为朋友。

电视台是看收视率的,它跟广告投放者和厂家有直接的关系,厂家是看收视率的,你给他一个假的收视率他也看,但是假成了一种风气,这就是说这个行当现在没有一个规矩。所以投资人我觉得好的东西,正确的东西,终究是要站回来的,不管我们犯了多少错误,走了多少的路,正确的东西永远是要回来的。中国的文化市场太有钱赚了,但是投资人也是良莠不齐的,投资文化的基本一点,追着让你投的,你不一定要投,要看好的项目,要看好的人。

文化牵扯到一个民族的自信,为什么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让周边一个弹丸小国的文化给控制了?因为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投资当然要讲利益,但我觉得文化投资应该分一分,毕竟文化牵扯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在座的老板可能在某个项目上都挣到了钱,但只是用廉价获取人们的笑声,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除了搞笑和恶俗之外,挖坟都成了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还投吗?精英对社会的贡献就是这样,就是要给别人一个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

精英是什么,一是有正确的思想,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二是有责任,三是你手里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去做你想做的事。当我们开始认真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急功近利了。如果我们不急功近利,我们就会少做一些错事。

3、文化需要投资,更需要抢救和修复

中国的文化现在严峻的东西是修复,因为中国这些年来,文化的损失和流失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一直在呼吁保护民间的小剧种,小曲种,小艺术门类,因为原来我们有两千多中各种各样的门类,他们是传授心授,是由师傅教下来的,唱的全都是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东西,没有一个曲子唱得让你怎么去赚黑心钱,去坑别人的,怎么贪污腐败,没有这样的作品。

中国很多老百姓没有读过书,可能不识字,但是他懂得伦理纲常,这就是文化渗透的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中国老百姓心中,就形成了中国一个大的文化氛围,我特别呼吁在座各位投资人你们也关注一下中国文化的抢救和修复,如果现在再不去做这件事,等将来这些东西都消失的时候,现在大概还有70个小剧种只有一个传人,这个人如果一去世,这个剧种和艺术门类就从此消失了。如果我们现在不再用一点时间和用一点精力,还有经济能力去做这样的修复和挽救工作,将来我们的代价会更大。

本文由善缘街0号编辑整理,如需转载清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国立:我掉进了「对赌协议」的「坑」

急于想赚别人钱的人,总有私心。

12月6日,张国立出席第十六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全面阐述他对文化投资的看法。

张国立认为,资本有着极强的诱惑力,高尚节操并不一定能够挡住资本的诱惑。他自己就有过亲身体验;被资本诱导的文化投资更会存在一定偏差。

同时,张国立还提出,文化投资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文化精英更应该给大众正确的价值指引。

此外,张国立还强调中国文化最严峻的问题是要修复,要传承文化精华,让优秀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熊晓鸽、沈南鹏都在么?多少年前他们就想投资我,但是他们要的回报太高了,我没答应。他们说我错过了一个最好的跟资本打交道和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个机会,的确是的,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这两年看起来文化是特别热的一个话题, 在座各位都是有钱人。

现在有钱人分几种,一种是拿着别人的钱急于赚钱的人;一种是真有了钱,不着急的人;还有一种像我这样觉得自己失去了一次机会,拼命再想找下一次机会的人。我是一个特别悲观的人,但是我可以把我的经验讲给大家,让各位判断文化市场现在是什么样的。

1、高尚情操有时候抵不住资本的诱惑

急于想赚别人钱的人,总有私心。他们会很着急,着急就会犯错误。投文化,投什么呢?其实是投人。把人投对了,就全对了。但这个话只能以前说,现在来说也不尽然。现在文化市场的秩序还没有建立,很多都是你想不到的。

四年前,华谊兄弟上市前,一直跟我和冯小刚谈,希望可以一起进入华谊。在投资方面我自己比较有投资前瞻性,若干年前我是中国演员里第一个做公司的人,纪晓岚都是自己公司做的。非典那一年,我和冯小刚从青岛拍戏回来,路上他说也想做一个公司。于是两个人共同投资了500万。谁当董事长,我们俩犯难,最后没有董事长,只有执行董事。于是到现在熟悉的朋友看到我和冯小刚见面时,我叫他冯指导,他叫我张指导。

后来一个有艺术高尚情操的人没有抵挡住资本的进入,有人发现我们成立了公司以后,我跟小刚说,我一年两部半电视剧,你一部到两部电影,一定有人来给我们投资,用不了多少年,我们两个也做一个上市公司。后来我们被一个投资人说500万,我5000万买你们49%,一人再给你们一百万,我控股,在这样的投资面前,我们两个人脆弱的心和脆弱的理想,就被征服了。于是我们两个从老板就变成了打工的。但是老板在定期内没有把钱打进来,我们两个觉得上了当,受了骗,原来老板可以说假话的,不是每个老板说了话都兑现的。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老板—王中军,具体谈了什么条件,我不知道,冯小刚离我而去,进了华谊,后来把我拉近了华谊。我现在还是一个打工的,日子非常苦,因为我跟华谊签了一个对赌协议。自从谈上了对赌协议以后,我就变得不从容了,拍戏不像以前那样等一个我喜欢的剧本角色再来拍。过去什么活动,给多少钱都不去,广告不好,觉得对自己有影响的,多少钱都不接。后来我变得这一切都没有门槛了,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用什么方式都要把这个钱给人家填上去,让人家面对股民的时候说,这个人我们没有签错。中国的文化其实不再单一在一个电影、电视和综艺节目,文化的概念是非常大的,不要眼睛只盯着电影、电视、电视台的综艺节目。

2、文化投资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我自己一直都在想,怎么样才能让人做到了说这个作品既叫座,又叫好,其实我跟大家说一句真心话,现在是做不到的,因为整个规矩很乱。电影大家都知道了,假票房,因为身后有资本野蛮的进入,然后让他必须把票房做上去了,你们还有股市、上市公司等托着,电视剧就惨了,我这几年很少自己独立完成一部电视剧,要么是跟大家拼一拼,要么是演一演。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假收视率势力非常大,我做不了,换句话说人家也不理我,因为我在各种场合抨击假收视率,作假的人不可能跟我成为朋友。

电视台是看收视率的,它跟广告投放者和厂家有直接的关系,厂家是看收视率的,你给他一个假的收视率他也看,但是假成了一种风气,这就是说这个行当现在没有一个规矩。所以投资人我觉得好的东西,正确的东西,终究是要站回来的,不管我们犯了多少错误,走了多少的路,正确的东西永远是要回来的。中国的文化市场太有钱赚了,但是投资人也是良莠不齐的,投资文化的基本一点,追着让你投的,你不一定要投,要看好的项目,要看好的人。

文化牵扯到一个民族的自信,为什么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让周边一个弹丸小国的文化给控制了?因为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投资当然要讲利益,但我觉得文化投资应该分一分,毕竟文化牵扯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在座的老板可能在某个项目上都挣到了钱,但只是用廉价获取人们的笑声,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除了搞笑和恶俗之外,挖坟都成了中国电影的主流文化,还投吗?精英对社会的贡献就是这样,就是要给别人一个正确的引导和价值观。

精英是什么,一是有正确的思想,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二是有责任,三是你手里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去做你想做的事。当我们开始认真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急功近利了。如果我们不急功近利,我们就会少做一些错事。

3、文化需要投资,更需要抢救和修复

中国的文化现在严峻的东西是修复,因为中国这些年来,文化的损失和流失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一直在呼吁保护民间的小剧种,小曲种,小艺术门类,因为原来我们有两千多中各种各样的门类,他们是传授心授,是由师傅教下来的,唱的全都是仁义礼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东西,没有一个曲子唱得让你怎么去赚黑心钱,去坑别人的,怎么贪污腐败,没有这样的作品。

中国很多老百姓没有读过书,可能不识字,但是他懂得伦理纲常,这就是文化渗透的力量,这种力量植根于中国老百姓心中,就形成了中国一个大的文化氛围,我特别呼吁在座各位投资人你们也关注一下中国文化的抢救和修复,如果现在再不去做这件事,等将来这些东西都消失的时候,现在大概还有70个小剧种只有一个传人,这个人如果一去世,这个剧种和艺术门类就从此消失了。如果我们现在不再用一点时间和用一点精力,还有经济能力去做这样的修复和挽救工作,将来我们的代价会更大。

本文由善缘街0号编辑整理,如需转载清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