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下完一整夜的急雨,我站在路边等陈虎,远远看见他那辆白色捷达开了过来。我还没来得及打开车门,陈虎拦住了我:“等等。”
原来这辆开了8年的07款捷达车漏雨了,陈虎在车里放了一大张抹布,现在已经吸满了昨晚的雨水,我们把它拧干,又放回车里——还是有很多水。 陈虎是刘强东的师兄,他在1989年从海南考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3年之后,刘强东考入这所学校的社会学系。
我并不算长久的商业记者生涯,恰恰见识了京东的兴起:2009年,拿到B轮融资的京东刚刚进入媒体的视野,这家企业提供给记者的照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刘强东和一辆黑色悍马H2的合影——那个时候刘强东迷恋越野,而不是瘦身和修身西装。
我也看见了乐淘6年里所经历的兴起和消亡,陈虎是它的联合创始人。“这会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命运?或者什么是商业?”我盯着湿漉漉的脚垫,心里琢磨着,脚下稍一用力还会有水渗出来。
“先去汽配城吧。”陈虎说。我们拐上了一条穿过城乡结合部的小路,踩离合、换挡、加油,迎着阳光开向惠河汽配城。
一 出海南记
陈虎两次出海南。
从1989年开始,我在一张A4纸上写下了每一个重要的年份,陈虎坐在对面抽烟,有问必答。
这个按农历生日来算45岁的男人,已经走过了23年的职业生涯,当我们谈到某个比较关键的年头时,一切都会静下来,一支红双喜在陈虎手里烧着,他努力回忆当时的心境和细节,比如在2000年和2006年。
忘了1989年吧。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只是海南的一位少年恰巧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对于一个时代而言,我们也只是知道大学生军训从此时开始,那一年的新生首先要接受的是幻灭和迷茫——这是当年的热门词,这种心理经历了对许多届新生的修复,才调整成官本位、商业和竞争。
中国大学生第一次军训-右四为陈虎
“用了7年时间才重新走出海南岛,用了13年时间才进入IT圈,对不对?”我问道。陈虎点了点头。
纸和笔都在手边,这道减法题又如此简单,没有人会算错,只是我想不到:坐在我对面的这位,他人生里的13年,只占了一张A4纸的1/5。
1993年,陈虎大学毕业回到海南,进《海南日报》做记者,一直到2000年。
如果只看年龄,陈虎应该被划入互联网第一代:他和丁磊同龄,比周鸿祎小了两岁。但陈虎并不知道自己会做互联网,甚至他都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直到1996年,《三联生活周刊》才登出了国内第一篇对互联网的深度报道,这是记者对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贡献。
在互联网泡沫之前,这个领域还只是极客、信徒和冒险家的地盘,其他人只是互联网爱好者罢了。
陈虎在海南过着党报记者应该过的日子:吃饭、喝酒、扎堆找乐子、借车环岛旅行……已经混到副科级,那么接着混下去,就在这个岛上。
海南互联网历史上最应该被记住的人是邢明,他创建了天涯社区,在微博之前,这个社区里聚集了能带来最快的消息和有最深刻见解的一群人。天涯社区在1999年上线,同时,《海南日报》开辟了一个名叫“智能岛”的版面,由陈虎负责,他也因此增加了和内地IT行业的交流。
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第一次狂欢,2000年这种狂欢变成了疯狂,但凡此种情形之下,涉身其中的人往往能看到来路和去处,感受没那么明显——除非他目的不纯,最受震撼的是旁观者,尤其像陈虎这种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旁观者。
2000年,29岁的陈虎第二次走出海南岛,他并没有加入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而是成为了刚刚创刊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名IT记者。现在让陈虎回过头来看这个选择,其一是路径依赖,其二,当时门户也没那么强大,他们得以立足的海量新闻疲劳式轰炸模式也才成型两年而已。
真正让陈虎下决心进入互联网是在2005年,纸媒的衰落已经有了苗头,但并不像今天这么明显,只是陈虎感觉到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一个被称为web2.0的时代,话语权在草根和精英之间徘徊,方兴东博士推动的博客中国兴起,木子美成为了民间传播的翘楚;王微则推出了土豆网,草根在音频和视频也有了舞台。
陈虎等不及要跳进去了——10个字,我们说完了陈虎在34岁时做的这个决定。
“我是一天新浪人,半年搜狐人。”陈虎说。
无论在哪个圈子里,陈虎都是好人缘,温和克制的性格帮了他不少忙。陈虎应聘到新浪做了一天编辑之后,搜狐产经中心总监方刚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此人2003年加入搜狐,在张朝阳麾下11年,最后的职务是搜狐高级副总裁——他质问陈虎为什么去新浪而不来搜狐。
方刚和陈虎因为转载内容认识,当时的门户可不就是拷贝粘贴,两人因此交好,其实陈虎和每个人都交好。回头看10年前,身边人对陈虎的态度是信任;随着时间推移,大家的态度变成了尊敬。一个人要达到这个成就,除了年龄变老了,所要依仗的就是不变的客观公允了。
于是陈虎去了搜狐,主持一档名叫“老虎专访间”的节目,这个节目现在还在搜狐存档,只是改了名字。我特意去翻了当年的实录,节目开始于2006年5月,紧贴web2.0的潮流,陈虎写的发刊词是《寻找新权威》。
在这档节目里,陈虎采访了史玉柱、周鸿祎等第一代互联网大佬,还有王微,这个迅速成名的年轻创业者。
王微在老虎专访间
我看到陈虎和小他两岁的王微的合影,照片里王微嘴角上挑,带着他惯有的自信和得意,我问陈虎:“你当时想过要创业吗?”
“没有。”陈虎说,“去淘宝以后才有。”
二 七年电商
陈虎的半年搜狐生涯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他得到了淘宝的邀请。成立3年的淘宝刚刚在C2C领域站住了脚,不管用什么方法,总之他们最终打败了易趣,并有了400人的规模,每天吸引900万人浏览。
淘宝在寻找一个跨媒体和互联网的人,成立淘宝运营中心的第六个部门:门户部,把淘宝流量中“逛”的行为更多转化成购买。陈虎被内部推荐了,去杭州见了他的第一个上司,淘宝总经理——“财神”孙彤宇,2007年1月1日,陈虎正式入职淘宝,给自己取了个花名叫(萧)秋水,这个名字出自温瑞安的《神州奇侠》,是位以杀止杀的男主角,显然并不是陈虎的温和形象,或者更多是表达了他的潜意识吧。
这位淘宝的“水哥”当初不懂电商,当时也没有多少人懂电商,能叫得出名号的人大概也只有当当网的李国庆、卓越网的陈年和王树彤,他们扛着B2C的旗;至于淘宝所在的C2C,高手当然是已经把易趣网卖给ebay的邵亦波了。
那位师弟刘强东?这一年京东商城刚刚成立,刘强东正在到处找投资人,想融100万,先把工资给弟兄们发了。
淘宝让门户部去做内容和社区的探索,这个部门的目标是让淘宝丰满起来,这是电商平台第一次内容尝试,陈虎正在培育最早的一批“剁手党”。从记者转变成淘宝高管之后,陈虎带领10几个人的团队,看文案也看数据,做总编又做产品经理。
淘宝正是当立之年,陈虎业绩做的也不错,现在来看,他手里握着淘宝的频道和社区,多值钱的资源啊。
2007年是很喧闹的一年,尤其在写字楼里,因为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在几乎每一幢楼里都安装了电梯楼宇广告,广告里喊的最大声的是: YES PPG!这位卖衬衫的B2C带头大哥喊了足足一整年,据说一共花了2.3个亿。
陈虎这个时候正在看讲述ebay历史的《完美商店》和亚马逊的供应链管理:“我判断B2C会起来。”时间很“凑巧”,被马云视为小弟的孙彤宇在2008年卸任,陈虎也调换岗位到了北京,因此认识了毕胜,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是毕胜向陈虎请教电商创业,陈虎最后动心和毕胜合伙创建乐淘,也是早动了创业的心思。
终于等到毕胜出场了。
不管我们对毕胜以及他现在所经营的必要有多少怀疑和指摘,至少在31岁的时候,毕胜是成功的。
这个狮子座的男人曾经被称为“李彦宏最信任的人”,2005年,当陈虎还在犹豫是不是进入互联网的时候,毕胜已经在互联网圈子里收获了足够多的财富和名声。
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左一为毕胜
2005年8月,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场IPO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同时也是一次“造富之旅”。当时年轻的毕胜就站在李彦宏夫妇身边,在每一张团队照片中都留下了身影。
但当毕胜成为一名创业者之后,画风大不相同。
2011年7月,乐淘整支团队在北戴河团建,一起去的还有意向投乐淘D轮的一家投资人。入夜之后,周围寂静,陈虎和乐淘的总裁助理兼公关部负责人刘羽一起打台球,行政副总裁张宏超突然闯进来说:“毕胜找你。”
隔壁唱KTV的屋子里,毕胜嚎啕大哭,当晚投资人告诉毕胜他们不会投资乐淘,其实来北戴河之前毕胜已经有所预料,而且上一个月刚进入投资寒冬。
冲进屋里的陈虎和刘羽目瞪口呆,倒不是因为融资受挫,而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毕胜会哭。
这几个人安慰毕胜只有一句话:“不管怎么样,弟兄们跟着你。”
刘羽为了和毕胜一起创业,关掉了自己的公司,他们二人很早相识,刘羽对毕胜的能力评价很高,也佩服他的坚持和隐忍。刘羽还有一个用以佐证的故事:
2006年8月,一个溽热的天气,刘羽邀请毕胜到广东散心,两个人开车从广州出发,计划去江门市下川岛,车却在高速公路上爆胎了。在还没有忘记炎热是什么感觉的时候,设想一下:在刚刚过去的8月里,有两个人顶着大太阳在广东的高速公路上找救援。
刘羽和毕胜把衣服打湿了顶在头上。“我以为他会抱怨。”刘羽说,“但没有,他一直乐呵呵的。”
是啊,他身边这位朋友一年前是李彦宏的身边人、手握百度股票身价不菲、和数位互联网大佬有交情,连2008年创办乐淘也是被雷军“逼的”,怎么哭了?
乐淘创业的前三年里,一直顺遂。开张的时候,雷军给了200万美元天使投资。毕胜和鞋厂老板们推杯换盏,凭一己之力硬拉着有异议的团队建起了实库代销的供应链模式,乐淘不愁没鞋卖了;陈虎担任运营副总裁,鞋又卖的很好。
乐淘融资也很顺利,2010年6月拿到1000万美元,半年之后又拿到300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半年就有2.7亿人民币进账,圈钱的速度都跑在了京东前头。
2011年是垂直电商最精彩的一年,战事精彩。2010年市面上的每一家几乎都融到了钱,家家口袋里资金充裕,攒足力气在这一年冲规模。结果自然是便宜了“卖水的”,流量费用成倍涨,hao123一个名站导航网址推荐在2010年初报价20万,转过年来就变成了120万。
这一年毕胜要做自有品牌,自有品牌和代销品牌在乐淘一直是并行两条路走,一开始也还均衡。
投资人雷军也给足了面子,2011年8月小米手机第一次发布会,雷军脚上穿的正是乐淘推出的“愤怒的小鸟”鞋,在新浪微博里热闹了有段时间。然而现在雷军的微博上已经没有任何乐淘和小鸟鞋的踪迹,就像这笔投资从来没有过,但被称为另一个投资败笔的凡客,雷军却帮陈年融到了第八轮。
给小鸟鞋代言的雷军
雷军不救乐淘,据说是因为毕胜乖张,要知道乐淘要的钱比凡客少多了,事后来看,也确实值得雷军计较一番。
毕胜埋下这个种子是在当年9月份,他要砍掉整个运动品牌的代销体系,全部做自有品牌,这意味着乐淘要从平台运营转向品牌运营。陈虎觉得吃力,但还是相信毕胜的判断——他一直恪守“温良恭俭让”的德行,直到11月份毕胜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发表了“电商骗局论”,陈虎忍不住对毕胜爆粗口了。
陈虎和刘羽不明白毕胜为什么会发表这样一通演讲,就像他们到现在都不愿意去相信毕胜哭过一样。
“心智失守。”陈虎说,“现在看来,毕胜2011年心智失守,我是在2012年。”
2012年天猫双十一,陈虎早就驻扎在杭州,乐淘用明星资源换来了主会场10个小时的一个位置。我想陈虎心里是期待的,毕竟他是第一批摸清了“剁手党”心理的人。
成交额只有130万。当天奥康一家天猫店就卖了4千多万,乐淘元气大伤。
陈虎要救乐淘,乐淘一共有5个自有品牌,陈虎想拿出来两个品牌跟鞋厂谈合作,让鞋厂背一部分生产成本,乐淘负责销售和品牌推广,这个模式实际上是转回实库代销,毕胜同意了。陈虎开始出现在温州几家鞋厂里,他和3家鞋厂谈了合作,其中一家确认合作,另外一家基本同意。
带着这一家半的结果,陈虎向毕胜回报,结果被毕胜否定了。
“这5个牌子会烂掉。”陈虎说,“现在的结果是完全消失了。”
2013年春节,陈虎没有参加乐淘年会,提前回到海南,并在春节后提出离职。在42岁的时候,陈虎承认自己创业失败,能抓在手里的,只有那辆二手捷达。
2013年底,据说乐淘作价2000万出售。
三 虎哥,虎哥
陈虎在三秒区出手,他的投篮又平又直,篮球撞在篮板上“嘭”的一声,球却进了。
“哇,虎哥!”台下的年轻人们拍手鼓掌。
这里是北四环外的一片库房,挑高足够,所以被改造成了篮球场,年轻人里有一位是陈虎在乐淘时的手下,他们来到这一片库房时,想必会比我能感受到更多的熟悉和宁静。做电商的,哪个人不是对库房又爱又恨呢?
陈虎现在已经45岁了,我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叫他虎哥。除了在淘宝被叫“水哥”的时候,陈虎早就是“虎哥”了。
2013年春天,陈虎回到北京,受蔺德刚邀请加入刚刚完成A轮融资的春水堂。他比陈虎小2岁,同样和大家一样喊起“虎哥”,承诺给虎哥股份之后,当即就拽着陈虎去工商局完成了股东变更。
我问蔺德刚:“你觉得虎哥物有所值吗?”
蔺德刚回答道:“肯定的。”
我总想让蔺德刚用几件事情来说明一下,好让“人大第二懂电商的人”这个评价更确切一些。就像2011年儿童节,陈虎和刘羽把乐淘的鞋子送到张北小学一样的事情——这是场名叫“乐陶小脚丫”的公益活动,在张北的阳光下,陈虎戴着红领巾敬了个少先队礼。
但蔺德刚跟我说了两次“不用”。他说:“虎哥是高管。”
蔺德刚说:“虎哥的专长在于战略、大局观、搭队伍和凝聚队伍、事情关键节点的识别和把控。”
这是蔺德刚的原话,我想,这应该是见仁见智的内容,把这句话写下来的时候,我连一个标点也没改动。 从2013年回到北京,陈虎搬过3次家,他先租住在春水堂附近的远洋一方,这是个安静的小区,最嘈杂的时候也就是几个老太太在窗外锻炼身体。陈虎有时会饶有兴趣的看一会儿。“这帮老太太有文化。”他说,“练的是五禽戏。”
后来,他搬到了被回民区包围的万象新天,这个时候陈虎已经在洋萌落脚,他乐呵呵的给创始人王树庆起外号叫“小胖子”。
得知陈虎加入洋萌之后,我先去了洋萌在建外SOHO的办公室。陈虎刚刚把这套房子租下来,我推门进去的时候,几个人正在组装夜里运来的二手办公桌,陈虎卯着劲扶正一张桌面,一位年轻人咬着牙拧动螺丝刀,陈虎介绍说:“这是我们的工程师,写PHP的。”
接下来又是一次搬家,陈虎在一栋9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租了间一居室。我帮忙去搬家的时候,陈虎供奉的财神已经被他用红布包了起来,其他东西还散乱着。
“这是别人放在我这里的,这个也是寄存的……”陈虎说。我忍不住想问他:“电商圈的人都喜欢搬来搬去吗?”
或许有人会想,陈虎有两次机会,曾经无限接近实现财务自由并成为富翁,尤其当阿里上市,他曾经的同级、下属在群里晒存折的时候,这个人会不会沮丧?
陈虎没有沮丧。
我设想过很多种陈虎从我们预设的情绪里解脱的可能,包括询问他身边的道教朋友——全真教嫡传弟子高霖,他正从事着电商创业,并视陈虎为创业导师。 我问他:“陈虎心态这么平和,你帮他了吗?”
高霖说:“没有,那是虎哥的福报。”
我又问:“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到陈虎在道教上的天赋吗?”
高霖说:“当然,历代的道教收徒都是师傅找徒弟,包括最近亲的人。”
我拿这个问题问陈虎的时候,他讲了一套建立在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方法:
“我有两个运动一直保持,我从10岁开始跑步,长跑能让我安静下来;还有篮球,篮球是冲撞型的运动,会分泌很多雄性激素,让我嗨起来。”
“十几年前,我跟朋友学到一个词:‘赖倒坐’,坐在地上再慢慢站起来,这个路子是对的,不僵硬,这是一句佛理啊。我一般遭到大的打击就躺在地上跟‘它’说:弄死我,弄死我啊!然后就没事了。”
当我把这两个方法写下来的时候,我很想替陈虎说一声:收好,不谢。 其实陈虎还是有些小目标的,2014年上海一个雨天,陈虎和刘羽一起走出饭店,刘羽说:“虎哥,我先把车开来。”
当刘羽那辆崭新的大切诺基停在饭店门口时,虎哥坐了进去,说:“你小子,又挣回来了。”
前两天我问刘羽:“你知道虎哥一直羡慕你的大切诺基吗?”
微信那头,刘羽的头像下方冒出这样一行字:“知道,虎哥马上也会有的,哈哈。”
他补了一句:“我相信就今年或者明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