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佳慧
“全都是泡沫。是一刹的花火~”这句歌词现在用在视频网站甚至许多地方都能说的通,这不,搜狐ceo张朝阳这个耿直boy又爆出视频网站潜规则——流量数据充水已是常态!烧钱也要搏广告主个欢心,不止视频网站,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也是个烧钱的主!别看排场大,真正赚钱的没几个!想和小编一起深扒跨年哪些坑?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跨年演唱会”咱们一起去看看!
惊爆视频网站播放量也注水?灰色泡沫让行业窒息!
近日“收视率造假产业链年捞40亿”成为热议的话题,对此我们只想表示“天了噜,除了新闻联播和世界杯再也不要打开电视机了”。然而,没有一点点防备,搜狐ceo张朝阳这个耿直boy又爆出视频网站潜规则——流量数据充水已是常态!这还能不能让人一起愉快的看视频啊!
一、OMG,张朝阳瞎说什么大实话
今年整个视频行业看上去还是有些波澜不惊,各家都在做自制剧、直播,都在流量和会员数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本月“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召开,全国主流的网络视听业的政府老大哥和企业大佬们列席其中,而一向喜欢说真话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也来了。
在他的发言中,讲述了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给整个视频行业带来的正面影响。不过咧,这不是重点,咱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他所揭露的行业潜规则。
张朝阳称:“现在各个视频网站的数据充水,有很高的流量,因为第三方监测或者广告公司要看这些数据才会决定给谁投广告。可能短期你冲了很大的流量,制作方高兴,觉得流量很高,然后广告商也愿意投,说你流量高,但是最后整个业界会失去了标准,失去了真正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假的。”
业内大佬自爆潜规则,咱还能不相信吗?细思极恐,确实有很多几十亿播放量的“大剧”,无论是身边的口碑传播还是在社交平台上,都并没有存在感。这些视频,都是幽灵在看吗?
去年大剧前三甲《花千骨》、《武媚娘传奇》、《琅琊榜》均突破了百亿,top10的单个大剧播放量整体跨过50亿大关,《花千骨》更是以195亿的播放量摘得2015网络播放量冠军。与2014年相比一线大剧单剧播放量增长30亿,可谓爆炸式的增长。
而今年的数据更是夸张,几乎每月都有新的破百亿电视剧。《欢乐颂》110亿、《微微一笑很倾城》100亿、《好先生》132亿、《老九门》114亿、《麻雀》100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视频播放量上涨并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种增长是在中国网民无论是PC还是移动总量都趋于平稳,视频总用户增长趋于平缓的背景下取得的。
热播剧《好先生》的数据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即使其口碑爆棚,但全网每日播放量增长达5亿,是不是还是有点不切实际。全国的总网民不到7亿,相当于全国网民都一起把一部剧从头追到尾,这让我们如何相信这些漂亮的数据?
二、全都是泡沫,“超级网剧”是人造的花火
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些视频点击量的数据存在问题,那么数据又是如何造假的呢?其实,这些指标都是可以“刷”出来的。
在淘宝输入“刷视频点击”等关键词,标有“代刷视频播放量推广,优酷、腾讯、土豆、乐视评论/赞/推广上首页”一类名称的商品随处可见。进入店内打开商品,却发现月成交量基本都能破5千。任何网剧都可以刷出来,刷多少都可以。
从各家视频网站的刷流量报价以及难易,不难推测他们防刷的程度:腾讯和土豆最便宜,其次是爱奇艺乐视网。有些网站有额外限制,比如优酷每天只能刷100万,而搜狐视频的流量,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到账。
除了主流视频网站,其他弹幕以及短视频网站等也存在这一情况,但是价格却很高。卖家透露,如果是一些行业地位较低的,刷的意义比较小的,就不会花精力针对研究刷量的方式。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大的播放平台。
刷播放量的技术原理,可以用代理服务器不断自动更换IP,也可以用工具写脚本伪造通信协议,用虚拟IP、网吧类管理软件或者木马控制的肉鸡,各种方法都是为了欺骗视频平台的服务器,让平台以为有几十上百万不同的用户看过网页、播放视频。
不过,这种刷量方式其实并不是无迹可寻,一部网络剧正常播放量指数增长曲线,应该从早上7点逐渐上扬,13点左右达到一个峰值,21点左右达到全天最高峰。一旦出现刷量,播放量的曲线图则无规律可循,像心电图般突然出现数量激增,而且每日的峰值时间常常出现在凌晨。
二、刷量图个啥?视频网站视而不见?
刷播放量的主力军是片方,如果说电影票房是监测电影市场的晴雨表,那播放量则是体现网络视频是否受欢迎的核心指标。
高播放量对于片方来说有很多好处:一是抬高数据可以进行宣传;二是高播放量证明自身有高水平,有助于给此后的片子议价抬价;三是有助于自身的融资和估值等,获取外部资金和资源。而且,有一些片方会广告商签定点击量的对赌协议,如果点击量完不成的话,片方可能损失巨大的经济利益。
刷量行为从网站后台监控来看,并不难发现。那么视频网站都视而不见吗?目前的状况是,大部分网站在放任,只有少数严管。因为片方去刷,自己出成本,也能让视频网站平台的播放数字好看。
于此同时,视频网站自身就存在刷点击量的动机。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自己领先的市场地位,用漂亮的数据“撑门面”。如果一部热门大剧各家网站都上了,自己的数据难看,肯定会显的低人一筹。而投入越大的平台对外部的数据越为看重,在一个剧的上线宣传期,一上来好的数据可以给宣传推广提供弹药,争取受众关注,打压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一些视频网站需要融资、需要上市等,甚至出于大集团内部争夺资源和上级重视的需要,也有给某些剧刷数据的动机。
6月,同一天上线的两部大剧《好先生》和《女不强大天不容》芒果TV上的播放量就有“官刷”的嫌疑。两部剧的播放量比例如下表所示,芒果TV的比例与其他几家视频网站相差悬殊,很有可能是着重刷了《女不强大天不容》的播放量。
三、没有王法,灰色泡沫淹没整个行业
数据由自身立场就不坚定的视频网站来监管,作为数据发布方的视频网站又由谁来监控?
理论上说,广告商和投资方来监管会更客观,但他们的监管能力却不够。更令人担忧的是,广告方和投资方似乎也无法在点击量虚高的集体行为中保持监督和警惕的姿态。在金融资本、跨界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的今天,影视票房、影视点击量已然成为资本用于在二级市场讲故事的一种方式。所以,投资方也愿意看到数据炒高,而虚高数据催生出的虚假繁荣,最后可能由不知情的普通投资者买单。
刷点击量和找水军、炒作、电影片方自购票房一样,已成为一个在造假与营销之间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这个灰色的泡沫是由片方、视频网站,甚至还有投资方一起吹大的。
小时候做错事被父母教育时,常常把一句话搬出来当挡箭牌,即“别的小朋友都这么做。”这种神逻辑也存在于网络视频领域。目前的确有很多人对刷数据非常克制,但是相应也承受着外界的巨大压力,因为播放量数据不要说跟别人差几倍,只要差十个百分比,对手就可以对你进行贬低和抹黑。行业内只要有一两家刷单,其他人必然面临巨大外部压力。目前播放量的竞争已陷入死循环,成为囚徒困境。
在这种整个行业一起沦陷的情况下,也许法律这只有形的手才是最有效的调控方法。但是在法律不够完善如今,业界也应该达成共识,所有人根据原则来做事情,才会让整个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就如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张朝阳所说:只有竞争没有规则、没有原则,那可能就变成丛林法则,一种丛林式的竞争。为了追逐短期的利益,会令整个视频生态恶化。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契约精神不能丢!
结语:这么长时间被蒙在鼓里的观众们,想看的其实并不是什么漂亮的数据,而是真正优质的内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不求最美,但求最真!
部分资料来源:影投人、首席娱乐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