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流的励志片教你成功 一流的才教你失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流的励志片教你成功 一流的才教你失败

这是一个关于你年少时最不想成为的那种“糟糕的大人”的故事。

是枝裕和新片《比海更深》剧照

今天Sir要说的这片,来自一个老熟人导演。走进他的店门,无需多言,只要闲坐下来,他自然给你端上称心如意的饭菜。

感觉就像彼此知根知底。每次都貌似有点重样,又总是回味无穷。说的就是是枝裕和最近推出的新品——《比海更深》よりもまだ深く

毫无悬念的高水平发挥,豆瓣8.6

这是一个关于你年少时最不想成为的那种“糟糕的大人的故事。

 

男主人公良多(阿部宽 饰),5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一直以来想成为小说家的他,如今靠当私家侦探,每天替别人“捉奸”来糊日子。自诩是为了创作“积累素材”。离了婚,还利用“侦探”之便,偷偷跟踪前妻和和她的新欢。

 

因为沉溺博彩,总是钱还没在手里焐热,转头就交给了赌场。还要不断地借钱和典当,拆东墙补西墙。自己房租交不出,给儿子的抚养费也一再拖欠。儿子都忍不住关心他:你钱够吗?

 

趁老妈不在家,翻箱倒柜地找钱,就连老爹死前留下没刮开的彩票,他也全揣兜里。随手抓起祭坛前的团子塞进嘴,在母亲突然回来时,手忙脚乱地恢复现场。

此时的他,胡子拉碴,脏兮兮,嘴边还留着团子的粉末。

这样的中年,真不好看啊。十五年前,他可是凭借处女作小说获得过文学奖的。只是后来,每天都铺开稿纸,却写不出一个字。

他看自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落魄作家。

别人看他……好像一条狗啊。

 

他也搞不懂,我昔日堂堂的一个意气少年,怎么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中年废柴

唉,良多,你要怪就怪导演咯。

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剧本的第一页写着:我们都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成年人。

塞林格说得更残酷:成长是必经的溃烂。其实除了良多,其他人也一边感叹“原本不该是这样的,一边又无可奈何地这么活着吗?

 

良多的前妻响子(真木阳子 饰),独自抚养着儿子,对于良多的靠不住,她早已经看透了。

但从她和良多暧昧的眼神来看,两人关系似乎也并非那么冷。感情暧昧归暧昧,可现实选择上还是很诚实——选择了和多金的新男友一起生活。

良多的母亲(树木希林 饰),一个很豁达的老太太。毕生的梦想是住个大别墅,如今老了,在封闭的住宅区独居,也不太爱出去交朋友 。

良多完美遗传了留下一堆债的死鬼老公的“不着调”,但,也还是她最心爱的儿子。人前老爱显摆自己的“小说家儿子”,人后默默给良多高中时种下的橘子树浇水。

鼓励他——“可惜不开花不结果,我把它当作你,每天给它浇水。”

在前儿媳面前,她两眼泛泪地说出惋惜儿子婚姻的话:怎么就会变成这样了呢?

 

是呀,为什么呢?我不赌博、不抽烟、不纹身,怎么还是没过上好日子?多年来,良多也一直在追逐自己的作家梦。可他再也写不出曾经那样的小说了。

 

他甚至想过当公务员。

“因为不想变成老爸那种人。”

可是,父亲的好赌本性,像魔咒一样附在他身上。当铺的老板,见证了老客户从良多父亲变成良多。母亲,则见证了从前老公翻她工资,现在儿子翻她的退休金。姐姐也摸透了良多,在他找钱的地方留下一张字条。

真可惜!

——老姐

 

10岁的时候你想当飞行员,20岁的时候你想当作家,30岁的时候你的理想变成了赚钱……

可是要是到了50岁,一个理想都没能实现,你就陷入了比海更深的生活怪圈,很难再爬出来了。

巧合的是,良多问起儿子真悟的理想,他也答“公务员”。

良多:不是职业棒球选手么

儿子:当不上的

良多:为什么?不去做你怎么知道当不上

儿子:我就是知道

 

 

 

 

更讽刺的是,奶奶问真悟是不是长大不想像爸爸一样。他立即不假思索地点头。

一代代人,不都是这样活过来、老过去的么?

说到这,Sir联想到了一部中国电影。《比海更深》记录的是被生活困住的一家人,贾樟柯的《站台》则记录了那一代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刚刚吹到山西一个小镇。一群文工团的青年人坐不住了,他们急于摆脱父辈的生活。看一本《茶花女》,也要挨打挨骂。

说是文艺汇演,其实是自吟自唱。唱着《二十年后再相会》,想着到时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未来“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他们跟着文工团的大篷车,到外面四处走穴。带着梦想在外面兜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起点,在小镇里过着自己厌弃的生活。

原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

近3个小时的《站台》是一条人生不断下沉的失败之路。而《比海更深》则是已经沉到了底端、不可自拔的稳定状态。好在,这样的失败并不可耻。电影最后,当良多去典当父亲留下的砚台,老板拿出了之前老爸留下的书——良多获奖的小说。

(他当时)一个劲儿把书分发给这条街上的住户们说“这是初版,一定会升值的”。

父亲,你骗人。

当他用这个砚台研着墨,在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或许是良多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那个“赌鬼”父亲。而在又一个和儿子每月一次的“见面日”里,良多把精心挑选的书和一堆未刮开的彩票送给儿子。

……儿子好嫌弃。没办法,不管儿子认不认,这些都来自一位好窝囊的父亲,好没用的爱。

影片中,努力做又总是错的几代人,最后都习惯了做个无用的人。然后释然地对自己说:对不起啊,没成为那个从小就想成为的自己。请你别遗憾啊。

乍看之下,《比海更深》真是一部“无用”的电影。(对了,本片片名来自邓丽君的伤感老歌《别离的预感》。想听就戳——)

虽然听不懂歌词,但Sir听着听着,也get到了一种“失败者舒服的放松感”。别笑。人生在世,哪能个个都有用?

可即使再废柴的人生,也总有比海更深的东西,值得珍惜。你一定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流的励志片教你成功 一流的才教你失败

这是一个关于你年少时最不想成为的那种“糟糕的大人”的故事。

是枝裕和新片《比海更深》剧照

今天Sir要说的这片,来自一个老熟人导演。走进他的店门,无需多言,只要闲坐下来,他自然给你端上称心如意的饭菜。

感觉就像彼此知根知底。每次都貌似有点重样,又总是回味无穷。说的就是是枝裕和最近推出的新品——《比海更深》よりもまだ深く

毫无悬念的高水平发挥,豆瓣8.6

这是一个关于你年少时最不想成为的那种“糟糕的大人的故事。

 

男主人公良多(阿部宽 饰),5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一直以来想成为小说家的他,如今靠当私家侦探,每天替别人“捉奸”来糊日子。自诩是为了创作“积累素材”。离了婚,还利用“侦探”之便,偷偷跟踪前妻和和她的新欢。

 

因为沉溺博彩,总是钱还没在手里焐热,转头就交给了赌场。还要不断地借钱和典当,拆东墙补西墙。自己房租交不出,给儿子的抚养费也一再拖欠。儿子都忍不住关心他:你钱够吗?

 

趁老妈不在家,翻箱倒柜地找钱,就连老爹死前留下没刮开的彩票,他也全揣兜里。随手抓起祭坛前的团子塞进嘴,在母亲突然回来时,手忙脚乱地恢复现场。

此时的他,胡子拉碴,脏兮兮,嘴边还留着团子的粉末。

这样的中年,真不好看啊。十五年前,他可是凭借处女作小说获得过文学奖的。只是后来,每天都铺开稿纸,却写不出一个字。

他看自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落魄作家。

别人看他……好像一条狗啊。

 

他也搞不懂,我昔日堂堂的一个意气少年,怎么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中年废柴

唉,良多,你要怪就怪导演咯。

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剧本的第一页写着:我们都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成年人。

塞林格说得更残酷:成长是必经的溃烂。其实除了良多,其他人也一边感叹“原本不该是这样的,一边又无可奈何地这么活着吗?

 

良多的前妻响子(真木阳子 饰),独自抚养着儿子,对于良多的靠不住,她早已经看透了。

但从她和良多暧昧的眼神来看,两人关系似乎也并非那么冷。感情暧昧归暧昧,可现实选择上还是很诚实——选择了和多金的新男友一起生活。

良多的母亲(树木希林 饰),一个很豁达的老太太。毕生的梦想是住个大别墅,如今老了,在封闭的住宅区独居,也不太爱出去交朋友 。

良多完美遗传了留下一堆债的死鬼老公的“不着调”,但,也还是她最心爱的儿子。人前老爱显摆自己的“小说家儿子”,人后默默给良多高中时种下的橘子树浇水。

鼓励他——“可惜不开花不结果,我把它当作你,每天给它浇水。”

在前儿媳面前,她两眼泛泪地说出惋惜儿子婚姻的话:怎么就会变成这样了呢?

 

是呀,为什么呢?我不赌博、不抽烟、不纹身,怎么还是没过上好日子?多年来,良多也一直在追逐自己的作家梦。可他再也写不出曾经那样的小说了。

 

他甚至想过当公务员。

“因为不想变成老爸那种人。”

可是,父亲的好赌本性,像魔咒一样附在他身上。当铺的老板,见证了老客户从良多父亲变成良多。母亲,则见证了从前老公翻她工资,现在儿子翻她的退休金。姐姐也摸透了良多,在他找钱的地方留下一张字条。

真可惜!

——老姐

 

10岁的时候你想当飞行员,20岁的时候你想当作家,30岁的时候你的理想变成了赚钱……

可是要是到了50岁,一个理想都没能实现,你就陷入了比海更深的生活怪圈,很难再爬出来了。

巧合的是,良多问起儿子真悟的理想,他也答“公务员”。

良多:不是职业棒球选手么

儿子:当不上的

良多:为什么?不去做你怎么知道当不上

儿子:我就是知道

 

 

 

 

更讽刺的是,奶奶问真悟是不是长大不想像爸爸一样。他立即不假思索地点头。

一代代人,不都是这样活过来、老过去的么?

说到这,Sir联想到了一部中国电影。《比海更深》记录的是被生活困住的一家人,贾樟柯的《站台》则记录了那一代人。在那个百废待兴的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刚刚吹到山西一个小镇。一群文工团的青年人坐不住了,他们急于摆脱父辈的生活。看一本《茶花女》,也要挨打挨骂。

说是文艺汇演,其实是自吟自唱。唱着《二十年后再相会》,想着到时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未来“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他们跟着文工团的大篷车,到外面四处走穴。带着梦想在外面兜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起点,在小镇里过着自己厌弃的生活。

原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

近3个小时的《站台》是一条人生不断下沉的失败之路。而《比海更深》则是已经沉到了底端、不可自拔的稳定状态。好在,这样的失败并不可耻。电影最后,当良多去典当父亲留下的砚台,老板拿出了之前老爸留下的书——良多获奖的小说。

(他当时)一个劲儿把书分发给这条街上的住户们说“这是初版,一定会升值的”。

父亲,你骗人。

当他用这个砚台研着墨,在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或许是良多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那个“赌鬼”父亲。而在又一个和儿子每月一次的“见面日”里,良多把精心挑选的书和一堆未刮开的彩票送给儿子。

……儿子好嫌弃。没办法,不管儿子认不认,这些都来自一位好窝囊的父亲,好没用的爱。

影片中,努力做又总是错的几代人,最后都习惯了做个无用的人。然后释然地对自己说:对不起啊,没成为那个从小就想成为的自己。请你别遗憾啊。

乍看之下,《比海更深》真是一部“无用”的电影。(对了,本片片名来自邓丽君的伤感老歌《别离的预感》。想听就戳——)

虽然听不懂歌词,但Sir听着听着,也get到了一种“失败者舒服的放松感”。别笑。人生在世,哪能个个都有用?

可即使再废柴的人生,也总有比海更深的东西,值得珍惜。你一定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