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 ,「互联网的爸爸」雅虎被电信巨头 Verizon低价收购,当年跟它学会互联网的网(老)民(人)们,无不心痛。
而就在几天前,另一个「爸爸」也挂了。
破产、被收购、员工失业、CEO 跳槽…这几件惨不忍睹的事,正发生在智能手表昔日的巨星 Pebble 身上。
Pebble 是谁?
让我解释的话,我会坚定地说他是「智能手表们的爸爸」,虽然如今跌下神坛惨不忍睹...
领先苹果、三星2年,Pebble 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智能手表,卖出 100多万 块。后来苹果进入智能手表市场,销量一度碾压 Apple Watch。
(Pebble Time VS Apple Watch)
它也是智能手表市场唯一的亲民代表,售价定位在 90-250美元,是中低消费人群「最性价比的选择」。
(曾经只售149$ 的 Pebble Steel)
星星陨落
12 月 7 日,这颗巨星陨落了。
一周前,Pebble对外公开被 Fitbit收购的消息。这颗巨星贱卖的价格,据称不到 4000万美元。
要知道…就在一年前,Pebble才刚自信满满,摇头拒绝了手表品牌西铁城(Citizen)7.4亿美金 的收购价呢。
…真是一个大写的心疼!
光鲜亮丽的历史岁月
2011年组建公司,到2016年贱卖,Pebble前前后后一共推出 8款产品,其中真正实现量产的有6款。
从左至右,它们依次是,Pebble、 Pebble Steel、Pebble Time、Time Steel、Time Round、Pebble 2。
这堆产品中,最神话的是 Pebble和 Pebble Time,帮它连续创造2次众筹记录。
缔造神话
2012 年 4 月,第一代Pebble 上线 Kickstarter 。
当时团队原本打算只筹 10万美元用于量产…
结果!仅仅2 天,众筹金额便突破 200万美元。截止众筹结束,Pebble创造了 Kickstarter 史上最高众筹额 1000万的神话!
不过…钱并不重要…(呸)
重要的是 Pebble 当年所创造的超前技术和概念。
E-paper 电子墨水屏,表内功能可定制化,可独立使用应用…光靠这几样,已经足够让Pebble 超前卫 + 拉风。
但还没完呢!Pebble 自主研发优化的固件系统,从初代就做到低耗节能,正常续航长达 7天,甚至有受众反应,低频使用可以持续近1 个月。与此同时,Pebble 兼容 iOS 和 Android。
讲真,直到现在,扒去市面上智能手表漂亮设计,产品性能比得上 Pebble,几乎没有!
2013 年初,第一代 Pebble提前两个月出货,顺利送至 8.5万众筹者手中。
它的面市,意味着向全世界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智能手表」!
当年 Pebble 已经开始教育市场时,你所熟知的 Apple Watch 、炸鸡三星智能表,连半个受精卵的影子都还没成形…
所以,那时候手腕绑一只 Pebble 表,就跟现在能揣部 iPhone 8 一样夺人耳目。
这次众筹,毫无疑问让它成了 Kickstarter 智能硬件代表。
在智能手表的蛮荒时代,Pebble 没资金、没人脉、没市场,却因为一场众筹,几乎毫无用力就名利双收,从此发迹。
哪怕在 2 年过后的 2014 年, Pebble在智能手表市场上,仍能让出货量增量率达到 102%,世界品牌中排名第二。
(数据图来源于 Statista)
此后,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学 Pebble 上线 Kickstarter 众筹。
二次众筹再度炸裂
2015 年第二次众筹再度炸裂,这次是 Pebble Time。
众筹时间恰好在 Apple Watch 即将出货前,恩…你没猜错,心机 Pebble 就是故意的。
原定众筹目标 50万 美元…
但是!2天时间就赶超第一代 Pebble的众筹金额,最终高调筹资 2000万美元,再破Kickstarter史上最高众筹额,还新创了单个项目筹资最快速度的记录!
这一次,屏幕换上了更适合阳光下阅读的彩色电子墨水屏,表盘设计更轻薄更圆润,表身防水,支持接听电话、语音输入。
还有一直坚持开放 API,让 Pebble有了丰富的第三方扩展应用,这也成了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两次众筹,结果皆大欢喜,Pebble和 Kickstarter有了默契,而且在 Kickstarter上的用户,越来越深信 Pebble的产品潜力。
末日之辉
蓝鹅…问题来了。2015年的辉煌,成了 Pebble将忒的末日之辉
2015 年开始,可穿戴市场变化突显。CrunchBase 的数据报告称,2015 年可穿戴市场整体趋势下降,Pebble不可避免受了影响。
2015年,Pebble找不到投资,棋走险招,银行贷款。
当年如果能找到投资,Pebble还敢大胆扩市场;然而银行贷款,就得既顶着利息的重负,同时,还得面对苹果、三星烧钱占领市场份额的压力。
是的,可穿戴行业销量下滑,Pebble销量也不断降低。
2016 年 3 月,裁员四分之一,节约运营成本。
贷款没有明显的回春效果,Pebble Time众筹之后,也没再卖出多少,库存积压。Pebble 只能减缩成本,一次裁员 40人。
最后挣扎
同样是 2016年3月,Pebble又一次上线 Kicktarter众筹,这次带来了三件产品: Pebble 2、Pebble Time 2 以及 Pebble Core。
最终以近 7万支持者、1000多万美元筹资的局面收场,并计划今年9月发货 Pebble 2,11月发货 Pebble Time 2,明年1月发货 Pebble Core。
谁都没想到,Pebble 2 才发货一部分,公司就被贱卖,众筹宣布跳票!
那么…细心的吃瓜群众要操心了,其他还没发货呢?不管了吗?钱白花了吗?你先别急,还有比你急的,就是这群参与了这次众筹的倒霉蛋。
早在 Pebble宣布被收购消息那一刻起,他们就在 Pebble的众筹网页评论区就炸开了花。
有人觉得很悲桑,但跳票肯定是被骗了!
还有人再也不信自己和 Pebble之间的爱情了,直接怒喷。
可怜的是,连带 Kickstarter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而 Pebble 方面回应说:
「 Pebble 2部分已照常发货,还没发货的,直接退款。而 Pebble Time 2和 Pebble Corn取消生产,众筹金也如数退款。」
但你以为这样就圆满了吗?图样图森破!所谓如数退款,也是被打了折的退法。
当然Pebble 并不会站出来解释,但有人站出来讽刺了两句 Pebble的数学。
好在这位加拿大的朋友数学更 6 ,清清楚楚推理了退款打折公式。
盒盒…先跳票,后打折退款。就这样, Pebble神一般的品牌信誉,烟消云散了……
未灭之火
卖身后,Pebble 还有一堆撩起的火等着灭。
如果你觉得楼上的消息已经惨不忍睹,那么下面这几个更惨烈的消息,我建议你直接跳过…
Pebble宣布,后续业务将…
「 永久停止推广、生产、销售任何设备」
「 所有产品停止保修服务」
「购买渠道关闭,包括 Pebble 2 的众筹预定」
「 一切未发货订单(官网+众筹),如数退款」
「 Pebble软件不再大更新,逐步关闭云服务」
恩…看到这里,相信一群 Pebble粉已经哭瞎眼了。
但比用户更更惨的是,Pebble的员工…解雇 60%的员工,剩下 40% 并入 Fitbit。而最顶级的员工,CEO Eric离职跳槽,去了 YC 孵化器做创始人。
(Pebble 曾经的核心团队)
事情刚过 3天,Pebble还为自己 PS 了一张滑铁卢之战,调侃自己在智能手表史上惨败的经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更更更惨的是,Fitbit到现在还没决定是否保留 Pebble品牌。毕竟,Fitbit出资填下这个窟窿,为的只是 Pebble创造的手表操作系统,软件和云服务的知识产权。
至于银行贷款的锅,Fitbit不会背。具体要怎么还,鬼知道…
死因?
那么是时候发问了:是什么毁灭了一代巨星 Pebble ?
就 Pebble的死因,从消息放出那天起,世界网友就开启了国际辩论会。
有人觉得智能手表市场的大泡沫脱不了干系。
有人认为 Pebble 产品存在太多问题了。
国内可穿戴品牌华米 CEO 黄汪分析说:
「 Pebble 并不死于欧美公司常见的成本控制问题,相反,我惊讶地看到它非常强悍的 BOM 表,物料成本控制得非常好。其实,Pebble 最大危机来自于太迟意识到产品定义出了问题。」
(博文报道来自虎嗅)
但曾身处一线的工程师Wally不认同:
他不否认产品的确存在问题。可事实上,以下两点才是最关键的失败原因:「一个是创始人的家长式管理风格,还有就是对于销售和市场的忽视。」
(Wally 正是绿衣服那位大兄弟)
博客中他提到 2015 年众筹后的 Pebble,市场在作它,而它也在作自己。Pebble 内部高层管理不和谐,导致团队协作出现问题。
另外,一直依赖于 Kickstarter 的初期用户,不能跳出寻找更广阔的销售市场,也让 Pebble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节节败退。
(Pebble CEO: Eric 和他的「泡沫」)
Pebble 再见
留下智能手表市场的一块空白格,Pebble再见了。
Pebble结局已定,但这个看起来知名度远不及 Apple Watch的品牌消失后,对于消费者来说,留下的是一大块空白。
首先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宜好货没了。
虽然莎士比亚劝你说:便宜没好货。可 Pebble却是例外,颜值不是巅峰级别,但它内涵无人能及。就如前面提到的:
固件系统,光是节能续航和运行效率,就能甩 Android Wear和 Watch OS好几条街;而兼容 iOS 和 Android,不用我说,你的天秤都能衡量出来了。
在以上所有优化的基础上,它的售卖价格,一直保持在市面一般智能手表售价的二分之一。可以说,价格对得起身体,身体能为价格负责。
现在,Pebble要走。这就意味着智能表市场上只剩面向中高级消费者的 Apple Watch、三星等智能手表了,像Pebble一样的高性价比层次的产品,成了空白。
当然请注意:我所说的市场并不包括,你脑子里那些某宝所卖的山寨手表。毕竟,Pebble 已成自带辨识度的低价系智能手表品牌,而它们只是散乱的山寨系产品。
另外,非 Pebble粉不能懂的至上服务体验也没了。
用过 Pebble的,有吐槽这货会死机,有喷它会变砖,甚至连表带都能脱落。当然…没用过 Pebble的,会吐槽它长得丑。
但哪个智能手表能没点问题!关键是处理态度!
举个栗子,创次方的小伙伴当年也入手过一只第一代 Pebble,不幸,屏幕曾间歇性出现条条黑线。
此时,只需轻拍一张「问题照片」,发邮件给 Pebble 团队,不多时日,一款全新的 Pebble 便寄送到手。
Pebble 优质的售后,早已成为民间美谈。
(二霓的 Pebble)
这年头愿意花老本儿服务用户的品牌少,智能手表品牌更少。至于那些随便维修花几千的事就不用我再举栗了…
应用开发上,Pebble始终坚持开放很多API。相比 Apple Watch、三星等智能手表相对闭塞的社区来说,Pebble的社区包容性很强,开发者和硬件结合的可能性更多样。
可惜在Pebble 最后一篇博文上,明确写着:「未来,Pebble的服务质量会降低,服务社区要关闭」。
未来:是爱也是恨
Fitbit剔糟粕取精华后的 Pebble,会有新的突破还是继续颓靡?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很可能未来的某款智能手表,名叫 Fitbit,身乃 Pebble。令人纠结的是,世界恰恰那么巧,不少 Pebble 粉正好是 Fitbit 黑。
未来面对这样尴尬的产品,也不知各路 Pebble 粉+Fitbit 黑,到底会不会妥协呢?
仅以此文,缅怀 Pebble。
声明:本文为 “创次方”(微信ID:chuangcifang1)原创,欢迎共享转载。转载请按规定注明文章出处、保留公号二维码,否则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有任何需求,请添加小助手微信ID:CHUANGCIFA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