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方密集部署四季度稳增长,扩投资依然是重头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方密集部署四季度稳增长,扩投资依然是重头戏

分析师表示,进入四季度“收官战”时期,各地经济增长能否取得理想成绩,关乎到能否完成全年目标,因此有必要趁热打铁。

2022年4月21日,沈阳,工人在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生产线上紧张工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最近一段时间来,各个地方密集行动,围绕四季度稳增长做出一系列部署,从各地公布的信息来看,扩大投资依然是重头戏。

10月7日,辽宁省召开决战四季度决胜首战年动员部署会,会议提出要不遗余力抓项目、扩投资,加强对投资运行及项目建设的动态分析调度,统筹抓好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效,加快投资进度、提高投资增速。

9月23日,陕西省发改委在部署四季度重点工作时提出,要增强有效投资的支撑作用。要实施项目提升专项行动,强化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持续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力度,争取年底前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

分析师指出,在经历了此前几个月的相对低谷后,近两个月中国经济已出现探底回升迹象,部分指标有所改善,进入四季度“收官战”时期,有必要趁热打铁,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大趋势。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投资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扩投资,各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投入,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不过他也提到,扩大投资不仅对地方财政会产生较大压力,还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甚至带来一定的经济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在扩大投资时需要权衡利弊,注重效益和质量,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项目管理、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进一步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周一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四季度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将继续释放,基建投资有望提速,高技术和民间制造业将支撑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5.7%左右,全年在5.2%左右,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中国经济已出现探底回升之势,后续随着政策支持效果的持续显现,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的影响,预计四季度经济将继续回暖,全年完成5%左右的目标问题不大。

付一夫表示,在实践过程中,各地应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一方面,要认清存在的短板,比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很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领域的相关设施供给不足,脱贫攻坚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完善。

另一方面,他表示,各地应推动更多资金投向能够支持形成新增长动力的领域,如高端制造、先进技术等,还应着眼于未来,加大力度布局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营造有利条件。

在部署扩投资的同时,多地也提出“换挡求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据上观新闻报道,10月9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四季度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四季度工作。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产业统筹布局、土地高效利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在此之前的10月7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新动能培育要抢抓风口、加快成势,聚焦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前瞻布局、抢占先机,加快培育新的产业生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降低新技术应用成本,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10月7日表示,要紧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提前谋划好明年的目标任务,科学合理确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找准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谋划好工作举措,围绕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重要任务,谋划好推进工作的系统性举措。

付一夫表示,新兴产业通常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涉及前沿技术、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这些产业推动科技进步和商业转型,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并孕育出更多的经济业态和机会,符合产业升级的大方向。

朱克力也表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意味着政府将更加注重推动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优化。

“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各地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以避免重复投资,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优化政策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合作,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他强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方密集部署四季度稳增长,扩投资依然是重头戏

分析师表示,进入四季度“收官战”时期,各地经济增长能否取得理想成绩,关乎到能否完成全年目标,因此有必要趁热打铁。

2022年4月21日,沈阳,工人在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生产线上紧张工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最近一段时间来,各个地方密集行动,围绕四季度稳增长做出一系列部署,从各地公布的信息来看,扩大投资依然是重头戏。

10月7日,辽宁省召开决战四季度决胜首战年动员部署会,会议提出要不遗余力抓项目、扩投资,加强对投资运行及项目建设的动态分析调度,统筹抓好签约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效,加快投资进度、提高投资增速。

9月23日,陕西省发改委在部署四季度重点工作时提出,要增强有效投资的支撑作用。要实施项目提升专项行动,强化跟踪服务和要素保障,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资金,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持续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力度,争取年底前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

分析师指出,在经历了此前几个月的相对低谷后,近两个月中国经济已出现探底回升迹象,部分指标有所改善,进入四季度“收官战”时期,有必要趁热打铁,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大趋势。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界面新闻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投资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扩投资,各地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等方面投入,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不过他也提到,扩大投资不仅对地方财政会产生较大压力,还可能加剧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甚至带来一定的经济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在扩大投资时需要权衡利弊,注重效益和质量,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项目管理、推动创新发展、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进一步保障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周一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四季度我国服务消费潜力将继续释放,基建投资有望提速,高技术和民间制造业将支撑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5.7%左右,全年在5.2%左右,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中国经济已出现探底回升之势,后续随着政策支持效果的持续显现,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的影响,预计四季度经济将继续回暖,全年完成5%左右的目标问题不大。

付一夫表示,在实践过程中,各地应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一方面,要认清存在的短板,比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很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领域的相关设施供给不足,脱贫攻坚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等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完善。

另一方面,他表示,各地应推动更多资金投向能够支持形成新增长动力的领域,如高端制造、先进技术等,还应着眼于未来,加大力度布局新基建领域的投资,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营造有利条件。

在部署扩投资的同时,多地也提出“换挡求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据上观新闻报道,10月9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四季度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四季度工作。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产业统筹布局、土地高效利用,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在此之前的10月7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新动能培育要抢抓风口、加快成势,聚焦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前瞻布局、抢占先机,加快培育新的产业生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降低新技术应用成本,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10月7日表示,要紧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提前谋划好明年的目标任务,科学合理确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找准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谋划好工作举措,围绕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重要任务,谋划好推进工作的系统性举措。

付一夫表示,新兴产业通常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涉及前沿技术、新型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这些产业推动科技进步和商业转型,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并孕育出更多的经济业态和机会,符合产业升级的大方向。

朱克力也表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意味着政府将更加注重推动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优化。

“在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各地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以避免重复投资,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优化政策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合作,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他强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