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夫妻抛下“铁饭碗”创业,年销47亿,26年浙江老品牌IPO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夫妻抛下“铁饭碗”创业,年销47亿,26年浙江老品牌IPO了

老品牌,新梦想。

文|天下网商

10月12日,“国民品牌”绿源电动车正式登陆港股。

截至当日收盘,绿源集团股价报7.4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0.95%,总市值为31.74亿港元。

从1997年创立至今,绿源在竞争激烈的两轮电动车市场中艰难成长,如今的市场占有率为4.2%,名列行业第五位。其招股书显示,绿源2022年的营收总额达到47.8亿元,净利润约1.2亿元,其门店覆盖全国319座城市,年产能330万辆。

除了11400家线下门店构成的销售网络外,绿源主要的业务壁垒集中在技术侧。2022年以来,绿源将自研的液冷电机技术应用在整车上,并打出了“一部车骑十年”的旗号。飞速成长的电商业务也为其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绿源电商业务负责人向《天下网商》透露,去年双11期间,绿源的线上销售额达到1.4亿元。

然而,电动两轮车是一个红海市场,不仅入局者众多,其增长态势还将进一步放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3年至2027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4.6%,远低于此前的17.1%。此外,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也为产品迭代增加了变数。

上市并非绿源的终点。前有雅迪、爱玛等巨头,后有小牛、九号等“新势力”追赶,如何真正建立技术护城河、摆脱低端定位,是这个26年老品牌待解的难题。

增长的秘密

2020年到2022年,是绿源的高速增长期。

在这三年间,绿源的营收由23.8亿元增加至4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1.8%。其线下门店数更是翻了一番,从5400家增加至11400家,覆盖全国319座城市。

这首先得益于绿源的大举扩产,为突飞猛进的业绩打下了根基。2021年起,绿源在广西贵港投资建设“超级智能工厂”,并全面升级浙江工厂厂房,引入无人物料处理系统、高架输送系统等先进制造设备。目前,绿源电动车的年产能约为330万辆。

其次,共享经济、即时电商的爆发,也带来了遍及整个电动车行业的红利。美团、哈啰等品牌争相入局共享电动车,绿源借此机会承接了不少电动车订单;“即时电商”则以外卖平台为主,庞大的外卖配送员群体,进一步打开了绿源电动车的销路。

招股书显示,2020年绿源来自企业的订单营收为5.5亿元,占总营收的23.5%,不过随着共享电动车市场需求逐渐饱和,该部分营收也明显下降:2021年4.2亿元,2022年0.96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12.5%、2.1%。

再者,绿源有较明晰的市场定位和高频的营销策略。在招股书中,绿源着重介绍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列举了液冷电机技术、安全刹车系统、石墨烯增程轮胎三项自研技术作为范例。

这三项技术均与“安全”“耐用”有关。绿源集团创始人倪捷也曾表示,要致力于改变电动车“低端和易损”的形象,制造经久耐用的好车。2022年,绿源甚至喊出了“绿源液冷电动车,一部车骑10年”的营销口号,以迎合消费者对电动车性价比的追求。

不过,外界对绿源“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始终不绝于耳。绿源也确实是广告营销的一把好手,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向往的生活》等热门综艺中,均能看到绿源的身影。招股书显示,绿源2022年的销售及营销成本为2.6亿元,是研发投入的1.7倍。

放弃编制“下海”创业

绿源的创始人倪捷,奠定了这家公司的技术底色。

1978年,17岁的倪捷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读完本科后又考上本校研究生,学的是如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人工智能。

然而,AI在上世纪80年代并不吃香,倪捷只发表了一篇人工智能的科研论文,就告别了这个行业。毕业后,他去宁波大学教了3年经济学,又于1989年辞职回到浙江金华老家,在叔叔开的焊机厂里当起了二把手。

用倪捷的话说,他在那时“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力量”。

这股力量源自浙江民营经济的脉动,也促使倪捷和妻子胡继红放弃了大学老师的“铁饭碗”,进入工厂积累一线的生产教学经验。1995年,倪捷陪同当地的一家车企赴北京考察,他们考察的又是如今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

和他学的人工智能一样,那块电池也生不逢时。倪捷判断:这款电池用在汽车上功率是不够的,用在自行车上,可能还有希望。

用电池驱动的两轮自行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稀罕物。但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动两轮车已经蔚然成风。倪捷认为它未来同样会成为中国人的大众消费品,于是筹措了数万元启动资金,开始研究电动自行车项目。实验室就设在自家的车库里,妻子胡继红担任项目的第一任总工程师。

1年后,倪捷夫妇研发的第一辆电动自行车问世。

1997年,“金华绿源”正式成立,成为后来“浙江绿源”的前身。绿源就是“绿色能源”,这个名字在今天看来有点土气,但在上世纪末的金华,这个概念堪称超前。

招股书显示,本次上市前,绿源集团的控股股东为倪捷、胡继红夫妇,二人合计持股86.77%。可以说,绿源26年的成长史,也是这一对伉俪的创业史。

红海厮杀

绿源创立后的26年来,电动两轮车行业经历了繁荣发展和快速出清。

2013年,中国的电动两轮车企业超过2000家;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了100家左右。资源快速向着头部厂商集中,截至2022年底,行业前十大制造商已经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以收入计,2022年的绿源集团排在全行业第五位,市场份额约为4.2%。

在“赢者通吃”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不易。行业前三名分别由雅迪、爱玛和台铃占据,其中雅迪的市占率高达26.9%,全国销售网点超过4万个,是毫无疑问的行业霸主。爱玛和台铃2022年的营收也在绿源的3倍以上,和后来者拉开了断层式的差距。

除了这些老牌巨头外,小牛、九号等主打“潮流”“智能”的年轻电动车企业,也在进逼绿源的腹地。2022年,小牛电动的营收为31亿元,九号公司更是突破100亿元,只是其业务以平衡车、滑板车为主,才没有被绿源纳入主要竞争对手的名单。

前有强敌环伺,后有“新势力”追赶,绿源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目前,电动车行业玩家破局的新思路集中在三个方向:出海、线上、高端。

出海方面,绿源试图以广西工厂为支点,撬动整个东南亚的电动车销售。但其出海布局仍在起步阶段,2022年,来自海外经销商的收入仅1.14亿元,只占绿源总营收的2.4%,但海外渠道的优势是毛利率相当可观,甚至能高达35%左右。相较之下,2020年至2022年,绿源产品销售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1.2%、9.9%以及10.7%。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电商业务,也被纳入绿源的视野。绿源集团电商负责人曾向《天下网商》透露,绿源从2018年开始进军线上,2022年双11大促期间,绿源的线上渠道总收入达到1.4亿元。招股书则显示,绿源2022年的线上销售额为2.7亿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近150%;未来,绿源将尝试把线上流量引流至实体门店,并通过线上广告、社交媒体和KOL营销等方式触达潜在消费者。

最后,绿源把破局的希望寄托在高端车型上。招股书提到,售价3500元以上的高端电动两轮车“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弗若斯特沙利文也预测,高端电动车这一细分市场的规模将从2023年的170万辆增加到2027年的45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27.6%,和增速低至4.6%的全行业相比,算是“跑赢大盘”。

问题在于,要改走高端路线,就得摆脱“性价比”带来的低端定位。对绿源来说,港交所挂牌并非终点,而是下一重等待翻越的关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夫妻抛下“铁饭碗”创业,年销47亿,26年浙江老品牌IPO了

老品牌,新梦想。

文|天下网商

10月12日,“国民品牌”绿源电动车正式登陆港股。

截至当日收盘,绿源集团股价报7.4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0.95%,总市值为31.74亿港元。

从1997年创立至今,绿源在竞争激烈的两轮电动车市场中艰难成长,如今的市场占有率为4.2%,名列行业第五位。其招股书显示,绿源2022年的营收总额达到47.8亿元,净利润约1.2亿元,其门店覆盖全国319座城市,年产能330万辆。

除了11400家线下门店构成的销售网络外,绿源主要的业务壁垒集中在技术侧。2022年以来,绿源将自研的液冷电机技术应用在整车上,并打出了“一部车骑十年”的旗号。飞速成长的电商业务也为其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绿源电商业务负责人向《天下网商》透露,去年双11期间,绿源的线上销售额达到1.4亿元。

然而,电动两轮车是一个红海市场,不仅入局者众多,其增长态势还将进一步放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3年至2027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4.6%,远低于此前的17.1%。此外,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也为产品迭代增加了变数。

上市并非绿源的终点。前有雅迪、爱玛等巨头,后有小牛、九号等“新势力”追赶,如何真正建立技术护城河、摆脱低端定位,是这个26年老品牌待解的难题。

增长的秘密

2020年到2022年,是绿源的高速增长期。

在这三年间,绿源的营收由23.8亿元增加至4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1.8%。其线下门店数更是翻了一番,从5400家增加至11400家,覆盖全国319座城市。

这首先得益于绿源的大举扩产,为突飞猛进的业绩打下了根基。2021年起,绿源在广西贵港投资建设“超级智能工厂”,并全面升级浙江工厂厂房,引入无人物料处理系统、高架输送系统等先进制造设备。目前,绿源电动车的年产能约为330万辆。

其次,共享经济、即时电商的爆发,也带来了遍及整个电动车行业的红利。美团、哈啰等品牌争相入局共享电动车,绿源借此机会承接了不少电动车订单;“即时电商”则以外卖平台为主,庞大的外卖配送员群体,进一步打开了绿源电动车的销路。

招股书显示,2020年绿源来自企业的订单营收为5.5亿元,占总营收的23.5%,不过随着共享电动车市场需求逐渐饱和,该部分营收也明显下降:2021年4.2亿元,2022年0.96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12.5%、2.1%。

再者,绿源有较明晰的市场定位和高频的营销策略。在招股书中,绿源着重介绍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列举了液冷电机技术、安全刹车系统、石墨烯增程轮胎三项自研技术作为范例。

这三项技术均与“安全”“耐用”有关。绿源集团创始人倪捷也曾表示,要致力于改变电动车“低端和易损”的形象,制造经久耐用的好车。2022年,绿源甚至喊出了“绿源液冷电动车,一部车骑10年”的营销口号,以迎合消费者对电动车性价比的追求。

不过,外界对绿源“重营销、轻研发”的质疑始终不绝于耳。绿源也确实是广告营销的一把好手,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向往的生活》等热门综艺中,均能看到绿源的身影。招股书显示,绿源2022年的销售及营销成本为2.6亿元,是研发投入的1.7倍。

放弃编制“下海”创业

绿源的创始人倪捷,奠定了这家公司的技术底色。

1978年,17岁的倪捷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读完本科后又考上本校研究生,学的是如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人工智能。

然而,AI在上世纪80年代并不吃香,倪捷只发表了一篇人工智能的科研论文,就告别了这个行业。毕业后,他去宁波大学教了3年经济学,又于1989年辞职回到浙江金华老家,在叔叔开的焊机厂里当起了二把手。

用倪捷的话说,他在那时“感受到了一种新的力量”。

这股力量源自浙江民营经济的脉动,也促使倪捷和妻子胡继红放弃了大学老师的“铁饭碗”,进入工厂积累一线的生产教学经验。1995年,倪捷陪同当地的一家车企赴北京考察,他们考察的又是如今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

和他学的人工智能一样,那块电池也生不逢时。倪捷判断:这款电池用在汽车上功率是不够的,用在自行车上,可能还有希望。

用电池驱动的两轮自行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稀罕物。但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动两轮车已经蔚然成风。倪捷认为它未来同样会成为中国人的大众消费品,于是筹措了数万元启动资金,开始研究电动自行车项目。实验室就设在自家的车库里,妻子胡继红担任项目的第一任总工程师。

1年后,倪捷夫妇研发的第一辆电动自行车问世。

1997年,“金华绿源”正式成立,成为后来“浙江绿源”的前身。绿源就是“绿色能源”,这个名字在今天看来有点土气,但在上世纪末的金华,这个概念堪称超前。

招股书显示,本次上市前,绿源集团的控股股东为倪捷、胡继红夫妇,二人合计持股86.77%。可以说,绿源26年的成长史,也是这一对伉俪的创业史。

红海厮杀

绿源创立后的26年来,电动两轮车行业经历了繁荣发展和快速出清。

2013年,中国的电动两轮车企业超过2000家;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减少到了100家左右。资源快速向着头部厂商集中,截至2022年底,行业前十大制造商已经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以收入计,2022年的绿源集团排在全行业第五位,市场份额约为4.2%。

在“赢者通吃”的大环境下,能取得这个成绩已经不易。行业前三名分别由雅迪、爱玛和台铃占据,其中雅迪的市占率高达26.9%,全国销售网点超过4万个,是毫无疑问的行业霸主。爱玛和台铃2022年的营收也在绿源的3倍以上,和后来者拉开了断层式的差距。

除了这些老牌巨头外,小牛、九号等主打“潮流”“智能”的年轻电动车企业,也在进逼绿源的腹地。2022年,小牛电动的营收为31亿元,九号公司更是突破100亿元,只是其业务以平衡车、滑板车为主,才没有被绿源纳入主要竞争对手的名单。

前有强敌环伺,后有“新势力”追赶,绿源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目前,电动车行业玩家破局的新思路集中在三个方向:出海、线上、高端。

出海方面,绿源试图以广西工厂为支点,撬动整个东南亚的电动车销售。但其出海布局仍在起步阶段,2022年,来自海外经销商的收入仅1.14亿元,只占绿源总营收的2.4%,但海外渠道的优势是毛利率相当可观,甚至能高达35%左右。相较之下,2020年至2022年,绿源产品销售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1.2%、9.9%以及10.7%。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电商业务,也被纳入绿源的视野。绿源集团电商负责人曾向《天下网商》透露,绿源从2018年开始进军线上,2022年双11大促期间,绿源的线上渠道总收入达到1.4亿元。招股书则显示,绿源2022年的线上销售额为2.7亿元,同比上一年度增长近150%;未来,绿源将尝试把线上流量引流至实体门店,并通过线上广告、社交媒体和KOL营销等方式触达潜在消费者。

最后,绿源把破局的希望寄托在高端车型上。招股书提到,售价3500元以上的高端电动两轮车“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弗若斯特沙利文也预测,高端电动车这一细分市场的规模将从2023年的170万辆增加到2027年的45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27.6%,和增速低至4.6%的全行业相比,算是“跑赢大盘”。

问题在于,要改走高端路线,就得摆脱“性价比”带来的低端定位。对绿源来说,港交所挂牌并非终点,而是下一重等待翻越的关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