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受委屈的含糖饮料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受委屈的含糖饮料

宝宝心里苦啊。

文丨消费深一度

柿子捡软的捏,搁置到含糖软饮身上同样适用。

上海正在试水的针对含糖饮料进行三色标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国家多年前提出的“三减”,顺序是减盐、减油、减糖。这个排序就体现出在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家设定的建议每天摄入量来看,老百姓在盐、油上的实际摄入量一直都是超标状态,只有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没有对含盐和含油食物进行限制和标识,反而拿糖开刀。说真的,含糖饮料,挺委屈的。

①含糖饮料分级背后的歧视性

如果一切顺利,将来上海的线下超市货架上,所有含糖饮料旁边都会搁置一个“红橙绿”标签,试图从三个角度影响消费者做出抉择。

一个是红色标识,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一个是橙色标识,为“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

一个为绿色标识,为“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

现在上海部分地区正在试点,当地卫生健康委正在征求意见。

在线下零售场景内,消费者购买饮料的动作具有随机性,品牌忠诚度极差。产品摆放在货架的不同位置,都会直接影响终端销售。

在超市旁边搁置一个如此抢眼的标志牌,对于产品的实际销售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饮料是一个高饱和竞争的市场,这种标识对于含糖饮料来说是一种区别对待,背后带有浓郁的歧视性。明显是有形的手在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

如果含糖饮料真的影响全民生活健康,相关部门完全可以从源头锁死,在生产端就加以限制和规范。当下的处理方案是允许生产,但在终端进行干扰。

这真的有点我是为你好,但是你是否真的好不好,并不重要的感觉。从根本上讲,食用糖分过量,其危害不言而喻。减糖是大势所趋。并且,糖只提供热量不提供营养,少吃点糖,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回归理性角度,因目的(减糖)的正确性而采取错误的手段,仍然是好心办坏事。

在《消费深一度》看来,在咱们国家减糖,真的没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即便减糖,也没必要先拿饮料开刀。

理由一:老百姓的糖摄入量并不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建议添加糖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50g。而在2022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中国 3 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日摄入 9.1g 糖。

9.1g对比50g,其实远远低于国家的推荐值。

理由二:老百姓摄取糖的渠道,饮料并不是主要的载体。

同样是2022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提到的,在 3 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中,对糖摄入贡献率最高的四类食物分别为食糖(28.2%)、含糖乳制品类(24.4%,其中含糖酸奶 21.9%)、饮料类(17.7%)、焙烤食品类(19.9%)。

也就是说,咱们国家减糖事业,既无必要,也不迫切。当下的减糖动作还有点跑偏。

理由三:消费者的减糖、0糖意识已经觉醒。

国内饮料领域早就刮起了减糖风。这是一场由消费端健康意识觉醒而倒逼企业做出变革的市场动作。此时再去刻意地采用三色标识,其必要性值得再去探讨。

②为什么拿含糖饮料开刀?

在现实的工作中,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不是左右政策能否快速落地的唯一因素。实际可操作性,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上文所说,糖,只提供热量,不提供营养。即便完全杜绝糖,从营养摄取角度也不受任何影响。

糖在饮料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口感。有糖的地方就很甜,甜的东西容易让人开心。如果能够减糖但不减口感(也就是甜),终端消费者自然不会排斥。

《消费深一度》曾与多家零食企业负责人交流减盐、减油的话题。

对方多次提到,减油减盐工作,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的。尤其是在不改变口感、营养和价格的基础上实现减油减盐。

巧合的是,对于糖来说,代糖市场非常成熟。粗线条划分,代糖分为人工代糖、天然代糖和糖醇类。人工代糖包括蔗糖、葡萄糖、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

天然甜味剂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和索马甜;

糖醇类包括木糖醇、赤藓糖醇、L-阿拉伯糖、D-塔格糖、D-阿洛酮糖等。

并且,代糖市场已经出现多个头部企业,三元生物、金禾实业、保龄宝 、华康股份 、三元百龙创园 、晨光生物 、莱茵生物等。

至此,应该多少能够理解“三减”中为啥“减糖”动作冲到最前面。相关部门拿糖开刀,容易出成绩。代糖市场巨头林立,需要这样的市场环境来支撑。

至于为何聚焦含糖饮料,大概率是因为该品类最容易被拿捏。

上文提到,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糖的首要来源是食糖,第二是含糖乳制品,第三是烘烤食品,第四才是饮料。

食糖是指的烹调中使用的糖,包括家庭烹饪、在外就餐和外卖。但是,这个来源不好把控,有形的手没有办法伸到每家每户的厨房当中。

而饮料对于渠道的依赖较高,尤其是第三方渠道(商场、超市等),有形的手更容易管控。按照工作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刀先砍含糖饮料,也就可以理解了。

③科普教育更重要

其实,在饮料领域,早就刮起了减糖、0糖浪潮。

最为显著的一个产品就是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这个曾经被网友评选出最难喝的饮料,在这两年快速崛起。

它早在2011年就率先实现了“0糖、0脂、0卡、0香精、0防腐剂”。有机构预测,东方树叶年销售额可能破百亿。

包括元气森林、可口可乐、达能、东鹏特饮等多家企业都在这一领域发力。这里不再赘述。

《消费深一度》在与多家企业沟通时了解到,企业推出减糖、0糖产品,更多因素是源于消费者对于健康意识的觉醒,同时辅以相关部门在减糖政策上的引导。而促使消费者觉醒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相关科普教育工作。

有一种声音提到,减糖是一个长期工作,把工作做到前面更显预见性。

只是,这种“提前亮”是建立在伤害很多能够正常上市销售的含糖饮料的基础上的。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真正需要做到前面的、需要长期坚持做下去的工作是科普教育。

我们可以在宣传上科普糖,让更多人能够理性地认识糖,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

刻意、片面宣传糖的危害,是不对的。

比如吃糖多了会造成肥胖。其实,任何形式的能量过量摄入,都会导致肥胖。预防肥胖的重要因素是保持能量平衡。通过活动、健身消耗能量,可以降低肥胖的风险。

遗憾的是,大家总是畏惧健身运动附加的辛苦和艰难,更愿意把责任推到含糖饮料身上。

所以说,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教育,即时战线会较长,但是更符合法理,也更尊重现有的市场竞争规律。

本身,做慢而正确的事,就是一件挺酷的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受委屈的含糖饮料

宝宝心里苦啊。

文丨消费深一度

柿子捡软的捏,搁置到含糖软饮身上同样适用。

上海正在试水的针对含糖饮料进行三色标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国家多年前提出的“三减”,顺序是减盐、减油、减糖。这个排序就体现出在公共卫生视角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家设定的建议每天摄入量来看,老百姓在盐、油上的实际摄入量一直都是超标状态,只有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没有对含盐和含油食物进行限制和标识,反而拿糖开刀。说真的,含糖饮料,挺委屈的。

①含糖饮料分级背后的歧视性

如果一切顺利,将来上海的线下超市货架上,所有含糖饮料旁边都会搁置一个“红橙绿”标签,试图从三个角度影响消费者做出抉择。

一个是红色标识,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一个是橙色标识,为“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

一个为绿色标识,为“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

现在上海部分地区正在试点,当地卫生健康委正在征求意见。

在线下零售场景内,消费者购买饮料的动作具有随机性,品牌忠诚度极差。产品摆放在货架的不同位置,都会直接影响终端销售。

在超市旁边搁置一个如此抢眼的标志牌,对于产品的实际销售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饮料是一个高饱和竞争的市场,这种标识对于含糖饮料来说是一种区别对待,背后带有浓郁的歧视性。明显是有形的手在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

如果含糖饮料真的影响全民生活健康,相关部门完全可以从源头锁死,在生产端就加以限制和规范。当下的处理方案是允许生产,但在终端进行干扰。

这真的有点我是为你好,但是你是否真的好不好,并不重要的感觉。从根本上讲,食用糖分过量,其危害不言而喻。减糖是大势所趋。并且,糖只提供热量不提供营养,少吃点糖,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但,回归理性角度,因目的(减糖)的正确性而采取错误的手段,仍然是好心办坏事。

在《消费深一度》看来,在咱们国家减糖,真的没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即便减糖,也没必要先拿饮料开刀。

理由一:老百姓的糖摄入量并不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建议添加糖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50g。而在2022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显示,中国 3 岁及以上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日摄入 9.1g 糖。

9.1g对比50g,其实远远低于国家的推荐值。

理由二:老百姓摄取糖的渠道,饮料并不是主要的载体。

同样是2022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提到的,在 3 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中,对糖摄入贡献率最高的四类食物分别为食糖(28.2%)、含糖乳制品类(24.4%,其中含糖酸奶 21.9%)、饮料类(17.7%)、焙烤食品类(19.9%)。

也就是说,咱们国家减糖事业,既无必要,也不迫切。当下的减糖动作还有点跑偏。

理由三:消费者的减糖、0糖意识已经觉醒。

国内饮料领域早就刮起了减糖风。这是一场由消费端健康意识觉醒而倒逼企业做出变革的市场动作。此时再去刻意地采用三色标识,其必要性值得再去探讨。

②为什么拿含糖饮料开刀?

在现实的工作中,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不是左右政策能否快速落地的唯一因素。实际可操作性,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如上文所说,糖,只提供热量,不提供营养。即便完全杜绝糖,从营养摄取角度也不受任何影响。

糖在饮料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口感。有糖的地方就很甜,甜的东西容易让人开心。如果能够减糖但不减口感(也就是甜),终端消费者自然不会排斥。

《消费深一度》曾与多家零食企业负责人交流减盐、减油的话题。

对方多次提到,减油减盐工作,是有一定的技术门槛的。尤其是在不改变口感、营养和价格的基础上实现减油减盐。

巧合的是,对于糖来说,代糖市场非常成熟。粗线条划分,代糖分为人工代糖、天然代糖和糖醇类。人工代糖包括蔗糖、葡萄糖、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

天然甜味剂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和索马甜;

糖醇类包括木糖醇、赤藓糖醇、L-阿拉伯糖、D-塔格糖、D-阿洛酮糖等。

并且,代糖市场已经出现多个头部企业,三元生物、金禾实业、保龄宝 、华康股份 、三元百龙创园 、晨光生物 、莱茵生物等。

至此,应该多少能够理解“三减”中为啥“减糖”动作冲到最前面。相关部门拿糖开刀,容易出成绩。代糖市场巨头林立,需要这样的市场环境来支撑。

至于为何聚焦含糖饮料,大概率是因为该品类最容易被拿捏。

上文提到,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糖的首要来源是食糖,第二是含糖乳制品,第三是烘烤食品,第四才是饮料。

食糖是指的烹调中使用的糖,包括家庭烹饪、在外就餐和外卖。但是,这个来源不好把控,有形的手没有办法伸到每家每户的厨房当中。

而饮料对于渠道的依赖较高,尤其是第三方渠道(商场、超市等),有形的手更容易管控。按照工作先易后难的原则,第一刀先砍含糖饮料,也就可以理解了。

③科普教育更重要

其实,在饮料领域,早就刮起了减糖、0糖浪潮。

最为显著的一个产品就是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这个曾经被网友评选出最难喝的饮料,在这两年快速崛起。

它早在2011年就率先实现了“0糖、0脂、0卡、0香精、0防腐剂”。有机构预测,东方树叶年销售额可能破百亿。

包括元气森林、可口可乐、达能、东鹏特饮等多家企业都在这一领域发力。这里不再赘述。

《消费深一度》在与多家企业沟通时了解到,企业推出减糖、0糖产品,更多因素是源于消费者对于健康意识的觉醒,同时辅以相关部门在减糖政策上的引导。而促使消费者觉醒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相关科普教育工作。

有一种声音提到,减糖是一个长期工作,把工作做到前面更显预见性。

只是,这种“提前亮”是建立在伤害很多能够正常上市销售的含糖饮料的基础上的。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真正需要做到前面的、需要长期坚持做下去的工作是科普教育。

我们可以在宣传上科普糖,让更多人能够理性地认识糖,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个更加适合自己的选择。

刻意、片面宣传糖的危害,是不对的。

比如吃糖多了会造成肥胖。其实,任何形式的能量过量摄入,都会导致肥胖。预防肥胖的重要因素是保持能量平衡。通过活动、健身消耗能量,可以降低肥胖的风险。

遗憾的是,大家总是畏惧健身运动附加的辛苦和艰难,更愿意把责任推到含糖饮料身上。

所以说,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教育,即时战线会较长,但是更符合法理,也更尊重现有的市场竞争规律。

本身,做慢而正确的事,就是一件挺酷的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