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近8成股权遭质押冻结,百年人寿何以“百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近8成股权遭质押冻结,百年人寿何以“百年”?

重压之下的百年人寿,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全球财说 宋涵

曾经炙手可热的险企股权,如今无人问津。百年人寿二股东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光控股)因破产重整,其所持百年人寿4亿股权被拍卖。然围观者多,无一报名。

成立14年的百年人寿正在脱离正常运营轨迹,公司治理频遭拷问。股权分散且质押、冻结比例较高;董事长、总裁核心岗位长期空缺;净利波动大,偿付能力直逼监管红线。

重压之下的百年人寿,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股权问题突出

近日,阿里拍卖平台挂出百年人寿4亿股权将被新光控股管理人拍卖的消息。据网站显示,此笔股权拍卖竞价周期为1天,自2023年10月30日10时至2023年10月31日10时,起拍价和评估价一致为6.92亿元。

截至2023年10月19日,此次拍卖已吸引1500多次围观,只是尚无人报名。

该笔股权持有人为百年人寿第二大股东新光控股,目前该笔股权质押于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源于新光控股破产重整。据悉,2019年4月9日,新光控股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2019年4月25日,经法院裁定受理新光控股破产重整申请。

近些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以及行业形势所迫,保险股权进入冷冻期,股权拍卖流拍的不在少数。除了标的股权比例较小不受关注外,保险公司经营实力也是投资者考虑的重点因素。

百年人寿此次股权拍卖结局还未可知。

百年人寿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东北地区首家中资寿险法人机构。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计17家,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有8家。

公司股东带有浓厚的“地产系”气息。第一大股东为大连万达集团持股比例11.55%,大连融达投资、新光控股、大连一方地产、江西恒茂房地产、大连城市建设集团、科瑞集团、中国华建投资控股7家并列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10.26%。

同时,公司股权架构并不乐观,近8成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除大连融达投资股权正常外,无一逃脱质押、冻结命运。

除此之外,公司股权转让计划多次流产,大股东深陷股权纠纷。

今年3月,裁判文书网揭开了大连万达集团和中国联合实业之间的股权纠纷,2019年12月27日双方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万达将百年人寿9亿股转让给中国联合实业,中国联合实业向万达支付27.18亿元。然转让款支付后,却未获得相应股权。

2018年,同样是大股东大连万达集团为降低负债率欲转让所持百年人寿全部股权给同是地产巨头的绿城中国(03900.HK)。不过因监管未批准,该笔股权转让以流产告终。其后奥园集团也曾拟收购百年人寿3家股东合计13.86%股权,结果也未获成功。

百年人寿股权相继经历被质押、冻结、拍卖,可以说是行业保险股权遇冷的缩影。究其原因,既有国资股东响应号召回归主业的决心;也受保险公司转型承压、经营不善,股东投资回报下降、低于预期的影响。

总裁、董事长任职迷雾尚待官方揭晓

百年人寿治理隐患除股权问题突出外,长期领导班子不齐,管理层混乱也是其一。

自2012年公司首位董事长兼总裁何勇生卸任后,2012-2018年历经了曹湛、邹水平、单勇3位总裁。

自2021年7月,单勇辞去百年人寿总裁职务后,迟迟未选出新总裁。半年内临时负责人倒是换了2名,由彼时副总裁孙晓红换成于卫红。

其中,部分负责人履历有“污点”。例如孙晓红、单勇、曹湛三位高管在其他险企部门都曾因业务违规被银保监会给予行政处罚。其中,在单勇任期内,百年人寿曾因存在超范围进行股票投资问题,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三个月内不得新增股票投资业务。

《全球财说》注意到,短短一年时间,副总裁数量由2022年初的4人减少到如今的2人,仅余白云飞、荣红两位,减少人员为庄粤珉和孙晓红。

此外,除了总裁核心岗位空缺,董事长职务亦然。

第一任董事长何勇生自2012年卸任后,又于2021年2月卸任董事职务。同年,万达“老将”刘朝晖任公司执行董事,外界曾传言称其有望接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不过,目前何勇生仍为公司法人代表。

今年,百年人寿执行董事再添一员。2023年2月,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选举王新浩担任董事会执行董事,其任职资格尚待核准。

此后相继有媒体报道称,临时负责人于卫红已离开百年人寿,原太保寿险副总经理戴文浩加入百年人寿拟任总裁,浦发银行原副行长王新浩将出任百年人寿董事长。

然而百年人寿两个重磅级人物亮相,公司却悄无声息。《全球财说》查找公司官网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模块,一无所获。且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分别搜索“戴文浩”、“王新浩”词条与百年人寿也并无联系。这使得百年人寿人事变动再增添一丝不确定性。

经营不善

一般来说,险企负责人频繁变更、决策者长期空悬,或影响公司日常战略和经营。

事实上,百年人寿如今处境艰难。

按照公司惯例,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布时间往往会较上市公司半年报早一步,一般于7月底发布。然而直至2023年10月19日,公司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仍未有动静。

不过,从今年一季报也不难看出,百年人寿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延迟披露更像是个信号。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48.21亿元,同期净利亏损10.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公司净资产为-4.20亿元,已经正式迈入“资不抵债”困境。

最近一年,百年人寿净资产流失较快。由2021年第四季度净资产81.66亿元,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3.23亿元,仅一年净资产缩水超9成。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在投资端折戟。净资产收益率为-2106.87%,总资产收益率为-0.41%,投资收益率为0.87%,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05%。

百年人寿业绩承压,并非一朝一夕。

近5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迅速扩张,净利却未同步且起伏较大。

2018-2022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分别为385.65亿元、456.41亿元、538.86亿元、568.18亿元、529.16亿元。同期,净利仅为6.86亿元、2.23亿元、8.02亿元、5.88亿元、-27.10亿元。

这主要源于激进的产品策略,使得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同时,营业支出中退保金和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占了大头。

近5年,公司退保金分别为115.90亿元、136.41亿元、42.07亿元、84.35亿元、178.36亿元。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分别为201.41亿元、235.79亿元、443.96亿元、409.68亿元、339.96亿元。

适逢2022年股债双杀,险企普遍投资端失利。百年人寿不幸在列,2022年末其净资产收益率-64.94%,总资产收益率-1.11%,投资收益率3.98%,综合投资收益率2.05%。

负债端和投资端双双受挫,使得2022年百年人寿净利巨亏27.10亿元。

此外,公司业绩承压连带偿付能力吃紧,甚至逼近监管红线。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4.4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2.59%。

报告明确表示,预计下个季度偿付能力将继续下滑。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至55.48%,综合偿付能力率下滑至100.06%。

根据监管标准,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由此可见,公司偿付能力即将触发监管红线。

同时,公司偿付能力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

根据国家监管总局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0.9%;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9.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操作风险中公司治理方面漏洞,公司2022年全年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

(注:保险风险等级分ABCD,不同等级有不同的监管措施,A级风险最小,等级越靠后,保险公司风险越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百年人寿

91
  • 百年人寿股权生变!万达集团退居第二,大连国资增持成第一大股东
  • 百年人寿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近8成股权遭质押冻结,百年人寿何以“百年”?

重压之下的百年人寿,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全球财说 宋涵

曾经炙手可热的险企股权,如今无人问津。百年人寿二股东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光控股)因破产重整,其所持百年人寿4亿股权被拍卖。然围观者多,无一报名。

成立14年的百年人寿正在脱离正常运营轨迹,公司治理频遭拷问。股权分散且质押、冻结比例较高;董事长、总裁核心岗位长期空缺;净利波动大,偿付能力直逼监管红线。

重压之下的百年人寿,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股权问题突出

近日,阿里拍卖平台挂出百年人寿4亿股权将被新光控股管理人拍卖的消息。据网站显示,此笔股权拍卖竞价周期为1天,自2023年10月30日10时至2023年10月31日10时,起拍价和评估价一致为6.92亿元。

截至2023年10月19日,此次拍卖已吸引1500多次围观,只是尚无人报名。

该笔股权持有人为百年人寿第二大股东新光控股,目前该笔股权质押于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拍卖源于新光控股破产重整。据悉,2019年4月9日,新光控股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2019年4月25日,经法院裁定受理新光控股破产重整申请。

近些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以及行业形势所迫,保险股权进入冷冻期,股权拍卖流拍的不在少数。除了标的股权比例较小不受关注外,保险公司经营实力也是投资者考虑的重点因素。

百年人寿此次股权拍卖结局还未可知。

百年人寿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东北地区首家中资寿险法人机构。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计17家,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有8家。

公司股东带有浓厚的“地产系”气息。第一大股东为大连万达集团持股比例11.55%,大连融达投资、新光控股、大连一方地产、江西恒茂房地产、大连城市建设集团、科瑞集团、中国华建投资控股7家并列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10.26%。

同时,公司股权架构并不乐观,近8成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其中,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除大连融达投资股权正常外,无一逃脱质押、冻结命运。

除此之外,公司股权转让计划多次流产,大股东深陷股权纠纷。

今年3月,裁判文书网揭开了大连万达集团和中国联合实业之间的股权纠纷,2019年12月27日双方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万达将百年人寿9亿股转让给中国联合实业,中国联合实业向万达支付27.18亿元。然转让款支付后,却未获得相应股权。

2018年,同样是大股东大连万达集团为降低负债率欲转让所持百年人寿全部股权给同是地产巨头的绿城中国(03900.HK)。不过因监管未批准,该笔股权转让以流产告终。其后奥园集团也曾拟收购百年人寿3家股东合计13.86%股权,结果也未获成功。

百年人寿股权相继经历被质押、冻结、拍卖,可以说是行业保险股权遇冷的缩影。究其原因,既有国资股东响应号召回归主业的决心;也受保险公司转型承压、经营不善,股东投资回报下降、低于预期的影响。

总裁、董事长任职迷雾尚待官方揭晓

百年人寿治理隐患除股权问题突出外,长期领导班子不齐,管理层混乱也是其一。

自2012年公司首位董事长兼总裁何勇生卸任后,2012-2018年历经了曹湛、邹水平、单勇3位总裁。

自2021年7月,单勇辞去百年人寿总裁职务后,迟迟未选出新总裁。半年内临时负责人倒是换了2名,由彼时副总裁孙晓红换成于卫红。

其中,部分负责人履历有“污点”。例如孙晓红、单勇、曹湛三位高管在其他险企部门都曾因业务违规被银保监会给予行政处罚。其中,在单勇任期内,百年人寿曾因存在超范围进行股票投资问题,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三个月内不得新增股票投资业务。

《全球财说》注意到,短短一年时间,副总裁数量由2022年初的4人减少到如今的2人,仅余白云飞、荣红两位,减少人员为庄粤珉和孙晓红。

此外,除了总裁核心岗位空缺,董事长职务亦然。

第一任董事长何勇生自2012年卸任后,又于2021年2月卸任董事职务。同年,万达“老将”刘朝晖任公司执行董事,外界曾传言称其有望接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不过,目前何勇生仍为公司法人代表。

今年,百年人寿执行董事再添一员。2023年2月,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选举王新浩担任董事会执行董事,其任职资格尚待核准。

此后相继有媒体报道称,临时负责人于卫红已离开百年人寿,原太保寿险副总经理戴文浩加入百年人寿拟任总裁,浦发银行原副行长王新浩将出任百年人寿董事长。

然而百年人寿两个重磅级人物亮相,公司却悄无声息。《全球财说》查找公司官网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模块,一无所获。且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分别搜索“戴文浩”、“王新浩”词条与百年人寿也并无联系。这使得百年人寿人事变动再增添一丝不确定性。

经营不善

一般来说,险企负责人频繁变更、决策者长期空悬,或影响公司日常战略和经营。

事实上,百年人寿如今处境艰难。

按照公司惯例,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布时间往往会较上市公司半年报早一步,一般于7月底发布。然而直至2023年10月19日,公司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仍未有动静。

不过,从今年一季报也不难看出,百年人寿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延迟披露更像是个信号。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48.21亿元,同期净利亏损10.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公司净资产为-4.20亿元,已经正式迈入“资不抵债”困境。

最近一年,百年人寿净资产流失较快。由2021年第四季度净资产81.66亿元,降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3.23亿元,仅一年净资产缩水超9成。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在投资端折戟。净资产收益率为-2106.87%,总资产收益率为-0.41%,投资收益率为0.87%,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05%。

百年人寿业绩承压,并非一朝一夕。

近5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迅速扩张,净利却未同步且起伏较大。

2018-2022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分别为385.65亿元、456.41亿元、538.86亿元、568.18亿元、529.16亿元。同期,净利仅为6.86亿元、2.23亿元、8.02亿元、5.88亿元、-27.10亿元。

这主要源于激进的产品策略,使得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同时,营业支出中退保金和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占了大头。

近5年,公司退保金分别为115.90亿元、136.41亿元、42.07亿元、84.35亿元、178.36亿元。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分别为201.41亿元、235.79亿元、443.96亿元、409.68亿元、339.96亿元。

适逢2022年股债双杀,险企普遍投资端失利。百年人寿不幸在列,2022年末其净资产收益率-64.94%,总资产收益率-1.11%,投资收益率3.98%,综合投资收益率2.05%。

负债端和投资端双双受挫,使得2022年百年人寿净利巨亏27.10亿元。

此外,公司业绩承压连带偿付能力吃紧,甚至逼近监管红线。

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4.4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2.59%。

报告明确表示,预计下个季度偿付能力将继续下滑。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至55.48%,综合偿付能力率下滑至100.06%。

根据监管标准,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由此可见,公司偿付能力即将触发监管红线。

同时,公司偿付能力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

根据国家监管总局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末,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人身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0.9%;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9.7%。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操作风险中公司治理方面漏洞,公司2022年全年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

(注:保险风险等级分ABCD,不同等级有不同的监管措施,A级风险最小,等级越靠后,保险公司风险越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