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惊呆三桶油,华信或拿下20亿桶油气储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惊呆三桶油,华信或拿下20亿桶油气储量

在海外,没有垄断的保护,三大石油和中国民营石油公司的竞争也更公平。面对在海外日益强大的民营石油公司,三大石油和民营石油未来的竞争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格局?

文 | 小熊猫

据路透社12月19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民营能源公司中国华信正在就收购阿联酋陆地油田开发权益,与阿布扎比石油公司进行谈判。如果这一收购成功,华信有可能获得高达20~30亿桶油气当量权益,未来产量可能达到中海油的12%左右。

试图入股200亿桶大油田

路透社消息称,华信正在试图收购阿布扎比陆地石油公司(ADCO)10%的股份。而ADCO运营的陆地石油特许权总油气资源当量储量达到200~300亿桶,目前日产量160万桶。这也就意味着,华信可能因此获得20~30亿桶油气当量储量,未来日产量达到16万桶以上。 日产量16万桶,这几乎相当于中海油2015年日产量的12%。

对于这笔收购是否能成功,知情人士透露并不确定,不过估计这10%的权益价值会在22亿美元左右。

因为就在上周六,英国石油公司(BP)也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DCO公司10%的权益。与此同时,阿布扎比石油公司还在与来自中国、印度、韩国以及欧洲的壳牌、挪威石油等谈判股份出售。

ADCO开采权中包括Bab、Bu Hasa、Shah和Asab油田,目前日产油量为160万桶,2017年日产量预计为180万桶。根据路透社提供的数据计算,这些油田的产量在阿布扎比日产量中的占比高达50%以上。

中国华信这一动作充分显示出,这家民营能源公司有着不小的雄心。

如何成为第二个“中石化”

中国华信董事长叶简明曾称,未来的目标是要在欧洲建立第二个“中石化”。华信已经表明了,其希望通过下游业务进军油气行业上游的战略计划。

2015年,华信与台湾中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获得其乍得三个油气区块35%股权及销售权益。据路透社报道,在今年9月华信以1.1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这一笔收购。虽然这笔交易规模不大,但却标志着华信第一次成功完成了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收购,其纵向一体化发展又迈出了一步

2016年12月5日,华信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获得哈石油国际公司(KMG)51%的股权,实现对该公司的控股。KMG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及运输的主要运营商,是一家一体化石油公司。中国华信今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29位,大幅提升113位。这家民企如此迅速的扩张速度,恐怕连三大石油公司也没有想到过。

三桶油VS民营石油新格局

在中国国内,上游油气资源几乎全被三大石油公司所垄断,民营石油公司很难参与开发。所以不少民营石油公司把目标转向海外,但所持有油气区块的规模都比较小。如果华信这次成功收购,对民营石油公司来说,无疑将是个巨大突破。

另一方面,三大石油公司在国内也面临储量危机,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油田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海外收购同样是三大石油未来的重点战略之一。

但在海外,没有垄断的保护,三大石油和中国民营石油公司的竞争也更公平。面对在海外日益强大的民营石油公司,三大石油和民营石油未来的竞争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格局,且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惊呆三桶油,华信或拿下20亿桶油气储量

在海外,没有垄断的保护,三大石油和中国民营石油公司的竞争也更公平。面对在海外日益强大的民营石油公司,三大石油和民营石油未来的竞争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格局?

文 | 小熊猫

据路透社12月19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民营能源公司中国华信正在就收购阿联酋陆地油田开发权益,与阿布扎比石油公司进行谈判。如果这一收购成功,华信有可能获得高达20~30亿桶油气当量权益,未来产量可能达到中海油的12%左右。

试图入股200亿桶大油田

路透社消息称,华信正在试图收购阿布扎比陆地石油公司(ADCO)10%的股份。而ADCO运营的陆地石油特许权总油气资源当量储量达到200~300亿桶,目前日产量160万桶。这也就意味着,华信可能因此获得20~30亿桶油气当量储量,未来日产量达到16万桶以上。 日产量16万桶,这几乎相当于中海油2015年日产量的12%。

对于这笔收购是否能成功,知情人士透露并不确定,不过估计这10%的权益价值会在22亿美元左右。

因为就在上周六,英国石油公司(BP)也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DCO公司10%的权益。与此同时,阿布扎比石油公司还在与来自中国、印度、韩国以及欧洲的壳牌、挪威石油等谈判股份出售。

ADCO开采权中包括Bab、Bu Hasa、Shah和Asab油田,目前日产油量为160万桶,2017年日产量预计为180万桶。根据路透社提供的数据计算,这些油田的产量在阿布扎比日产量中的占比高达50%以上。

中国华信这一动作充分显示出,这家民营能源公司有着不小的雄心。

如何成为第二个“中石化”

中国华信董事长叶简明曾称,未来的目标是要在欧洲建立第二个“中石化”。华信已经表明了,其希望通过下游业务进军油气行业上游的战略计划。

2015年,华信与台湾中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获得其乍得三个油气区块35%股权及销售权益。据路透社报道,在今年9月华信以1.1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这一笔收购。虽然这笔交易规模不大,但却标志着华信第一次成功完成了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收购,其纵向一体化发展又迈出了一步

2016年12月5日,华信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获得哈石油国际公司(KMG)51%的股权,实现对该公司的控股。KMG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及运输的主要运营商,是一家一体化石油公司。中国华信今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229位,大幅提升113位。这家民企如此迅速的扩张速度,恐怕连三大石油公司也没有想到过。

三桶油VS民营石油新格局

在中国国内,上游油气资源几乎全被三大石油公司所垄断,民营石油公司很难参与开发。所以不少民营石油公司把目标转向海外,但所持有油气区块的规模都比较小。如果华信这次成功收购,对民营石油公司来说,无疑将是个巨大突破。

另一方面,三大石油公司在国内也面临储量危机,尤其是对于一些老油田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海外收购同样是三大石油未来的重点战略之一。

但在海外,没有垄断的保护,三大石油和中国民营石油公司的竞争也更公平。面对在海外日益强大的民营石油公司,三大石油和民营石油未来的竞争会形成一种怎样的格局,且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