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澳新银行杨宇霆:香港IPO融资额下降只是周期性问题,基本面并未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澳新银行杨宇霆:香港IPO融资额下降只是周期性问题,基本面并未变化

杨宇霆认为,对应未来10-20年的发展,可以考虑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国国债国际化中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现在港股IPO融资额下降只是周期性的问题,并不只是香港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调整的问题,基本上是美元背景下、美元计价的中国资产中心的问题。香港在国际排名中按规模来看可能比较低,但从基本面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1020日,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香港主题论坛上指出。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级市场,2020年之前,香港连续超过10年排在全球IPO市场集资额三甲之内。但今年的情况不太乐观,前三季度,港交所上市IPO融资额只有31.4亿美元,相当于以前一个中等规模上市项目的融资额,在全球排名跌到第8位,落后于阿联酋、印度和印尼市场。

香港之所以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其采用的特殊货币制度紧密相关——连续汇率已经实行40年了。杨宇霆强调,从结构性来看,当下的香港和过去40年没有什么区别,一直都是中国境外的中心。“现在美国出现了缺工,中国也有劳动力失业,这种不平衡造成了周期性的变化,影响了香港金融中心的规模。在中国自身的周期性变化中,香港基本面并没太大的变化,这是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只要继续保持本身的优势,即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杨宇霆提到,货物流已经逐渐转移到深圳盐田或广州南沙,作为一个金融中心,香港有两个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看,自由港资金流动,没有资本管制;从微观角度看,要改善更多教育问题、货币支付问题,让人才留下来。

当下,如何提高港股流动性已成为热议话题,特别是内地采取了一系列降低A股交易费用的措施后。港府也成立了专题小组,就降低印花税展开讨论、提交报告。

农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陈宋恩认为,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香港金融市场,很多金融市场都想提高在全球的地位和流动性,“而困难之处在于,如何从源头开始,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

经济学角度上,流动性指供需匹配的过程中没有带来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这种情况下,会减少资本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从源头来看,现在的情况不是没有IPO,而是融资规模偏小,本质就是供需不匹配。”

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表现为欠缺大型IPO,IPO数量下滑了15%,但募资额跌幅却达到65%。

陈宋恩提及,股权私募市场应培育更多新公司,这些新公司成长起来后带来的资源供应是多元化的,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至于短期内如何提升成交量,在陈宋恩看来,“当前的情况比较特殊,遇到了美国利率上升的影响。对于很多以美元为基准的投资者来说,港股可能缺乏吸引力,因为当前美债的回报率也不低。”

另一个议题在于降低交易费用。陈宋恩认为,印花税是一个税种,对政府来说是一项收入。如果要求政府降低收入,其实是要求政府放弃部分利益给资本市场,因此这个讨论要非常谨慎,“因为政府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利益,如果今天降印花税,明天就可能被要求降其他税种。

针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杨宇霆建议财政部可以定期在香港多发国债,从固收的角度出发,这样可以将香港打造为中国国债国际化的中心,“这个策略有点像纽约,纽约是美国发国债的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而美联储却在华盛顿。”

“现在全球的宏观面是支持债权,不一定是看收益率。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国国债国际化的中心,而不是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心,这是对应今后10-20年国际发展中,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有力方法。”杨宇霆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澳新银行杨宇霆:香港IPO融资额下降只是周期性问题,基本面并未变化

杨宇霆认为,对应未来10-20年的发展,可以考虑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国国债国际化中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现在港股IPO融资额下降只是周期性的问题,并不只是香港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调整的问题,基本上是美元背景下、美元计价的中国资产中心的问题。香港在国际排名中按规模来看可能比较低,但从基本面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1020日,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香港主题论坛上指出。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级市场,2020年之前,香港连续超过10年排在全球IPO市场集资额三甲之内。但今年的情况不太乐观,前三季度,港交所上市IPO融资额只有31.4亿美元,相当于以前一个中等规模上市项目的融资额,在全球排名跌到第8位,落后于阿联酋、印度和印尼市场。

香港之所以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其采用的特殊货币制度紧密相关——连续汇率已经实行40年了。杨宇霆强调,从结构性来看,当下的香港和过去40年没有什么区别,一直都是中国境外的中心。“现在美国出现了缺工,中国也有劳动力失业,这种不平衡造成了周期性的变化,影响了香港金融中心的规模。在中国自身的周期性变化中,香港基本面并没太大的变化,这是需要注意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只要继续保持本身的优势,即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杨宇霆提到,货物流已经逐渐转移到深圳盐田或广州南沙,作为一个金融中心,香港有两个重要因素:从宏观角度看,自由港资金流动,没有资本管制;从微观角度看,要改善更多教育问题、货币支付问题,让人才留下来。

当下,如何提高港股流动性已成为热议话题,特别是内地采取了一系列降低A股交易费用的措施后。港府也成立了专题小组,就降低印花税展开讨论、提交报告。

农银国际研究部主管陈宋恩认为,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香港金融市场,很多金融市场都想提高在全球的地位和流动性,“而困难之处在于,如何从源头开始,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

经济学角度上,流动性指供需匹配的过程中没有带来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这种情况下,会减少资本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从源头来看,现在的情况不是没有IPO,而是融资规模偏小,本质就是供需不匹配。”

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场表现为欠缺大型IPO,IPO数量下滑了15%,但募资额跌幅却达到65%。

陈宋恩提及,股权私募市场应培育更多新公司,这些新公司成长起来后带来的资源供应是多元化的,能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

至于短期内如何提升成交量,在陈宋恩看来,“当前的情况比较特殊,遇到了美国利率上升的影响。对于很多以美元为基准的投资者来说,港股可能缺乏吸引力,因为当前美债的回报率也不低。”

另一个议题在于降低交易费用。陈宋恩认为,印花税是一个税种,对政府来说是一项收入。如果要求政府降低收入,其实是要求政府放弃部分利益给资本市场,因此这个讨论要非常谨慎,“因为政府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利益,如果今天降印花税,明天就可能被要求降其他税种。

针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杨宇霆建议财政部可以定期在香港多发国债,从固收的角度出发,这样可以将香港打造为中国国债国际化的中心,“这个策略有点像纽约,纽约是美国发国债的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而美联储却在华盛顿。”

“现在全球的宏观面是支持债权,不一定是看收益率。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国国债国际化的中心,而不是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心,这是对应今后10-20年国际发展中,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有力方法。”杨宇霆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