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奥巴马最后一搏 “21世纪治愈法案”到底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奥巴马最后一搏 “21世纪治愈法案”到底是什么?

21世纪治愈法案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快FDA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和授权;二是是加强基础医疗研究,鼓励医学创新。

日前,奥巴马在白宫礼堂签署了21世纪治愈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Act),这可能是他任期内签署的最后一个法案。该法案支持药物开发和精准医学计划,副总统拜登同时签字。该法案的签署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圆满实现了挑战国会的意图,再一次震撼质疑者。

早在2014年4月,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共和党议员Fred Upton联合民主党参议员Diana DeGette提出了《21世纪治愈动议》,也就是21世纪治愈法案的前身。该动议的提出旨在改革药品监管政策,加快治疗亟需的药品审批,弥补医学研究、医药产业与药品监管之间的缺口。2015年4月,法案修订版公布,并于7月以344:77的投票比例通过众议院这重要一关。

历经两年多的争论和不断听证后,《21世纪治愈法案》近日终于在立法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12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392:26高票通过了《21世纪治愈法案》;12月8日,美国参议院以94:5票的结果批准该法案;最终在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通过。

21世纪治愈法案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快FDA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和授权;二是是加强基础医疗研究,鼓励医学创新。

据悉,《21世纪治愈法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精神健康

据悉,该法案是众议院50多年来首次涉及心理健康的改革法案。法案强调了全美范围内精神疾病问题的严重性,并试图解决占人口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精神疾病或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药物滥用和失能医护等问题。

法案指出,将在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新增负责精神健康的首席医疗官,为药物滥用和精神卫生服务局(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提供所需支持。

(2)互操作性

有分析认为,该法案如若切实落地,医疗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将不再是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目前数据交换的障碍之一,就是数据信息阻塞。而《21世纪治愈法案》有望在私营部门主导的方式下做出必要的改变,以增强健康信息的流动性,从而打通医疗健康数据流通的各个关节。

(3)资金支持(Funding)

法案提出将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48亿美元的医学研究经费。其中,奥巴马总统倡议的“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将获14亿美元资助;副总统拜登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 (Cancer Moonshot)将获得18亿美元资助;而白宫倡议的“脑研究计划” (BRAIN initiative)也将获得16亿美元。另外还计划拨款10亿美元,用来帮助遏制美国阿片类药物的流行。

(4)医疗技术相关规则

尽管法案中提到的如“精准医疗计划”、“癌症登月计划”被誉为制药行业的“大礼包”,但该法案也包含一些医疗技术相关规则。

(5)低风险医疗器械

法案中明确规定:低风险的医疗设备将从FDA的监管范围中脱离开来,包括可以记录身体活动或电子病历(EHRs)的FitBits智能衬衫。此条规定对一些健康应用的IT开发人员而言,可谓是“福音”。因为这样一来,健康应用开发人员就不用担心辛苦研发出来的健康APP因FDA的管制,而无法进入应用市场。与此同时,此举也会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此外,还有人认为,对于低风险手术患者,该法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创新。

(6)FDA

未来10年,国会将为FDA提供5亿美元,用来改革药物审批程序,加速新药及医疗器械的审批。据悉,法案希望改革FDA现行审评机制和监管法规部分条例,从而缩短新药和器械的上市时间,降低市场价格。

可以看出,法案的很多内容都是在修改FDA的监管措施,希望可以调整美国FDA审批流程、延长专利期、细化医疗器械医保范围,进而帮助医学研究向治疗方式的转化。尽管现行FDA已经有了一些快速通道,可以满足市场急需药品的快速审批需求,但新法案要求进一步整合监管流程,强调患者在药品审批中的作用,比如对抗生素的评审可以采用小型临床实验结合临床前结果来进行。

不过这种改革方式也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声,不少人认为它会让一些无效甚至是危险的药品进入市场,另外还可能导致药物价格失控。

毋庸置疑的是,21世纪治愈法案就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最终获得实施也必须警惕被“滥用”,加速新药开发不能以降低审批标准为代价,加强基础医疗研究,提高新药开发的效率才是根本解决之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奥巴马最后一搏 “21世纪治愈法案”到底是什么?

21世纪治愈法案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快FDA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和授权;二是是加强基础医疗研究,鼓励医学创新。

日前,奥巴马在白宫礼堂签署了21世纪治愈法案(21st Century Cures Act),这可能是他任期内签署的最后一个法案。该法案支持药物开发和精准医学计划,副总统拜登同时签字。该法案的签署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圆满实现了挑战国会的意图,再一次震撼质疑者。

早在2014年4月,美国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共和党议员Fred Upton联合民主党参议员Diana DeGette提出了《21世纪治愈动议》,也就是21世纪治愈法案的前身。该动议的提出旨在改革药品监管政策,加快治疗亟需的药品审批,弥补医学研究、医药产业与药品监管之间的缺口。2015年4月,法案修订版公布,并于7月以344:77的投票比例通过众议院这重要一关。

历经两年多的争论和不断听证后,《21世纪治愈法案》近日终于在立法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12月1日,美国众议院以392:26高票通过了《21世纪治愈法案》;12月8日,美国参议院以94:5票的结果批准该法案;最终在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通过。

21世纪治愈法案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快FDA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审批和授权;二是是加强基础医疗研究,鼓励医学创新。

据悉,《21世纪治愈法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精神健康

据悉,该法案是众议院50多年来首次涉及心理健康的改革法案。法案强调了全美范围内精神疾病问题的严重性,并试图解决占人口五分之一的成年人精神疾病或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药物滥用和失能医护等问题。

法案指出,将在美国卫生及公众服务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新增负责精神健康的首席医疗官,为药物滥用和精神卫生服务局(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提供所需支持。

(2)互操作性

有分析认为,该法案如若切实落地,医疗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将不再是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目前数据交换的障碍之一,就是数据信息阻塞。而《21世纪治愈法案》有望在私营部门主导的方式下做出必要的改变,以增强健康信息的流动性,从而打通医疗健康数据流通的各个关节。

(3)资金支持(Funding)

法案提出将在未来10年内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48亿美元的医学研究经费。其中,奥巴马总统倡议的“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将获14亿美元资助;副总统拜登提出的“癌症登月计划” (Cancer Moonshot)将获得18亿美元资助;而白宫倡议的“脑研究计划” (BRAIN initiative)也将获得16亿美元。另外还计划拨款10亿美元,用来帮助遏制美国阿片类药物的流行。

(4)医疗技术相关规则

尽管法案中提到的如“精准医疗计划”、“癌症登月计划”被誉为制药行业的“大礼包”,但该法案也包含一些医疗技术相关规则。

(5)低风险医疗器械

法案中明确规定:低风险的医疗设备将从FDA的监管范围中脱离开来,包括可以记录身体活动或电子病历(EHRs)的FitBits智能衬衫。此条规定对一些健康应用的IT开发人员而言,可谓是“福音”。因为这样一来,健康应用开发人员就不用担心辛苦研发出来的健康APP因FDA的管制,而无法进入应用市场。与此同时,此举也会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此外,还有人认为,对于低风险手术患者,该法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创新。

(6)FDA

未来10年,国会将为FDA提供5亿美元,用来改革药物审批程序,加速新药及医疗器械的审批。据悉,法案希望改革FDA现行审评机制和监管法规部分条例,从而缩短新药和器械的上市时间,降低市场价格。

可以看出,法案的很多内容都是在修改FDA的监管措施,希望可以调整美国FDA审批流程、延长专利期、细化医疗器械医保范围,进而帮助医学研究向治疗方式的转化。尽管现行FDA已经有了一些快速通道,可以满足市场急需药品的快速审批需求,但新法案要求进一步整合监管流程,强调患者在药品审批中的作用,比如对抗生素的评审可以采用小型临床实验结合临床前结果来进行。

不过这种改革方式也受到了很多的质疑声,不少人认为它会让一些无效甚至是危险的药品进入市场,另外还可能导致药物价格失控。

毋庸置疑的是,21世纪治愈法案就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最终获得实施也必须警惕被“滥用”,加速新药开发不能以降低审批标准为代价,加强基础医疗研究,提高新药开发的效率才是根本解决之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