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宣讲传薪火,时代精神入人心。10月26日,城阳区召开整合本土红色资源赋能理论宣讲媒体吹风会。
今年以来,城阳区充分整合本土红色资源,致力于打造理论宣讲“活教材”,深挖红色资源中蕴含的信仰信念,以红色宣讲放大红色声音,让党的精神代代相传、深入人心。

城阳区以“线上+线下”联动方式,组织开展“红动城阳”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着力结合本地特色,注重讲好党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引导全区党员干部感受红色信仰,接受思想洗礼。
为增强红色宣讲的互动性和亲和力,城阳区打造了一支接地气、有人气的红色宣讲团,“干部讲”“老党员讲”“青年讲”“新市民讲”“企业家 讲”开展的有声有色。有博物馆的讲解员,有用爱温暖孩子的教师,有保家卫国的退役军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和岗位,结合自身经历、职业特色和个人感悟,把党的光辉历史、红色故事送入“百姓家”。
据介绍,城阳区以“红动城阳”红色宣讲品牌为依托,创新宣讲内容,制作“红动城阳”系列宣讲视频,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红色宣讲中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精神砥砺奋勇前行。
丹山作为青岛市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一片丹心映山红”已成为一块响当当的特色宣讲品牌。城阳区依托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打造了红色宣讲“活教材”,创作了一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了以丹山岭战役、战地护士徐玉珠为主题的《丹山谣》《丹山玉珠》《丹山筑梦》等文艺作品。
让红色资源活化为可听可看、可读可感的精神文化作品,沉浸式的宣讲体验、触手可及的真实场景,让大家更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