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生门》成为今年电影中的“奢侈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生门》成为今年电影中的“奢侈品”

《生门》镜头犀利,思想深刻,题材罕见却充满大爱,在环视中国生育医疗问题的种种艰难情状后,满怀深情地歌颂了镜头前的一切人。

2016年转瞬即逝,回望起来,一年当中的“中国好电影”并不多,每一部都是观众的“奢侈品”,纪录片《生门》就是其中之一。《生门》的编导陈为军是个中年汉子,一直服务于武汉电视台。他的作品并不多,这次的《生门》镜头犀利,思想深刻,题材罕见却充满大爱,在环视中国生育医疗问题的种种艰难情状后,满怀深情地歌颂了镜头前的一切人。这样一部纪录片能够登陆中国院线,实属难得。

影片有四大卖点:

一是题材独特而唯一,倾尽全力歌颂母爱与人性之美,选择分娩室的手术台作为现实的三菱镜,折射人生与社会。

二是手法创新而犀利,一个扛摄像机的人,手拿授权书说服40位产妇和她们的家人一个个签下协议,最终把摄像机直接摆进分娩室。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生门》观后讨论会上,有专家提出,纪录片的难点在于真实和保护隐私之间的取舍——不深入到人性没有退路的地方,所谓“真实”就是有保留的;而深入到人性退无可退的道德与伦理的交叉口,又很有可能触犯到人的隐私。对此,笔者认为,呼吁改变现状的努力与保护生存权利的努力才算得上是“最大的保护隐私”,这也是笔者支持《生门》的原因。

三是没有明星、没有演员、没有编剧、没有巨额投资,成为当下中国影坛叩问电影本体的一颗炸弹。试问电影制作除了大把撒钱还能靠什么?还应该靠什么?这部影片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电影的“生门”在现实关怀的深情中。

四是纪录片拍出了故事片的剧情效果。陈为军是一位太会讲故事的纪录片编导,《生门》全场无尿点,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直接抵达人的心理和生理接受底线。它并未流水账地搬来拍摄资料,而是巧妙地安排故事,巧妙地穿插人物,巧妙地挖掘细节,巧妙地构筑悬念。影片可以说故事感人,人物感人,细节感人,镜头感人。

这些天,笔者不断回头梳理一些大牌导演和别人对赌票房的个案,直白来说,这反而是将一部原本不错影片的营销做砸的原因。好电影固然要有好票房,但将宣传推广的关注点放到票房的对赌上,好影片就变了味。好影片的市场应该是通过引导大家注重它的体验而产生的。一个优秀的导演只要将自己的艺术价值呈现给市场已经足够,一场优秀的营销也只需将影片的卖点(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告诉观众,当然中间可以添加点神秘和包装感。

情怀从来只对情怀说话,要相信观众是有情怀的。12月11、12日两天,25城百家影院在片方和发行方、院线的安排下进行了“先看后付款”点映活动,观影后,观众纷纷竖起的大拇指就是证明。对于《生门》这样的影片,不需要对赌,甚至可以将市场预期不放那么高,只要不留遗憾地去推广,市场反而会对这场“邂逅”感到震惊,感到格外值得。

可以用泰戈尔的诗给《生门》做注解——“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深爱拥抱母亲。”影片告诉年轻观众,爱这个世界从爱那个曾经最“疼”爱你的人开始,爱这个世界从知道《生门》里所有主人公的故事开始,爱这个世界也要从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开始。

当然,一百个人有一百部《红楼梦》,一百个观众会有一百部《生门》。在笔者看来,和《我不是潘金莲》比,《生门》关注的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而不只是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你的名字。》比,《生门》温度填满大爱,不单是两个人的奇幻爱情。这就是陈为军的胸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生门》成为今年电影中的“奢侈品”

《生门》镜头犀利,思想深刻,题材罕见却充满大爱,在环视中国生育医疗问题的种种艰难情状后,满怀深情地歌颂了镜头前的一切人。

2016年转瞬即逝,回望起来,一年当中的“中国好电影”并不多,每一部都是观众的“奢侈品”,纪录片《生门》就是其中之一。《生门》的编导陈为军是个中年汉子,一直服务于武汉电视台。他的作品并不多,这次的《生门》镜头犀利,思想深刻,题材罕见却充满大爱,在环视中国生育医疗问题的种种艰难情状后,满怀深情地歌颂了镜头前的一切人。这样一部纪录片能够登陆中国院线,实属难得。

影片有四大卖点:

一是题材独特而唯一,倾尽全力歌颂母爱与人性之美,选择分娩室的手术台作为现实的三菱镜,折射人生与社会。

二是手法创新而犀利,一个扛摄像机的人,手拿授权书说服40位产妇和她们的家人一个个签下协议,最终把摄像机直接摆进分娩室。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的《生门》观后讨论会上,有专家提出,纪录片的难点在于真实和保护隐私之间的取舍——不深入到人性没有退路的地方,所谓“真实”就是有保留的;而深入到人性退无可退的道德与伦理的交叉口,又很有可能触犯到人的隐私。对此,笔者认为,呼吁改变现状的努力与保护生存权利的努力才算得上是“最大的保护隐私”,这也是笔者支持《生门》的原因。

三是没有明星、没有演员、没有编剧、没有巨额投资,成为当下中国影坛叩问电影本体的一颗炸弹。试问电影制作除了大把撒钱还能靠什么?还应该靠什么?这部影片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电影的“生门”在现实关怀的深情中。

四是纪录片拍出了故事片的剧情效果。陈为军是一位太会讲故事的纪录片编导,《生门》全场无尿点,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直接抵达人的心理和生理接受底线。它并未流水账地搬来拍摄资料,而是巧妙地安排故事,巧妙地穿插人物,巧妙地挖掘细节,巧妙地构筑悬念。影片可以说故事感人,人物感人,细节感人,镜头感人。

这些天,笔者不断回头梳理一些大牌导演和别人对赌票房的个案,直白来说,这反而是将一部原本不错影片的营销做砸的原因。好电影固然要有好票房,但将宣传推广的关注点放到票房的对赌上,好影片就变了味。好影片的市场应该是通过引导大家注重它的体验而产生的。一个优秀的导演只要将自己的艺术价值呈现给市场已经足够,一场优秀的营销也只需将影片的卖点(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告诉观众,当然中间可以添加点神秘和包装感。

情怀从来只对情怀说话,要相信观众是有情怀的。12月11、12日两天,25城百家影院在片方和发行方、院线的安排下进行了“先看后付款”点映活动,观影后,观众纷纷竖起的大拇指就是证明。对于《生门》这样的影片,不需要对赌,甚至可以将市场预期不放那么高,只要不留遗憾地去推广,市场反而会对这场“邂逅”感到震惊,感到格外值得。

可以用泰戈尔的诗给《生门》做注解——“母亲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深爱拥抱母亲。”影片告诉年轻观众,爱这个世界从爱那个曾经最“疼”爱你的人开始,爱这个世界从知道《生门》里所有主人公的故事开始,爱这个世界也要从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开始。

当然,一百个人有一百部《红楼梦》,一百个观众会有一百部《生门》。在笔者看来,和《我不是潘金莲》比,《生门》关注的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而不只是主人公的个人经历;和《你的名字。》比,《生门》温度填满大爱,不单是两个人的奇幻爱情。这就是陈为军的胸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