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3亿元A+融资后,国际机票元搜索平台iGola准备亮剑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3亿元A+融资后,国际机票元搜索平台iGola准备亮剑了

元搜索平台似乎正在逐渐失去独立发展的市场,对此,张岩表示不认同:“当前中国有一亿多人次的出境游旅客,而做国际机票元搜索的公司屈指可数,我相信IGola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尽管国际机票元搜索平台被寄予厚望,但随着kayak被Priceline收购,skyscanner(天巡)被携程收购,国际机票元搜索巨头纷纷选择“投怀送抱”,元搜索似乎已经脱去了光鲜的外衣。但就在昨天,国内一家专注于国际机票智能搜索的比价平台却宣布获得了1.3亿元的A+轮融资——这就是两年前上线的iGola(骑鹅旅行)。

据悉,iGola此轮的投资由其A轮投资方沃衍资本领投,广发证券旗下全资企业乾亨投资跟投。iGolaCEO张岩在接受TBO采访时表示,此轮次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优化、市场推广和国际化战略布局等方面。

显然,长久没有声音的iGola已经做好发声的准备。只是,元搜索平台似乎正在逐渐失去独立发展的市场,对此,张岩表示不认同:“当前中国有一亿多人次的出境游旅客,而做国际机票元搜索的公司屈指可数,我相信IGola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岩的自信或许来自国际机票领域本来还是一个急需拓荒的市场。众所周知,国际机票的复杂程度高且不透明,是阻碍国中国用户出境自由行的第一道门槛。而对于这道门槛,张岩有自己的见解:

“其实每一种飞行方案,都是在飞行时长、价格、转机点之间做一个平衡。比如从北京到旧金山,直飞需要12个小时,从西雅图转机可以便宜大半,但需要在西雅图停留23个小时。只是如果用户恰巧没去过西雅图,又或者有亲戚朋友在那边,就很可能会选择转机出行。如何在众多的方案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或许才是困扰用户的核心问题。除此之外,语言、支付、网络等问题,也让很多用户知难而退。

正因如此,早在十几年之前,国外的诸如skyscanner、kayak等公司就看到了其中的机会——通过技术实现全网机票的比价搜索,帮助用户快速预订低价机票,且在国外受到极大欢迎。但在进军中国市场时,无论是在搜索体验还是在支付等问题上都难以满足中国用户的消费需求。张岩透露,作为一名重度旅行爱好者和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过去他也是kayak和skyscanner的用户,正是用户体验不佳才触发他开启一段创业之旅。

与kayak和skyscanner相同,iGola也会在全网抓取供应商信息,包括最上游的航空公司、国际GDS(比如Amadeus),以及境外OTA等网站,经过横向比较后最终呈现给用户少数最优的机票选择。但同时iGola也做了较大的改进,比如 “模糊搜索”。该功能是针对想要出去旅行又不知道去哪里的用户,只要选择出发地和往返时间,用户便可以看到地图上能去的国家,另外还有价格区间、免签、直飞等几个选项指标来对目的地进行筛选,快速确定可以出行的国家。

而iGola的另一大突破是,不需跳转便可在平台直接下单预订。张岩对TBO表示,iGola的目的是实现从搜索到购买的全闭环。张岩透露,目前除了携程等少数几家企业仍须跳转之外,其他机票都能够在iGola上实现预订。这对用户而言,就意味着可以解决语言不通、支付不畅等问题。据悉。截至目前,iGola已经对接了国内外130多家航空公司、40多家OTA。

显然,iGola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流量分发平台,通过机票元搜索引擎获取流量再分发给其他渠道。只是,这样的商业模式如今在资本市场似乎并不被看好,像kayak、skyscanner都难逃被收购的命运。此外,国内C端市场,流量贵、获客成本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起量,对于一家初创型公司而言,显然异常困难。而对于目前并没有正向资金流的iGola来说,1.3亿的资金恐怕并不能支撑太长时间。

如何获取流量是当下摆在iGola面前首要的考验。而张岩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先以某种方式触达已经有出国经验的用户群体或者是旅行达人,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获取用户。再通过和B端的企业合作,比如游记攻略社区、签证、留学等公司,将他们的用户转化为iGola的用户。

此外,此次融资很大一部分将用作市场推广,“此前我们一直很低调,是因为一直在做产品,现在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已经成熟了,所以决定在这个时候正式推向市场。”张岩同时表示,iGola并不局限于中国市场,接下来也会启动国际化战略。

在资本的助推下,正准备快步小跑的iGola能否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亦或是最后同样步入kayak和skyscanner的后尘?目前并不好判断,TBO也将持续保持观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3亿元A+融资后,国际机票元搜索平台iGola准备亮剑了

元搜索平台似乎正在逐渐失去独立发展的市场,对此,张岩表示不认同:“当前中国有一亿多人次的出境游旅客,而做国际机票元搜索的公司屈指可数,我相信IGola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尽管国际机票元搜索平台被寄予厚望,但随着kayak被Priceline收购,skyscanner(天巡)被携程收购,国际机票元搜索巨头纷纷选择“投怀送抱”,元搜索似乎已经脱去了光鲜的外衣。但就在昨天,国内一家专注于国际机票智能搜索的比价平台却宣布获得了1.3亿元的A+轮融资——这就是两年前上线的iGola(骑鹅旅行)。

据悉,iGola此轮的投资由其A轮投资方沃衍资本领投,广发证券旗下全资企业乾亨投资跟投。iGolaCEO张岩在接受TBO采访时表示,此轮次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优化、市场推广和国际化战略布局等方面。

显然,长久没有声音的iGola已经做好发声的准备。只是,元搜索平台似乎正在逐渐失去独立发展的市场,对此,张岩表示不认同:“当前中国有一亿多人次的出境游旅客,而做国际机票元搜索的公司屈指可数,我相信IGola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岩的自信或许来自国际机票领域本来还是一个急需拓荒的市场。众所周知,国际机票的复杂程度高且不透明,是阻碍国中国用户出境自由行的第一道门槛。而对于这道门槛,张岩有自己的见解:

“其实每一种飞行方案,都是在飞行时长、价格、转机点之间做一个平衡。比如从北京到旧金山,直飞需要12个小时,从西雅图转机可以便宜大半,但需要在西雅图停留23个小时。只是如果用户恰巧没去过西雅图,又或者有亲戚朋友在那边,就很可能会选择转机出行。如何在众多的方案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或许才是困扰用户的核心问题。除此之外,语言、支付、网络等问题,也让很多用户知难而退。

正因如此,早在十几年之前,国外的诸如skyscanner、kayak等公司就看到了其中的机会——通过技术实现全网机票的比价搜索,帮助用户快速预订低价机票,且在国外受到极大欢迎。但在进军中国市场时,无论是在搜索体验还是在支付等问题上都难以满足中国用户的消费需求。张岩透露,作为一名重度旅行爱好者和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过去他也是kayak和skyscanner的用户,正是用户体验不佳才触发他开启一段创业之旅。

与kayak和skyscanner相同,iGola也会在全网抓取供应商信息,包括最上游的航空公司、国际GDS(比如Amadeus),以及境外OTA等网站,经过横向比较后最终呈现给用户少数最优的机票选择。但同时iGola也做了较大的改进,比如 “模糊搜索”。该功能是针对想要出去旅行又不知道去哪里的用户,只要选择出发地和往返时间,用户便可以看到地图上能去的国家,另外还有价格区间、免签、直飞等几个选项指标来对目的地进行筛选,快速确定可以出行的国家。

而iGola的另一大突破是,不需跳转便可在平台直接下单预订。张岩对TBO表示,iGola的目的是实现从搜索到购买的全闭环。张岩透露,目前除了携程等少数几家企业仍须跳转之外,其他机票都能够在iGola上实现预订。这对用户而言,就意味着可以解决语言不通、支付不畅等问题。据悉。截至目前,iGola已经对接了国内外130多家航空公司、40多家OTA。

显然,iGola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流量分发平台,通过机票元搜索引擎获取流量再分发给其他渠道。只是,这样的商业模式如今在资本市场似乎并不被看好,像kayak、skyscanner都难逃被收购的命运。此外,国内C端市场,流量贵、获客成本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起量,对于一家初创型公司而言,显然异常困难。而对于目前并没有正向资金流的iGola来说,1.3亿的资金恐怕并不能支撑太长时间。

如何获取流量是当下摆在iGola面前首要的考验。而张岩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先以某种方式触达已经有出国经验的用户群体或者是旅行达人,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获取用户。再通过和B端的企业合作,比如游记攻略社区、签证、留学等公司,将他们的用户转化为iGola的用户。

此外,此次融资很大一部分将用作市场推广,“此前我们一直很低调,是因为一直在做产品,现在我认为我们的产品已经成熟了,所以决定在这个时候正式推向市场。”张岩同时表示,iGola并不局限于中国市场,接下来也会启动国际化战略。

在资本的助推下,正准备快步小跑的iGola能否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亦或是最后同样步入kayak和skyscanner的后尘?目前并不好判断,TBO也将持续保持观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