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取消农业户口意味着农庄时代、农场时代即将开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取消农业户口意味着农庄时代、农场时代即将开启?

宅基地、承包地将成为历史名词,目前仍然是农业户口的人虽然手握宅基地、承包地,取消农业户口并不会给现有的农民带来什么损失,但是下一代已经不是农民,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的方式获得宅基地与承包地。

北京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至此,全国30个省份陆续出台文件取消了农业户口。

取消农业户口加速城镇化进程与农业规模化经营

也许身在其中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重大历史时刻已经来临:2016年中国基本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取消农业户口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标志着基于城乡差别的饥荒时代基本告一段落。

我们必须为这一历史时刻鼓掌,但我们需要预想到的是:农业户口取消后,中国的农业、土地、就业市场将发生急剧变化。

宅基地、承包地将成为历史名词,目前仍然是农业户口的人虽然手握宅基地、承包地,取消农业户口并不会给现有的农民带来什么损失,但是下一代已经不是农民,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的方式获得宅基地与承包地。

目前拥有土地的人手中的承包权将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终结,基于农民身份的土地无偿使用权就此彻底终结,未来将产生土地国有背景下的土地交易、流转市场,地方政府手中的土地将增加,也将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小农经济结束,农庄时代、农场时代即将开启。

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承包地流转出去,每年新增流转面积4000多万亩,涉及数以百万计的承包农户。许多地方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服务平台。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1231个县(市)、17826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覆盖了全国约43%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后就是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决定土地价格。这意味着仅仅宅基地这一块,就将产生万亩以上的增量土地。

国外情况为中国农业未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最好的佐证,未来土地容纳不了6亿以上的农村居民。根据美国的农民比例,中国仅需要保留2亿不到的农民。按照日本政府去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日本农业从业人口数量过去5年减少了近20%,总数已降至209万人。日本人口数量在1.26亿左右,比例在1.66%左右,中国如果15亿人口,最多1亿农民就能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促进家庭休闲农场发展开启经济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传统制造业已经进入增速放缓的衰退期,我国经济增长急需开拓新的增长点。而农业在“衣食住行”消费型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联系涉及很多二产、三产行业,特别是以农场、农庄为代表的家庭休闲农场等模式发展,将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撬动农村消费市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后劲。

家庭休闲农场依托生态田园般的自然乡村环境,以当地特色大农业资源为基础,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满足都市人群对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是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和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综合体。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力量正在催生乡村价值提升,也将辐射带动家庭休闲农场(农庄)模式的发展。

一是正在兴起的绿色消费和文化消费,使乡村特有的青山绿水、有机生态食品、乡土文化价值,越来越被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者青睐。在这种新消费的带动下,以农场、农庄为载体的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

二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互联网的兴起,缩小了城市与农村在信息上的鸿沟。乡村电商使以前难以进入市场的乡村土特产品、乡村手工艺品进入城市消费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

三是随着乡村价值逐渐上升,一批回乡的新乡贤正在成为乡村文化复兴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乡村文化价值正在创造性的复活,乡村价值的自我认同感也出现回升。已经成为推动家庭休闲农庄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重点支持,农场、农庄模式发展小有成效

农场、农庄等模式已经成为国家涉农政策重点支持领域,而农庄(农场)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表明,我国乡村资源丰富,又有大城市依托的地区,比如珠三角的惠州等地在借鉴国外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在发展农场、农庄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家庭休闲农场(农庄)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生产基地型、设施园艺型、农业景观型、主题创意型、休憩休闲型、养生基地型等各种具体业态,为农场、农庄模式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在《自由宪章》里曾表示,“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是传播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在取消农业户口,农场时代和农庄时代即将开启的这一历史时刻,你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将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本文由发现良田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发现良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取消农业户口意味着农庄时代、农场时代即将开启?

宅基地、承包地将成为历史名词,目前仍然是农业户口的人虽然手握宅基地、承包地,取消农业户口并不会给现有的农民带来什么损失,但是下一代已经不是农民,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的方式获得宅基地与承包地。

北京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至此,全国30个省份陆续出台文件取消了农业户口。

取消农业户口加速城镇化进程与农业规模化经营

也许身在其中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重大历史时刻已经来临:2016年中国基本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区分,取消农业户口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标志着基于城乡差别的饥荒时代基本告一段落。

我们必须为这一历史时刻鼓掌,但我们需要预想到的是:农业户口取消后,中国的农业、土地、就业市场将发生急剧变化。

宅基地、承包地将成为历史名词,目前仍然是农业户口的人虽然手握宅基地、承包地,取消农业户口并不会给现有的农民带来什么损失,但是下一代已经不是农民,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的方式获得宅基地与承包地。

目前拥有土地的人手中的承包权将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终结,基于农民身份的土地无偿使用权就此彻底终结,未来将产生土地国有背景下的土地交易、流转市场,地方政府手中的土地将增加,也将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小农经济结束,农庄时代、农场时代即将开启。

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承包地流转出去,每年新增流转面积4000多万亩,涉及数以百万计的承包农户。许多地方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服务平台。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有1231个县(市)、17826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覆盖了全国约43%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后就是土地使用权的市场交易,决定土地价格。这意味着仅仅宅基地这一块,就将产生万亩以上的增量土地。

国外情况为中国农业未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最好的佐证,未来土地容纳不了6亿以上的农村居民。根据美国的农民比例,中国仅需要保留2亿不到的农民。按照日本政府去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日本农业从业人口数量过去5年减少了近20%,总数已降至209万人。日本人口数量在1.26亿左右,比例在1.66%左右,中国如果15亿人口,最多1亿农民就能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促进家庭休闲农场发展开启经济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传统制造业已经进入增速放缓的衰退期,我国经济增长急需开拓新的增长点。而农业在“衣食住行”消费型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联系涉及很多二产、三产行业,特别是以农场、农庄为代表的家庭休闲农场等模式发展,将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撬动农村消费市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后劲。

家庭休闲农场依托生态田园般的自然乡村环境,以当地特色大农业资源为基础,向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和满足都市人群对品质乡村生活方式的参与体验式消费需求,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是能够实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现代农业创新经营体制和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综合体。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力量正在催生乡村价值提升,也将辐射带动家庭休闲农场(农庄)模式的发展。

一是正在兴起的绿色消费和文化消费,使乡村特有的青山绿水、有机生态食品、乡土文化价值,越来越被城市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者青睐。在这种新消费的带动下,以农场、农庄为载体的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

二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互联网的兴起,缩小了城市与农村在信息上的鸿沟。乡村电商使以前难以进入市场的乡村土特产品、乡村手工艺品进入城市消费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

三是随着乡村价值逐渐上升,一批回乡的新乡贤正在成为乡村文化复兴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带动下,乡村文化价值正在创造性的复活,乡村价值的自我认同感也出现回升。已经成为推动家庭休闲农庄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重点支持,农场、农庄模式发展小有成效

农场、农庄等模式已经成为国家涉农政策重点支持领域,而农庄(农场)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表明,我国乡村资源丰富,又有大城市依托的地区,比如珠三角的惠州等地在借鉴国外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在发展农场、农庄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家庭休闲农场(农庄)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生产基地型、设施园艺型、农业景观型、主题创意型、休憩休闲型、养生基地型等各种具体业态,为农场、农庄模式的进一步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在《自由宪章》里曾表示,“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是传播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在取消农业户口,农场时代和农庄时代即将开启的这一历史时刻,你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将决定你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本文由发现良田原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发现良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