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指导意见,机器人概念股大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指导意见,机器人概念股大涨

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需实现批量生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高菁

机器人概念股今日持续走强。

截至11月3日下午收盘,巨能股份(871478.BJ)、昊志机电(300503.SZ)等多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停。消息面上,工信部在11月2日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人形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意见》做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形机器人指具有人类相似外观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场景中。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佳安智能首席技术官缪云洁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意见》的发布为人形机器人乃至足式机器人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该公司主要涉及力觉传感器的研发生产。

“不仅关注到了人形整机平台的打造,且也十分重视基础部组件的安全有效供给。”缪云洁称。

近几年,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国盛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张一鸣对此分析称,主要是由于特斯拉的入局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2021年8月的首届人工智能日上,特斯拉预告将发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

次年10月,特斯拉第二届人工智能日上正式推出该款人形机器人。重量73公斤、高度1.72米的Optimus能够完成搬运货物、给植物浇水和移动金属棒等工作。

今年9月,人形机器人Optimus再度实现进化,已能仅依靠视觉感知就能完成各项任务,且拥有强大的运动、平衡能力。

在中国,也有多家企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品。

今年10月,小鹏汽车在公司科技日上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PX5,并于现场展示了该款机器人的行走及双臂能力。小鹏汽车表示,将来,PX5计划优先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

此前的9月,傅利叶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启动预售,正式开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据傅利叶智能介绍,这款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步速可达5公里/时,负重50公斤,可用于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种应用场景。

此外,小米、优必选、宇树机器人等国内机器人厂家也已陆续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技术和企业都将大有可为。”缪云洁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指导意见,机器人概念股大涨

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需实现批量生产。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高菁

机器人概念股今日持续走强。

截至11月3日下午收盘,巨能股份(871478.BJ)、昊志机电(300503.SZ)等多只机器人概念股涨停。消息面上,工信部在11月2日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人形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意见》做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形机器人指具有人类相似外观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应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场景中。据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佳安智能首席技术官缪云洁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意见》的发布为人形机器人乃至足式机器人领域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该公司主要涉及力觉传感器的研发生产。

“不仅关注到了人形整机平台的打造,且也十分重视基础部组件的安全有效供给。”缪云洁称。

近几年,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国盛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张一鸣对此分析称,主要是由于特斯拉的入局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

在2021年8月的首届人工智能日上,特斯拉预告将发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

次年10月,特斯拉第二届人工智能日上正式推出该款人形机器人。重量73公斤、高度1.72米的Optimus能够完成搬运货物、给植物浇水和移动金属棒等工作。

今年9月,人形机器人Optimus再度实现进化,已能仅依靠视觉感知就能完成各项任务,且拥有强大的运动、平衡能力。

在中国,也有多家企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品。

今年10月,小鹏汽车在公司科技日上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PX5,并于现场展示了该款机器人的行走及双臂能力。小鹏汽车表示,将来,PX5计划优先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

此前的9月,傅利叶智能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启动预售,正式开始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据傅利叶智能介绍,这款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步速可达5公里/时,负重50公斤,可用于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种应用场景。

此外,小米、优必选、宇树机器人等国内机器人厂家也已陆续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未来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技术和企业都将大有可为。”缪云洁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