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公示消息,涉及8所高校更名,其中包括要升格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潍坊医学院。
这也意味着经过6年多的努力,潍坊医学院更名一事,来到了最后一步。公示结束后,潍坊将正式拥有一所“大学”。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落地,不单单是字面上的改变,期间伴随着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是对学校实力的一次巨大提升。
根据以往的经验,成功升格为大学的高校,录取分数会水涨船高,将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
潍坊的“大学梦”由来已久,潍坊医学院也具有很强实力,但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公开资料显示,潍坊医学院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1986年成为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等教育层次齐全。
目前,学校有浮烟山和虞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余亩,建筑面积7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人,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本科生14200余人。
早在2017年,潍坊便开始运作此事。“支持潍坊医学院创建潍坊医科大学”被归入《山东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写入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支持更名工作,潍坊市特意成立了更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
2020年,更名报告报送省教育厅,并传出潍坊医学院将改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的说法。同年,潍坊市一位副市长透露,政府将投入两个亿推动潍坊医学院升格为医科大学。
可惜的是,此后更名工作推进不顺。直到今年7月,才迎来实质性的突破。7月31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潍坊医学院升格更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事项予以公示。
之所以迁延日久,或与更名的条件没有尽快达标有关。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升格为大学,需要符合一系列条件,比如——
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
理工农医类院校,生均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
在仪器设备方面,理工农医师类院校,生均不低5000元;
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20%以上,高级职务专任教师不低于400人,正教授职务专任教师不低于100人。
种种条件,需要一项项核对,也需要时间去完成,并得到资金的支持。好在,结局算圆满。
除了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也在推进更名升格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滨州医学院曾想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在名称为潍坊医学院抢到手后,今年滨州医学院称,将“持续推进更名大学工作”。
而在2019年,山东另一所知名医学院——泰山医学院,已经通过整合升格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至此,山东地市中的四大医学院,只有济宁医学院尚未表态有无更名计划。
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在山东已有先例可寻。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山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的重要尝试,是在整合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资源基础上组建而成。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潍坊的“大学梦”终于要圆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