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估值曾达470亿美元,共享办公巨头濒临破产,WeWork中国前路何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估值曾达470亿美元,共享办公巨头濒临破产,WeWork中国前路何方?

软银投资一大败笔,孙正义血亏100亿美元。

文|网经社 十九

一、市值暴跌99%,WeWork濒临破产

据外媒报道,由于债务负担沉重和亏损严重,估值曾一度达到470亿美元的共享办公企业WeWork正考虑在美国新泽西州申请破产保护,时间最早为本周(11月6日—12日)。截至11月3日,WeWork市值仅剩5911万美元,从估值巅峰时期的470亿美元,到如今不足一亿美元,WeWork市值跌幅达的99%。

WeWork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大量投入资金用于租赁办公空间、装修、购置办公设备等。然而,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和经济的低迷,许多企业和租户无法按时支付租金,导致WeWork的现金流出现问题。此外,WeWork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和组织问题也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报道称,10月31日早些时候,WeWork表示,已经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暂时推迟支付部分债务。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的净长期债务为29亿美元。

证券监管公告显示,截至6月,WeWork在全球39个国家设有777个办公地点,其中包括在美国的229个办公地点。据公开文件显示,从今年下半年到2027年底,WeWork估计有100亿美元的租赁债务到期,从2028年开始,还将有150亿美元租赁债务到期。

WeWork在8月份曾对监管部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担忧其无法继续进行运营。WeWork提及财务损失、现金需求和会员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并表示未来的命运将取决于能否成功执行旨在改善公司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的调整计划。

WeWork对监管机构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共享办公空间需求下滑,公司亏损高达数十亿美元。今年,包括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多位高管均已离职。

二、软银投资一大败笔,孙正义血亏100亿美元

WeWork曾是共享办公领域的佼佼者,其巅峰时期的估值达到了惊人的4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这个项目被软银的孙正义视为“下一个阿里”,充满了无限的潜力和希望。然而,如今这笔投资却成为了软银历史上的一大败笔。孙正义曾就投资WeWork公开道歉称,自己对WeWork的投资是“愚蠢的”。

资料显示,软银集团旗下愿景基金自WeWork融资开始,就疯狂地进行下注,投资总额超过了106.5亿美元。2021年,WeWork上市时,软银就已成为其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约为29%。

然而,WeWork成立至今,从未有过任何盈利。从披露数据来看,2016年至2022年,WeWork累计亏损了14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0亿元)。今年上半年WeWork再亏损6.13亿美元,而公司账面上仅有2亿美元。

三、WeWork中国易主,早已实现独立运营

WeWork在美申请破产的消息一经发布,WeWork中国市场是否会因此受到冲击备受业界关注。对此,WeWork中国相关人士回应称,相关消息对WeWork中国的运营没有影响,“WeWork中国早在2020年末就与WeWork分离,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据悉,2016年7月WeWork在上海开启第一处办公空间。到了2017年,WeWork联合弘毅投资和软银集团宣布设立“中国WeWork”,由弘毅投资、软银集团领投5亿美元用于加速拓展中国市场。

2020年9月,WeWork宣布,其中国子公司的现有投资者挚信资本已追加注资2亿美元,拥有其中国业务超过半数的股权,至此挚信资本成为了WeWork中国的控股股东,开始全面本土化经营。当时,挚信资本运营合伙人、原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姜跃平出任WeWork中国代理CEO,现在的WeWork中国CEO职务则是由葛丰担任。

WeWork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WeWork官方”在今年8月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称,公司在中国授权使用“WeWork”的品牌,且拥有独立经营和管理能力,而非WeWork的分公司或子公司。目前,WeWork中国在中国12座城市开展业务,为6000多家企业和70000多名会员提供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开始注重共享经济和灵活办公空间的需求。因此,WeWork中国的市场需求可能会继续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创新创业的兴起,也为共享办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此外,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创业,这将为共享办公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然而,共享办公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除了WeWork中国,中国共享办公市场还有优客工场、创富港、梦想家、纳什空间、氪空间、寰图、办伴、Bee+、SOHO 3Q、WE+酷窝等玩家,还有许多新兴的共享办公企业正在涌现。这些新兴企业可能具有更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从而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冲击。

此外,共享办公市场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政策法规的限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估值曾达470亿美元,共享办公巨头濒临破产,WeWork中国前路何方?

软银投资一大败笔,孙正义血亏100亿美元。

文|网经社 十九

一、市值暴跌99%,WeWork濒临破产

据外媒报道,由于债务负担沉重和亏损严重,估值曾一度达到470亿美元的共享办公企业WeWork正考虑在美国新泽西州申请破产保护,时间最早为本周(11月6日—12日)。截至11月3日,WeWork市值仅剩5911万美元,从估值巅峰时期的470亿美元,到如今不足一亿美元,WeWork市值跌幅达的99%。

WeWork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大量投入资金用于租赁办公空间、装修、购置办公设备等。然而,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和经济的低迷,许多企业和租户无法按时支付租金,导致WeWork的现金流出现问题。此外,WeWork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管理和组织问题也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报道称,10月31日早些时候,WeWork表示,已经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暂时推迟支付部分债务。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的净长期债务为29亿美元。

证券监管公告显示,截至6月,WeWork在全球39个国家设有777个办公地点,其中包括在美国的229个办公地点。据公开文件显示,从今年下半年到2027年底,WeWork估计有100亿美元的租赁债务到期,从2028年开始,还将有150亿美元租赁债务到期。

WeWork在8月份曾对监管部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担忧其无法继续进行运营。WeWork提及财务损失、现金需求和会员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并表示未来的命运将取决于能否成功执行旨在改善公司流动性和盈利能力的调整计划。

WeWork对监管机构表示,由于今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共享办公空间需求下滑,公司亏损高达数十亿美元。今年,包括首席执行官在内的多位高管均已离职。

二、软银投资一大败笔,孙正义血亏100亿美元

WeWork曾是共享办公领域的佼佼者,其巅峰时期的估值达到了惊人的4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这个项目被软银的孙正义视为“下一个阿里”,充满了无限的潜力和希望。然而,如今这笔投资却成为了软银历史上的一大败笔。孙正义曾就投资WeWork公开道歉称,自己对WeWork的投资是“愚蠢的”。

资料显示,软银集团旗下愿景基金自WeWork融资开始,就疯狂地进行下注,投资总额超过了106.5亿美元。2021年,WeWork上市时,软银就已成为其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约为29%。

然而,WeWork成立至今,从未有过任何盈利。从披露数据来看,2016年至2022年,WeWork累计亏损了14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0亿元)。今年上半年WeWork再亏损6.13亿美元,而公司账面上仅有2亿美元。

三、WeWork中国易主,早已实现独立运营

WeWork在美申请破产的消息一经发布,WeWork中国市场是否会因此受到冲击备受业界关注。对此,WeWork中国相关人士回应称,相关消息对WeWork中国的运营没有影响,“WeWork中国早在2020年末就与WeWork分离,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据悉,2016年7月WeWork在上海开启第一处办公空间。到了2017年,WeWork联合弘毅投资和软银集团宣布设立“中国WeWork”,由弘毅投资、软银集团领投5亿美元用于加速拓展中国市场。

2020年9月,WeWork宣布,其中国子公司的现有投资者挚信资本已追加注资2亿美元,拥有其中国业务超过半数的股权,至此挚信资本成为了WeWork中国的控股股东,开始全面本土化经营。当时,挚信资本运营合伙人、原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姜跃平出任WeWork中国代理CEO,现在的WeWork中国CEO职务则是由葛丰担任。

WeWork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WeWork官方”在今年8月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称,公司在中国授权使用“WeWork”的品牌,且拥有独立经营和管理能力,而非WeWork的分公司或子公司。目前,WeWork中国在中国12座城市开展业务,为6000多家企业和70000多名会员提供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开始注重共享经济和灵活办公空间的需求。因此,WeWork中国的市场需求可能会继续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创新创业的兴起,也为共享办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此外,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创业,这将为共享办公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然而,共享办公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除了WeWork中国,中国共享办公市场还有优客工场、创富港、梦想家、纳什空间、氪空间、寰图、办伴、Bee+、SOHO 3Q、WE+酷窝等玩家,还有许多新兴的共享办公企业正在涌现。这些新兴企业可能具有更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从而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冲击。

此外,共享办公市场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政策法规的限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