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聚焦金融街|潘功胜: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聚焦金融街|潘功胜: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图片来源:ICphoto)

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言,发言内容涉及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热点。其中,针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谈及经济增长: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潘功胜表示,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4%,增速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期经济增长动能增强,生产消费稳步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经济转型持续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有条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平稳运行。

从观察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两个视角来看。一是基数规模。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不低的速度。二是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我国经济需要合理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

谈及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潘功胜表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来说,一是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潘功胜谈及,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过去几年,每年贷款新增20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二是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去年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但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步下行。我们将继续以我为主实施好利率调控,按照经济规律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潘功胜表示,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谈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

“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潘功胜表示,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谈及房地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潘功胜表示,住房需求的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业务模式都面临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房地产市场转型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

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配合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出台“金融16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

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谈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要时,央行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总体来看,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潘功胜在会上总结道。“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通过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筹措资源偿还债务。

二是对于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资项目。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四是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聚焦金融街|潘功胜: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要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图片来源:ICphoto)

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出席并发言,发言内容涉及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热点。其中,针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

谈及经济增长: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潘功胜表示,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4%,增速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期经济增长动能增强,生产消费稳步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经济转型持续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有条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平稳运行。

从观察中国的经济增长的两个视角来看。一是基数规模。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不低的速度。二是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我国经济需要合理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

谈及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潘功胜表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

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具体来说,一是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潘功胜谈及,目前,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过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过去几年,每年贷款新增20万亿元左右,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二是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健康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去年以来,美联储快速加息,但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政策利率稳步下行。我们将继续以我为主实施好利率调控,按照经济规律和逆周期宏观调控需要,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潘功胜表示,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谈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

“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潘功胜表示,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谈及房地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潘功胜表示,住房需求的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业务模式都面临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房地产市场转型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

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配合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出台“金融16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

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我们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谈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必要时,央行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总体来看,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潘功胜在会上总结道。“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通过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筹措资源偿还债务。

二是对于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资项目。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

四是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