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吉利控股集团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公司极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首次公开募股招股书。极氪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K”。
如果IPO成功,极氪将是成立到上市最快的汽车科技公司,用时不到三年。相较之下,特斯拉用了7年,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用了6年和5年。即使是在资本最活跃的时候,蔚来汽车也花了4年时间。
成立于2021年3月的极氪,定位豪华智能纯电品牌。区别于传统造车与新势力模式,极氪背靠吉利控股集团,可以享受集团创业37年来在供应链、生产制造等领域的积累,并与吉利旗下其他品牌共同摊销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
招股书显示,2022年极氪实现营收318.99亿元,今年上半年营收达到212.7亿元,同比增长136%。在整车销售收入上,2023年上半年,极氪整车销售收入达到131.75亿元,较同比增长148.75%。
在衡量公司经营健康状况的毛利率指标上,极氪同样表现突出。随着2023年多款产品发布带动工厂利用率提升,极氪产品折旧费用摊薄,进而在制造端实现年毛利提升。
凭借高成长性,极氪有望成为除特斯拉外,最早最快赚钱的电动汽车公司。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上半年,极氪整车毛利率为4.7%;2023年上半年,极氪整车毛利率跃升至12.3%,同比增长7.6个百分点。横向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毛利率降至负值为-5.9%,蔚来汽车整车毛利率也仅为1%。
对于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企业,尤其是初创汽车公司更需要维持现金流状况稳定,才能有充足的资金弹药迎接更残酷的新能源汽车淘汰赛。部分未能及时获得外部融资支持的造车新势力,随着时间推移而现金储备日益减少,最终走向倒闭或被收购的结局。
招股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极氪的营收构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不同于传统汽车公司和造车新势力,九成以上的营收依赖于卖车的销售收入,极氪在三电业务、研发及其他服务上,同样保持了强劲的营收能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极氪整车以外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例高达38%。
界面新闻了解到,极氪相当一部分的营收来源于SEA浩瀚架构共享给其他整车企业的知识产权收入。这一耗时5年投资超200亿打造的纯电架构平台是极氪的技术底座,横跨1.8至3.3米的轴距范围,能覆盖车型从A级车到E级车。
据悉,在浩瀚架构发布之年,便有超过7个品牌,总计超过 16 款新车型启动研发,布局不同的细分市场。目前搭载SEA浩瀚架构的品牌还包括Smart、吉利银河,以及吉利与百度共同推出的极越等。
这也是资本市场格外看重的收入部分。对于尚未盈利的极氪及造车新势力,投资人评估市值的核心不只是卖车收入,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边际效益更高的软件收费、技术输出以及具有想象力的自动驾驶市场前景。
极氪不仅在盈利速度上快,产品推出速度上也远超其他新势力。截至目前,极氪已经向市场上投放了三款车型,包括豪华猎装轿跑001、纯电猎装超跑极氪001FR,豪华纯电MPV极氪009和定位于紧凑型SUV的极氪X。极氪还将在马上到来的广州车展亮相首款纯电轿车极氪007,预计明年上市。
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极氪交付达13077辆,同比增长29.2%,环比增长8.5%。月度交付与大定双创历史新高,其中月度交付量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迎来四季度开门红。截至2023年10月31日,极氪已累计交付突破17万辆,交付仅24个月即成为最快达成17万辆交付的国产纯电新势力品牌。
这些产品已经在各自的细分市场站稳脚跟。极氪001稳居3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自2021年10月底该车型交付开始,极氪001仅用时不到4个月便实现了1万辆交付,是第一个实现单月交付过万的中国高端纯电车型。
对比来看, BBA用了10年才达成这一记录,特斯拉也花了9年时间,极氪001仅用一年。同时,极氪001也是全球最快实现10万辆交付的豪华电动车。
另外,极氪009成为50万以上MPV销量冠军,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交付已突破1万辆。极氪X是于2023年4月上市,自今年6月交付以来,销量持续攀升,成为20万以上紧凑型车市场销量前十中唯一的中国品牌。
极氪方面表示,将紧抓纯电市场机遇,未来每年至少发布两款新车型,不断丰富每个类别下面的个性车、豪华车、旗舰车,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体验,引领快速演变的电动车行业。
而极氪系列车型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关键是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和精进。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极氪累计研发投入近118亿元。其中,2023年上半年,极氪研发投入为31.89亿元,同比增长56.09%。
目前,极氪全球共有研发人员6600余人,75.4%的研发人员专门从事软件开发和技术研究。其中,极氪欧洲工程研发团队汇聚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顶尖汽车工程师,通过模块化开发、虚拟工程、软件系统开发持续创新,可以快速响应全球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界面新闻了解到,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智能化领域上,极氪也正在大手笔招募人才,从华为等科技型公司挖人,为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能力积蓄研发实力,为接下来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赢得更多的发展主动权。
研发的投入不仅在软件上,极氪同样注重生产制造能力提升。极氪应用全球首个大型一体式压铸L4级智慧产线、全球首创中段一体式压铸蜻蜓结构打造极氪式安全,被网友戏称为“公路坦氪”,是全球唯一交付超17万辆零自燃的汽车品牌。极氪位于宁波杭州湾的5G智慧工厂是智能、敏捷、透明、绿色的标杆工厂,为极氪产品的品质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企业,极氪从线下渠道建设铺开,到座舱和智驾能力拼图的补齐,都还要持续的资金投入。通常而言,一家新汽车制造企业前期需要投入的成本高昂,且要持续投入数年才有实现盈利的可能。
从2022年年报来看,即使成立均在10年左右的“蔚小理”都尚未扭亏为盈。蔚来、小鹏、理想分别亏损了144.37亿元、91.4亿元、20.32亿元。而极氪自创立来营收持续增长,单车净亏损与毛利率指标都在转优,短期亏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另外,极氪也正在开启全球化的布局。得益于母公司吉利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资源,极氪有能力在海外市场迅速铺开。目前,已在瑞典、荷兰、德国开启预售,欧洲的首批线下直营门店将在今年落地,并在年内完成首批产品交付,2026年将覆盖西欧大部分核心国家。
汽车是极其讲求规模化的行业,全球化销售带来的规模化效应,有利于极氪成本摊销,更促进盈利能力的提升。按照规划,极氪将在2025年实现65万辆的销量规模。
背靠吉利控股集团,极氪拥有比新造车势力更稳健的供应链和溢价能力,联动上下游资源加快产品推出和降本增效。未来,伴随公司规模效应逐步释放,极氪有望持续夯实“最具成长性的全球化汽车科技公司”身位,成长为国内头部电动车企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