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陪爸爸妈妈在家看电视,看到一档节目叫做《中国式相亲》,金星主持的,东方卫视的节目。这一期节目把上海的人民公园相亲角搬上了银幕,成为了一个如假包换的“包办婚姻”。金星在一出场说起节目的口号就让人大跌眼镜“一人脱单,全家光荣,有爸妈更放心。”
这档相亲节目在相亲市场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热议话题,只因为节目组取了“中国式”三个字便让爸妈参与到了个人婚恋环节,成为最具有主动权的决策者。新中国成立67年了,婚姻的自由恋爱似乎还没有逃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宿命。不仅如此,节目中也暴露出来种种妈宝男和直男癌等社会问题。这篇文章,我想以一个女生的触角讲讲,看完为什么会如此恐惧。
来,黑屋君推荐指数:★☆☆☆☆
最新的这一期《中国式相亲》是“男生家庭版”的,五名男生带着自己的家长来相亲,父母坐在前面和女嘉宾对话,五名男嘉宾躲在小房子里暗自观察,只有等爸爸妈妈看中了才能现身。在之前的文章里,黑屋君讲过自己的失恋经历,EX的妈妈嫌我外地人太穷长得也丑,他妈妈发给他的原话是“颜值太低!人好有什么用,以后同学聚会带不出去就知道啦!”并且还在谈恋爱的时候就给他介绍别的女孩子。结果我在这一期的节目里找到了好多EX和他妈的化身。
首先一出场,一个男生的二姨就不停的要求女孩子身体健康,心地善良,勤劳肯干,当家理财,最后最重要的是还得会做家务,不停地干活。
这就让我回想起EX曾经给我提的要求,“我爸妈养我二十多年不容易,尤其是我妈,吃了好多苦,进我家门的儿媳妇一定得孝顺。” 我爸妈养我二十多年也不容易,我也是独生子女,在家被家人宠着,我也就不要求你们有同理心了,心疼心疼别人家姑娘,你们好歹也得正常点吧!这些家庭的问题是他们好像并不是通过爱和包容来完成小家庭的重组,而是来找一个免费保姆,把本该成为亲人的人推向了阶级对立面,成为绝对主权的附属品,这些家庭,恕我直言,请!你!们!原!地!爆!炸!好!吗!?
另外一个营养师母亲,上来就要求女生不能手凉,因为手凉的女孩宫寒,宫寒生出来的孩子健康没有保障。简单粗暴,这家人出来相亲其实要找的就是一个生育机器。
在林林总总的要求之中,只有一个蒙古汉子的家长,是黑屋君看来最和蔼可亲的父母他们的要求是“只要我儿子喜欢就行了。”我以前也问过自己的父母这个问题,问他们我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啊,他们的回答是“真心对你好就行了。”这些才是婚姻的第一标准不是吗?爱才是结婚的标准。大家急吼吼的都在做数学题,各种条件加加减减,及格了就结婚,奇怪的是,在这项公式里,爱情本身却没什么分数。
到了女嘉宾出场,第一个是一个长得很像陶晶莹的留日博士,高情商,性格好,二次元宅女。女嘉宾问家长们,男生对女孩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少数民族家庭说自己孩子曾经坐着飞机给女孩子送粥喝,另外一个男生是在女朋友生病的时候不停找医院。然后不停要求干活的那一家的男生说,自己对女孩子做过最疯狂的事就是让女孩为他疯狂。呵呵。这位男嘉宾你的金戒指好抢镜啊。
女嘉宾第二个问题是,家长们觉得自己孩子最有魅力的地方是什么。这家又觉得自己孩子脸最帅。我最讨的人,就是自以为长得漂亮的男人。
女孩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问家长们觉得他们的孩子是真的喜欢自己吗?回答是这事儿家长能做主。孩子自己人生大事的决策权并没有家长大,家长的意见左右着这件事的成败。我真的好害怕。
幸好最后陶晶莹还是牵手了蒙古汉子,没有选自恋狂一家。
第二个女嘉宾是让黑屋君最气的,我在这个节目里看到的是对女性的物化。女嘉宾一出场,五个男孩子都非常兴奋地喊女神。自己创业,身体健康,心地善良,勤劳肯干,当家理财,漂亮苗条,最后最重要的是还得会做家务煲汤。这个条件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很像某个男嘉宾家庭最开始的要求。但是等女嘉宾的VCR播完之后,全场死寂,因为女生今天40岁了。
小房间里的男嘉宾全部都躲在背后说风凉话。
一个男生的妈妈甚至说还说自己的儿子太小了,特淘。光听这个语气,我以为您家儿子今年3岁了,结果是23岁的巨婴。
一个天津男孩喜欢上了这个姐姐,要求主持人让他上去和姐姐说几句话。但是为了阻挠自己的儿子,这个儿子的妈妈一直在攻击女嘉宾的年龄。
没错,就是那个开篇就要求女孩不能宫寒的。以一个消费者的视角来消费女性,而且最可悲的是,这个消费者般刻薄的言论来自另外一个女性,这真是一个荒诞的节目。
在这个辣眼睛的中国式相亲背后其实透露的是中国式亲子关系和中国式教育。一个健康健全包容的母爱是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捍卫自己想要保护的爱。我抽身的比较早,因为我早早的看到了EX的妈妈对他教育的缺陷,一个妈妈没能教自己的孩子责任感和担当,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喜好,教育他简单粗暴不喜欢就拆散的利己主义,而一个一直躲在父母背后的不能自己做决定的男生也无法托付终生。
亲子关系的疏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很无奈但是又残酷的现实,这种渐行渐远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彼此祝福,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相互照应,而不是毫无界限的捆绑在一起。即便是和父母一直住在一起,思考方式和心灵上的鸿沟都是无法跨越的砍。一个幸福婚姻的前提是以小家为核心的,其他的家族关系只能往后排序,简言之,你以后最亲的人只能是你的妻子或者丈夫,你妈妈最亲的人只能是你爸爸而不是你,所以,婚姻的决策权在你自己手里,谁也无法替你做决定。反之,只会造成中国式的家庭悲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