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产手机卖上万元,底气从何而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产手机卖上万元,底气从何而来?

国产手机向高端化布局已是趋势,但前路荆棘丛生。而且在许多朋友眼中,现今的国产手机就是性价比的化身,无论如何也扛不起万元价位这杆大旗。

作者:宫永咲

12月26日晚,金立在海口观澜湖的冯小刚电影公社举办了旗下M系列产品的开年之作——M2017发布会。会上除公布了M2017的配置参数外,还有这款手机的价格:6GB+128GB版6999元,6GB+256GB的鳄鱼皮定制版16999元。而一周前,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8848钛金手机,发布了由劳伦斯·许设计的全球限量999部的8848故宫贺岁版手机,售价19999元。

不得不说,已到年底的国产手机行业因为这两个产品的发布,貌似要刮起一股浓浓的土豪风,并大有弥漫至2017年的趋势。小站君在被吹得缓不过神的同时,心中不免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一台手机卖两万,国产厂商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痛定思变

在许多朋友眼中,现今的国产手机就是性价比的化身,无论如何也扛不起万元价位这杆大旗。事实也的确如此,从2011年小米手机诞生以来,国产手机市场犹如洪荒时期的困兽大乱斗,又是价格战又是渠道战,不但把比拼价位从两三千一路降到千元以内,而且各方也是乐此不疲前仆后继,直将一片蓝海杀成了黑海。这其中,身为外来户的iphone和三星虽屹立不倒,但也隐约尝到了中低端市场份额被蚕食所引发的阵痛。

然而,这样的状况可能要在2017年发生转折。因为,从2016年甚至更早之前开始,相当一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已在着手准备自己的品牌救赎大计了。

细数一下,截止2016年,国产手机某些产品定价三千以上的情形屡见不鲜,甚至还打造了相应的产品系列。广为人知的有华为的Mate/P系列,中兴的天机系列,联想的Moto Z系列等。当然,更多厂商在这方面走的是试探性策略:包括小米在内的许多公司往往会将自己某阶段的旗舰机型定到三千以上的发布价,一旦发现好景不长便开始价格跳水,见风使舵导致的手忙脚乱不但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也验证了该策略的不可持续性。

诚如许多专业人士分析的那样,如果说国产手机厂商一直以玩票的心态和用户玩价格游戏,而不从产品提升这个根本点出发来打实涨价的基础,那么盲目提价的做法最终只会沦为笑柄。

事实上,面对苹果和三星的围剿,国产手机能在五年时间里把智能手机普及化,实在功不可没。但是,这样的成就是建立在友商之间杀红了眼的价格血拼和高端机领域依然仰人鼻息的耻辱之上的。所谓知耻而后勇,大概可能是对国产手机意图在高端机领域施展拳脚的最好注解。并且,经过了多年的积淀,也是时候该让国产手机在高端机型上坐庄了。

很明显,国产手机厂商在几年来的拼搏中收获的是见识的增长和自信的累积,尤其是一次次“内讧”后带来的思考。这些思考让其明白了iphone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内功不精还疲于奔命喊打喊杀。所以,静下心来做产品、用技术征服用户的心,就成了国产厂商们行事的圭臬。

大势兴起

当2016年华为P9的莱卡双摄、vivo Xplay 5的双曲面屏以及6G+128G存储、中兴天机7MAX的裸眼3D、小米5S 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和重磅级的小米MIX的全面屏等符号出现后,人们觉察到,国产手机貌似从只会堆砌硬件参数的Low-level境界里超脱了,一个将技术与产品内涵联系起来并以此打造品牌逼格的行业趋势正悄然兴起。

当然,这个队伍里也包含了8848和金立这样的以高端商务人士为销售对象的厂家。

如果说自认为苹果和三星都是纸老虎,未免有掩耳盗铃之嫌。巧合的是,新款iphone一代一代地推出,国人对其的口碑早已从当初盲目狂热崇拜下的一片叫好变成了理性发言,此种转变带来的是iPhone国内销量的持续不稳。至于三星,note7爆炸虽说是马失前蹄,但这又何尝不是国产厂商奋起直追的契机?

从根本上讲,高价位国产手机现在乃至未来能站得住脚,依靠的是国内用户理性消费观的提升。无论是技术狂热型还是追求身份象征的多金用户,如果有可供选择的国产高端手机摆在面前,于人于己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依稀可见的困局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国产手机应该在高档价位上稳扎稳打了。但是,居安思危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这个看起来一片光明的大趋势。

比如,老生常谈的是,技术专利对于所有公司、尤其是以互联网基因或者代工基因起家的手机公司的重要性。还有上游产业链,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比如在金立M2017发布会现场,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手机价格整体上升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产业链元器件价格普遍上涨。也就是说,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会挤占手机的品牌溢价空间,这对厂商和用户的利益都是巨大威胁。

而且,对真正意义上的用户群体进行定位和维护,也考验着厂商在高价之路上的持续前行能力。用户固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消费,但人人都想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产品,所以,培育品牌和培育用户这两个互有你我的方面,是需要国产厂商精心对待的,少不了还要向国外大厂商学习。

当然,最无解的难题是,习惯了打价格战的国内厂商们,会不会在高端机型上进行价格厮杀。毕竟如果国产高端机大量出现,竞争必然加剧。届时,能否不让苦心经营出来的高售价形象因价格跳水而毁于一旦,这是一个让人充满了无限想象的场景。

智能硬件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产手机卖上万元,底气从何而来?

国产手机向高端化布局已是趋势,但前路荆棘丛生。而且在许多朋友眼中,现今的国产手机就是性价比的化身,无论如何也扛不起万元价位这杆大旗。

作者:宫永咲

12月26日晚,金立在海口观澜湖的冯小刚电影公社举办了旗下M系列产品的开年之作——M2017发布会。会上除公布了M2017的配置参数外,还有这款手机的价格:6GB+128GB版6999元,6GB+256GB的鳄鱼皮定制版16999元。而一周前,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8848钛金手机,发布了由劳伦斯·许设计的全球限量999部的8848故宫贺岁版手机,售价19999元。

不得不说,已到年底的国产手机行业因为这两个产品的发布,貌似要刮起一股浓浓的土豪风,并大有弥漫至2017年的趋势。小站君在被吹得缓不过神的同时,心中不免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一台手机卖两万,国产厂商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痛定思变

在许多朋友眼中,现今的国产手机就是性价比的化身,无论如何也扛不起万元价位这杆大旗。事实也的确如此,从2011年小米手机诞生以来,国产手机市场犹如洪荒时期的困兽大乱斗,又是价格战又是渠道战,不但把比拼价位从两三千一路降到千元以内,而且各方也是乐此不疲前仆后继,直将一片蓝海杀成了黑海。这其中,身为外来户的iphone和三星虽屹立不倒,但也隐约尝到了中低端市场份额被蚕食所引发的阵痛。

然而,这样的状况可能要在2017年发生转折。因为,从2016年甚至更早之前开始,相当一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已在着手准备自己的品牌救赎大计了。

细数一下,截止2016年,国产手机某些产品定价三千以上的情形屡见不鲜,甚至还打造了相应的产品系列。广为人知的有华为的Mate/P系列,中兴的天机系列,联想的Moto Z系列等。当然,更多厂商在这方面走的是试探性策略:包括小米在内的许多公司往往会将自己某阶段的旗舰机型定到三千以上的发布价,一旦发现好景不长便开始价格跳水,见风使舵导致的手忙脚乱不但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也验证了该策略的不可持续性。

诚如许多专业人士分析的那样,如果说国产手机厂商一直以玩票的心态和用户玩价格游戏,而不从产品提升这个根本点出发来打实涨价的基础,那么盲目提价的做法最终只会沦为笑柄。

事实上,面对苹果和三星的围剿,国产手机能在五年时间里把智能手机普及化,实在功不可没。但是,这样的成就是建立在友商之间杀红了眼的价格血拼和高端机领域依然仰人鼻息的耻辱之上的。所谓知耻而后勇,大概可能是对国产手机意图在高端机领域施展拳脚的最好注解。并且,经过了多年的积淀,也是时候该让国产手机在高端机型上坐庄了。

很明显,国产手机厂商在几年来的拼搏中收获的是见识的增长和自信的累积,尤其是一次次“内讧”后带来的思考。这些思考让其明白了iphone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内功不精还疲于奔命喊打喊杀。所以,静下心来做产品、用技术征服用户的心,就成了国产厂商们行事的圭臬。

大势兴起

当2016年华为P9的莱卡双摄、vivo Xplay 5的双曲面屏以及6G+128G存储、中兴天机7MAX的裸眼3D、小米5S 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和重磅级的小米MIX的全面屏等符号出现后,人们觉察到,国产手机貌似从只会堆砌硬件参数的Low-level境界里超脱了,一个将技术与产品内涵联系起来并以此打造品牌逼格的行业趋势正悄然兴起。

当然,这个队伍里也包含了8848和金立这样的以高端商务人士为销售对象的厂家。

如果说自认为苹果和三星都是纸老虎,未免有掩耳盗铃之嫌。巧合的是,新款iphone一代一代地推出,国人对其的口碑早已从当初盲目狂热崇拜下的一片叫好变成了理性发言,此种转变带来的是iPhone国内销量的持续不稳。至于三星,note7爆炸虽说是马失前蹄,但这又何尝不是国产厂商奋起直追的契机?

从根本上讲,高价位国产手机现在乃至未来能站得住脚,依靠的是国内用户理性消费观的提升。无论是技术狂热型还是追求身份象征的多金用户,如果有可供选择的国产高端手机摆在面前,于人于己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依稀可见的困局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国产手机应该在高档价位上稳扎稳打了。但是,居安思危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这个看起来一片光明的大趋势。

比如,老生常谈的是,技术专利对于所有公司、尤其是以互联网基因或者代工基因起家的手机公司的重要性。还有上游产业链,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比如在金立M2017发布会现场,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手机价格整体上升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产业链元器件价格普遍上涨。也就是说,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会挤占手机的品牌溢价空间,这对厂商和用户的利益都是巨大威胁。

而且,对真正意义上的用户群体进行定位和维护,也考验着厂商在高价之路上的持续前行能力。用户固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消费,但人人都想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产品,所以,培育品牌和培育用户这两个互有你我的方面,是需要国产厂商精心对待的,少不了还要向国外大厂商学习。

当然,最无解的难题是,习惯了打价格战的国内厂商们,会不会在高端机型上进行价格厮杀。毕竟如果国产高端机大量出现,竞争必然加剧。届时,能否不让苦心经营出来的高售价形象因价格跳水而毁于一旦,这是一个让人充满了无限想象的场景。

智能硬件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