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大风来袭,帝都终于烟消云散,重见天日。然而,今天重审2016年各大影视公司的片单,才蓦然发现,比起这阵风,年初各大影视公司吹出的片单才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恰巧到了年底,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6年那些石沉大海的作品。
巨头公司
博纳:引进片很出彩,国产片需跟进
作为国内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影视公司,博纳的实力自然不必赘言。这家一直致力于国际化运营的公司在今年最闪耀的成绩依然是诸多国际化影片的引进。从小李子的获奖作《荒野猎人》,到李安的120帧巨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再到博纳参与投资的《独立日2》、《X战警:天启》、《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以及相对的小众电影《火海凌云》、《深海浩劫》;
博纳参与了一系列大片的引进,可谓抢尽风头。与此同时《澳门风云3》、《封神传奇》等电影也成了博纳今年的主打片。两部电影虽然票房表现迥异,但口碑还是很一致的——烂片。
2016年,博纳的“欠债”并不多。陈嘉上、郑中基执导的《神秘宝藏》在2014年拍出后,再一次与2016失之交臂;薛之谦、于小彤主演的《A测试之爱情大冒险》也在定档2016年12月30日后杳无音讯;《月色迷途》则在改名《夜色撩人》之后,被推到了2017年3月,海报已经被发出。其他错过2016的电影还有《战神戚继光》、《说来就来》、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的《明月几时有》等等。
上映影片质量:6分
拖延指数:2星
评语:引进片再好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做好国产片才是王道。
乐视:场面大,明星多,乐视的电影很“乐视”
2016年对于乐视来说算的上是多事之秋。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极速狂飙之后,乐视在2016年放慢了脚步,并被曝出了财政危机。与此同时,乐视拍出的电影也经历了过山车,从年初的寂静,到暑期档的《盗墓笔记》到国庆档的《爵迹》,再到贺岁档的《长城》。这三道乐视的“2016招牌菜”似乎都有她们的东家有着共同的特点——投资巨大、场面浮夸、明星众多。
虽然乐视影业在年初声称自己已经在用大数据遴选题材,但从这三部电影却只能给人一种故事空洞、华而不实的感觉。在题材方面,继《九层妖塔》后,乐视再次投资《盗墓笔记》,然而当井柏然和鹿晗番位之争成为本片最大卖点之后,乐视的“盗墓计划”宣告再次破产。
虽然乐视总给人一种在IP市场抢购的姿态,但实际上乐视的“欠债”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其中由蔡康永执导,小S和林志玲主演的《吃吃的爱》因投资等问题推迟开机,初步确定明年上映。张扬的两部西藏题材作品——《皮绳上的魂》和《冈仁波齐》虽然都已经如约亮相国际电影节,但最终却都无缘今年的国内院线。其余错过2016的还有《开学那天一起失恋》,定档2016,但已石沉大海;李易峰主演的《心理罪》已于2016年10月杀青,定档2017年;甄子丹、黄圣依主演的《冰封:时空行者》定档2017年,而已经向吴亦凡、鹿晗、张艺兴等一干小鲜肉发出邀请的《假日特攻》则基本敲定将于2017年暑期档与观众见面。
上映影片质量:5分
拖延指数:1星半
评语:乐视一向给人有钱任性的感觉,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电影本身,都一味注重大场面和明星阵容。在中国影视行业逐渐成熟的现今,这样的路线是否能够持久是值得怀疑的。
光线:自己拿的IP,含着泪也要拍下去
从《泰囧》、《致青春》,到今年的《美人鱼》。光线用一部部现象级的电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今年光线的参与的影片依旧延续了之前的路线。除了32亿票房的《美人鱼》之外,《谁的青春不迷茫》、《大鱼海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少年》以及引进片《你的名字》都洋溢着青春气息。
借着这股东风,光线在过去的几年中吃下了太多的IP。其中陈嘉上的《射雕英雄传》、陆川的《英格力士》、李仁港的《满洲快车》和高群书的《征服》都有流产的危险,这四部影片早在2012年就被列入了日程的。
饶雪漫自《左耳》后的又一部小说《沙漏》早在2015年11月就发布了海报,但目前为止却依旧未能开拍。前几天还曝出了鹿晗和郑爽将主演,2017年4月份开机的消息。因林心如结婚怀孕,《东宫》在2016立项后处于停滞状态,而2015年立项,由段奕宏主演的《改头换面》也似乎没有了进展,同样情况的还有朱德庸小说改编的《跟笨蛋一起谈恋爱》。更早的还有2013年的《新双旗镇刀客》和《上海滩》,前者甚至没有发布最终选角情况。此外,由光线旗下的霍尔果斯彩条屋牵头的动画《昨日青空》和《美食大冒险》也并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进展。
上映影片质量:6.5分
拖延指数:4星
评语:自己长的肉,哭着也要减掉。这句名言太适合现在的光线。
华谊:战略收缩,华谊开始精品路线
华谊在2016年显得尤为理性。华谊在《魔兽》、《封神传奇》以及冯小刚的巨制《我不是潘金莲》三部大片上都选择了“退居幕后”,做起了主控。而《摇滚藏獒》和《罗曼蒂克消亡史》两部影片虽然票房遇冷,但在业界却树立了良心片的形象。可以说,有了冯小刚压阵,华谊电影的质量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在2016年未上映的电影中,此前呼声很高的《少年巴比伦》将在2017年1月13日上映。由华谊投资,曾曝出将在中美同步上映的《琼斯的自由国度》、《耐撕侦探》和《世界之外》则被无限期推迟。另外一部华谊投资的中美合拍片《律师与杀手》则可能要到2018年才能和观众见面。
《美好的意外》也遭到了延迟,这部由桂纶镁,王景春主演的电影之前的档期是2016年8月12日。韩庚,王丽坤主演的《前任3:颜值大作战》初步定档2017年11月。值得一提的是,由华谊一手捧起的网剧——《山炮进城》大电影却并没有最新消息,其院线之路也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上映影片质量:7.5分
拖延指数:2星
评语:华谊算是在上榜公司中比较注重“质”,而非“量”的公司,在2016年做出了几部有水平的电影。但在多个项目中,华谊的收缩还是很明显的。
万达:说的多,做的少,万达不能只挣一个亿
如果说论哪个大公司的“拖延症”最严重,万达如果敢认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了。作为一家以院线起家的公司,万达今年真正的现象级作品恐怕只有《魔兽》了。在北美票房扑的鼻青脸肿之时,万达用自己遍布全国的电影院,生生搞出了14亿的票房,用自己的屏幕硬生生的捧出了一个爆款。
然而《魔兽》的成功却无法掩盖万达今年的颓势。到了年底,大家惊奇的发现,万达主创的电影在2016年竟无一部票房过亿。如果不是参投了《忍者神龟2》、《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科洛弗道十号》、《金刚狼3》、《长城》等卖座电影,今年对于万达来说绝对算的上是灾年了。
而在“未完成项目一栏”,万达却多到让人不忍直视。
除了由舒淇、王千源主演的《健忘村》和由黄渤、徐静蕾、段奕宏压阵的《记忆大师》已经定档2017年,而乌尔善执导的《寻龙诀2》则基本确定将在2018年登上大银幕之外,历史奇幻片《西洋》毫无进展,姜帝圭执导的大IP作品《斗破苍穹》则因限韩令遭受打击。两部喜剧作品,由冯巩编剧的《幸福马上来》和高晓攀的《兄弟,别闹》目前仍无进展。
同样没有进展的喜剧还有《大叔同萌》,动画喜剧《十万个冷笑话2》在定档2016年圣诞之后,最终爽约了事。两部悬疑电影王竞的《沉默的证人》和林伟克的《追击日》也鲜有声音。动画改编的《快把我哥带走》以及朱时茂儿子朱青阳执导的《自由女神耸耸肩》也尚无任何有价值的信息透露。
上映影片质量:5分
拖延指数:4星半
评语:作为院线起家的公司,在制作上万达有着自己先天的问题。用自己的院线捧自己的电影恐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其他公司
游族影业
如果选出今年最重磅的延期,《三体》电影版恐怕算是其中之一。从起初的定档2016年暑期,到后来因为后期等问题被迫搁浅。《三体》的延期甚至引发了关于中国人拍科幻片的大争论。
如今,《三体》最终定档2017年,而游族2016年公布的另外几部科幻题材电影《华夏之王》、《女神联盟》、《一千灵异夜》却还没有多少实际进展。除此之外,动画片《恐龙大赛车》也并没有明显动作。
拖延指数:5星
评语:虽然参与了《太平轮》上下部的制作,但游族真正出名却是因为《三体》。游族算是为数不多的因为一部推迟的电影而出名的制作公司。
基美影业
入股法国欧罗巴影业算是基美影业2016年最最重要的动作之一。2016年9月29日,基美正式宣布以6000万欧元收购欧罗巴27.89%的股份,实际上两家的合作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与欧罗巴一起到来的还有法国名导吕克贝松。在基美2016年的片单中,《超体2》、《勇士之门》、《盗潜黄金城》和《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等影片均出自这位法国国宝级导演的手笔。其中只有《勇士之门》已在2016年上映,其余三部均定档2017年。
此外,基努里维斯的新片《疯狂拉力赛》虽然定档2017年,却并未释放出足够的信息;类似情况的还有另一部由他主演的电影《克隆人》。另外一部基美投资的中美合拍片《边缘者》则暂时没有太多的信息。国产片方面李冰冰主演的《虎影侠》已经于2016年8月开拍,《国宝疑云之格里芬魔咒》则还在筹备中。
上映影片质量:5.5分
拖延指数:2星
评语:基美变身“国际基美”,只是吕克贝松已经不是当年的吕克贝松了。比起引进,如何让这些国外资源落地才更重要。
吹牛原因:大小公司各不同
造势,这就是大多数影视公司在每年年初都要在片单上吹牛的表面原因。但深究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不同规模的公司的目的是不同的。大公司圈地,小公司圈钱。
对于大公司来说,在有限的资源中抢到IP就相当于在沙漠中拿到了水源。但俗话说,“贪多嚼不烂”。拿下过多的IP,必定造成公司精力分散,影片质量难有保障。而对于小公司来说,由于能够调动的资源有限,长长的片单就成了他们融资的砝码。这样的行为从小处说就是吹给投资人看,但如果吹得太大,就难免会有欺诈的嫌疑。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了2015年的狂飙之后,开始了一个减速的过程。
很多公司在2016年都在消化他们在2015年圈到的IP,这就造成了2016大家齐吹牛的景象。
面对着这么多发射出来的卫星,作为观众来讲,我们还是希望无论多久才能拍出来,至少上映的电影一定要对得起观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