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OpenAI变局:四个唐僧与一个孙悟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OpenAI变局:四个唐僧与一个孙悟空

ChatGPT,能编写出其创造者OpenAI刚刚上演的“宫斗”大戏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中外管理杂志 杨光

又双叒叕听说,山姆和OpenAI于22号先后宣布:刚刚遭到解雇的山姆和格雷格,又将成功回归OpenAI董事会,山姆将继续担任CEO,而原董事会将做重大改组。这估计是让“Chat GPT8.0”都会崩溃宕机的大反转。但是,于21日写就的本文,将不做任何修改——完全没必要。因为人间最重要的事,不会因为一次剧本反转,就失去了对未来的意义。这也是价值思考与足球解说的区别。(杨光)

这个变局,也许对于“孙猴子”山姆和团队很不公平,也许对于这家公司的成长会元气大伤,也许公司董事会的决绝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社会人文哲学与长远发展的高度上去审视,会认为这即便是不圆满的,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必要的“紧箍咒”。

“究竟发生了什么?!”

ChatGPT,能编写出其创造者OpenAI刚刚上演的“宫斗”大戏吗?

在11月初2023OpenAI开发者大会之后,答案显然是“迟早”。但是,即便ChatGPT的知识储备已更新到了今年4月——也就是说,它已差不多学完了全人类数千年文明所积累的全部知识——它,和创造它的人,也完全想像不到仅仅一周后,其自身所发生的这次惊天变局。

是的,一周前还在潇洒主持开发者大会,其开发的创新令全球为之熬夜尖叫的OpenAI联合创始人、CEO:山姆·奥特曼(Sam Atlman),居然仅仅几天后就被自己创办公司的董事会给闪电解雇了!连同一起也几乎算被公司解雇的,是公司另一位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

这意味着一家炙手可热的新锐公司,在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时,居然会自己“干掉了”自己——至少按照我们中国式逻辑得出的第一反应是如此,并也因此而感到完全不可理喻。

“凭什么呢?!”

OpenAI的官方声明显示:面对全世界都能口若悬河的山姆,却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因而董事会不再对他继续领导OpenAI充满信心”。这个含糊其辞的理由,不仅让全世界张着嘴巴看得云里雾里,山姆本人也同样全无准备且不明所以,能表达的只有“震惊和痛苦”。更不可思议的是,与山姆及全世界一样瞠目结舌的,还有OpenAI的第一大股东:微软。据说微软高层也是在此消息公布前的几分钟才获知的!

据爆料,11月16日,山姆收到董事兼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克斯维尔(Ilya Sutskever)发来的短信,要求次日中午谈话。于是山姆参加了一次谷歌线上会议,除了董事会主席格雷格以外,其他董事都在场。伊利亚告诉山姆他将被解雇。当天中午格雷格也被告知,他将被从董事会中除名(但他对公司至关重要,将保留公司职位),而山姆已被解雇。随后,OpenAI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莫非……又一个“乔布斯”诞生了?

但比当年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更神奇的是,创业的,当家的,干活的,出钱的,这些我们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力量,居然一下都成了浮云。

“这怎么可能?!”

经过30年现代企业制度的洗礼,我们当然都知道董事会有权决定对董事长和CEO的任命与解聘。但当这样一个完全合法的决定,出现在“2023年的OpenAI”时,地球人都明白这个决定究竟有多么多么地不同寻常。

在一个如此极不寻常的时点,出现一个如此极不寻常的董事会决议,一定来自一个极不寻常的董事会。

这次变局之前,OpenAI的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格雷格和山姆退出后,现由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克斯维尔、Quora首席执行官亚当.德安吉洛(Adam D'Angelo)、技术企业家塔莎.麦考利(Tasha McCauley),以及乔治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海伦.托纳(Helen Toner)组成。

这看起来只是一串国人看着头晕的洋人名字。实则大有玄机。

您注意到了吗?这名单里居然没有微软派出的董事,连一位都没有——而微软却是OpenAI最大的股东。要知道,之前微软可是一掷千金投资了高达130亿美元,目前仍占有OpenAI 49%的股份!而与之相反的一个事实是,创始人山姆虽然是董事兼CEO,却并不持有OpenAI 的股份!当然外部董事更不持有股份。

也就是说,这家超牛的科技公司,出钱持大股的竟然进不了董事会(更别说占有匹配出资比例的董事席位),而创业干活的能进董事会却不持有股份,最终拍板的居然是同样不持股的外部董事。这不是很奇葩吗?

但是,也许正是OpenAI 这样结构奇葩的董事会,才得以造就了ChatGPT这个或将重构人类未来方向的奇迹。

事发突然全无迹象,具体内情尚有待确认,但我们从一些爆料多少可以看出这个奇葩公司治理架构背后的端倪。据经济学家郑志刚之前在FT中文网的分析,OpenAI选择了一种新的股权投资协议模式,使得公司盈利后,OpenAI的利润分配将按照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优先保证埃隆·马斯克(对,就是那个造就了特斯拉、能发射卫星回收火箭,并铁了心要飞去火星的神奇家伙)、彼等首批投资者收回初始资本;在第二阶段,微软将有权获得OpenAI 75%的利润,直至收回其130亿美元投资;第三阶段,在OpenAI的利润达到920亿美元后,微软在该公司利润分配比例将下降到49%,剩余49%的利润由其他风险投资者和OpenAI的员工作为有限合伙人分享;第四阶段,在利润达到1500亿美元后,微软和其他风险投资者的股份将无偿转让给目前负责OpenAI LP投资管理的普通合伙人——OpenAI Nonprofit。”

从董事会席位的分配,到利润分配的设计,我们都会发现相同的一点:面对创新型技术,资本不再一言九鼎,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哪怕是看起来懂技术的龙头链主。以微软为代表的产业资本,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已经谦逊地低下了自己的头。出钱的,在制度设计层面,从决策权乃至到知情权,已经全面让位于干事的。

这倒有些像一百多年前山西票号的东家与掌柜:东家除了在家数钱,连铺子都不能去。于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仅加以分离,甚至实现了隔离。只是OpenAI又进一步,将掌柜的小股东身份也剥夺了,同时通过利润与股权机制,将其利益彻底地“长期化”与“最大化”,并合二为一。

山西票号对今人已然成为模糊的遥远,以至于很多企业家去了平遥古城反而心生惊奇。是的,我们过去30年,受“现代企业制度”最深的影响,与其说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通常也做不到),不如说是大股东说了就算(这个一定要做到)——直到技术取代资金,成为价值创造第一驱动因素的现在和未来。

“可图什么呢?!”

“出钱的”指望在“失控”中挣到钱,“干活的”指望在“未来”挣大钱,那“拍板的”指望什么呢?

事实上,OpenAI作为一个纯技术发烧友组织,2015年创办时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质。即便后来因为商业资本的投入,需要具备一定的营利拓展,但是其董事会始终有很强的“价值观情结”,而非紧盯财务报表的唯利是图,甚至还设定了利润上限——说白了,就是跟钱有仇。

而目前在任的四名董事中,只有首席科学家伊利亚是OpenAI员工。他很显然是AI权威,加入OpenAI之前在谷歌担任科学家,目前主要负责人工智能的监督工作。亚当于2018年加入 OpenAI董事会时,有一个“很拧巴”的观点:OpenAI不应该成为一家科技巨擘,因为这并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塔莎今年才加入OpenAI董事会,她与另一位董事海伦一起担任国际人工智能治理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而海伦的职责是AI安全。通常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各有所长,但OpenAI完全不同:四名外部董事的主要职责。居然都是AI安全!

因此有分析说:作为OpenAI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代表了公司的灵魂和初衷:非营利和安全。而他们四位,如今都认为在山姆领导下的OpenAI,已然偏离了这个方向。

“就没得商量吗?!”

而山姆,确实是一个敢于打上凌霄殿的孙猴子。

据说,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评价山姆:“野心超过了硅谷能容纳的边界”,“如果把他扔到某个食人族之岛,5年后他将成为这个岛的国王”。

据报道,2014年不到30岁的山姆担任了YC创业孵化器CEO,5年时间带领YC市值接近1500亿美元。2015年,他与马斯克、格雷格等人共同成立OpenAI。2019年之前,他的身份是OpenAI的投资人。2019年,他正式成为OpenAI的CEO。今年,OpenAI开始在商业化之路上一路狂奔,包括推出付费版产品、定制化企业版等。10月,山姆告诉OpenAI员工,今年公司营收将达到13亿美元。而2022年,该公司营收仅2800万美元。在他的带领下,OpenAI的最新估值已经达到900亿美元。

而刚刚结束的今年开发者大会上,山姆领导下的ChatGPT给全球的AI发烧友和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商业场景空间。当ChatGPT即将可以个性化定制时,可想而知AI的商业场景和成长空间该有多大!

而这,真不只是能挣多少钱的问题。也许中国主流社会的关切点就是止于此。但西方不是。他们更关心这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于是,“技术”与“伦理”、“生意”与“安全”、“商业”与“责任”、“爆点”与“终极”,就成为了一对泾渭分明的矛盾——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大是大非的矛盾。对于一个只谈利益而淡漠是非、只重眼前忽视未来的社会,这是难以理解的,看起来总是“自缚手脚”。但对于一个思考本质、着眼长远的社会而言,这却是必须要去坚守的价值红线。

今年2月,马斯克就曾在ChatGDP横空出世惊为天人时指出:“OpenAI最初是作为一家开源的非营利性公司而创建的,为了抗衡谷歌。这也是我把它命名为OpenAI的原因。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家闭源的营利性公司,由微软有效控制。这完全违背了我的本意。” 因此,当这次罢免事件发生时,马斯克也毫无保留对董事会的解雇决定给予了支持。

于是,一次看来匪夷所思的解雇,已然变得理所当然。一场貌似冷酷无情的宫斗,其实竟是三观论剑。

“这意味着什么?!”

这件事在这几天还在不断发酵,天天有新闻。

据说OpenAI人心不稳、骨干思叛;据说山姆意图反击、不甘出局;据说微软有意躬身入局,扶持“复辟”;于是据说董事会压力山大,或将妥协。但随后微软CEO纳德拉又宣布山姆将加盟微软,良禽择木而栖。最新据说,微软将斥资77亿美元为每位离职的OpenAI员工提供1000万美元的天价签字费,为此微软市值暴涨。一番过山车一般疯狂的博弈较量之后,山姆或许仍没能回到自己的公司,未来会不会或成为乔布斯第二,变数多多。而OpenAI 会不会就此解体,还有没有未来,也变数多多。黄雀在后的微软又是不是最终赢家,能不能继续推动AI健康发展,同样变数多多。

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一贯的看法是:任何一件事看起来再重要,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永远是一件事的影响。

那么这起围绕“AI”的“人力宫斗”,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我很有限的视野看来,意味着围绕商业发展的资本、技术、社会责任这三者的关系,正在重构。

第一,资本正在让位于技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人类社会高速飞奔的最大引擎。

第二,技术又在受制于伦理,社会责任将会成为制衡技术狂奔失控的终极缰绳。

因此这个变局,也许对于“孙猴子”山姆和团队很不公平,也许对于这家公司的成长会元气大伤,也许公司董事会的决绝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社会人文哲学与长远发展的高度上去审视,会认为这即便是不圆满的,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必要的“紧箍咒”。

是的,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为了什么,不管你已创造了什么,你都不能凌驾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福祉之上——没有例外。绝对吗?过头吗?有可能,但这也远比无为空缺而任由失控,要好得多。人类的命运,肯定远比一家公司、一项技术的命运,重要得多。

看似隔岸观火的中国企业与中国社会,尤其值得就此契机,反躬深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OpenAI

  • 八家美国报社起诉OpenAI及微软侵犯版权
  • OpenAI遭投诉,涉嫌违反欧盟隐私法规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OpenAI变局:四个唐僧与一个孙悟空

ChatGPT,能编写出其创造者OpenAI刚刚上演的“宫斗”大戏吗?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中外管理杂志 杨光

又双叒叕听说,山姆和OpenAI于22号先后宣布:刚刚遭到解雇的山姆和格雷格,又将成功回归OpenAI董事会,山姆将继续担任CEO,而原董事会将做重大改组。这估计是让“Chat GPT8.0”都会崩溃宕机的大反转。但是,于21日写就的本文,将不做任何修改——完全没必要。因为人间最重要的事,不会因为一次剧本反转,就失去了对未来的意义。这也是价值思考与足球解说的区别。(杨光)

这个变局,也许对于“孙猴子”山姆和团队很不公平,也许对于这家公司的成长会元气大伤,也许公司董事会的决绝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社会人文哲学与长远发展的高度上去审视,会认为这即便是不圆满的,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必要的“紧箍咒”。

“究竟发生了什么?!”

ChatGPT,能编写出其创造者OpenAI刚刚上演的“宫斗”大戏吗?

在11月初2023OpenAI开发者大会之后,答案显然是“迟早”。但是,即便ChatGPT的知识储备已更新到了今年4月——也就是说,它已差不多学完了全人类数千年文明所积累的全部知识——它,和创造它的人,也完全想像不到仅仅一周后,其自身所发生的这次惊天变局。

是的,一周前还在潇洒主持开发者大会,其开发的创新令全球为之熬夜尖叫的OpenAI联合创始人、CEO:山姆·奥特曼(Sam Atlman),居然仅仅几天后就被自己创办公司的董事会给闪电解雇了!连同一起也几乎算被公司解雇的,是公司另一位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

这意味着一家炙手可热的新锐公司,在如日中天、蒸蒸日上时,居然会自己“干掉了”自己——至少按照我们中国式逻辑得出的第一反应是如此,并也因此而感到完全不可理喻。

“凭什么呢?!”

OpenAI的官方声明显示:面对全世界都能口若悬河的山姆,却在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阻碍了董事会履行职责的能力,因而董事会不再对他继续领导OpenAI充满信心”。这个含糊其辞的理由,不仅让全世界张着嘴巴看得云里雾里,山姆本人也同样全无准备且不明所以,能表达的只有“震惊和痛苦”。更不可思议的是,与山姆及全世界一样瞠目结舌的,还有OpenAI的第一大股东:微软。据说微软高层也是在此消息公布前的几分钟才获知的!

据爆料,11月16日,山姆收到董事兼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克斯维尔(Ilya Sutskever)发来的短信,要求次日中午谈话。于是山姆参加了一次谷歌线上会议,除了董事会主席格雷格以外,其他董事都在场。伊利亚告诉山姆他将被解雇。当天中午格雷格也被告知,他将被从董事会中除名(但他对公司至关重要,将保留公司职位),而山姆已被解雇。随后,OpenAI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莫非……又一个“乔布斯”诞生了?

但比当年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更神奇的是,创业的,当家的,干活的,出钱的,这些我们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力量,居然一下都成了浮云。

“这怎么可能?!”

经过30年现代企业制度的洗礼,我们当然都知道董事会有权决定对董事长和CEO的任命与解聘。但当这样一个完全合法的决定,出现在“2023年的OpenAI”时,地球人都明白这个决定究竟有多么多么地不同寻常。

在一个如此极不寻常的时点,出现一个如此极不寻常的董事会决议,一定来自一个极不寻常的董事会。

这次变局之前,OpenAI的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格雷格和山姆退出后,现由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克斯维尔、Quora首席执行官亚当.德安吉洛(Adam D'Angelo)、技术企业家塔莎.麦考利(Tasha McCauley),以及乔治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海伦.托纳(Helen Toner)组成。

这看起来只是一串国人看着头晕的洋人名字。实则大有玄机。

您注意到了吗?这名单里居然没有微软派出的董事,连一位都没有——而微软却是OpenAI最大的股东。要知道,之前微软可是一掷千金投资了高达130亿美元,目前仍占有OpenAI 49%的股份!而与之相反的一个事实是,创始人山姆虽然是董事兼CEO,却并不持有OpenAI 的股份!当然外部董事更不持有股份。

也就是说,这家超牛的科技公司,出钱持大股的竟然进不了董事会(更别说占有匹配出资比例的董事席位),而创业干活的能进董事会却不持有股份,最终拍板的居然是同样不持股的外部董事。这不是很奇葩吗?

但是,也许正是OpenAI 这样结构奇葩的董事会,才得以造就了ChatGPT这个或将重构人类未来方向的奇迹。

事发突然全无迹象,具体内情尚有待确认,但我们从一些爆料多少可以看出这个奇葩公司治理架构背后的端倪。据经济学家郑志刚之前在FT中文网的分析,OpenAI选择了一种新的股权投资协议模式,使得公司盈利后,OpenAI的利润分配将按照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将优先保证埃隆·马斯克(对,就是那个造就了特斯拉、能发射卫星回收火箭,并铁了心要飞去火星的神奇家伙)、彼等首批投资者收回初始资本;在第二阶段,微软将有权获得OpenAI 75%的利润,直至收回其130亿美元投资;第三阶段,在OpenAI的利润达到920亿美元后,微软在该公司利润分配比例将下降到49%,剩余49%的利润由其他风险投资者和OpenAI的员工作为有限合伙人分享;第四阶段,在利润达到1500亿美元后,微软和其他风险投资者的股份将无偿转让给目前负责OpenAI LP投资管理的普通合伙人——OpenAI Nonprofit。”

从董事会席位的分配,到利润分配的设计,我们都会发现相同的一点:面对创新型技术,资本不再一言九鼎,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哪怕是看起来懂技术的龙头链主。以微软为代表的产业资本,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已经谦逊地低下了自己的头。出钱的,在制度设计层面,从决策权乃至到知情权,已经全面让位于干事的。

这倒有些像一百多年前山西票号的东家与掌柜:东家除了在家数钱,连铺子都不能去。于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不仅加以分离,甚至实现了隔离。只是OpenAI又进一步,将掌柜的小股东身份也剥夺了,同时通过利润与股权机制,将其利益彻底地“长期化”与“最大化”,并合二为一。

山西票号对今人已然成为模糊的遥远,以至于很多企业家去了平遥古城反而心生惊奇。是的,我们过去30年,受“现代企业制度”最深的影响,与其说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通常也做不到),不如说是大股东说了就算(这个一定要做到)——直到技术取代资金,成为价值创造第一驱动因素的现在和未来。

“可图什么呢?!”

“出钱的”指望在“失控”中挣到钱,“干活的”指望在“未来”挣大钱,那“拍板的”指望什么呢?

事实上,OpenAI作为一个纯技术发烧友组织,2015年创办时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质。即便后来因为商业资本的投入,需要具备一定的营利拓展,但是其董事会始终有很强的“价值观情结”,而非紧盯财务报表的唯利是图,甚至还设定了利润上限——说白了,就是跟钱有仇。

而目前在任的四名董事中,只有首席科学家伊利亚是OpenAI员工。他很显然是AI权威,加入OpenAI之前在谷歌担任科学家,目前主要负责人工智能的监督工作。亚当于2018年加入 OpenAI董事会时,有一个“很拧巴”的观点:OpenAI不应该成为一家科技巨擘,因为这并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塔莎今年才加入OpenAI董事会,她与另一位董事海伦一起担任国际人工智能治理中心顾问委员会成员,而海伦的职责是AI安全。通常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各有所长,但OpenAI完全不同:四名外部董事的主要职责。居然都是AI安全!

因此有分析说:作为OpenAI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代表了公司的灵魂和初衷:非营利和安全。而他们四位,如今都认为在山姆领导下的OpenAI,已然偏离了这个方向。

“就没得商量吗?!”

而山姆,确实是一个敢于打上凌霄殿的孙猴子。

据说,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评价山姆:“野心超过了硅谷能容纳的边界”,“如果把他扔到某个食人族之岛,5年后他将成为这个岛的国王”。

据报道,2014年不到30岁的山姆担任了YC创业孵化器CEO,5年时间带领YC市值接近1500亿美元。2015年,他与马斯克、格雷格等人共同成立OpenAI。2019年之前,他的身份是OpenAI的投资人。2019年,他正式成为OpenAI的CEO。今年,OpenAI开始在商业化之路上一路狂奔,包括推出付费版产品、定制化企业版等。10月,山姆告诉OpenAI员工,今年公司营收将达到13亿美元。而2022年,该公司营收仅2800万美元。在他的带领下,OpenAI的最新估值已经达到900亿美元。

而刚刚结束的今年开发者大会上,山姆领导下的ChatGPT给全球的AI发烧友和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商业场景空间。当ChatGPT即将可以个性化定制时,可想而知AI的商业场景和成长空间该有多大!

而这,真不只是能挣多少钱的问题。也许中国主流社会的关切点就是止于此。但西方不是。他们更关心这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于是,“技术”与“伦理”、“生意”与“安全”、“商业”与“责任”、“爆点”与“终极”,就成为了一对泾渭分明的矛盾——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大是大非的矛盾。对于一个只谈利益而淡漠是非、只重眼前忽视未来的社会,这是难以理解的,看起来总是“自缚手脚”。但对于一个思考本质、着眼长远的社会而言,这却是必须要去坚守的价值红线。

今年2月,马斯克就曾在ChatGDP横空出世惊为天人时指出:“OpenAI最初是作为一家开源的非营利性公司而创建的,为了抗衡谷歌。这也是我把它命名为OpenAI的原因。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家闭源的营利性公司,由微软有效控制。这完全违背了我的本意。” 因此,当这次罢免事件发生时,马斯克也毫无保留对董事会的解雇决定给予了支持。

于是,一次看来匪夷所思的解雇,已然变得理所当然。一场貌似冷酷无情的宫斗,其实竟是三观论剑。

“这意味着什么?!”

这件事在这几天还在不断发酵,天天有新闻。

据说OpenAI人心不稳、骨干思叛;据说山姆意图反击、不甘出局;据说微软有意躬身入局,扶持“复辟”;于是据说董事会压力山大,或将妥协。但随后微软CEO纳德拉又宣布山姆将加盟微软,良禽择木而栖。最新据说,微软将斥资77亿美元为每位离职的OpenAI员工提供1000万美元的天价签字费,为此微软市值暴涨。一番过山车一般疯狂的博弈较量之后,山姆或许仍没能回到自己的公司,未来会不会或成为乔布斯第二,变数多多。而OpenAI 会不会就此解体,还有没有未来,也变数多多。黄雀在后的微软又是不是最终赢家,能不能继续推动AI健康发展,同样变数多多。

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一贯的看法是:任何一件事看起来再重要,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永远是一件事的影响。

那么这起围绕“AI”的“人力宫斗”,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我很有限的视野看来,意味着围绕商业发展的资本、技术、社会责任这三者的关系,正在重构。

第一,资本正在让位于技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人类社会高速飞奔的最大引擎。

第二,技术又在受制于伦理,社会责任将会成为制衡技术狂奔失控的终极缰绳。

因此这个变局,也许对于“孙猴子”山姆和团队很不公平,也许对于这家公司的成长会元气大伤,也许公司董事会的决绝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社会人文哲学与长远发展的高度上去审视,会认为这即便是不圆满的,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必要的“紧箍咒”。

是的,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为了什么,不管你已创造了什么,你都不能凌驾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安全福祉之上——没有例外。绝对吗?过头吗?有可能,但这也远比无为空缺而任由失控,要好得多。人类的命运,肯定远比一家公司、一项技术的命运,重要得多。

看似隔岸观火的中国企业与中国社会,尤其值得就此契机,反躬深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