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导演徐纪周和作者雷米,聊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幕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导演徐纪周和作者雷米,聊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幕后

徐纪周早在4年前就买下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版权,当时市场上还没有IP的概念,大众的主流还是拍喜剧,警匪影片市场基本也难有开拓,加之小说本身诸多敏感部分,买下这本小说纯粹出于一腔热血的喜欢,“风险很大”。

雷米,国家公安部直属学院教师,所著《心理罪》系列网络点击量超10亿,因此成就“中国心理犯罪小说第一人”。其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刚杀青不久,由安乐电影、上影集团等公司出品,邓超、阮经天、刘诗诗主演,雷米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个角色,据说拍戏过程中“一条过”。

徐纪周,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8.6分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杀虎口》、《战雷》导演,擅长军旅警匪题材的“鬼才”,也是此次《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导演和编剧,徐纪周给演员雷米打100分,不知道是否因为受访时雷米坐在对面的缘故。

一个周六,在清华大学附近某个著名的社交网站总部,两人被安排在此拍摄一个节目,白天的拍摄接近尾声,雷米和徐纪周在门口抽烟,看到记者走过,他们友好地打了声招呼“辛苦啦!”这是一个友好的开始,不过因为电影还未展开宣传,一些信息还“不能说”,但最主要的方面,两位也算大方。

徐纪周12年买下电影版权,审查打交道花了3年

“城市之光,从看到你的那一天起,我已经在你的世界里待了四年,你在我的血液里!”

时间回到2012年,那时徐纪周在重庆拍戏,雷米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正式上市之前,徐纪周提前拿到了样书,看了,“夜不能寐”,随后和雷米在微博上加了关注,后来要了电话,电影版权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徐纪周早在4年前就买下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版权,当时市场上还没有IP的概念,大众的主流还是拍喜剧,警匪影片市场基本也难有开拓,加之小说本身诸多敏感部分,买下这本小说纯粹出于一腔热血的喜欢,“风险很大”,雷米在描述两人初识时,一脸知音相识的热切,“可能因为我们俩都有比较‘二’的执念”。后来徐纪周4年都在磨这个剧本,13年写完初稿,14、15、16年,一直在跟审查部门打交道。所幸终于拿到了拍摄许可证。

中途有点坎坷,审查遇到难题时,徐纪周也跟雷米开玩笑:“你能不能写点能拍的东西?”徐纪周说,这几年下来,审查部门对于悬疑犯罪题材影片整体的审查尺度还是宽松了,政治舆论环境也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可能(上面)对公安系,警匪系也有一些宣传上的需要,他们给的意见基本都比较简单,可以接受,恰是自己认为敏感和麻烦地方的都比较顺利过审了,“中间有点坎坷也正常”。

坐在旁边的雷米补上一句:“但有时候你还是觉得这事儿没难度就没劲了哈”,徐纪周笑了笑:“当然,风险越大,赢面越大”。

那么,经历几年的剧本调试下来,电影中又有几分原著的影子?徐纪周自信:“精华都在”,因为“这个戏不会是卖血腥暴力的”,他说,血腥暴力那些元素肯定是会有,但如果说除去血腥暴力啥都没有,那我们也是拍得太狭隘了,这个影片展现的东西其实很多,包括中国社会一些现状和道德法律之间的抉择,暴力血腥恐怖是一些小噱头,如果说到时要删减一部分,也不会缩减或影响整部电影的品质的。当然这部电影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塑造了警察形象,帮警察说了好多平时没有机会和渠道说的话,“审查部门还挺喜欢的”。

目前电影还在剪辑阶段,初步预定,可能在2017年上映。

“邓超、阮经天、刘诗诗都有颠覆,演员雷米表现100分!”

问到为什么要来演一个角色,是不是写的时候就想给自己加戏,雷米表示很无辜,“我跟徐老师定版权的时候开玩笑说留一个角色给我演吧,几年后徐老师让我来演,我问,我演哪个呀?”徐纪周也笑了笑,“这不当时你定的吗?”

他说,之前都在剧组看热闹,开机和开始表演的时机都不知道,更拿捏不好表演的分寸,后经过导演在现场“咆哮”+“嘲笑”的指导,“轻松”实现了“一条过”。

雷米表示,因为他本身对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期望极高,相信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而能在这样的电影里露个脸,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同时这个电影还是根据自己的原著小说改编的。他也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向往,但真正接触后,才觉得这个行当太艰苦了。

演员雷米的表演多少分?徐纪周看着对面的雷米,“100分!”,雷米也为徐纪周圆场:“他是觉得我这种状态能演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过后徐纪周点点头:“演的挺好的。”

而关于其他几位主演,饰演方木的邓超是制片人江志强推荐的,当时《烈日灼心》还未上映,安乐按照市场影响力、演技、年龄段来定方木的扮演者,邓超是第一人选。另一个角色江亚,雷米表示这是他对之“情感最为复杂的角色”,因为在整个《心理罪》系列小说的人物中,江亚是犯罪能力最强的,是方木真正的对手,这种角色魅力能吸引一部分观众,就像《黑暗骑士》里的小丑,是非常难得的一个犯罪天才。而同时他的一部分作案动机也值得同情,会有部分读者对于他的某些行为表示认同,它是读者认为的不敢把自己想法付诸于现实的一个“精神偶像”,做了很多读者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阮经天来饰演江亚也是江志强推荐的,徐纪周总共和阮经天见了三次,谈了对角色的看法,想象中这个人是什么状态,需要做哪些功课和准备,到第三次试妆,“他(江亚)已经进去了”。

而刘诗诗饰演的米楠这次的造型和气质不同于以往的柔美形象,更有干练利索的大胆突破,徐纪周说刘诗诗本人有着很开朗、帅气潇洒的一面,可惜从未在影视剧中表现出来过,而她本人也不排斥表现这方面。由于未到宣传期,导演表示不能透露太多,不过他总结了一下:“他们三人的主观意愿来演这个戏,都是为了颠覆和寻求突破。”

幕后:如何与江老板合作?

谈到与安乐的机缘,当时,徐纪周拿着雷米的小说原著去找江志强,很快就和安乐达成了合作。“我首先非常认同江老板,他也认同这个剧本和我的能力,而有些那个方向我能力欠缺的,他也会找人帮我弥补,我目前还没有那种感觉说一定要完成导演的自我表达,我觉得这是大家一起做的这个事。”,随后徐纪周解释道,江老板不是说强势,只是说从市场角度来看,哪个方向会更好。“他算是手把手地教我拍电影,非常感激”。

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从今年7月拍到11月,4个多月里,夜戏就有3个月,“好像这电影永远也拍不完似的”,回忆起那一段,徐纪周透出一种放松的神态,他说,电影拍得很慢,每天各种夜戏拍不完,“但我觉得也正常,每次我拍得崩溃的戏后面都火了。”

“拍不完有时也是江老板觉得缺点什么,建议补拍几个镜头,或是再补一条,江老板盯的很紧,而我也喜欢,需要人管着,觉得这样挺好的,一般人弄不了我,我心服口服。”

那会影响到创作自由吗?

“对自由度的要求是什么?还是一个个人观念吧,我的观点是,要那么多自由干什么,只要为戏好,为作品好,我不需要那么多随心所欲。”徐纪周说道,带着北京人的爽快,“我倒是希望旁边有人做指引,给我方向,告诉我什么好,什么不好,而且我也非常相信他,他是亚洲区专业性最强的制片人,哦不,世界范围的,无论内地的、香港的还是美国那套,每一个环境里的电影生态体系、人脉,江老板都非常熟稔,而且能把资源很好结合在一块,好多人说1+1不是等于2,有时需要消耗和折磨,但在江老板这儿,则远远大于2,所以我特别高兴跟他在一起合作。”

“暖男”雷米

无论是微博上那个见义勇为的刘鹏(雷米真名),还是现实生活中心宽体胖会自然体贴帮工作人员捡起书包的雷米,用一个流行词,他更具备“暖”的属性。怎么会是写出书中如此黑暗、阴沉故事的人呢?

而雷米也只能笑笑说,“性格和爱好也不是那么同一回事,之前我认为爱看《心理罪》小说的应该男性居多,后来发现女性读者也不在少数,我生活中不着调和乐观多一些,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还有人认为我是解放前作者哈哈。”

他说,自己对写这类的刑侦探案小说情有独钟,写作是除了教师身份之外的一种表达途径,他不会甘于沉默。但相比较他更喜欢教师的身份,觉得它更有意义和价值,能够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看,还是和大众印象反差比较大的作者。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笔名“雷米”来自于他和妻子的小名各取一个字组合,而角色“米楠”的“米”就是这个字,他之前在采访中透露性格坚强,处理问题果断的“米楠”基本是以自己妻子为角色原型塑造的,尤其在人物整体性格层次上,模仿比照的多一些。后来经过媒体的误传,风向变了,妻子还跟他抱怨说,“你看现在大家都觉得我曾经是个失足少女。”哭笑不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导演徐纪周和作者雷米,聊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幕后

徐纪周早在4年前就买下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版权,当时市场上还没有IP的概念,大众的主流还是拍喜剧,警匪影片市场基本也难有开拓,加之小说本身诸多敏感部分,买下这本小说纯粹出于一腔热血的喜欢,“风险很大”。

雷米,国家公安部直属学院教师,所著《心理罪》系列网络点击量超10亿,因此成就“中国心理犯罪小说第一人”。其原著小说改编的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刚杀青不久,由安乐电影、上影集团等公司出品,邓超、阮经天、刘诗诗主演,雷米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个角色,据说拍戏过程中“一条过”。

徐纪周,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8.6分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杀虎口》、《战雷》导演,擅长军旅警匪题材的“鬼才”,也是此次《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导演和编剧,徐纪周给演员雷米打100分,不知道是否因为受访时雷米坐在对面的缘故。

一个周六,在清华大学附近某个著名的社交网站总部,两人被安排在此拍摄一个节目,白天的拍摄接近尾声,雷米和徐纪周在门口抽烟,看到记者走过,他们友好地打了声招呼“辛苦啦!”这是一个友好的开始,不过因为电影还未展开宣传,一些信息还“不能说”,但最主要的方面,两位也算大方。

徐纪周12年买下电影版权,审查打交道花了3年

“城市之光,从看到你的那一天起,我已经在你的世界里待了四年,你在我的血液里!”

时间回到2012年,那时徐纪周在重庆拍戏,雷米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正式上市之前,徐纪周提前拿到了样书,看了,“夜不能寐”,随后和雷米在微博上加了关注,后来要了电话,电影版权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徐纪周早在4年前就买下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版权,当时市场上还没有IP的概念,大众的主流还是拍喜剧,警匪影片市场基本也难有开拓,加之小说本身诸多敏感部分,买下这本小说纯粹出于一腔热血的喜欢,“风险很大”,雷米在描述两人初识时,一脸知音相识的热切,“可能因为我们俩都有比较‘二’的执念”。后来徐纪周4年都在磨这个剧本,13年写完初稿,14、15、16年,一直在跟审查部门打交道。所幸终于拿到了拍摄许可证。

中途有点坎坷,审查遇到难题时,徐纪周也跟雷米开玩笑:“你能不能写点能拍的东西?”徐纪周说,这几年下来,审查部门对于悬疑犯罪题材影片整体的审查尺度还是宽松了,政治舆论环境也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可能(上面)对公安系,警匪系也有一些宣传上的需要,他们给的意见基本都比较简单,可以接受,恰是自己认为敏感和麻烦地方的都比较顺利过审了,“中间有点坎坷也正常”。

坐在旁边的雷米补上一句:“但有时候你还是觉得这事儿没难度就没劲了哈”,徐纪周笑了笑:“当然,风险越大,赢面越大”。

那么,经历几年的剧本调试下来,电影中又有几分原著的影子?徐纪周自信:“精华都在”,因为“这个戏不会是卖血腥暴力的”,他说,血腥暴力那些元素肯定是会有,但如果说除去血腥暴力啥都没有,那我们也是拍得太狭隘了,这个影片展现的东西其实很多,包括中国社会一些现状和道德法律之间的抉择,暴力血腥恐怖是一些小噱头,如果说到时要删减一部分,也不会缩减或影响整部电影的品质的。当然这部电影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塑造了警察形象,帮警察说了好多平时没有机会和渠道说的话,“审查部门还挺喜欢的”。

目前电影还在剪辑阶段,初步预定,可能在2017年上映。

“邓超、阮经天、刘诗诗都有颠覆,演员雷米表现100分!”

问到为什么要来演一个角色,是不是写的时候就想给自己加戏,雷米表示很无辜,“我跟徐老师定版权的时候开玩笑说留一个角色给我演吧,几年后徐老师让我来演,我问,我演哪个呀?”徐纪周也笑了笑,“这不当时你定的吗?”

他说,之前都在剧组看热闹,开机和开始表演的时机都不知道,更拿捏不好表演的分寸,后经过导演在现场“咆哮”+“嘲笑”的指导,“轻松”实现了“一条过”。

雷米表示,因为他本身对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期望极高,相信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而能在这样的电影里露个脸,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同时这个电影还是根据自己的原著小说改编的。他也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向往,但真正接触后,才觉得这个行当太艰苦了。

演员雷米的表演多少分?徐纪周看着对面的雷米,“100分!”,雷米也为徐纪周圆场:“他是觉得我这种状态能演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过后徐纪周点点头:“演的挺好的。”

而关于其他几位主演,饰演方木的邓超是制片人江志强推荐的,当时《烈日灼心》还未上映,安乐按照市场影响力、演技、年龄段来定方木的扮演者,邓超是第一人选。另一个角色江亚,雷米表示这是他对之“情感最为复杂的角色”,因为在整个《心理罪》系列小说的人物中,江亚是犯罪能力最强的,是方木真正的对手,这种角色魅力能吸引一部分观众,就像《黑暗骑士》里的小丑,是非常难得的一个犯罪天才。而同时他的一部分作案动机也值得同情,会有部分读者对于他的某些行为表示认同,它是读者认为的不敢把自己想法付诸于现实的一个“精神偶像”,做了很多读者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阮经天来饰演江亚也是江志强推荐的,徐纪周总共和阮经天见了三次,谈了对角色的看法,想象中这个人是什么状态,需要做哪些功课和准备,到第三次试妆,“他(江亚)已经进去了”。

而刘诗诗饰演的米楠这次的造型和气质不同于以往的柔美形象,更有干练利索的大胆突破,徐纪周说刘诗诗本人有着很开朗、帅气潇洒的一面,可惜从未在影视剧中表现出来过,而她本人也不排斥表现这方面。由于未到宣传期,导演表示不能透露太多,不过他总结了一下:“他们三人的主观意愿来演这个戏,都是为了颠覆和寻求突破。”

幕后:如何与江老板合作?

谈到与安乐的机缘,当时,徐纪周拿着雷米的小说原著去找江志强,很快就和安乐达成了合作。“我首先非常认同江老板,他也认同这个剧本和我的能力,而有些那个方向我能力欠缺的,他也会找人帮我弥补,我目前还没有那种感觉说一定要完成导演的自我表达,我觉得这是大家一起做的这个事。”,随后徐纪周解释道,江老板不是说强势,只是说从市场角度来看,哪个方向会更好。“他算是手把手地教我拍电影,非常感激”。

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从今年7月拍到11月,4个多月里,夜戏就有3个月,“好像这电影永远也拍不完似的”,回忆起那一段,徐纪周透出一种放松的神态,他说,电影拍得很慢,每天各种夜戏拍不完,“但我觉得也正常,每次我拍得崩溃的戏后面都火了。”

“拍不完有时也是江老板觉得缺点什么,建议补拍几个镜头,或是再补一条,江老板盯的很紧,而我也喜欢,需要人管着,觉得这样挺好的,一般人弄不了我,我心服口服。”

那会影响到创作自由吗?

“对自由度的要求是什么?还是一个个人观念吧,我的观点是,要那么多自由干什么,只要为戏好,为作品好,我不需要那么多随心所欲。”徐纪周说道,带着北京人的爽快,“我倒是希望旁边有人做指引,给我方向,告诉我什么好,什么不好,而且我也非常相信他,他是亚洲区专业性最强的制片人,哦不,世界范围的,无论内地的、香港的还是美国那套,每一个环境里的电影生态体系、人脉,江老板都非常熟稔,而且能把资源很好结合在一块,好多人说1+1不是等于2,有时需要消耗和折磨,但在江老板这儿,则远远大于2,所以我特别高兴跟他在一起合作。”

“暖男”雷米

无论是微博上那个见义勇为的刘鹏(雷米真名),还是现实生活中心宽体胖会自然体贴帮工作人员捡起书包的雷米,用一个流行词,他更具备“暖”的属性。怎么会是写出书中如此黑暗、阴沉故事的人呢?

而雷米也只能笑笑说,“性格和爱好也不是那么同一回事,之前我认为爱看《心理罪》小说的应该男性居多,后来发现女性读者也不在少数,我生活中不着调和乐观多一些,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还有人认为我是解放前作者哈哈。”

他说,自己对写这类的刑侦探案小说情有独钟,写作是除了教师身份之外的一种表达途径,他不会甘于沉默。但相比较他更喜欢教师的身份,觉得它更有意义和价值,能够为社会做一点事情。

看,还是和大众印象反差比较大的作者。

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笔名“雷米”来自于他和妻子的小名各取一个字组合,而角色“米楠”的“米”就是这个字,他之前在采访中透露性格坚强,处理问题果断的“米楠”基本是以自己妻子为角色原型塑造的,尤其在人物整体性格层次上,模仿比照的多一些。后来经过媒体的误传,风向变了,妻子还跟他抱怨说,“你看现在大家都觉得我曾经是个失足少女。”哭笑不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