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王菲“天价”演唱会落幕,“互联网+”或将重新定义演出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王菲“天价”演唱会落幕,“互联网+”或将重新定义演出市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迅速强健起来是市场内各方都需考量的关键,中国演出市场已迎来最大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翟笑千

12月30日,王菲演唱会“幻乐一场”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圆满落幕,这场演唱会是自2010年王菲巡演后时隔6年的再度开唱。时隔多年的演唱会自传出消息以来便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头浪尖,尤其是开始售票以后,“天价门票”、“饥饿营销”、“玩砸了的营销”等俨然成了这场演唱会的标签。

天后王菲开演唱会本就是一个超级IP,加之此次高价门票以及随后的票价反转备受媒体与社会各界争议,可谓是中国演出市场为数不多的现象级事件。它所反映的行业问题值得讨论,背后所牵引出的中国文化演出市场现状更值得探讨。

1伴随一路争议,王菲现象级演唱会圆满落幕

自今年6月份传出王菲要开演唱会的消息后,有关此次演唱会的各种事宜就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近来的“天价门票”、“门票滞销”等一系列门票风波更是将王菲以及演唱会的主办方、票务平台等众方推向了舆论制高点。

随着12月30日晚演唱会的成功举办,座无虚席的现场也印证了王菲依强大的号召力,与售票环节有关的争议也落下帷幕。回过头来回顾事件全程,可谓是一波多折。

王菲演唱会要在年底举办的消息传出后不久,6月24日,经纪人陈家瑛便在微博怒斥“最贵一万三、最平三千以上的票价”为假消息。9月9日,王菲召开记者会,宣布演出时间为12月30日,演唱会门票最低1800元。

12月5日,王菲演唱会“幻乐一场”开始售票,大麦网发售演唱会门票,门票价格分为1800、5800、7800元(看台/内场)三个档次,且每位用户限购两张。据统计,当晚8:00开售后,门票不到30秒便全部售罄。随后,门票价格一路飙升,7800元的内场票被炒至20000元,黄牛票被炒至几十万一张,VIP票价甚至被叫价100万元拍卖。

12月19日,NewRadio网络电台创始人、资深DJ杨樾在个人社交平台中频频爆料演出商大量囤票,门票已卖不出原价,直言“这是一场已经崩盘的演出”。

12月23日,王思聪在节目中爆料演唱会的“天价”内幕,称王菲曾将演唱会票价定为1万,结果因物价局没通过而作罢。12月28日,金星在节目中讨论“天价门票”事件,纯属演出商套路,炮轰演唱会不值得一看。

王菲这几年的半隐退状态,带来了一场令粉丝珍惜的演唱会,本是一场盛事,却因门票风波变了味儿。同时,这次的门票风波也无疑将中国票务市场牵涉其中。

2被处罚或被调查,多方被无辜卷入风波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票务网站牛魔王和票牛均被上海市公安局立案调查,或将面临被关停的处罚。其主要原因便是参与了王菲演唱会等诸多演出门票的倒卖。据悉,牛魔王此次大量买进王菲门票,然后再以高价进行售卖,直接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的规定。牛魔王对此回应称公安方面只是了解情况,并未下达口头或文件的处罚。而票牛除了买进演出门票再加以卖出外,还涉嫌直接提供给黄牛资金以帮助其囤票并进行炒票。

此外,淘宝、西十区等平台,据悉虽没有因参与倒票行为而被列为处罚对象,但也被要求协助调查,并被要求加强对平台上卖家的监管。演唱会门票本就自带稀缺属性,加之主办方及几家售票平台均受到质疑,被指参与了门票的炒作转卖,造成了这次门票风波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针对种种质疑,各家售票平台也纷纷做出回应。

西十区网站创始人李明伟对于看台票跌穿票面价的现象表示,“由于出现了一些天价炒作,在很多平台上60万、100万,所以对她的购票意愿就降低了。”大麦网称此次风波是出于对市场预估的偏低。娱票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确售卖过王菲演唱会的礼包,但项目已经结束,礼包明码标价,卖得挺好的,已经卖光了。”

与大麦网所售原价票不同,娱票儿出售的除了一张价值7800或5800的内场票外,还为购买用户准备了包括王菲纪念版蒂凡尼项链、祖马龙香水,博纳黎手包和钱包在内的“伴手礼”。而对于转卖谣言,娱票儿也及时进行了澄清:“不存在所谓的转售,娱票儿通过正规渠道拿到的礼包,并且直接面向平台用户售卖,明码实价,不会再经过中间商。”

歌手的商业价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有机构或者粉丝愿意买单,价格的高低便不是问题,毕竟演出会本就属于稀缺的娱乐消费资源,只是一些不合乎规范的行为容易扰乱正常的秩序。抛开演唱会门票高价是否合理,线上线下都呈现出的火爆事态,所牵引出的是中国演出市场所存在的挑战与机遇。

3演唱会势头渐猛,“互联网+”或将重新定义演出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文化消费也在逐年增加,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中国演出市场正在逐渐回暖。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446.59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434.32亿元,上升了2.83%,其中商业演出票房达111亿元,同比增长13.4%,观众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8.3%。

演唱会及音乐节的票房收入从2013年的21.36亿元增长至2015年31.8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2.01%。文化演出市场成为继电影市场后的又一个热点,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演出市场虽仍处于成长阶段,有待完善,盈利模式也需进一步探索。

国外演出市场在运作模式方面就很值得借鉴。创立于2000年2月份的美国最大票务平台StubHub网站,之所以能够超越美国最大的票务代理商Ticketmaster(票务大师),靠的是其创新的B2B2C兼C2B2C模式,并通过建立透明、安全、公平的票务交易平台而获得市场内外一致认可。于2006年被eBay(亿贝)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创立于2006年的英国票务平台Viagogo,沿袭了StubHub的平台模式,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票务交易平台。

而在我国,行业内也在不断得寻找着突破口。面对机遇,基于移动社交的泛娱乐平台微影时代拓展演出领域,布局演出行业,旗下的娱票儿成为深受行业以及用户认可的娱乐票务平台,旗下格瓦拉生活品牌进行升级,进军演出市场,种种举措或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改变。

尽管需要克服的问题的挑战还有些许,但演唱会市场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前景很值得期待。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我国线下演唱会市场已达到百亿级别。同时,据艾瑞咨询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观看在线演唱会的用户达到47.1%。在线演唱会的观看人数从4.8万人到突破500万,仅用了两年时间。

与线下演唱会的参与感不同,线上演唱会可以抛去种种条件限制,以更便捷、性价比更高的观感体验得到大众认可。此次王菲演唱会,腾讯直播在线观看峰值高达2400多万作为在线音乐网站的扩展业务,在线演唱会这一模式在观看体验、音乐内容及粉丝运营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同时,随着与线下演唱会经纪公司、运营商合作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时代的线上音乐市场将具有更多机遇,未来势必会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中国演出市场繁荣共生的写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迅速强健起来是市场内各方都需考量的关键,中国演出市场已迎来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境况如何,大可拭目以待。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王菲“天价”演唱会落幕,“互联网+”或将重新定义演出市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迅速强健起来是市场内各方都需考量的关键,中国演出市场已迎来最大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翟笑千

12月30日,王菲演唱会“幻乐一场”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圆满落幕,这场演唱会是自2010年王菲巡演后时隔6年的再度开唱。时隔多年的演唱会自传出消息以来便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头浪尖,尤其是开始售票以后,“天价门票”、“饥饿营销”、“玩砸了的营销”等俨然成了这场演唱会的标签。

天后王菲开演唱会本就是一个超级IP,加之此次高价门票以及随后的票价反转备受媒体与社会各界争议,可谓是中国演出市场为数不多的现象级事件。它所反映的行业问题值得讨论,背后所牵引出的中国文化演出市场现状更值得探讨。

1伴随一路争议,王菲现象级演唱会圆满落幕

自今年6月份传出王菲要开演唱会的消息后,有关此次演唱会的各种事宜就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近来的“天价门票”、“门票滞销”等一系列门票风波更是将王菲以及演唱会的主办方、票务平台等众方推向了舆论制高点。

随着12月30日晚演唱会的成功举办,座无虚席的现场也印证了王菲依强大的号召力,与售票环节有关的争议也落下帷幕。回过头来回顾事件全程,可谓是一波多折。

王菲演唱会要在年底举办的消息传出后不久,6月24日,经纪人陈家瑛便在微博怒斥“最贵一万三、最平三千以上的票价”为假消息。9月9日,王菲召开记者会,宣布演出时间为12月30日,演唱会门票最低1800元。

12月5日,王菲演唱会“幻乐一场”开始售票,大麦网发售演唱会门票,门票价格分为1800、5800、7800元(看台/内场)三个档次,且每位用户限购两张。据统计,当晚8:00开售后,门票不到30秒便全部售罄。随后,门票价格一路飙升,7800元的内场票被炒至20000元,黄牛票被炒至几十万一张,VIP票价甚至被叫价100万元拍卖。

12月19日,NewRadio网络电台创始人、资深DJ杨樾在个人社交平台中频频爆料演出商大量囤票,门票已卖不出原价,直言“这是一场已经崩盘的演出”。

12月23日,王思聪在节目中爆料演唱会的“天价”内幕,称王菲曾将演唱会票价定为1万,结果因物价局没通过而作罢。12月28日,金星在节目中讨论“天价门票”事件,纯属演出商套路,炮轰演唱会不值得一看。

王菲这几年的半隐退状态,带来了一场令粉丝珍惜的演唱会,本是一场盛事,却因门票风波变了味儿。同时,这次的门票风波也无疑将中国票务市场牵涉其中。

2被处罚或被调查,多方被无辜卷入风波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票务网站牛魔王和票牛均被上海市公安局立案调查,或将面临被关停的处罚。其主要原因便是参与了王菲演唱会等诸多演出门票的倒卖。据悉,牛魔王此次大量买进王菲门票,然后再以高价进行售卖,直接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的规定。牛魔王对此回应称公安方面只是了解情况,并未下达口头或文件的处罚。而票牛除了买进演出门票再加以卖出外,还涉嫌直接提供给黄牛资金以帮助其囤票并进行炒票。

此外,淘宝、西十区等平台,据悉虽没有因参与倒票行为而被列为处罚对象,但也被要求协助调查,并被要求加强对平台上卖家的监管。演唱会门票本就自带稀缺属性,加之主办方及几家售票平台均受到质疑,被指参与了门票的炒作转卖,造成了这次门票风波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针对种种质疑,各家售票平台也纷纷做出回应。

西十区网站创始人李明伟对于看台票跌穿票面价的现象表示,“由于出现了一些天价炒作,在很多平台上60万、100万,所以对她的购票意愿就降低了。”大麦网称此次风波是出于对市场预估的偏低。娱票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确售卖过王菲演唱会的礼包,但项目已经结束,礼包明码标价,卖得挺好的,已经卖光了。”

与大麦网所售原价票不同,娱票儿出售的除了一张价值7800或5800的内场票外,还为购买用户准备了包括王菲纪念版蒂凡尼项链、祖马龙香水,博纳黎手包和钱包在内的“伴手礼”。而对于转卖谣言,娱票儿也及时进行了澄清:“不存在所谓的转售,娱票儿通过正规渠道拿到的礼包,并且直接面向平台用户售卖,明码实价,不会再经过中间商。”

歌手的商业价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有机构或者粉丝愿意买单,价格的高低便不是问题,毕竟演出会本就属于稀缺的娱乐消费资源,只是一些不合乎规范的行为容易扰乱正常的秩序。抛开演唱会门票高价是否合理,线上线下都呈现出的火爆事态,所牵引出的是中国演出市场所存在的挑战与机遇。

3演唱会势头渐猛,“互联网+”或将重新定义演出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的文化消费也在逐年增加,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中国演出市场正在逐渐回暖。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446.59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434.32亿元,上升了2.83%,其中商业演出票房达111亿元,同比增长13.4%,观众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8.3%。

演唱会及音乐节的票房收入从2013年的21.36亿元增长至2015年31.8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2.01%。文化演出市场成为继电影市场后的又一个热点,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演出市场虽仍处于成长阶段,有待完善,盈利模式也需进一步探索。

国外演出市场在运作模式方面就很值得借鉴。创立于2000年2月份的美国最大票务平台StubHub网站,之所以能够超越美国最大的票务代理商Ticketmaster(票务大师),靠的是其创新的B2B2C兼C2B2C模式,并通过建立透明、安全、公平的票务交易平台而获得市场内外一致认可。于2006年被eBay(亿贝)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创立于2006年的英国票务平台Viagogo,沿袭了StubHub的平台模式,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票务交易平台。

而在我国,行业内也在不断得寻找着突破口。面对机遇,基于移动社交的泛娱乐平台微影时代拓展演出领域,布局演出行业,旗下的娱票儿成为深受行业以及用户认可的娱乐票务平台,旗下格瓦拉生活品牌进行升级,进军演出市场,种种举措或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改变。

尽管需要克服的问题的挑战还有些许,但演唱会市场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前景很值得期待。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我国线下演唱会市场已达到百亿级别。同时,据艾瑞咨询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观看在线演唱会的用户达到47.1%。在线演唱会的观看人数从4.8万人到突破500万,仅用了两年时间。

与线下演唱会的参与感不同,线上演唱会可以抛去种种条件限制,以更便捷、性价比更高的观感体验得到大众认可。此次王菲演唱会,腾讯直播在线观看峰值高达2400多万作为在线音乐网站的扩展业务,在线演唱会这一模式在观看体验、音乐内容及粉丝运营方面还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同时,随着与线下演唱会经纪公司、运营商合作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时代的线上音乐市场将具有更多机遇,未来势必会成为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中国演出市场繁荣共生的写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迅速强健起来是市场内各方都需考量的关键,中国演出市场已迎来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境况如何,大可拭目以待。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