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国妇联调查报告:过半受访家庭不愿生二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国妇联调查报告:过半受访家庭不愿生二孩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同时,报告对于破解居民不想生、不敢生等难题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个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历史经验表明,所有落入这一“陷阱”的国家,都没能再重新达到人口更替水平。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止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2015年10月29日,中共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专家认为,在“单独二孩’政策基础上,此次“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一大进步,对于提升生育率、扭转中国人口形势将产生积极作用。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时至今日,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一年多,效果如何呢?

全国妇联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对全国十个省市、0-15岁的上万名儿童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五成一孩家庭无意生二孩,孩子教育成最重要影响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在发达省份和城市家庭中,生育二孩的意愿相对较低。从地区来看,北京和东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从家庭类型来看,城市普通家庭已有二孩的比例最低,为29.6%,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为55.9%。

调查显示: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父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另外,调查还显示,已有二孩家庭和一孩家庭父母愿意生育二孩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为了“家庭的快乐与完整”、“陪伴第一个孩子”和“想要儿女双全”。同时,目前超过50%的二孩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存在新的困惑,例如:如何与两个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等,二孩家庭家长希望获得多样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另外,北京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父母有70%以上的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是否有人帮助照料也是育龄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北京地区有82.4%的父母认为“家庭经济状况”是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比中部和西部省份高出近15个百分点。

针对现实,全国妇联建议,面对“十三五”期间可能出现的集中生育周期,要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期目标,仅仅调整生育政策远远不够,还需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政策。调整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布局,加大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投入;明确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发展托育服务事业;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创新和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国妇联调查报告:过半受访家庭不愿生二孩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同时,报告对于破解居民不想生、不敢生等难题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个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历史经验表明,所有落入这一“陷阱”的国家,都没能再重新达到人口更替水平。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止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2015年10月29日,中共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专家认为,在“单独二孩’政策基础上,此次“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一大进步,对于提升生育率、扭转中国人口形势将产生积极作用。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时至今日,全面二孩政策开放一年多,效果如何呢?

全国妇联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对全国十个省市、0-15岁的上万名儿童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五成一孩家庭无意生二孩,孩子教育成最重要影响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在发达省份和城市家庭中,生育二孩的意愿相对较低。从地区来看,北京和东部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从家庭类型来看,城市普通家庭已有二孩的比例最低,为29.6%,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为55.9%。

调查显示: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父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

另外,调查还显示,已有二孩家庭和一孩家庭父母愿意生育二孩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为了“家庭的快乐与完整”、“陪伴第一个孩子”和“想要儿女双全”。同时,目前超过50%的二孩家庭对两个孩子的养育存在新的困惑,例如:如何与两个孩子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如何处理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等,二孩家庭家长希望获得多样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另外,北京地区和城市地区的父母有70%以上的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是否有人帮助照料也是育龄家庭首要考虑的问题。北京地区有82.4%的父母认为“家庭经济状况”是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比中部和西部省份高出近15个百分点。

针对现实,全国妇联建议,面对“十三五”期间可能出现的集中生育周期,要实现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期目标,仅仅调整生育政策远远不够,还需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政策。调整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布局,加大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投入;明确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发展托育服务事业;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创新和丰富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