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律师解读假唱维权:若属实则涉嫌欺诈,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律师解读假唱维权:若属实则涉嫌欺诈,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律师李玉玲建议,演艺团体及个人要遵守职业道德,爱惜羽毛,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表演。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履行好其监督义务,一旦确定假唱,要及时取证、及时公布、及时处罚,同时为消费者维权提供畅通途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五月天被质疑“假唱”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12月4日晚间,五月天经纪公司相信音乐Bin-music称,五月天在巡回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网络上关于“五月天假唱”的言论均为恶意攻击、造谣中伤,严重损害艺人形象。公司正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工作。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玉玲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指出,目前“五月天假唱”的结论来自于民间鉴定,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需要相关城市的文化执法部门,依法调出其演唱会视频进行权威鉴定。

据央视新闻12月4日报道,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的原始视频、音频,目前已提交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有关部门将对提供的音视频内容进行科学的测评分析,并公布调查结果。

李玉玲表示,《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等多部行政法规、行业规定都明令禁止假唱、假演。

她指出,一旦被鉴定为假唱,演唱会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表演者,都将面临处罚,包括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内对假唱有过处罚先例,但并不多。中国假唱处罚第一案是在2009年“黄圣依个人演唱会”中,演员方梓媛、殷有璨涉嫌假唱,两名歌手被处罚5万元。

遭遇假唱时,观众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假唱行为侵犯了观众(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李玉玲指出,如表演者、演艺团体被证实假唱,则涉嫌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要求主办方退一赔三,不足500元的,按照500元计算。

李玉玲进一步指出,如索赔协商不成,观众还可以通过行政途径举报,如将自己购买门票的记录、演唱会的录像等初步证据提交全国12315平台、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文化主管部门等进行举报或投诉。此外,观众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主办方或演员承担合同违约、欺诈的相应责任。

李玉玲同时表示,如果最终鉴定称不存在“假唱”行为,五月天及相关方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果消息发布人不存在主观恶意,仅仅是进行合理怀疑,那名誉权的索赔应当满足三个要点:一是是否发布不实信息;二是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消息是否引发了不良后果;三是是否造成声誉、经济损失等。”

今年以来,演唱会等文艺演出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据艾媒咨询,今年演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900亿元以上。不过,此前也有多场演唱会出现黄牛倒票、假唱对口型等乱象。

李玉玲建议,演艺团体及个人要遵守职业道德,爱惜羽毛,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表演。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履行好其监督义务,一旦确定假唱,要及时取证、及时公布、及时处罚,同时为消费者维权提供畅通途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律师解读假唱维权:若属实则涉嫌欺诈,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

律师李玉玲建议,演艺团体及个人要遵守职业道德,爱惜羽毛,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表演。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履行好其监督义务,一旦确定假唱,要及时取证、及时公布、及时处罚,同时为消费者维权提供畅通途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五月天被质疑“假唱”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12月4日晚间,五月天经纪公司相信音乐Bin-music称,五月天在巡回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为,网络上关于“五月天假唱”的言论均为恶意攻击、造谣中伤,严重损害艺人形象。公司正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工作。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玉玲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指出,目前“五月天假唱”的结论来自于民间鉴定,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需要相关城市的文化执法部门,依法调出其演唱会视频进行权威鉴定。

据央视新闻12月4日报道,五月天上海演唱会的原始视频、音频,目前已提交属地文化市场稽查部门,有关部门将对提供的音视频内容进行科学的测评分析,并公布调查结果。

李玉玲表示,《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的通知》《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等多部行政法规、行业规定都明令禁止假唱、假演。

她指出,一旦被鉴定为假唱,演唱会举办单位、文艺表演团体、表演者,都将面临处罚,包括由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内对假唱有过处罚先例,但并不多。中国假唱处罚第一案是在2009年“黄圣依个人演唱会”中,演员方梓媛、殷有璨涉嫌假唱,两名歌手被处罚5万元。

遭遇假唱时,观众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假唱行为侵犯了观众(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李玉玲指出,如表演者、演艺团体被证实假唱,则涉嫌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要求主办方退一赔三,不足500元的,按照500元计算。

李玉玲进一步指出,如索赔协商不成,观众还可以通过行政途径举报,如将自己购买门票的记录、演唱会的录像等初步证据提交全国12315平台、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文化主管部门等进行举报或投诉。此外,观众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主办方或演员承担合同违约、欺诈的相应责任。

李玉玲同时表示,如果最终鉴定称不存在“假唱”行为,五月天及相关方亦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果消息发布人不存在主观恶意,仅仅是进行合理怀疑,那名誉权的索赔应当满足三个要点:一是是否发布不实信息;二是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消息是否引发了不良后果;三是是否造成声誉、经济损失等。”

今年以来,演唱会等文艺演出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据艾媒咨询,今年演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900亿元以上。不过,此前也有多场演唱会出现黄牛倒票、假唱对口型等乱象。

李玉玲建议,演艺团体及个人要遵守职业道德,爱惜羽毛,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表演。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履行好其监督义务,一旦确定假唱,要及时取证、及时公布、及时处罚,同时为消费者维权提供畅通途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