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挖历史人文优势,树江津文化休闲品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挖历史人文优势,树江津文化休闲品牌

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效应,让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为江津历史文化休闲的新探索。

文 | 丁怡心 唐浩

一座城市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从传统庄园、文字、图画、传说、到名人旧居,历史名城江津坐拥丰富历史人文资源宝库,为树江津文化休闲品牌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例如,江津50个传统庄园的价值挖掘,正是其打造文化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江津区积极探索传统庄园保护利用新做法,在守住传统庄园“不垮塌、不损毁、不改建”的底线同时,积极利用各方资源,共同完成江津传统庄园的保护利用,让传统庄园“老院子”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会龙庄景区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比如在石龙门庄园、会龙庄规划建设两家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庄园的“活化展示利用”;还成功将会龙庄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塘庄园、白鹤林庄园等则正计划打造成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精品民宿等服务场所。

传统庄园焕发新活力,是江津打造“休闲江津”新名片的一个缩影,在塑造“休闲江津”城市名片的潮流下,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效应,让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为江津历史文化休闲的新探索。

增强体验感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博物馆通常是一个城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缩影。因此,博物馆往往是游客进入一个城市旅游的第一站。”江津博物馆副馆长丁燕飞说,作为江津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来游客,通过江津博物馆认识江津。

游客正在江津区博物馆参观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江津博物馆,展示了江津自石器时代到1949年11月28日解放期间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土人情,反映江津地域文化特色,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

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面临新的挑战。“许多游客来逛了以后就不愿意再来了,一成不变的内容已经不能吸引游客。”丁燕飞说,为了提升博物馆旅游的体验度,江津博物馆特设了临展区和社教区,增强与游客的互动和休闲感,让历史人文“活”起来。

其中,临展区的内容会根据节日、最近动态等内容进行相应变化。例如,在2023年5月,推出“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江津传统庄园”创作展,不仅以摄影、诗词、书法作用“匠心”呈现,展示了江津传统的古庄园,还邀请众多社科界、文艺界人士齐聚江津,召开传统庄园研讨会,一共探索传统庄园的保护和文化遗产活化路径。

“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江津传统庄园”创作展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在社教区,则是另一番景象。拓本、灯笼、窗花、剪纸……这一件件陈列在社教区的新作品,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它们不是博物馆中珍藏百年的文物,而是出自于游客之手。

“这是一张《莲花石》故事诗句的拓版,游客可以在现场进行拓印体验。这也是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丁燕飞介绍说,在社教区,游客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创造想要的拓片。今年的“五一”假期就推出了亲子拓片体验活动,8-12岁少年儿童可以随父母、老师一起制作拓片。

在体验感创新的加持下,江津博物馆将历史人文与休闲旅游充分结合,更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文物“走出去”。据悉,江津博物馆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游客展现馆内文物,还通过线上直播讲授拓片制作,让外地游客足不出户也能畅游江津博物馆,为江津的历史文化传播架起“云桥梁”。

联动周边产品 

让文化休闲有趣味有黏性

从江津城区出发,驱车一刻钟,到达青山绿水、风光如画的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展馆墙壁上赫然刻着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词中对于青年的六点要求。

这里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陈独秀居住地,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馆内陈列的各种雕塑和油画作品,无不彰显着100多年前那群热血青年砥砺奋进的爱国风采。

陈独秀旧居 重庆市江津区委宣传部 供图

晚年的陈独秀寓居于此后,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不为国民党政府利诱,忍受清贫生活煎熬,直至1942年5月27日在此病逝。

展馆位于绿荫环绕、春意正浓的鹤山坪上。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为轴心,周边串联了一条“亲子研学游”的旅游线路,让历史文化旅游+乡村体验迸发出新的活力。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馆长黎星星介绍,先锋镇保坪村和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积极联动,构成的旅游线路已经成为了亲子游的热门选择,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后,又和孩子一起在保坪村体验农业劳动,开展乡村旅游,感受种植和采摘的乐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孩子的家国意识,同时增强孩子的劳动实践能力。

据了解,历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结合也成为江津研学游的发展方向之一,青年学子通过游览展馆,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坚定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乡村旅游接触自然,感受田园风情。

2022年文化大拜年暨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 供图

鹤山坪“红绿交织”、“文旅相容”的休闲旅游模式,形成了当地旅游的特色名片,也为乡村振兴激发了新活力。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近两年红色旅游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已基本建成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的红色景区管理体系。

历史文化注魂 ,

让绿水青山讲好历史故事

作为重庆第一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江津历史文脉深厚,涌现出各类文化展馆,除了江津博物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还有江津图书馆、江津文化馆、江津科技馆等展馆,用历史人文的笔触为“休闲江津”描绘全新色彩。

如江津文化馆面向普通群众,结合江津剪纸、山歌等民俗和书法、音乐等传统项目,每年开展了数十类培训活动,涉及舞蹈、手工制作、合唱等方面。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推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悟红色文化”项目,结合换脸自拍、科普小游戏、留言留影等设备,通过开展留言赠送文创产品、有奖答题、猜谜等活动将党的光辉历程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地向游客展示,如今已打造成为江津文化地标。

聂荣臻元帅故居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不仅如此,近年来,江津一些特色展馆,如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白沙抗战文化陈列馆、江津花椒博物馆等,从历史、人文、当地物产等多重维度,构成了江津历史文化的底色,展现着江津这座城市的风采。

江津区文化馆群文研究馆员、区委决咨委文化专委会副主任邓正益表示,要想增强历史文化的休闲体验感,首先要推出一批具有艺术感染力、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打造具有江津特色标签的文化休闲产品。

其次,还要抓好历史文化传承,将文化浸润到设施建设中,推出一批文创特色街区,让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浸润着文化的符号,让每一幢楼、每一座桥、每一条街牵动着情感的记忆,这样才可以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城市历史文化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将历史文化根植于事件发生地,注魂于旅游景区中。”邓正益说,让历史文化休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还应积极推动在故事产生地或利用闲置文化场所、老旧厂房,打造场情式、体验式、沉浸式新型历史文化景点,通过绿水青山、真情实景来讲好历史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挖历史人文优势,树江津文化休闲品牌

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效应,让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为江津历史文化休闲的新探索。

文 | 丁怡心 唐浩

一座城市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从传统庄园、文字、图画、传说、到名人旧居,历史名城江津坐拥丰富历史人文资源宝库,为树江津文化休闲品牌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例如,江津50个传统庄园的价值挖掘,正是其打造文化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江津区积极探索传统庄园保护利用新做法,在守住传统庄园“不垮塌、不损毁、不改建”的底线同时,积极利用各方资源,共同完成江津传统庄园的保护利用,让传统庄园“老院子”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会龙庄景区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比如在石龙门庄园、会龙庄规划建设两家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庄园的“活化展示利用”;还成功将会龙庄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塘庄园、白鹤林庄园等则正计划打造成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精品民宿等服务场所。

传统庄园焕发新活力,是江津打造“休闲江津”新名片的一个缩影,在塑造“休闲江津”城市名片的潮流下,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效应,让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为江津历史文化休闲的新探索。

增强体验感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博物馆通常是一个城市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缩影。因此,博物馆往往是游客进入一个城市旅游的第一站。”江津博物馆副馆长丁燕飞说,作为江津人文历史的重要窗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来游客,通过江津博物馆认识江津。

游客正在江津区博物馆参观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江津博物馆,展示了江津自石器时代到1949年11月28日解放期间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土人情,反映江津地域文化特色,弘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

博物馆事业发展至今,面临新的挑战。“许多游客来逛了以后就不愿意再来了,一成不变的内容已经不能吸引游客。”丁燕飞说,为了提升博物馆旅游的体验度,江津博物馆特设了临展区和社教区,增强与游客的互动和休闲感,让历史人文“活”起来。

其中,临展区的内容会根据节日、最近动态等内容进行相应变化。例如,在2023年5月,推出“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江津传统庄园”创作展,不仅以摄影、诗词、书法作用“匠心”呈现,展示了江津传统的古庄园,还邀请众多社科界、文艺界人士齐聚江津,召开传统庄园研讨会,一共探索传统庄园的保护和文化遗产活化路径。

“碧瓦朱甍——诗书画中的江津传统庄园”创作展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在社教区,则是另一番景象。拓本、灯笼、窗花、剪纸……这一件件陈列在社教区的新作品,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它们不是博物馆中珍藏百年的文物,而是出自于游客之手。

“这是一张《莲花石》故事诗句的拓版,游客可以在现场进行拓印体验。这也是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丁燕飞介绍说,在社教区,游客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创造想要的拓片。今年的“五一”假期就推出了亲子拓片体验活动,8-12岁少年儿童可以随父母、老师一起制作拓片。

在体验感创新的加持下,江津博物馆将历史人文与休闲旅游充分结合,更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文物“走出去”。据悉,江津博物馆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游客展现馆内文物,还通过线上直播讲授拓片制作,让外地游客足不出户也能畅游江津博物馆,为江津的历史文化传播架起“云桥梁”。

联动周边产品 

让文化休闲有趣味有黏性

从江津城区出发,驱车一刻钟,到达青山绿水、风光如画的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展馆墙壁上赫然刻着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词中对于青年的六点要求。

这里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陈独秀居住地,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馆内陈列的各种雕塑和油画作品,无不彰显着100多年前那群热血青年砥砺奋进的爱国风采。

陈独秀旧居 重庆市江津区委宣传部 供图

晚年的陈独秀寓居于此后,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不为国民党政府利诱,忍受清贫生活煎熬,直至1942年5月27日在此病逝。

展馆位于绿荫环绕、春意正浓的鹤山坪上。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为轴心,周边串联了一条“亲子研学游”的旅游线路,让历史文化旅游+乡村体验迸发出新的活力。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馆长黎星星介绍,先锋镇保坪村和陈独秀旧居陈列馆积极联动,构成的旅游线路已经成为了亲子游的热门选择,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陈独秀旧居陈列馆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后,又和孩子一起在保坪村体验农业劳动,开展乡村旅游,感受种植和采摘的乐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孩子的家国意识,同时增强孩子的劳动实践能力。

据了解,历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结合也成为江津研学游的发展方向之一,青年学子通过游览展馆,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坚定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乡村旅游接触自然,感受田园风情。

2022年文化大拜年暨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陈独秀旧居陈列馆 供图

鹤山坪“红绿交织”、“文旅相容”的休闲旅游模式,形成了当地旅游的特色名片,也为乡村振兴激发了新活力。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显示,近两年红色旅游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已基本建成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的红色景区管理体系。

历史文化注魂 ,

让绿水青山讲好历史故事

作为重庆第一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江津历史文脉深厚,涌现出各类文化展馆,除了江津博物馆、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还有江津图书馆、江津文化馆、江津科技馆等展馆,用历史人文的笔触为“休闲江津”描绘全新色彩。

如江津文化馆面向普通群众,结合江津剪纸、山歌等民俗和书法、音乐等传统项目,每年开展了数十类培训活动,涉及舞蹈、手工制作、合唱等方面。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推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悟红色文化”项目,结合换脸自拍、科普小游戏、留言留影等设备,通过开展留言赠送文创产品、有奖答题、猜谜等活动将党的光辉历程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地向游客展示,如今已打造成为江津文化地标。

聂荣臻元帅故居 重庆市江津区文化旅游委 供图

不仅如此,近年来,江津一些特色展馆,如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白沙抗战文化陈列馆、江津花椒博物馆等,从历史、人文、当地物产等多重维度,构成了江津历史文化的底色,展现着江津这座城市的风采。

江津区文化馆群文研究馆员、区委决咨委文化专委会副主任邓正益表示,要想增强历史文化的休闲体验感,首先要推出一批具有艺术感染力、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打造具有江津特色标签的文化休闲产品。

其次,还要抓好历史文化传承,将文化浸润到设施建设中,推出一批文创特色街区,让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浸润着文化的符号,让每一幢楼、每一座桥、每一条街牵动着情感的记忆,这样才可以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城市历史文化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将历史文化根植于事件发生地,注魂于旅游景区中。”邓正益说,让历史文化休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还应积极推动在故事产生地或利用闲置文化场所、老旧厂房,打造场情式、体验式、沉浸式新型历史文化景点,通过绿水青山、真情实景来讲好历史故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