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小学年轻干部怎样选、怎么育?用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小学年轻干部怎样选、怎么育?用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大兴调查研究是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宝山区正掀起大兴调查研究的热潮,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倾听“真民意”;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助力宝山“北转型”和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中小学年轻干部怎样选、怎么育?

用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 | 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沈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在“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了战略谋划。宝山教育如何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立足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战略高度,标定教育系统选人用人的目标取向,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伟大事业为导向选贤任能,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一支教育系统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推动年轻干部更好成长成才,是事关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大事。

目前,宝山教育系统校级干部中,50周岁以上干部占48.6%,40-50周岁占40.2%,30-40周岁占11.0%,30周岁以下占0.2%。年轻干部的比例相对偏低,如何加速教育系统年轻干部“选苗、蹲苗、育苗”,带着这些思考,我带队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座谈、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梳理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年轻干部成长、培养、选拔、监督的工作机制。

如何精准“选苗”?

坚持“遵循规律”与“大胆使用”相结合

在走访过程中,各基层单位都对怎么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疑问,怎么给担子?给多大的担子?哪些人可以给担子?是我听到最多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辩证把握年轻干部使用快慢关系,不能揠苗助长。同时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经过打磨的有培养前途的合格干部,坚决探索竞争择优的模式,坚持不唯资历看潜力,不讲台阶重实绩,促使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区教育工作党委组织开展了2023年宝山区教育系统校级领导公开选拔,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动笔写一写,用嘴说一说,充分考验年轻干部“表达”的基本素养,过程中坚持“拉开差距”,杜绝“一刀切”现象,严肃考试纪律,重视考试结果。最终,通过政治忠诚、教育情怀、业务能力等全方位考察,于8月底选拔并任用30位“87后”青年教师担任校级副职岗位,另有30位进入校级后备干部蓄水池。

如何聚力“蹲苗”?

坚持“岗位实训”与“实践历练”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调研过程中我发现,80、90后年轻干部多对政治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理论知识,虽学习过,但无法做到活学活用。如何通过多“墩墩苗”,压实年轻干部的能力基础,提升教育系统干部适应复杂环境和重要岗位实践的能力?我认为离不开干部的个人努力,更少不了组织的教育引导。

为此,我带领组织人事部门开展多岗位实训历练,全年遴选并输送25名年轻干部在市教委、区相关部门、街镇委办及教育局、教育事务中心、教育学院挂职锻炼;选派12名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赴云南、新疆、长三角等地开展支教及挂职工作。通过多岗位锻炼,敦促干部在实践上用功、在实干上担当、在实效上作为。充分发挥市特级校长、区级骨干校(园)长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55个名校长团队,带教教育系统年轻干部190余名;挂牌11个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基地,结对35名年轻干部,开展真实场域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让年轻干部在实训中加速成长。

如何创新“育苗”?

坚持“靶向培训”与“双名领航”相结合

优秀干部的选拔不是一次,干部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时。只有加强长远规划和动态管理,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在区教育学院干训部调研时,就如何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来开展精准培训进行研讨。指导创新探索干部培养跨部门联合培训模式,盘活区内优质资源,通过专题讲座、跟岗教学视导、导师带教等方式,聚焦“真题”,开展“真练”,萃取“真经”,全年开设各类干部培训主题、专题班次27个,培训干部1428余人次。

同时,组织人事部门强化面向校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完善专业发展体系建设,研究确立以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导力、师资(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力、重大改革项目执行力、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力、解决瓶颈问题的研究力、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力为核心的“六大”能力建设。主动接轨教育部“双名计划”,依托全国各级各类平台,搭建名师名校长的成长“快车道”,进一步关注校(园)长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的打造与培养,辐射带动宝山教育提速发展。

通过扎实开展“选苗、蹲苗、育苗”等工作,我深切感受到直奔问题去,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下一步,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将坚持组织掌握,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机制,让年轻干部身为一颗颗“种子”,展现宝山教育高的格局、大的视野、活的思维、闯的作风、干的成效、强的力量,示范带动更多干部成长成才,从而汇聚起推动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和力量源泉,共同绘制宝山“北转型”实景画。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小学年轻干部怎样选、怎么育?用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大兴调查研究是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宝山区正掀起大兴调查研究的热潮,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倾听“真民意”;直插一线,掌握“真情况”;对症下药,拿出“真对策”,助力宝山“北转型”和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

中小学年轻干部怎样选、怎么育?

用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助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 | 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沈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在“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作出了战略谋划。宝山教育如何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立足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战略高度,标定教育系统选人用人的目标取向,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以伟大事业为导向选贤任能,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一支教育系统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如何推动年轻干部更好成长成才,是事关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大事。

目前,宝山教育系统校级干部中,50周岁以上干部占48.6%,40-50周岁占40.2%,30-40周岁占11.0%,30周岁以下占0.2%。年轻干部的比例相对偏低,如何加速教育系统年轻干部“选苗、蹲苗、育苗”,带着这些思考,我带队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座谈、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梳理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年轻干部成长、培养、选拔、监督的工作机制。

如何精准“选苗”?

坚持“遵循规律”与“大胆使用”相结合

在走访过程中,各基层单位都对怎么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出了疑问,怎么给担子?给多大的担子?哪些人可以给担子?是我听到最多的问题。对此我认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辩证把握年轻干部使用快慢关系,不能揠苗助长。同时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经过打磨的有培养前途的合格干部,坚决探索竞争择优的模式,坚持不唯资历看潜力,不讲台阶重实绩,促使优秀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区教育工作党委组织开展了2023年宝山区教育系统校级领导公开选拔,通过“笔试+面试”的方式,动笔写一写,用嘴说一说,充分考验年轻干部“表达”的基本素养,过程中坚持“拉开差距”,杜绝“一刀切”现象,严肃考试纪律,重视考试结果。最终,通过政治忠诚、教育情怀、业务能力等全方位考察,于8月底选拔并任用30位“87后”青年教师担任校级副职岗位,另有30位进入校级后备干部蓄水池。

如何聚力“蹲苗”?

坚持“岗位实训”与“实践历练”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调研过程中我发现,80、90后年轻干部多对政治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理论知识,虽学习过,但无法做到活学活用。如何通过多“墩墩苗”,压实年轻干部的能力基础,提升教育系统干部适应复杂环境和重要岗位实践的能力?我认为离不开干部的个人努力,更少不了组织的教育引导。

为此,我带领组织人事部门开展多岗位实训历练,全年遴选并输送25名年轻干部在市教委、区相关部门、街镇委办及教育局、教育事务中心、教育学院挂职锻炼;选派12名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赴云南、新疆、长三角等地开展支教及挂职工作。通过多岗位锻炼,敦促干部在实践上用功、在实干上担当、在实效上作为。充分发挥市特级校长、区级骨干校(园)长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55个名校长团队,带教教育系统年轻干部190余名;挂牌11个教育系统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基地,结对35名年轻干部,开展真实场域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让年轻干部在实训中加速成长。

如何创新“育苗”?

坚持“靶向培训”与“双名领航”相结合

优秀干部的选拔不是一次,干部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时。只有加强长远规划和动态管理,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在区教育学院干训部调研时,就如何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来开展精准培训进行研讨。指导创新探索干部培养跨部门联合培训模式,盘活区内优质资源,通过专题讲座、跟岗教学视导、导师带教等方式,聚焦“真题”,开展“真练”,萃取“真经”,全年开设各类干部培训主题、专题班次27个,培训干部1428余人次。

同时,组织人事部门强化面向校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养,完善专业发展体系建设,研究确立以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导力、师资(干部)队伍建设指导力、重大改革项目执行力、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力、解决瓶颈问题的研究力、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力为核心的“六大”能力建设。主动接轨教育部“双名计划”,依托全国各级各类平台,搭建名师名校长的成长“快车道”,进一步关注校(园)长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的打造与培养,辐射带动宝山教育提速发展。

通过扎实开展“选苗、蹲苗、育苗”等工作,我深切感受到直奔问题去,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下一步,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将坚持组织掌握,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立健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退的机制,让年轻干部身为一颗颗“种子”,展现宝山教育高的格局、大的视野、活的思维、闯的作风、干的成效、强的力量,示范带动更多干部成长成才,从而汇聚起推动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和力量源泉,共同绘制宝山“北转型”实景画。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