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产品经理式导演”的逆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产品经理式导演”的逆袭

质疑陈思诚,理解陈思诚。

文|犀牛娱乐 南如珉

编辑|朴芳

被人称之为“产品经理式导演”时,是该高兴还是失落?

不知从何时开始,产品经理的名号落在了陈思诚的身上,尤其是暑期档超级爆款《消失的她》上映之后,精准的情绪订制、产品思维的项目模式,一时间舆论风起云涌。不论这产品经理是褒是贬,它都在市场层面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让电影在“产品”、“商品”的属性上获得了成功。而接下来《三大队》的上映,陈思诚的名字势必将再度被观众所提及。

产品是电影的第一属性

电影当然是有多重属性的,不论是社会属性还是经济属性,当然也包括精神属性,多维的属性、强大的影响力才是好电影的标准。但如果非得比个高低,那么产品属性自然是电影的头等属性,它首先得作为一个商品,能够获得经济价值、能够作为一种成功的投资方式而存在,这是电影产业的根基所在。

只有一部电影至少实现了不赔钱,过了这道门槛之后,才有资格谈它所谓的艺术价值、影响力、对人们的精神价值、对社会的积极意义等等。当然,一部高票房的电影,自然是已经证明了它是普通观众用脚投票出来的好作品,至少是观众喜爱的电影,这是一切的根基。

然后再回到文章最初的话题,“产品经理”这个词究竟是褒是贬,站的位置不同,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甚至是截然相反。先说两个极端,对于投资人、制片人来说,这当然是好的,毕竟一部电影的投资风险仅有投资人来承担,当然需要电影来实现卖座,发挥它产品的功能。

而对于那些作者电影、文艺电影的创作者来说,“产品经理”仿佛是对他们的侮辱,是他们瞧不起的一种存在。除此之外,整个行业对“产品经理”的定位,貌似是一个中性词,它永远是一个双刃剑。

于陈思诚来讲,一部电影从策划阶段,就以产品思维来定位,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所有创作者都想打造爆款项目,这是一定的,至于嘴上承不承认,根本就不重要了。于是,趋于对市场的靠拢,尤其是当下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产品经理”终于开始慢慢走向了褒义的一面,已经逐渐趋于正面了。

(陈思诚监制电影成绩)

尤其是当陈思诚这种在商业上极为成功的电影人来说,已经给行业竖立了标准。他的几部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己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自不必说,已经成为了国产悬疑电影的票房天花板;《误杀》系列同样成绩斐然,《消失的她》更是成为了年度爆款,仅有的失利便是《外太空的莫扎特》。

于是,质疑陈思诚、理解陈思诚、成为陈思诚,便是一个行业的大趋势。作品首先得卖出来才行,毕竟所有的奖项、所有其他属性的价值,都无法填补一个亏本项目的危害。或许人们以为“产品经理”的门槛很低,成为陈思诚很容易,事实上恰恰相反,它反倒是最难的,对市场的精准把控,才是行业最具难度的工作。

《三大队》会让质疑产品经理的人都闭嘴

当人们谈到陈思诚时,往好了说叫懂观众,往坏了说叫太鸡贼,这“产品经理”的光环终究是有利有弊。然而接下来的作品,无疑是在以往产品的维度上做到了真正的升华。如果说前面几部作品,确实带有一定的产品思维,那么接下来的《三大队》,算是陈思诚从产品往作品的一次靠拢和升华。

其实不论是产品还是作品,两者有时往往很难区分,但像《三大队》这种去导演化,用真诚直面观众的作品,还是跟以往陈思诚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影片甚至具有纪实性风格,有些平,完全没有刻意去戏剧化,更没有强行煽情,始终用饱满的情绪讲完了整个故事。

它当然还有产品的那一面,不论是对观众情绪精准的拿捏,还是对离场的把控,几乎都做到了一个好产品该有的一切。但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了,陈思诚再次证明了自己,他能够在保障影片产品维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让影片拥有作品属性,有一部好作品该有的厚度。

不论是取材于真实事件,还是当今顶级编剧张冀的投入,当然还有张译的神级表现和陈思诚的把控全局,总之,一部好电影该有的一切元素,《三大队》几乎占尽了。而这么一部优质的作品,这部完全没有那种产品设计感的影片,便出自所谓的“产品经理”之手,相信一定会让很多人感到震惊。

从最早金鸡奖首次亮眼的炸裂,再到目前两天点映的惊艳成绩,目前《三大队》点映拿到了猫眼9.6分、淘票票9.7分的优秀成绩,目前暂列今年口碑最佳。以影片如此惊人的品质和口碑来看,接下来的正式上映势必将是炸裂开场,随即走出一个优质的长线,爆款几乎已经提前锁定。

在经历了精心设计的产品《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失利之后,陈思诚反倒接连拿出了《消失的她》、《三大队》两部具有诚意的作品,如此的触底反弹,还是令人钦佩。同时这也证明了一件可能大家不愿去承认的事实:陈思诚是有功底的,远不止是一个产品经理。

曾经所谓的鸡贼也好,算计也罢,统统摈弃了,影片给出了真诚二字。而陈思诚也从所谓的产品经理,开始慢慢往优质创作者靠拢。不知那些背后嘲讽的人们,会如何评论这部《三大队》,不知行业对“产品经理”四个字,会有怎么的判定和改观。总之,陈思诚这次成了,又又又一次成了。

如果站在此刻,在犀牛娱乐看完《三大队》之后,重新回答文章的第一句话,别人称之为“产品经理”时,是该高兴还是失落?高兴,这是必须的。这样的产品经理,是行业真正的希望,它上能满足创作者的表达,下能服务于观众老百姓。这样的产品经理,我们需要更多,十个,一百个,越多越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产品经理式导演”的逆袭

质疑陈思诚,理解陈思诚。

文|犀牛娱乐 南如珉

编辑|朴芳

被人称之为“产品经理式导演”时,是该高兴还是失落?

不知从何时开始,产品经理的名号落在了陈思诚的身上,尤其是暑期档超级爆款《消失的她》上映之后,精准的情绪订制、产品思维的项目模式,一时间舆论风起云涌。不论这产品经理是褒是贬,它都在市场层面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让电影在“产品”、“商品”的属性上获得了成功。而接下来《三大队》的上映,陈思诚的名字势必将再度被观众所提及。

产品是电影的第一属性

电影当然是有多重属性的,不论是社会属性还是经济属性,当然也包括精神属性,多维的属性、强大的影响力才是好电影的标准。但如果非得比个高低,那么产品属性自然是电影的头等属性,它首先得作为一个商品,能够获得经济价值、能够作为一种成功的投资方式而存在,这是电影产业的根基所在。

只有一部电影至少实现了不赔钱,过了这道门槛之后,才有资格谈它所谓的艺术价值、影响力、对人们的精神价值、对社会的积极意义等等。当然,一部高票房的电影,自然是已经证明了它是普通观众用脚投票出来的好作品,至少是观众喜爱的电影,这是一切的根基。

然后再回到文章最初的话题,“产品经理”这个词究竟是褒是贬,站的位置不同,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甚至是截然相反。先说两个极端,对于投资人、制片人来说,这当然是好的,毕竟一部电影的投资风险仅有投资人来承担,当然需要电影来实现卖座,发挥它产品的功能。

而对于那些作者电影、文艺电影的创作者来说,“产品经理”仿佛是对他们的侮辱,是他们瞧不起的一种存在。除此之外,整个行业对“产品经理”的定位,貌似是一个中性词,它永远是一个双刃剑。

于陈思诚来讲,一部电影从策划阶段,就以产品思维来定位,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所有创作者都想打造爆款项目,这是一定的,至于嘴上承不承认,根本就不重要了。于是,趋于对市场的靠拢,尤其是当下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产品经理”终于开始慢慢走向了褒义的一面,已经逐渐趋于正面了。

(陈思诚监制电影成绩)

尤其是当陈思诚这种在商业上极为成功的电影人来说,已经给行业竖立了标准。他的几部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己导演的《唐人街探案》系列自不必说,已经成为了国产悬疑电影的票房天花板;《误杀》系列同样成绩斐然,《消失的她》更是成为了年度爆款,仅有的失利便是《外太空的莫扎特》。

于是,质疑陈思诚、理解陈思诚、成为陈思诚,便是一个行业的大趋势。作品首先得卖出来才行,毕竟所有的奖项、所有其他属性的价值,都无法填补一个亏本项目的危害。或许人们以为“产品经理”的门槛很低,成为陈思诚很容易,事实上恰恰相反,它反倒是最难的,对市场的精准把控,才是行业最具难度的工作。

《三大队》会让质疑产品经理的人都闭嘴

当人们谈到陈思诚时,往好了说叫懂观众,往坏了说叫太鸡贼,这“产品经理”的光环终究是有利有弊。然而接下来的作品,无疑是在以往产品的维度上做到了真正的升华。如果说前面几部作品,确实带有一定的产品思维,那么接下来的《三大队》,算是陈思诚从产品往作品的一次靠拢和升华。

其实不论是产品还是作品,两者有时往往很难区分,但像《三大队》这种去导演化,用真诚直面观众的作品,还是跟以往陈思诚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影片甚至具有纪实性风格,有些平,完全没有刻意去戏剧化,更没有强行煽情,始终用饱满的情绪讲完了整个故事。

它当然还有产品的那一面,不论是对观众情绪精准的拿捏,还是对离场的把控,几乎都做到了一个好产品该有的一切。但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了,陈思诚再次证明了自己,他能够在保障影片产品维度的同时,能够尽可能让影片拥有作品属性,有一部好作品该有的厚度。

不论是取材于真实事件,还是当今顶级编剧张冀的投入,当然还有张译的神级表现和陈思诚的把控全局,总之,一部好电影该有的一切元素,《三大队》几乎占尽了。而这么一部优质的作品,这部完全没有那种产品设计感的影片,便出自所谓的“产品经理”之手,相信一定会让很多人感到震惊。

从最早金鸡奖首次亮眼的炸裂,再到目前两天点映的惊艳成绩,目前《三大队》点映拿到了猫眼9.6分、淘票票9.7分的优秀成绩,目前暂列今年口碑最佳。以影片如此惊人的品质和口碑来看,接下来的正式上映势必将是炸裂开场,随即走出一个优质的长线,爆款几乎已经提前锁定。

在经历了精心设计的产品《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失利之后,陈思诚反倒接连拿出了《消失的她》、《三大队》两部具有诚意的作品,如此的触底反弹,还是令人钦佩。同时这也证明了一件可能大家不愿去承认的事实:陈思诚是有功底的,远不止是一个产品经理。

曾经所谓的鸡贼也好,算计也罢,统统摈弃了,影片给出了真诚二字。而陈思诚也从所谓的产品经理,开始慢慢往优质创作者靠拢。不知那些背后嘲讽的人们,会如何评论这部《三大队》,不知行业对“产品经理”四个字,会有怎么的判定和改观。总之,陈思诚这次成了,又又又一次成了。

如果站在此刻,在犀牛娱乐看完《三大队》之后,重新回答文章的第一句话,别人称之为“产品经理”时,是该高兴还是失落?高兴,这是必须的。这样的产品经理,是行业真正的希望,它上能满足创作者的表达,下能服务于观众老百姓。这样的产品经理,我们需要更多,十个,一百个,越多越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