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化浪潮之下,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与此同时,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经济发展格局和商业管理模式的重塑对财会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AICPA & CIMA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公会)管理会计板块全球首席执行官夏鼎(Andrew Harding)表示:“时代发展为管理会计带来了巨大机会,其支持决策的作用日益凸显。针对技术变革带来的非结构性数据和碎片化信息,管理会计能够对其进行系统化梳理、筛选和优化,通过面向未来的分析和洞察,引导企业战略方向,推动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会人员应积极拥抱变化
“变革对于安于现状的人来说意味着挑战,而对于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来说将是一大机遇。”夏鼎认为,财会人员只有积极拥抱变化、相机而动,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财会人员的工作更加灵活。实际上,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具备更强的商业敏捷性,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管理会计工具,以不同的视角看待数据,以不同的方式完成任务。”因此,夏鼎表示,财会人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更新知识储备,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最佳实践。
他进一步举例说,新时代的财会人员需要在数据分析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理解庞大数据背后的意义,集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形成有效报告,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支持决策制定;运用各类新兴技术或软件简化业务流程、减少错误并优化财务报告;掌握更多跨学科知识,了解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多元化、全局性思维;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重视网络安全,能够有效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
“既掌握基础的财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管理会计,还具备一定商业洞察力和沟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在企业战略从计划到执行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夏鼎表示,中国管理会计已取得长足发展,未来前景广阔。管理会计师或将成为中国未来的“蓝海人才”。
在他看来,一名合格的管理会计师应具备多方面技能和素质。例如,能够适应变革,通过各类技术和工具的运用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高业务效率;能够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的财务绩效;能够制定相关且适应性强的关键绩效指标,以衡量进度并评估战略的有效性;能够将管理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能够坚持职业道德标准,引领企业和组织负责任地开展业务。
与时俱进培养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公会致力于对“财务的未来”项目的深入研究,探索管理会计行业的发展和演变,定义后疫情时代财会人员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不仅着眼于“现在”,更聚焦于“未来”。
夏鼎表示:“在‘财务的未来2.0’项目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财务的职能已经发生转变,财会部门逐渐从后端走向前端,财会人员开始由传统的记账先生向决策引导者与价值创造者转变。”
“研究表明,企业对财会人员管理会计技能的需求持续增长。”他补充道,财会人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对企业各个业务环节进行精准预测、分析和报告,从而为战略规划和发展提供可靠支持,促进业财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的财会人员是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辅佐者,而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新时代下的财会人员将成长为能够直接参与决策、影响决策的重要成员。”夏鼎说。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赋予财会人员价值创造的更大可能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能够帮助财会人员处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内容。财会人员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高价值的工作当中,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不仅要向财会人员传递当下应学习的内容,还要告诉他们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夏鼎说,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会计师组织,公会始终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端财会专业人才,推动财会行业进步与发展。为顺应时代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公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探索。
夏鼎介绍称,去年,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的数字化管理会计项目(DMA)在中国正式启动,致力于推广数字化管理会计知识和认证体系,培养具备全球视野、数字化思维和先进管理会计技能的国际高端人才。
“DMA强化了CIMA知识体系框架中数字化思维在商业、经济、财会方面的运用,顺应了中国市场对数字化财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助力财会人员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指导和引领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他补充道。
此外,公会推出ESG项目,以培养了解可持续发展领域且掌握ESG相关技能和知识的财会专业人才,协助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其业务增长,持续释放企业对经济、社会、环境的正向价值。
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指导
公会近期发布新版《全球管理会计原则(GMAP)》(以下简称《原则》),从全球视角对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管理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管理会计职能领域以及管理会计参与组织价值创造的途径进行详细说明,旨在引导全球管理会计师及其所在组织更好地做出明智的商业决策。
在采访中,夏鼎就《原则》中的一些关键更新进行了分享和介绍。
“《原则》为管理会计实践以及管理会计职业化发展提供指导,既是思考的艺术,也是行动的艺术。”夏鼎说。
据他介绍,《原则》共归纳出四项基本原则。第一项原则是沟通。管理会计参与管理决策并发挥影响力的前提是有效的沟通。公会对该原则进行了修订,以确保信息清晰、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助力企业运营层面战略的执行与见效。
夏鼎进一步表示:“第二项原则是提供相关信息。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愈加关键。提供相关的信息指的并不是所有可用信息,而是与业务相关、能够支持决策的部分,其中包括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等。基于该原则的重要性,我们对其进行了保留。”
第三项原则是关于产生可持续价值的分析。在夏鼎看来,分析至关重要,关乎管理会计师是否能够从庞大的数据中提取信息并推断结论。
“以往人们可能更关心货币价值,而目前的市场对可持续价值愈加重视。可持续的概念非常广泛,不仅能够为当下创造价值,也能为业务的持续运营提供支持。因此,我们对该原则进行了扩充。”他说。
“尽职管理以获取信任是第四项原则。”夏鼎表示,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循环的概念。完成有效沟通,得到相关信息后,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进而管理控制业务流程,提升组织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度。
此外,夏鼎认为,《原则》可以被应用于更广泛的商业领域,而不仅局限于财会领域。
“《原则》强调全球性,力求标准化,充分结合公会在技术发展、ESG、商业敏捷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能够为管理会计师理解和驾驭跨文化、跨国界差异提供指导,助力其有效应对数字化变革和国际化经营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