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发布新版大气污染治理规划,2025年能否达成目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发布新版大气污染治理规划,2025年能否达成目标?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在中国“向大气污染宣战”十年之际,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行动计划》是我国第3个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规划。此前在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这是我国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此后,2018年国务院还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以PM2.5等典型复合大气污染物为核心的控制架构。

在2023年7月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提到,要加快推动出台《行动计划》,并从严控增量、减排存量、加大监督帮扶力度等三个方面发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2020年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28.8%,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完成率分别超出“十三五”约束性指标的60%、76%。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排放强度有所降低,对完成目标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2021年2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通过国际通用的空气质量模型,科学评估了疫情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疫情对PM2.5浓度影响为2微克/立方米,对优良天数比率影响为2.2个百分点。

2022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浓度年均值达到2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0+”时代。但这一数据距离达成《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指标仍有很大难度。黄润秋在2023年7月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5浓度上升了6.2%,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受亚洲冬季风周期性活跃影响,全国沙尘过程明显增多,上半年达到37次,其中15次为大范围沙尘过程,为15年来同期最多,沙尘过程使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上升了1.4个百分点。同时,预测显示,我国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事件,极端高温天气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的‘新常态’;今年6月,华北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2天,致使当月臭氧超标天数异常偏高。”黄润秋说。

黄润秋介绍,随着疫情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冶金、建材、石化等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但他也强调,“即便如此,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PM2.5浓度仍下降了1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总的趋势呈明显改善。”

“近年来,气象条件开始波动并向不利于扩散的条件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把重度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的目标设置得比较高,实现起来有难度。”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经过这些年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发生明显转变。到去年,我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

“不过根本性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对一些重点地区来说,空气质量依然会很大程度受到气象因素等影响。包括今年秋冬季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及疫情防控调整后经济活动恢复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有所反弹。这些都提示我们处在新的起点也不能放松,不能有松一口气的想法,仍需要继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马军说。

彭应登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要使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首先要改变治理思路,“实现80%以上的污染物下降,单靠治污很难做到。如果只是被动地跟在经济建设后面进行治污,大气治理的边际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边际效益会越来越低。”他认为,“要将‘减污降碳’改为‘降碳减污’,将降碳作为抓手和驱动力,深刻改变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此前公开表示,从宏观来看,《行动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继续以PM2.5控制为主线,协同控制臭氧污染。《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具体来说,通过深化移动源污染治理,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强化氮氧化物减排;围绕源头减排、过程严控、末端治理,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

“在预测的经济增长和减排量前提下,我们有信心把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刘炳江介绍,2025年全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的目标是控制在1%以内,由于各地大气污染治理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控制目标有所不同,经济快速增长、气候异常、大规模焚烧秸秆和烟花爆竹高强度大范围燃放等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以严控增量、多减存量和精准科学应对重污染过程的确定性,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努力实现目标。”刘炳江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发布新版大气污染治理规划,2025年能否达成目标?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在中国“向大气污染宣战”十年之际,2023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行动计划》是我国第3个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规划。此前在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这是我国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此后,2018年国务院还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以PM2.5等典型复合大气污染物为核心的控制架构。

在2023年7月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提到,要加快推动出台《行动计划》,并从严控增量、减排存量、加大监督帮扶力度等三个方面发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1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2020年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28.8%,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比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完成率分别超出“十三五”约束性指标的60%、76%。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排放强度有所降低,对完成目标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2021年2月25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通过国际通用的空气质量模型,科学评估了疫情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疫情对PM2.5浓度影响为2微克/立方米,对优良天数比率影响为2.2个百分点。

2022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浓度年均值达到2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20+”时代。但这一数据距离达成《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指标仍有很大难度。黄润秋在2023年7月新闻发布会上坦言,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同比出现了反弹,PM2.5浓度上升了6.2%,优良天数比率下降了3.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受亚洲冬季风周期性活跃影响,全国沙尘过程明显增多,上半年达到37次,其中15次为大范围沙尘过程,为15年来同期最多,沙尘过程使全国优良天数比率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上升了1.4个百分点。同时,预测显示,我国将迎来一次中等强度以上厄尔尼诺事件,极端高温天气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的‘新常态’;今年6月,华北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2天,致使当月臭氧超标天数异常偏高。”黄润秋说。

黄润秋介绍,随着疫情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冶金、建材、石化等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增加。但他也强调,“即便如此,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国PM2.5浓度仍下降了1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总的趋势呈明显改善。”

“近年来,气象条件开始波动并向不利于扩散的条件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把重度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的目标设置得比较高,实现起来有难度。”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经过这些年治理,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已经发生明显转变。到去年,我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

“不过根本性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对一些重点地区来说,空气质量依然会很大程度受到气象因素等影响。包括今年秋冬季以来,受不利气象条件及疫情防控调整后经济活动恢复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有所反弹。这些都提示我们处在新的起点也不能放松,不能有松一口气的想法,仍需要继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马军说。

彭应登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要使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首先要改变治理思路,“实现80%以上的污染物下降,单靠治污很难做到。如果只是被动地跟在经济建设后面进行治污,大气治理的边际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边际效益会越来越低。”他认为,“要将‘减污降碳’改为‘降碳减污’,将降碳作为抓手和驱动力,深刻改变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此前公开表示,从宏观来看,《行动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继续以PM2.5控制为主线,协同控制臭氧污染。《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减排。具体来说,通过深化移动源污染治理,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强化氮氧化物减排;围绕源头减排、过程严控、末端治理,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

“在预测的经济增长和减排量前提下,我们有信心把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刘炳江介绍,2025年全国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的目标是控制在1%以内,由于各地大气污染治理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控制目标有所不同,经济快速增长、气候异常、大规模焚烧秸秆和烟花爆竹高强度大范围燃放等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以严控增量、多减存量和精准科学应对重污染过程的确定性,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努力实现目标。”刘炳江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