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政治局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财政、货币政策要强调效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政治局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财政、货币政策要强调效果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2023年1月19日,广州,随着花市开市锣声响起,备受期待的越秀西湖花市正式启动。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珍 王玉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五召开会议,分析指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对财政政策而言,赤字率将继续突破所谓的3%的警戒线,中央政府仍是加杠杆的主力。货币政策则更强调效果,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宽松的空间收窄。

本次会议对财政政策的表述从上年的“加力提效”改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的一个主要体现是,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并上调预算赤字率0.8个百分点至3.8%,这是2001年以来我国首次在年中上调预算。 

分析师认为,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承压、化解隐性债务的背景下,明年中央政府将继续担纲加杠杆的主力,赤字率也不再受到3%的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对界面新闻说,“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实际很难说‘积极’,前三季度,政府广义支出依然是负增长。逆周期的政府广义支出的增长速度不应该成为一个拖累项目,不能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为2642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

张斌表示,明年赤字率应该提高,但光靠提高赤字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就1万多亿(元),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他说,“政府举债增加支出,对应的就是私人部门的收入增长,私人部门的金融资产增加,这是解决目前私人部门缺钱、缺利润特别有效的办法。”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将是明年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

他表示,“适度加力”意味着,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基建投资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明年赤字率目标可能设定在3.5%左右,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达到4万亿元左右,比今年增加2000亿元。在“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的背景下,赤字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而且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此外,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仍将是明年财政政策的一个关键点,因此,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明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还指出,虽然财政还有较大的发力空间,赤字规模仍有提升的余地,但基于防风险的考虑,并不会盲目扩张。

此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指出,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说明未来一年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扮演比上一年更加主动的角色。同时,更应该关注财政政策在过去数年里提出的提质增效要求,这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

关于货币政策,会议指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相较2022年12月政治局会议的提法增加了“灵活适度”,并将“精准有力”改为“精准有效”。

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更强调效果,但并不意味着进一步宽松的空间缩小了。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向常态化回归,但还不等同于经济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从“精准有力”转向“精准有效”意味着要持续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如,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节奏和期限要求来匹配相应的资金供给,准确分析和研判实体经济恢复期的一些新的需求模式和特点,以更好适应实体经济需求。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在当前欧美货币政策频繁异动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更显重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复苏。此外,在保持“精准”的同时,从“有力”转而更强调“灵活”“有效”,这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变小了。

“明年货币政策强调过程和效果,空间要使用好。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灵活’是顺势而为、相机抉择的需要;在经济金融互动关系更趋复杂的背景下,‘有效’不光需要政策本身‘有力’,还需要强调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通畅和政策效能多维度显现的重要性。”程实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政治局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财政、货币政策要强调效果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2023年1月19日,广州,随着花市开市锣声响起,备受期待的越秀西湖花市正式启动。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王珍 王玉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五召开会议,分析指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对财政政策而言,赤字率将继续突破所谓的3%的警戒线,中央政府仍是加杠杆的主力。货币政策则更强调效果,更好适应市场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宽松的空间收窄。

本次会议对财政政策的表述从上年的“加力提效”改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的一个主要体现是,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并上调预算赤字率0.8个百分点至3.8%,这是2001年以来我国首次在年中上调预算。 

分析师认为,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承压、化解隐性债务的背景下,明年中央政府将继续担纲加杠杆的主力,赤字率也不再受到3%的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对界面新闻说,“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实际很难说‘积极’,前三季度,政府广义支出依然是负增长。逆周期的政府广义支出的增长速度不应该成为一个拖累项目,不能低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为2642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

张斌表示,明年赤字率应该提高,但光靠提高赤字率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增加一个百分点也就1万多亿(元),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他说,“政府举债增加支出,对应的就是私人部门的收入增长,私人部门的金融资产增加,这是解决目前私人部门缺钱、缺利润特别有效的办法。”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将是明年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

他表示,“适度加力”意味着,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基建投资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明年赤字率目标可能设定在3.5%左右,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达到4万亿元左右,比今年增加2000亿元。在“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的背景下,赤字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而且中央向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此外,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仍将是明年财政政策的一个关键点,因此,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明年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也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还指出,虽然财政还有较大的发力空间,赤字规模仍有提升的余地,但基于防风险的考虑,并不会盲目扩张。

此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指出, 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说明未来一年财政政策将在宏观调控中扮演比上一年更加主动的角色。同时,更应该关注财政政策在过去数年里提出的提质增效要求,这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

关于货币政策,会议指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相较2022年12月政治局会议的提法增加了“灵活适度”,并将“精准有力”改为“精准有效”。

分析师表示,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更强调效果,但并不意味着进一步宽松的空间缩小了。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整体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向常态化回归,但还不等同于经济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从“精准有力”转向“精准有效”意味着要持续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如,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节奏和期限要求来匹配相应的资金供给,准确分析和研判实体经济恢复期的一些新的需求模式和特点,以更好适应实体经济需求。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在当前欧美货币政策频繁异动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更显重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复苏。此外,在保持“精准”的同时,从“有力”转而更强调“灵活”“有效”,这并不意味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变小了。

“明年货币政策强调过程和效果,空间要使用好。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灵活’是顺势而为、相机抉择的需要;在经济金融互动关系更趋复杂的背景下,‘有效’不光需要政策本身‘有力’,还需要强调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通畅和政策效能多维度显现的重要性。”程实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