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喧嚣回归理性 2016年基金行业大事件盘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喧嚣回归理性 2016年基金行业大事件盘点

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坐拥17万亿规模的基金行业在2016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6年,资本市场以熔断开年,以债市巨震收尾,中间一连串黑天鹅事件,一路走来如履薄冰。

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坐拥17万亿规模的基金行业同样未能幸免。经历了从喧嚣回归理性的深度体验,潮起潮落,起承转合。

2016年,新发公募基金超过1000只,行业规模创出新高。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行业监管愈发严格,基金子公司、私募备案、保本基金、分级基金等都得到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基金中基金(FOF)的推出为行业注入动力。

界面新闻梳理出2016基金业十大事件,从中或可窥得2017年可能的投资路向。

委外基金风起云涌

股市低迷、资产荒加剧,让银行积累的资金大量涌入基金行业,银行委外基金在2016年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高潮。

委外基金,就是银行将其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打理的投资模式,并付给基金公司一定的管理费。

银行委外资金已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也导致一些基金公司规模快速扩大,这也引发了监管层关注。监管层已向多家基金公司下发“窗口指导”,约束新基金上报数量和节奏。此外,随着银行理财资金被纳入MPA考核指标,预计未来银行委外资金的规模将会有所缩减。

QDII投资迎来“爆发年”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强势的财政政策主张,助推美元指数不断攀高,全球流动性面临重新洗牌。在此背景下,QDII经过漫长的沉寂终迎来“爆发年”。

2016年末,几大类QDII基金业绩颇为抢眼——除了全年持续助力的油气类QDII基金和大宗商品的QDII基金外,投资于美股市场的部分QDII基金和黄金类QDII基金等都表现不俗。一方面,各家基金公司加大了对QDII基金的布局,该类基金发行数量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外管局对QDII额度的限制,很多QDII基金的额度已进入“限购”状态,基金公司QDII额度紧缺,同时也造成了QDII通道费“水涨船高”。

静候公募FOF落地

2016年9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对FOF产品在投资运作、投资范围、基金费用、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指导,意味着公募FOF产品问世在即。

FOF也被称为组合基金,其将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其他的公募基金。2016年也被业内称为中国FOF元年。

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共有19家公司的27只公募FOF产品获得受理,包括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等。预计首批正式获批的公募FOF将会从上述申报产品中产生。

私募基金争相申请公募牌照

与数年前公募基金刮起“奔私风”不同,随着监管对公募基金牌照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积极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其中不乏重阳投资、博道投资、朱雀投资等知名私募基金。

自2013年《资管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公布和新基金法实施以来,私募想要跨入公募大门已无政策障碍。在2016年5月举办的“中国私募基金业2016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曾公开肯定私募基金的发展成果,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私募申请公募牌照一方面可以使客户群直接拓展至公众领域,也可使公司得到更多来自政策和渠道上的优势。但由于门槛较高,私募申请公募牌照的进度并不快。如鹏扬基金就经历了长达15个月的申报过程,且彻底放弃了私募业务,转向公募专户。目前证监会官方网站的大多数公募牌照申请人仅仅处于受理环节。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私募机构申请公募牌照,监管层最为担忧可能是利益输送、公平交易等内部风控相关问题。

沪港深基金借道出海

2016年,随着港股崛起、沪港通总额度取消、深港通开闸等一系列事件刺激,沪港深主题基金数量大幅增加,总规模也进一步增加。

“沪港深基金”就是可以同时投资于沪市、深市和港股三个市场的基金。沪港深基金通过“沪港通”或者“深港通”布局港股,因此不占用QDII额度。

统计显示,已经有2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及开展公募业务的券商或保险资管发行了沪港深基金,其中最为积极的前海开源基金共计成立11只沪港深基金。

分级基金和小散说再见

11月25日,证监会宣布,批复沪深交易所发布《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下称《指引》),明确分级基金的投资者适当性门槛为30万元,投资者须签署风险揭示书。《指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分级A市场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短期整体受到《指引》影响不大。分级B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据统计,账户资产在30万以上且持有分级B的客户账户数量只有约3000户,占比20%左右,也就是说,80%的分级B投资者未达到《指引》规定的门槛。

“史上最严”基金子公司监管新规落地

2016年5月中旬,证监会下发《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8月12日又就修订后的版本公开征求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子公司监管新规。

根据风控规定的要求,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

新规之下,基金子公司需要进行增资或者主动降低规模,同时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开展的成本也将提高,倒逼基金子公司减少通道业务,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红利也将告终。

私募基金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2016年被称为私募行业监管元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业密集修订了七个自律管理办法和两个指引,多方位、全维度地加强监管。高压监管下,私募基金业走向正规化。

这七个自律管理办法和两个指引,从备案、风控、信披、基金合同、投顾管理、托管、外包、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规范,构建了一套“7+2”自律规则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的私募监管版图,引导私募行业诚实守信、合规运作。

监管趋严,私募机构的备案门槛全面提高,一批空壳私募被清理注销,非法失联私募机构被列入黑名单。明确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有效的事中事后检测处罚,保障了市场主体间的博弈秩序和博弈环境。鱼龙混杂的私募基金业正在发生巨变,行业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牌,最终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4家公募机构入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12月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告,评选出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其中公募基金有14家,包括博时基金、大成基金等。

基金公司特别是中大型基金公司都成立了养老金投资者管理部门,养老金相关支持人员超百人,并形成单独的考核体系。养老金部有独立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奖励加分、扣分原则,在日常的每个过程都会加以评分,通过加分和减分,来得到最后年终得分。

公募基金年终座次大洗牌

2016年公募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出现剧烈变动,传统优势公司规模排名整体下滑,而以银行系为代表的基金公司规模急剧上升。

委外成为2016基金公司排名战的最大变量,从十大公司格局变化看,银行系基金公司独占四席,表现十分强势。

截至2016年底,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公募规模高达8449.67亿元,继续稳居第一。

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瑞信基金以4600亿的管理规模稳坐第二位。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基金以3769亿的规模占据行业第六名,相比2015年晋升一位。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基金和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基金的年度规模增量分别达到940亿和640亿元,两家基金公司的排名因此牢牢站住了行业第八名和第九名。尤其是招商基金,在股权调整为招商银行控股后,三年内规模连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深圳基金业的“三强”之一,可见银行系基金的战斗力之强劲。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喧嚣回归理性 2016年基金行业大事件盘点

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坐拥17万亿规模的基金行业在2016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6年,资本市场以熔断开年,以债市巨震收尾,中间一连串黑天鹅事件,一路走来如履薄冰。

作为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坐拥17万亿规模的基金行业同样未能幸免。经历了从喧嚣回归理性的深度体验,潮起潮落,起承转合。

2016年,新发公募基金超过1000只,行业规模创出新高。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行业监管愈发严格,基金子公司、私募备案、保本基金、分级基金等都得到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基金中基金(FOF)的推出为行业注入动力。

界面新闻梳理出2016基金业十大事件,从中或可窥得2017年可能的投资路向。

委外基金风起云涌

股市低迷、资产荒加剧,让银行积累的资金大量涌入基金行业,银行委外基金在2016年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高潮。

委外基金,就是银行将其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公司打理的投资模式,并付给基金公司一定的管理费。

银行委外资金已成为公募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也导致一些基金公司规模快速扩大,这也引发了监管层关注。监管层已向多家基金公司下发“窗口指导”,约束新基金上报数量和节奏。此外,随着银行理财资金被纳入MPA考核指标,预计未来银行委外资金的规模将会有所缩减。

QDII投资迎来“爆发年”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强势的财政政策主张,助推美元指数不断攀高,全球流动性面临重新洗牌。在此背景下,QDII经过漫长的沉寂终迎来“爆发年”。

2016年末,几大类QDII基金业绩颇为抢眼——除了全年持续助力的油气类QDII基金和大宗商品的QDII基金外,投资于美股市场的部分QDII基金和黄金类QDII基金等都表现不俗。一方面,各家基金公司加大了对QDII基金的布局,该类基金发行数量显著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外管局对QDII额度的限制,很多QDII基金的额度已进入“限购”状态,基金公司QDII额度紧缺,同时也造成了QDII通道费“水涨船高”。

静候公募FOF落地

2016年9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对FOF产品在投资运作、投资范围、基金费用、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指导,意味着公募FOF产品问世在即。

FOF也被称为组合基金,其将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其他的公募基金。2016年也被业内称为中国FOF元年。

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共有19家公司的27只公募FOF产品获得受理,包括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等。预计首批正式获批的公募FOF将会从上述申报产品中产生。

私募基金争相申请公募牌照

与数年前公募基金刮起“奔私风”不同,随着监管对公募基金牌照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积极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其中不乏重阳投资、博道投资、朱雀投资等知名私募基金。

自2013年《资管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公布和新基金法实施以来,私募想要跨入公募大门已无政策障碍。在2016年5月举办的“中国私募基金业2016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曾公开肯定私募基金的发展成果,并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私募申请公募牌照一方面可以使客户群直接拓展至公众领域,也可使公司得到更多来自政策和渠道上的优势。但由于门槛较高,私募申请公募牌照的进度并不快。如鹏扬基金就经历了长达15个月的申报过程,且彻底放弃了私募业务,转向公募专户。目前证监会官方网站的大多数公募牌照申请人仅仅处于受理环节。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私募机构申请公募牌照,监管层最为担忧可能是利益输送、公平交易等内部风控相关问题。

沪港深基金借道出海

2016年,随着港股崛起、沪港通总额度取消、深港通开闸等一系列事件刺激,沪港深主题基金数量大幅增加,总规模也进一步增加。

“沪港深基金”就是可以同时投资于沪市、深市和港股三个市场的基金。沪港深基金通过“沪港通”或者“深港通”布局港股,因此不占用QDII额度。

统计显示,已经有2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及开展公募业务的券商或保险资管发行了沪港深基金,其中最为积极的前海开源基金共计成立11只沪港深基金。

分级基金和小散说再见

11月25日,证监会宣布,批复沪深交易所发布《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下称《指引》),明确分级基金的投资者适当性门槛为30万元,投资者须签署风险揭示书。《指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分级A市场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短期整体受到《指引》影响不大。分级B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据统计,账户资产在30万以上且持有分级B的客户账户数量只有约3000户,占比20%左右,也就是说,80%的分级B投资者未达到《指引》规定的门槛。

“史上最严”基金子公司监管新规落地

2016年5月中旬,证监会下发《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8月12日又就修订后的版本公开征求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子公司监管新规。

根据风控规定的要求,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

新规之下,基金子公司需要进行增资或者主动降低规模,同时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开展的成本也将提高,倒逼基金子公司减少通道业务,基金子公司通道业务红利也将告终。

私募基金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2016年被称为私募行业监管元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业密集修订了七个自律管理办法和两个指引,多方位、全维度地加强监管。高压监管下,私募基金业走向正规化。

这七个自律管理办法和两个指引,从备案、风控、信披、基金合同、投顾管理、托管、外包、从业人员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规范,构建了一套“7+2”自律规则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的私募监管版图,引导私募行业诚实守信、合规运作。

监管趋严,私募机构的备案门槛全面提高,一批空壳私募被清理注销,非法失联私募机构被列入黑名单。明确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有效的事中事后检测处罚,保障了市场主体间的博弈秩序和博弈环境。鱼龙混杂的私募基金业正在发生巨变,行业经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牌,最终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4家公募机构入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

12月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告,评选出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其中公募基金有14家,包括博时基金、大成基金等。

基金公司特别是中大型基金公司都成立了养老金投资者管理部门,养老金相关支持人员超百人,并形成单独的考核体系。养老金部有独立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奖励加分、扣分原则,在日常的每个过程都会加以评分,通过加分和减分,来得到最后年终得分。

公募基金年终座次大洗牌

2016年公募基金公司规模排名出现剧烈变动,传统优势公司规模排名整体下滑,而以银行系为代表的基金公司规模急剧上升。

委外成为2016基金公司排名战的最大变量,从十大公司格局变化看,银行系基金公司独占四席,表现十分强势。

截至2016年底,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公募规模高达8449.67亿元,继续稳居第一。

工商银行旗下的工银瑞信基金以4600亿的管理规模稳坐第二位。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基金以3769亿的规模占据行业第六名,相比2015年晋升一位。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基金和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基金的年度规模增量分别达到940亿和640亿元,两家基金公司的排名因此牢牢站住了行业第八名和第九名。尤其是招商基金,在股权调整为招商银行控股后,三年内规模连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深圳基金业的“三强”之一,可见银行系基金的战斗力之强劲。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