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演员史策:选择一条难走的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演员史策:选择一条难走的路

不想明年的事儿。

文|毒眸

在《故乡,别来无恙》即将播至结局的时候,我们在米未的排练室见到了史策。

“有人在吗?怎么没人理我?”声称自己是“I人”的史策横冲直撞地走进来,对着一楼右侧的工位区喊了一句——这是喜剧演员迅速为自己切换的“工作状态”。

在《故乡》里,史策演带货主播“苟丹丹”,戴着黑色齐刘海的假发,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漂亮耳饰,和“好像和其他人不在一部剧里的”、极富戏剧性的故事。“苟丹丹”的出现,让很多因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而认识史策的人感到意外——一个喜剧演员,“竟然真的会演戏”。

(苟丹丹(史策饰)

此前,史策被大家所知道的角色,是《你好,李焕英》里的一个配角,只有几句台词。也是在她上了喜剧大赛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里面那个“李焕英的同事”,是史策演的。

再往前,是只有在她被认识之后,才有机会讲出来的故事:12岁离开故乡牡丹江,独自一人来到北京上学;毕业后顺利成为话剧演员,演了很多场话剧;想要转型做影视演员,却发现面试的成功率低到难以想象。

(史策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

过去演话剧时,没感受过什么是“没戏拍的日子”,每一出戏都记得滚瓜烂熟,什么类型的戏都能演到女一号。在决定转型做影视演员之后,那些过去只是在那里等着她撞过来的机会,突然变得怎么都抓不住。

现在回过头看,好像是在人生的某个十字路口,史策选择拐向了那条红灯更多的路。从“话剧演员”到“演员”,当中的过程比想得还要长。

现在给“演员史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还为时尚早。从这里出发,后面的故事还很难预测——而这正是吸引史策踏上这条路的原因。

以下是史策的讲述:

大概在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故乡》前十几集的剧本。当时我还在想,发了这么多,让我面试哪段呢?后来跟我说不用面试,让我先看看角色。

因为之前都是要面试才能得到一个角色,所以还挺意外的。毕竟我是喜剧出来的,演一个长篇剧集,感觉对方或多或少也会有点担心吧,没想到还挺信任我的,这种信任让我觉得很兴奋。

可能我给导演一种苟丹丹的感觉吧,但我觉得我本人和苟丹丹差距挺大的,里面有好几场戏,都是“反史策”的。像她一上来就遇到伴侣出轨,虽然我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我肯定不会像她那么果断,我是比较优柔寡断的,而且特别害怕冲突,我必须先逃避,然后再想一下这事儿怎么办。

(《故乡,别来无恙》剧照(图源:豆瓣)

看剧本的时候,我觉得苟丹丹是个很“抓马”的人,我最近才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这个剧本里每个人都是比较接地气的,但苟丹丹稍微有点不一样,她身上发生了太多事情了。作为演员,对这样的角色肯定是有冲动的,但同时也有担心,我很害怕她会有点“不招人喜欢”。

这是我拍的第一部长剧集,我确实在塑造人物上有“自私”的一面,想让观众喜欢。所以我给这个角色加了一点喜感的东西,希望能冲淡她的苦涩感。

情绪的递进很重要,剧本里是不会写情绪的。在一个比较生活流的、轻喜剧风格的故事里,苟丹丹的事件却发生得如此之快,而且都是不好的事情,在情绪的输出上就要有分配,否则如果一出现新的事儿就掉眼泪,长时间看会有点疲劳。

(《故乡,别来无恙》剧照(图源:豆瓣)

其实大事儿发生在人身上的时候,人是不会瞬间崩溃的,比如她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有一天回家发现没带钥匙,可能会在那个时刻崩溃。我一直认为,成年人的情绪是很有节制的。所以我需要演的是这种克制。

我就想到了我自己,因为我平时不是很爱跟别人分享我发生的事情和我的心情,所以我想着可能苟丹丹也会这样。毕竟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心智会比较成熟。再加上这么多事情同时碾过来,她也会选择不说,只给身边的人展现自己阳光的一面。

苟丹丹是我在喜剧大赛之后,注入“史策”本人最多的角色,我对她的感情也非常深。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拍得都有点抑郁。

生活中我不是爱哭的人,前两天我爸妈看了一场剧里我跟父母哭的戏,我妈跟我说,“我从来没见你跟我这么哭过。”我能感觉她语气有点失落,我就说,“那不是演戏吗,我也没经历这些事儿啊,好好的人干嘛哭成那样。”

可能每个演员演戏时候用的劲儿都不一样,反正我是每次演完大的感情戏后,就会感觉很抑郁,因为虽然一部分情感被释放出去了,但那些跟史策本人无关。每次哭完回到酒店自己呆着,感觉像人格分裂一样,好像什么东西把史策掏空了,很难受。

有一场戏拍完后,我难过了两三天,微信也不回,也不愿意跟人说话。我很少发朋友圈,那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史努比的图,文案是“会好的”,因为我想让自己赶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以前见到朋友的时候,是会尽可能调动氛围的人,但那几天就真不行。

过去我在工作中还是比较理性的,包括演话剧的时候,也会输出一些自己的情感,但我会告诉自己,上班要忘掉自己,下班后要做回自己。但是《故乡》影响到了我的生活。

尤其是拍到后期的时候,那些天我都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什么,直到我进下一个剧组的前一周,我还是有点开心不起来,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很爱这部戏的原因也是这个,我第一次拥有了这样的体验。

让观众哭或者让观众笑,或是我能展现出多高超的演技,这些都不是我最想做的事儿。我就是希望演完一个角色,大家能相信她在世界上真的存在,并且喜欢她,而且大家在看这个戏的时候能觉得舒服。

这和之前演喜剧一样,如果某个包袱会让观众笑,但会让一部分人不舒服,我就会把它舍弃掉。因为演戏不是演给自己看的,要在意别人的感受。没有人会数某个喜剧让他笑了十次还是十五次,只要整体能让人感到舒服,对我做演员这件事来说,就很有成就感了。

我12岁就来北京了,我有个亲姐姐,她就在北京上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才开始学舞蹈,想说考一下舞蹈学院附中试试,最后就被歌舞专业录了。

当时也没想别的,就觉得我姐去了,那我也得去。因为她比我去得早,能明显感觉到我姐来北京之后的变化,她跟我说的很多东西我都没听过,就连她说话都没东北口音了,我就想,哇塞,我也得这样。

在北京一直待到上大学,再到毕业之后那两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很轻易就能获得一些机会,可能人真的很看运气。

大三的时候,我的老师有一部话剧,叫《招租启示》,之前的两个女演员都没有时间演下一轮了,老师就让我来试试。这是个四个人的小剧场话剧,当时老师一直不在,老演员们也都很忙,大家真正凑在一起联排的时间只有最后两天。

后来我也再没遇到过这么棘手的情况,一般都得全员排个五六天再上台的。当时我还没毕业,一点舞台经验都没有。我不停地上厕所,太害怕了,太紧张了。而且我们学校没有三面舞台的剧场,第一次在这种舞台上演,我都吓死了,180度无死角。

所有东西都是不熟悉的,而且一直在被说,这个地方演得有问题,那个地方演得有问题。当然,他们说的有些确实是对的,但我当时接受起来很困难。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还挺好的,至少在表演这方面没自卑过。

突然从学校那个环境出来之后,发现自己是个废人,一点儿都不会演戏,每句话都是错的。我当时有点崩溃,感觉毕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演话剧也是件很恐怖的事。直到《招租启示》演到第二轮,我才真正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会演”了。

我现在都不敢回想第一场演出,我觉得就是很差。其实也没出什么错,但我就感觉整场自己的注意力都不集中,非常紧张。

不过,后来我没有继续演话剧,是因为上台对我来说开始没感觉了。一开始会紧张,后来慢慢地不紧张了,开始发现自己会出错,再后来,我能在台上很快地把那个错误化解掉,让观众看不出来,这种应变能力还能让我觉得有点成就感。

到最后,也不是说自己完全没问题了,但以当时那个能力,有点找不到新的成就感,演话剧这件事儿对我来说不再刺激了。之前敲三遍钟的时候,每一遍都想上厕所,后来都感觉那钟敲太慢了,一点儿紧张感都没有。

话剧的新戏也越来越少,很多戏一遍一遍地演,到最后都会觉得没什么意思。2016年的时候,我差不多演了两年半话剧,那会儿就接不到新戏了,因为我们赚的是演出费、排练费,大部分还是老戏一直演。就是每天坐地铁到地儿,点个麻辣烫或者盖饭,排练,排完之后在组里吃个饭,再坐地铁回去。

那个时候恰好接触到一些影视演员,听他们聊的时候,感觉好像跟我现在干的事儿完全不一样,太奇妙了。如果想要做演员的话,应该什么类型都要涉猎,就萌生了想尝试一下做影视演员的念头。

可能我在话剧领域的运气确实挺好的,基本想演主角什么的都能演到。有了转型的念头之后,一开始也没什么渠道,后来排一个话剧的时候,认识了饶晓志导演,他就跟我聊,说他要做一个公司,推广话剧演员,我们都可以又能演电影电视剧,又能演话剧。

后来就开始面试一些剧组。其实我之前想过可能会不那么顺利,因为我的条件其实没那么好,我一直对自己的长相挺没自信的。演话剧也是觉得反正离观众很远,大家也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刚开始决定拍戏那会儿,流行那种瓜子脸、高鼻梁、大眼睛,跟我完全不搭边,就感觉自己长得“挺吃亏”的。

好几次面试,演完之后自己觉得还挺好,结果人家问我,“你为什么会这么演?”我答不上来,一下就变得很局促,就开始解释。他们当时可能是那么想我的,“你怎么能用‘你觉得’来演戏呢?”

有一次试一段分手的戏,设定是我特别喜欢那个男孩儿,他没那么喜欢我,那时候这种剧很多,现在时代变了。他要出国上学,就要跟我分开,我就跟他说,“对,你就应该走,不应该留在这儿,我早就这么觉得了。”类似这种台词吧,我就一直笑着演的,特开心。

(史策(右)在《透明侠侣》中)

导演就问我,你怎么会这么演?你是在祝福他吗?我说对啊,我肯定是祝福,他就说,那你不难受吗?我说我肯定难受啊,但我不想让他感受到,我不是很爱他吗?就不能给他压力。感觉导演就有点理解不了我的想法,他可能觉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

每次试戏完没下文之后,我就开始自我反省。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懒。有些人接到戏,可能要做功课,比如古装、民国戏这种的,就要找那个时期的资料去看。

但我接触不到这些类型的剧,可能是发型先入为主了,反正能去试的基本都是都市题材。我的准备工作顶多就是观察一下我要演的职业,比如演个白领,我就找个单位看一眼,上班的人是啥样的,体验一下早高峰晚高峰,最多也就到这儿了。

(史策在《无名之辈》中饰演郭梦露)

这可能是我的习惯,我不太喜欢接收很多信息,也很少上网,我看剧都不喜欢开弹幕。我更喜欢跟身边的人聊天,我很喜欢观察他们讲自己的事儿的表情。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她喜欢的男孩,她就很害羞,做了一个单挑眉的表情,很轻微的,当时我就想,我得记住这个表情,以后演害羞的时候可以用上。

我就通过这些方式开始研究表演,原来总怕自己表达不明白,一直想该怎么演,但现在我发现,其实就那么一下,挑个眉,就能演得非常精准。因为剧本是死的,但你和人面对面说话的时候,他的语气、表情,甚至他的停顿,都是下意识的,而且是真实的。

收到喜剧大赛邀约的时候,我正在录别的节目,他们发了微博私信,开始我觉得是骗子,就放着没管,后来很多做喜剧的朋友都收到了,我才感觉好像是真的。以前我有点儿害怕这种比赛之类的事儿,但当时感觉可能也是个机会,要不确实是没机会了。

今年我正好三十岁,还是会有点儿不一样的感觉,好像在二十多这个阶段还没待够,突然就三十了。但也就是这么一想,不会真的做出什么重大的改变,我感觉我这个人就属于没什么梦想,也没有很长远的规划,没什么目标是非得要实现的。

(史策在《世上最美的女人》中)

即便在当时完全接不到戏的时候,我也不会去到处看组讯,因为我感觉这样也会给经纪人压力。我朋友跟我说,可以发一些讯息给经纪人,有一次我随手看到一个消息,我就发给她,她就帮我推了,我反而挺别扭的,好像我多不信任她似的,后来我就再也不发了。

我可能更习惯为了具体的事努力,比如今天安排了一项工作,接了一个新角色,那好,我现在开始努力。在喜剧大赛时候也是,导演组会说,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储备,为下一期本子先做准备。我就会觉得,我得先过了眼前这一关,你告诉我下一个选题是什么,我再开始准备下一期。

我也不去想五年以后史策会怎么样,别说五年了,一年后的事儿我都不想。现在就是感觉还没演够,因为每一部戏、每个角色都是新的,每天拍的东西也都是新的,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挺满意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演员史策:选择一条难走的路

不想明年的事儿。

文|毒眸

在《故乡,别来无恙》即将播至结局的时候,我们在米未的排练室见到了史策。

“有人在吗?怎么没人理我?”声称自己是“I人”的史策横冲直撞地走进来,对着一楼右侧的工位区喊了一句——这是喜剧演员迅速为自己切换的“工作状态”。

在《故乡》里,史策演带货主播“苟丹丹”,戴着黑色齐刘海的假发,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漂亮耳饰,和“好像和其他人不在一部剧里的”、极富戏剧性的故事。“苟丹丹”的出现,让很多因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而认识史策的人感到意外——一个喜剧演员,“竟然真的会演戏”。

(苟丹丹(史策饰)

此前,史策被大家所知道的角色,是《你好,李焕英》里的一个配角,只有几句台词。也是在她上了喜剧大赛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里面那个“李焕英的同事”,是史策演的。

再往前,是只有在她被认识之后,才有机会讲出来的故事:12岁离开故乡牡丹江,独自一人来到北京上学;毕业后顺利成为话剧演员,演了很多场话剧;想要转型做影视演员,却发现面试的成功率低到难以想象。

(史策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

过去演话剧时,没感受过什么是“没戏拍的日子”,每一出戏都记得滚瓜烂熟,什么类型的戏都能演到女一号。在决定转型做影视演员之后,那些过去只是在那里等着她撞过来的机会,突然变得怎么都抓不住。

现在回过头看,好像是在人生的某个十字路口,史策选择拐向了那条红灯更多的路。从“话剧演员”到“演员”,当中的过程比想得还要长。

现在给“演员史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还为时尚早。从这里出发,后面的故事还很难预测——而这正是吸引史策踏上这条路的原因。

以下是史策的讲述:

大概在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我收到了《故乡》前十几集的剧本。当时我还在想,发了这么多,让我面试哪段呢?后来跟我说不用面试,让我先看看角色。

因为之前都是要面试才能得到一个角色,所以还挺意外的。毕竟我是喜剧出来的,演一个长篇剧集,感觉对方或多或少也会有点担心吧,没想到还挺信任我的,这种信任让我觉得很兴奋。

可能我给导演一种苟丹丹的感觉吧,但我觉得我本人和苟丹丹差距挺大的,里面有好几场戏,都是“反史策”的。像她一上来就遇到伴侣出轨,虽然我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我肯定不会像她那么果断,我是比较优柔寡断的,而且特别害怕冲突,我必须先逃避,然后再想一下这事儿怎么办。

(《故乡,别来无恙》剧照(图源:豆瓣)

看剧本的时候,我觉得苟丹丹是个很“抓马”的人,我最近才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这个剧本里每个人都是比较接地气的,但苟丹丹稍微有点不一样,她身上发生了太多事情了。作为演员,对这样的角色肯定是有冲动的,但同时也有担心,我很害怕她会有点“不招人喜欢”。

这是我拍的第一部长剧集,我确实在塑造人物上有“自私”的一面,想让观众喜欢。所以我给这个角色加了一点喜感的东西,希望能冲淡她的苦涩感。

情绪的递进很重要,剧本里是不会写情绪的。在一个比较生活流的、轻喜剧风格的故事里,苟丹丹的事件却发生得如此之快,而且都是不好的事情,在情绪的输出上就要有分配,否则如果一出现新的事儿就掉眼泪,长时间看会有点疲劳。

(《故乡,别来无恙》剧照(图源:豆瓣)

其实大事儿发生在人身上的时候,人是不会瞬间崩溃的,比如她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有一天回家发现没带钥匙,可能会在那个时刻崩溃。我一直认为,成年人的情绪是很有节制的。所以我需要演的是这种克制。

我就想到了我自己,因为我平时不是很爱跟别人分享我发生的事情和我的心情,所以我想着可能苟丹丹也会这样。毕竟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心智会比较成熟。再加上这么多事情同时碾过来,她也会选择不说,只给身边的人展现自己阳光的一面。

苟丹丹是我在喜剧大赛之后,注入“史策”本人最多的角色,我对她的感情也非常深。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拍得都有点抑郁。

生活中我不是爱哭的人,前两天我爸妈看了一场剧里我跟父母哭的戏,我妈跟我说,“我从来没见你跟我这么哭过。”我能感觉她语气有点失落,我就说,“那不是演戏吗,我也没经历这些事儿啊,好好的人干嘛哭成那样。”

可能每个演员演戏时候用的劲儿都不一样,反正我是每次演完大的感情戏后,就会感觉很抑郁,因为虽然一部分情感被释放出去了,但那些跟史策本人无关。每次哭完回到酒店自己呆着,感觉像人格分裂一样,好像什么东西把史策掏空了,很难受。

有一场戏拍完后,我难过了两三天,微信也不回,也不愿意跟人说话。我很少发朋友圈,那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史努比的图,文案是“会好的”,因为我想让自己赶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以前见到朋友的时候,是会尽可能调动氛围的人,但那几天就真不行。

过去我在工作中还是比较理性的,包括演话剧的时候,也会输出一些自己的情感,但我会告诉自己,上班要忘掉自己,下班后要做回自己。但是《故乡》影响到了我的生活。

尤其是拍到后期的时候,那些天我都不知道自己在难过什么,直到我进下一个剧组的前一周,我还是有点开心不起来,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但我很爱这部戏的原因也是这个,我第一次拥有了这样的体验。

让观众哭或者让观众笑,或是我能展现出多高超的演技,这些都不是我最想做的事儿。我就是希望演完一个角色,大家能相信她在世界上真的存在,并且喜欢她,而且大家在看这个戏的时候能觉得舒服。

这和之前演喜剧一样,如果某个包袱会让观众笑,但会让一部分人不舒服,我就会把它舍弃掉。因为演戏不是演给自己看的,要在意别人的感受。没有人会数某个喜剧让他笑了十次还是十五次,只要整体能让人感到舒服,对我做演员这件事来说,就很有成就感了。

我12岁就来北京了,我有个亲姐姐,她就在北京上学。五年级的时候,我才开始学舞蹈,想说考一下舞蹈学院附中试试,最后就被歌舞专业录了。

当时也没想别的,就觉得我姐去了,那我也得去。因为她比我去得早,能明显感觉到我姐来北京之后的变化,她跟我说的很多东西我都没听过,就连她说话都没东北口音了,我就想,哇塞,我也得这样。

在北京一直待到上大学,再到毕业之后那两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很轻易就能获得一些机会,可能人真的很看运气。

大三的时候,我的老师有一部话剧,叫《招租启示》,之前的两个女演员都没有时间演下一轮了,老师就让我来试试。这是个四个人的小剧场话剧,当时老师一直不在,老演员们也都很忙,大家真正凑在一起联排的时间只有最后两天。

后来我也再没遇到过这么棘手的情况,一般都得全员排个五六天再上台的。当时我还没毕业,一点舞台经验都没有。我不停地上厕所,太害怕了,太紧张了。而且我们学校没有三面舞台的剧场,第一次在这种舞台上演,我都吓死了,180度无死角。

所有东西都是不熟悉的,而且一直在被说,这个地方演得有问题,那个地方演得有问题。当然,他们说的有些确实是对的,但我当时接受起来很困难。因为我在学校的时候,一直觉得自己还挺好的,至少在表演这方面没自卑过。

突然从学校那个环境出来之后,发现自己是个废人,一点儿都不会演戏,每句话都是错的。我当时有点崩溃,感觉毕业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演话剧也是件很恐怖的事。直到《招租启示》演到第二轮,我才真正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会演”了。

我现在都不敢回想第一场演出,我觉得就是很差。其实也没出什么错,但我就感觉整场自己的注意力都不集中,非常紧张。

不过,后来我没有继续演话剧,是因为上台对我来说开始没感觉了。一开始会紧张,后来慢慢地不紧张了,开始发现自己会出错,再后来,我能在台上很快地把那个错误化解掉,让观众看不出来,这种应变能力还能让我觉得有点成就感。

到最后,也不是说自己完全没问题了,但以当时那个能力,有点找不到新的成就感,演话剧这件事儿对我来说不再刺激了。之前敲三遍钟的时候,每一遍都想上厕所,后来都感觉那钟敲太慢了,一点儿紧张感都没有。

话剧的新戏也越来越少,很多戏一遍一遍地演,到最后都会觉得没什么意思。2016年的时候,我差不多演了两年半话剧,那会儿就接不到新戏了,因为我们赚的是演出费、排练费,大部分还是老戏一直演。就是每天坐地铁到地儿,点个麻辣烫或者盖饭,排练,排完之后在组里吃个饭,再坐地铁回去。

那个时候恰好接触到一些影视演员,听他们聊的时候,感觉好像跟我现在干的事儿完全不一样,太奇妙了。如果想要做演员的话,应该什么类型都要涉猎,就萌生了想尝试一下做影视演员的念头。

可能我在话剧领域的运气确实挺好的,基本想演主角什么的都能演到。有了转型的念头之后,一开始也没什么渠道,后来排一个话剧的时候,认识了饶晓志导演,他就跟我聊,说他要做一个公司,推广话剧演员,我们都可以又能演电影电视剧,又能演话剧。

后来就开始面试一些剧组。其实我之前想过可能会不那么顺利,因为我的条件其实没那么好,我一直对自己的长相挺没自信的。演话剧也是觉得反正离观众很远,大家也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刚开始决定拍戏那会儿,流行那种瓜子脸、高鼻梁、大眼睛,跟我完全不搭边,就感觉自己长得“挺吃亏”的。

好几次面试,演完之后自己觉得还挺好,结果人家问我,“你为什么会这么演?”我答不上来,一下就变得很局促,就开始解释。他们当时可能是那么想我的,“你怎么能用‘你觉得’来演戏呢?”

有一次试一段分手的戏,设定是我特别喜欢那个男孩儿,他没那么喜欢我,那时候这种剧很多,现在时代变了。他要出国上学,就要跟我分开,我就跟他说,“对,你就应该走,不应该留在这儿,我早就这么觉得了。”类似这种台词吧,我就一直笑着演的,特开心。

(史策(右)在《透明侠侣》中)

导演就问我,你怎么会这么演?你是在祝福他吗?我说对啊,我肯定是祝福,他就说,那你不难受吗?我说我肯定难受啊,但我不想让他感受到,我不是很爱他吗?就不能给他压力。感觉导演就有点理解不了我的想法,他可能觉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人。

每次试戏完没下文之后,我就开始自我反省。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懒。有些人接到戏,可能要做功课,比如古装、民国戏这种的,就要找那个时期的资料去看。

但我接触不到这些类型的剧,可能是发型先入为主了,反正能去试的基本都是都市题材。我的准备工作顶多就是观察一下我要演的职业,比如演个白领,我就找个单位看一眼,上班的人是啥样的,体验一下早高峰晚高峰,最多也就到这儿了。

(史策在《无名之辈》中饰演郭梦露)

这可能是我的习惯,我不太喜欢接收很多信息,也很少上网,我看剧都不喜欢开弹幕。我更喜欢跟身边的人聊天,我很喜欢观察他们讲自己的事儿的表情。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她喜欢的男孩,她就很害羞,做了一个单挑眉的表情,很轻微的,当时我就想,我得记住这个表情,以后演害羞的时候可以用上。

我就通过这些方式开始研究表演,原来总怕自己表达不明白,一直想该怎么演,但现在我发现,其实就那么一下,挑个眉,就能演得非常精准。因为剧本是死的,但你和人面对面说话的时候,他的语气、表情,甚至他的停顿,都是下意识的,而且是真实的。

收到喜剧大赛邀约的时候,我正在录别的节目,他们发了微博私信,开始我觉得是骗子,就放着没管,后来很多做喜剧的朋友都收到了,我才感觉好像是真的。以前我有点儿害怕这种比赛之类的事儿,但当时感觉可能也是个机会,要不确实是没机会了。

今年我正好三十岁,还是会有点儿不一样的感觉,好像在二十多这个阶段还没待够,突然就三十了。但也就是这么一想,不会真的做出什么重大的改变,我感觉我这个人就属于没什么梦想,也没有很长远的规划,没什么目标是非得要实现的。

(史策在《世上最美的女人》中)

即便在当时完全接不到戏的时候,我也不会去到处看组讯,因为我感觉这样也会给经纪人压力。我朋友跟我说,可以发一些讯息给经纪人,有一次我随手看到一个消息,我就发给她,她就帮我推了,我反而挺别扭的,好像我多不信任她似的,后来我就再也不发了。

我可能更习惯为了具体的事努力,比如今天安排了一项工作,接了一个新角色,那好,我现在开始努力。在喜剧大赛时候也是,导演组会说,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储备,为下一期本子先做准备。我就会觉得,我得先过了眼前这一关,你告诉我下一个选题是什么,我再开始准备下一期。

我也不去想五年以后史策会怎么样,别说五年了,一年后的事儿我都不想。现在就是感觉还没演够,因为每一部戏、每个角色都是新的,每天拍的东西也都是新的,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挺满意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