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话剧改编电影 这块蛋糕真有这么好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话剧改编电影 这块蛋糕真有这么好分?

谁也不想坐在电影院里,却看的是一场话剧。

在2016年的末尾,又一部话剧改编电影《你好,疯子!》正式上映,抛开导演质疑评分网站有猫腻和制片人请求院线多排片这些场外因素。回到电影本身,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始终还是围绕着话剧改编电影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所展开,包括“话剧感”和“电影感”的平衡,演员过于浮夸的舞台式表演和导演对于剧本电影化的不足等。

电影和话剧各自拥有对应的表现形式,在这一点上观众或许很难准确的做出区分,但作为创作者却不应该始终以我为主应付观众,毕竟最终掏钱买票的是电影观众,他们选择坐在电影院里,希望看到的当然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突然的火热

随着最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异常火爆,各类IP都想试图进入这个市场有所作为。尽管话剧改编电影早已不新鲜,但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话剧都尝试着,走出小剧场,走上大银幕。从2014年开始,不论冷门热门,已经有九部话剧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登上了大银幕。其中有优质的诚意之作,同时也不乏浑水摸鱼之徒。

2014年的《分手大师》算是吹响了这一波冲锋的号角。此后俞白眉工作室还贡献了一部《恶棍天使》,同样也是改编自同名话剧。尽管恶评如潮,但这两部电影都收获了超过六亿的票房,不禁让人觉得话剧改编电影的“钱”景似乎光明一片。而在这两部之间,还有更大的一匹黑马,那就是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夏洛特烦恼》,这部话剧改编电影更是以超过14亿的票房成绩,拿下了2015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

而像《十二公民》这类更加遵守传统“三一律”的话剧,进行改编进入电影院之后,虽然收获了不少好评,但不论是排片还是最后的票房都不尽如人意。就连香港导演杜琪峰,也试着将歌舞剧改编成电影,尽管声势浩大,但《华丽上班族》的最后的表现却颇为惨淡。

去年国产电影整体表现低迷,话剧改编电影数量也有所减少,年初的《过年好》之后几乎难见这类电影。直到最后一个季度,才等到了开心麻花的《驴得水》的上映,这部叫好又叫座的话剧改编电影,更是成为一时热议的焦点。而在2016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另一部话剧改编电影《你好,疯子!》也已经跟大家见面了。

 

优势和劣势并存

随着越来越多的话剧被改编成为电影,传统电影观众也开始更多接触到这类电影,随之而来的便是褒贬不一的评价。话剧改编电影的优势在于足够成熟的剧本,通常热门话剧的剧本已经经过了检验,并且在几年不断的演出中反复修改打磨,剧本十分成熟。

更重要的是部分剧本在创作之初就是以拍摄电影为最终目的,《夏洛特烦恼》的导演彭大魔就曾经在采访中谈到:“我们的故事最初就是按照电影创作的,我们也很坚定的一定要把它拍出来 只是先做成了话剧而已。”他认为开心麻花拍电影是水到渠成的事,积累到了电影自然就出来。

《驴得水》编剧导演周申与刘露

同样由开心麻花团队出产的另一部话剧改编电影《驴得水》,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驴得水》的导演周申和刘露也在提到过:“2010年我们就把它写成了电影大纲,我们就想推进把它拍成电影。”之后由于各种阻力没有成功,才先把这个故事呈现到话剧舞台上。在有一定的积累之后,才把最终让它走上大银幕。

这些热门话剧通常都有成百上千场的演出经验,情节、台词都已经是精益求精之后的成果,所以再进行电影改编时,已经拥有了现成的好内容。再有就是不少话剧会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核,像《驴得水》中展现的女权主义和关于人的底线的讨论,都是话剧改编电影的一大优势。

但相比于优势,电影观众直接感受的不适可能更多,从《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开始的那种毫无下限的恶搞表演,将话剧舞台上的夸张同样移植到了大银幕,这种过于浮夸的表演自然容易让人感觉到尴尬。再有就是所谓的“话剧感”,结合夸张的表演和话剧腔调的台词,都会让人感觉到这像是在看话剧而非电影。

《十二公民》尽管口碑较好,但收到的好评,更多集中在出色的剧本本土化和一众演员的精湛表演,常常最后话锋一转,会觉得这还是一场在电影院观看的话剧,挥之不去依然是“话剧感”。

在这之后这个话题的焦点则主要集中在电影《驴得水》身上,作为话剧改编电影中难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自然讨论的声音也就更多,“话剧感”太强,“电影感”不够依然是评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更有甚者评价到:“《驴得水》除了不像电影,其他都很好”。但《驴得水》的导演周申和刘露在之前的采访中,则认为“电影感”是没有标准的,这个词本身就不存在。而所谓的“话剧感”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因为它是舞台剧改编的,所以这样去评价。而类似的话《你好,疯子!》导演饶晓志在采访中也同样提到过:“知道它是从舞台剧改编过来的,然后似乎就会联想到这种话剧感。”

豆瓣上“亵渎电影”对《夏洛特烦恼》的短评

尽管导演们都不认为他们的作品带有所谓的“话剧感”,但无法否认传统的电影观众在接触到这类作品之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这似乎也能侧面说明这个问题并非无中生有。或许就像的导演饶晓志谈到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从一开始我没有想把它做成一个有话剧感的东西。如果让人体会到这种东西,当然有可能是,比如说我们的惯性思维还是造成了一些问题。”

豆瓣上“桃桃淘电影”对于《驴得水》的短评

另一个问题在于不少话剧改编电影,是由其话剧的导演来尝试指导电影,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场景的调度和演员表演的指导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话剧的痕迹。部分影评人在点评话剧改编电影时,评价则没有普通观众那么宽容。著名的影评人桃桃淘电影在评价《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时:“在很多热门话剧再尝试电影化的过程中,相应的变化太少,导致最终呈现的形式还是内容,仍然很话剧,那么,为什么要当电影放呢?”

反派影评的波米,在点评《你好,疯子!》时,认为这部电影的“电影感”为零,同时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也是全程零调度,而演员的过于浮夸的表演套路则依然属于话剧舞台的方式,电影观众要求在大银幕上看电影是起码的要求。那么之后的话剧改编电影是否还一定要由原作导演来指导,能不能真正做到让电影的归电影,戏剧的归戏剧,把话剧本身的精华保留住,同时用更符合电影的方式去呈现,可能是这个类型的后来者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为何盯上了话剧

“西游”IP实在太苦,每年最少有一部

在中国电影市场极度火热的状态下,似乎话剧改编电影只是顺应时代潮流。但这背后,似乎更多的是对于IP的极度渴求,可以看到去年国内票房大热的影片,不少都是脱胎于热门IP,要么是已经被改到没法再改的《西游记》,要么就是畅销书作家的自编自导心灵鸡汤。

能够被搬上大银幕的好内容越来越少,而极度迫切需要进入这个极度繁荣的资本可没有太多的耐心,放眼话剧市场,更是两眼放光,大把的成熟IP可以为其所用,那又何苦再去等待什么原创了呢。有条件要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可以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话剧改编电影越来越多也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前景当真如此光明?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有《夏洛特烦恼》这样优秀榜样,但这似乎更像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后的结果,失败的始终还是多数。话剧改编电影需要面对的问题依然不少,如何去针对电影观众对剧本和台词做出更符合电影趣味的改编,减少“话剧感”带来的不适应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话剧导演如果依然希望去指导电影,就应该更多的打破保持了多年的惯性思维,用更加电影的方式去呈现故事,毕竟观众坐在电影院里想看的还是电影而非话剧。再有就是进入了从话剧市场跨入电影市场,在遭遇到新的游戏规则时,如何去应对,也是一堂需要交学费的课。

《你好,疯子!》自上映之后排片一路走低,这当中有其他大片挤压的原因,也有作为小成本话剧改编电影不被院线所看好的原因。导演公开指责评分网站点评存在猫腻,制片人公开信请求院线增加排片,都显示出想要在电影市场里有所作为,需要的有时候不仅仅是过硬的作品那么简单。这些问题都是话剧改编电影所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前途可能是光明的,但看看脚下的路却更是曲折难行的。

 

来源:界面新闻

最新更新时间:01/06 20:2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话剧改编电影 这块蛋糕真有这么好分?

谁也不想坐在电影院里,却看的是一场话剧。

在2016年的末尾,又一部话剧改编电影《你好,疯子!》正式上映,抛开导演质疑评分网站有猫腻和制片人请求院线多排片这些场外因素。回到电影本身,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始终还是围绕着话剧改编电影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所展开,包括“话剧感”和“电影感”的平衡,演员过于浮夸的舞台式表演和导演对于剧本电影化的不足等。

电影和话剧各自拥有对应的表现形式,在这一点上观众或许很难准确的做出区分,但作为创作者却不应该始终以我为主应付观众,毕竟最终掏钱买票的是电影观众,他们选择坐在电影院里,希望看到的当然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

突然的火热

随着最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异常火爆,各类IP都想试图进入这个市场有所作为。尽管话剧改编电影早已不新鲜,但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话剧都尝试着,走出小剧场,走上大银幕。从2014年开始,不论冷门热门,已经有九部话剧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登上了大银幕。其中有优质的诚意之作,同时也不乏浑水摸鱼之徒。

2014年的《分手大师》算是吹响了这一波冲锋的号角。此后俞白眉工作室还贡献了一部《恶棍天使》,同样也是改编自同名话剧。尽管恶评如潮,但这两部电影都收获了超过六亿的票房,不禁让人觉得话剧改编电影的“钱”景似乎光明一片。而在这两部之间,还有更大的一匹黑马,那就是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夏洛特烦恼》,这部话剧改编电影更是以超过14亿的票房成绩,拿下了2015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

而像《十二公民》这类更加遵守传统“三一律”的话剧,进行改编进入电影院之后,虽然收获了不少好评,但不论是排片还是最后的票房都不尽如人意。就连香港导演杜琪峰,也试着将歌舞剧改编成电影,尽管声势浩大,但《华丽上班族》的最后的表现却颇为惨淡。

去年国产电影整体表现低迷,话剧改编电影数量也有所减少,年初的《过年好》之后几乎难见这类电影。直到最后一个季度,才等到了开心麻花的《驴得水》的上映,这部叫好又叫座的话剧改编电影,更是成为一时热议的焦点。而在2016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另一部话剧改编电影《你好,疯子!》也已经跟大家见面了。

 

优势和劣势并存

随着越来越多的话剧被改编成为电影,传统电影观众也开始更多接触到这类电影,随之而来的便是褒贬不一的评价。话剧改编电影的优势在于足够成熟的剧本,通常热门话剧的剧本已经经过了检验,并且在几年不断的演出中反复修改打磨,剧本十分成熟。

更重要的是部分剧本在创作之初就是以拍摄电影为最终目的,《夏洛特烦恼》的导演彭大魔就曾经在采访中谈到:“我们的故事最初就是按照电影创作的,我们也很坚定的一定要把它拍出来 只是先做成了话剧而已。”他认为开心麻花拍电影是水到渠成的事,积累到了电影自然就出来。

《驴得水》编剧导演周申与刘露

同样由开心麻花团队出产的另一部话剧改编电影《驴得水》,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驴得水》的导演周申和刘露也在提到过:“2010年我们就把它写成了电影大纲,我们就想推进把它拍成电影。”之后由于各种阻力没有成功,才先把这个故事呈现到话剧舞台上。在有一定的积累之后,才把最终让它走上大银幕。

这些热门话剧通常都有成百上千场的演出经验,情节、台词都已经是精益求精之后的成果,所以再进行电影改编时,已经拥有了现成的好内容。再有就是不少话剧会有很深刻的思想内核,像《驴得水》中展现的女权主义和关于人的底线的讨论,都是话剧改编电影的一大优势。

但相比于优势,电影观众直接感受的不适可能更多,从《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开始的那种毫无下限的恶搞表演,将话剧舞台上的夸张同样移植到了大银幕,这种过于浮夸的表演自然容易让人感觉到尴尬。再有就是所谓的“话剧感”,结合夸张的表演和话剧腔调的台词,都会让人感觉到这像是在看话剧而非电影。

《十二公民》尽管口碑较好,但收到的好评,更多集中在出色的剧本本土化和一众演员的精湛表演,常常最后话锋一转,会觉得这还是一场在电影院观看的话剧,挥之不去依然是“话剧感”。

在这之后这个话题的焦点则主要集中在电影《驴得水》身上,作为话剧改编电影中难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自然讨论的声音也就更多,“话剧感”太强,“电影感”不够依然是评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更有甚者评价到:“《驴得水》除了不像电影,其他都很好”。但《驴得水》的导演周申和刘露在之前的采访中,则认为“电影感”是没有标准的,这个词本身就不存在。而所谓的“话剧感”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因为它是舞台剧改编的,所以这样去评价。而类似的话《你好,疯子!》导演饶晓志在采访中也同样提到过:“知道它是从舞台剧改编过来的,然后似乎就会联想到这种话剧感。”

豆瓣上“亵渎电影”对《夏洛特烦恼》的短评

尽管导演们都不认为他们的作品带有所谓的“话剧感”,但无法否认传统的电影观众在接触到这类作品之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这似乎也能侧面说明这个问题并非无中生有。或许就像的导演饶晓志谈到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从一开始我没有想把它做成一个有话剧感的东西。如果让人体会到这种东西,当然有可能是,比如说我们的惯性思维还是造成了一些问题。”

豆瓣上“桃桃淘电影”对于《驴得水》的短评

另一个问题在于不少话剧改编电影,是由其话剧的导演来尝试指导电影,这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场景的调度和演员表演的指导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话剧的痕迹。部分影评人在点评话剧改编电影时,评价则没有普通观众那么宽容。著名的影评人桃桃淘电影在评价《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时:“在很多热门话剧再尝试电影化的过程中,相应的变化太少,导致最终呈现的形式还是内容,仍然很话剧,那么,为什么要当电影放呢?”

反派影评的波米,在点评《你好,疯子!》时,认为这部电影的“电影感”为零,同时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也是全程零调度,而演员的过于浮夸的表演套路则依然属于话剧舞台的方式,电影观众要求在大银幕上看电影是起码的要求。那么之后的话剧改编电影是否还一定要由原作导演来指导,能不能真正做到让电影的归电影,戏剧的归戏剧,把话剧本身的精华保留住,同时用更符合电影的方式去呈现,可能是这个类型的后来者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为何盯上了话剧

“西游”IP实在太苦,每年最少有一部

在中国电影市场极度火热的状态下,似乎话剧改编电影只是顺应时代潮流。但这背后,似乎更多的是对于IP的极度渴求,可以看到去年国内票房大热的影片,不少都是脱胎于热门IP,要么是已经被改到没法再改的《西游记》,要么就是畅销书作家的自编自导心灵鸡汤。

能够被搬上大银幕的好内容越来越少,而极度迫切需要进入这个极度繁荣的资本可没有太多的耐心,放眼话剧市场,更是两眼放光,大把的成熟IP可以为其所用,那又何苦再去等待什么原创了呢。有条件要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可以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之下,话剧改编电影越来越多也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前景当真如此光明?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有《夏洛特烦恼》这样优秀榜样,但这似乎更像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后的结果,失败的始终还是多数。话剧改编电影需要面对的问题依然不少,如何去针对电影观众对剧本和台词做出更符合电影趣味的改编,减少“话剧感”带来的不适应是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话剧导演如果依然希望去指导电影,就应该更多的打破保持了多年的惯性思维,用更加电影的方式去呈现故事,毕竟观众坐在电影院里想看的还是电影而非话剧。再有就是进入了从话剧市场跨入电影市场,在遭遇到新的游戏规则时,如何去应对,也是一堂需要交学费的课。

《你好,疯子!》自上映之后排片一路走低,这当中有其他大片挤压的原因,也有作为小成本话剧改编电影不被院线所看好的原因。导演公开指责评分网站点评存在猫腻,制片人公开信请求院线增加排片,都显示出想要在电影市场里有所作为,需要的有时候不仅仅是过硬的作品那么简单。这些问题都是话剧改编电影所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前途可能是光明的,但看看脚下的路却更是曲折难行的。

 

来源:界面新闻

最新更新时间:01/06 20:23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