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的通知》,确定全省51个村为第三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文登营镇沟于家村榜上有名。
一同走进文登营镇沟于家村,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红色文化。

文登营镇沟于家村,位于天福山脚下,是胶东早期革命的中枢,也是冯德英长篇小说《山菊花》中桃花沟的原型村。

沟于家村虽然仅有百余户村民,但作为曾经胶东特委所在地,在红色胶东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几年,沟于家村的红色资源被深入挖掘,围绕“一院”“一书”“一队伍”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其中红色胶东文艺展馆就坐落在村委大院里,馆内收藏着与中共胶东特委、“一一·四”暴动和天福山起义相关的红色文物、红色文艺作品。


红色文化资源是沟于家村的特色优势资源,如何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这项资源,不仅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


为此,沟于家村两委制定了以“红色资源为基础、红色研学为核心、红色体验为抓手、全域旅游为目标”的发展思路,推动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相融合,走出一条产业强、旅游旺、乡村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除了深挖红色资源,沟于家村还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富民强村新路径。文登营镇党委领办镇级联合社并牵头成立乡村共富党建联盟,沟于家村党支部及其领办的合作社也被纳入“联合”范围,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化“单打独斗”为“抱团联动”,走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产业的发展也加快了沟于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村里取消了保洁员,由村两委班子带头,发挥信用激励正向作用,引导村民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卫生,这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生活环境,还凝聚了民心,净化了村风。


村里还计划在村内主干道沿线建特色农家乐,盘活村里的闲置房屋,打造特色民宿,并利用村南300亩土地打造共享农家菜园,将红色资源与家庭农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现代农业项目等实体产业相互关联,形成闭环发展。

从革命老区到红色旅游新村,新时代乡村振兴版图下的沟于家村,以绿色为引领,以红色为引擎,正满怀信心,驰而不息,追逐未来之梦 。
参观信息
沟于家村
地址:文登区文登营镇沟于家村
教育基地:红色胶东文艺展馆、中共胶东特委旧址等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