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江豚幼豚出现、中华鲟数量增加……长江口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向好|十年禁渔看长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江豚幼豚出现、中华鲟数量增加……长江口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向好|十年禁渔看长江

据相关科研单位监测,2022年,长江口监测到鱼类种类45种,较2021年增加了7种。

图片来源: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2023年12月22日,界面新闻在“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上海站活动中了解到,长江禁渔三年以来,在打击非法捕捞之外,上海加强水生生物监测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据相关科研单位监测,2022年,长江口监测到鱼类种类45种,较2021年增加了7种。

在位于崇明区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内,界面新闻看到了中华鲟、胭脂鱼、松江鲈等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当属中华鲟。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与恐龙同时期生活,距今有1.4亿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是典型的江海洄游型鱼类,近海栖息,长江繁殖,每年7-8月从长江口溯流而上,于次年10-11月抵达自然产卵场产卵,孵化后的幼鲟在长江口摄食育肥后陆续进入大海。

因此,长江口水域是中华鲟幼鱼重要的索饵场和育幼场,也是中华鲟成鱼回游繁殖的关键通道。不过,受多重人类活动影响,目前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急剧下降,仅在长江中还有少量洄游个体。

据研究中心主任顾士连介绍,1970年代中华鲟每年洄游数量最多可达7000-8000尾,近些年来已连续多年未发现自然繁殖现象,监测到的中华鲟已不足20尾,物种延续面临严峻考验。

2020年6月6日,上海第一部针对单一特定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中华鲟保护和长江流域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研究中心的中华鲟。拍摄:黄景源

顾士连说,作为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对外展示窗口和陆上保障基地,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抢救救护,长江口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华鲟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据其介绍,研究中心将人类医学、兽医学技术引入中华鲟等水生生物救护工作,提出单体治疗理念,打造“水生动物120”。研究中心全力开展中华鲟人工蓄养,建立活体资源保种库。目前有约500尾中华鲟,包括野生中华鲟与人工繁育品种。

顾士连透露,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探索中华鲟的生殖干细胞繁殖技术,争取实现鱼苗的可持续繁殖,并逐步推广到更多水生物种,力争在人工繁育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为推动长江生物多样性恢复,上海还开展了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36次,累计放流中华鲟、松江鲈、胭脂鱼等珍稀珍贵物种85万余尾,底播底栖生物300余吨。

界面新闻了解到,长江禁渔三年以来,上海在长江口、近海等渔业水域设置渔业监测站位80余个,开展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及栖息地环境监测。

监测显示,2022年长江口长江江豚监测数量达到13头次。20234月,长江口发现一头出生不久的长江江豚幼豚,表明长江江豚数量在不断扩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江豚幼豚出现、中华鲟数量增加……长江口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向好|十年禁渔看长江

据相关科研单位监测,2022年,长江口监测到鱼类种类45种,较2021年增加了7种。

图片来源: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2023年12月22日,界面新闻在“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上海站活动中了解到,长江禁渔三年以来,在打击非法捕捞之外,上海加强水生生物监测及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据相关科研单位监测,2022年,长江口监测到鱼类种类45种,较2021年增加了7种。

在位于崇明区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内,界面新闻看到了中华鲟、胭脂鱼、松江鲈等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这其中最为特殊的当属中华鲟。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与恐龙同时期生活,距今有1.4亿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是典型的江海洄游型鱼类,近海栖息,长江繁殖,每年7-8月从长江口溯流而上,于次年10-11月抵达自然产卵场产卵,孵化后的幼鲟在长江口摄食育肥后陆续进入大海。

因此,长江口水域是中华鲟幼鱼重要的索饵场和育幼场,也是中华鲟成鱼回游繁殖的关键通道。不过,受多重人类活动影响,目前中华鲟繁殖群体规模急剧下降,仅在长江中还有少量洄游个体。

据研究中心主任顾士连介绍,1970年代中华鲟每年洄游数量最多可达7000-8000尾,近些年来已连续多年未发现自然繁殖现象,监测到的中华鲟已不足20尾,物种延续面临严峻考验。

2020年6月6日,上海第一部针对单一特定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中华鲟保护和长江流域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研究中心的中华鲟。拍摄:黄景源

顾士连说,作为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对外展示窗口和陆上保障基地,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抢救救护,长江口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华鲟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据其介绍,研究中心将人类医学、兽医学技术引入中华鲟等水生生物救护工作,提出单体治疗理念,打造“水生动物120”。研究中心全力开展中华鲟人工蓄养,建立活体资源保种库。目前有约500尾中华鲟,包括野生中华鲟与人工繁育品种。

顾士连透露,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探索中华鲟的生殖干细胞繁殖技术,争取实现鱼苗的可持续繁殖,并逐步推广到更多水生物种,力争在人工繁育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为推动长江生物多样性恢复,上海还开展了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36次,累计放流中华鲟、松江鲈、胭脂鱼等珍稀珍贵物种85万余尾,底播底栖生物300余吨。

界面新闻了解到,长江禁渔三年以来,上海在长江口、近海等渔业水域设置渔业监测站位80余个,开展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及栖息地环境监测。

监测显示,2022年长江口长江江豚监测数量达到13头次。20234月,长江口发现一头出生不久的长江江豚幼豚,表明长江江豚数量在不断扩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