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直男、中年危机、性喜剧,《情圣》击中了这个时代的哪些敏感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直男、中年危机、性喜剧,《情圣》击中了这个时代的哪些敏感点

热映的《情圣》不仅胜在中年危机的内核表达上,它在“性喜剧”上的开拓可能更具意义,即使遭受主流价值观和审查的双重压力,电影《情圣》已经为内地“性喜剧”走了一小步。

文|秦泉

越过纷纷扰扰的贺岁档,新年上映的电影《情圣》在元旦三天拿下近1.8亿票房,之后单日票房便呈领跑状态。作为一部成本较低的喜剧电影,这样的成绩在票房遇冷的当下已经很少见到。

《情圣》留给外界的印象就像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年惊喜,上映前较短的宣传期令观众都不太知晓具体细节,而坐进影院后突然被乐翻到,成就了这部电影的小爆款潜质。

承袭《港囧》、《夏洛特烦恼》讲述的“中年危机”命题,人到中年要费尽心力去寻找一点激情。影片同样遭受到了前两部电影的非议,女权主义者们认为《情圣》还是很“直男癌”,但严重程度并没有那么大。

《情圣》海报

“中年危机”近两年不断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尽管表达上的低级令这些影片在价值观上遭受批评,但热议正说明了这一题材映照了这个时代一类群体面临的生活困境。

而相对《港囧》和《夏洛》羞答答讲述追求初恋的故事,《情圣》在尺度上有着足够突破,它更单纯地由“下半身”出发去追逐性爱体验,性喜剧才是电影《情圣》的最大标识。

在类型更成熟的电影市场,好莱坞的《美国派》、香港的《青春梦工场》以及韩国的《色即是空》等性喜剧早已在千禧年左右爆红,当这些地区的性喜剧“沦落”之后,这一类型片的内地市场才刚刚兴起。

但如影评人奇爱博士所说,“(这是)一部能让人笑出来,看后还能体验悲凉的合格作品。”银幕内外,这部性喜剧都有种无形的力量在挤压,宥于主流价值观和审查,电影《情圣》在性喜剧上的表达依然有点刻意保守。

中年危机和三观不正

电影《情圣》讲述了人到中年并有家室的白领肖瀚,在一次停车中遇上年轻风情的模特YoYo,从而被撩拨得“云山雾绕”,之后在一帮哥们的帮助下开启了一段疯狂猎艳“旅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年直男想要出轨的故事。

电影于12月31日正式上映,随即而来的是部分观众对于影片价值观的指摘。

豆瓣用户秋桃的短评很有代表性,“剧情尴尬切直男癌意味十足,男人的出轨躁动似乎天然合理,女人则都宽容大度到不可思议。”有趣的是,这条评论几乎可以复用到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上,并没有任何违和感。

事实上,大众对于电影《夏洛特烦恼》在“三观”上的指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女神秋雅被描绘为绿茶婊,颓丧的夏洛竟也能得到糟糠之妻的原谅,在那部电影里,最大的价值观错误便是将男主夏洛打造成具有光环形象的救世主,事实上他又极度令观众讨厌,这就是大众所说的“直男癌”。

“直男癌”现象在国产片里竟也有延续,在郝杰电影《我的青春期》中,同样是男主的初恋对象,在成年后竟也被塑造得极其不堪,“直男癌”电影便成为去年电影的一个独特现象。

事实上,在“低俗化女性”的潜在价值观里,电影《情圣》同样有不好的桥段,模特YoYo在最后“献身”一刻,也被导演设置为暴发户包养的小女星。在一个盛行约炮的年代,难道只有这样才能“洗白”男主的“作案”动机吗?

中国影视剧在价值观层面的考量已经到了一个十分纠结的态势,就如豆瓣用户丁小云所言,“现在通俗影视剧几乎都是取悦女人的,这样的影视剧大家都会说三观很正。偶尔有取悦男人的通俗影视剧,男人自己都会觉得这样的影视剧是不是三观不正。”

很显然,《情圣》在“直男癌”上已经做得轻巧太多,这只是一部走心不走肾的精神出轨,一部取悦直男们的精神A片罢了,其在价值观上的把握已经安全。

但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类电影引起的广泛争议正说明了它正在撩动着这个时代的大众情绪。从《港囧》、《夏洛特烦恼》再到这部《情圣》,讲述中年危机的故事正在大银幕上走红,内地喜剧电影在映照现实的基础上,走向更“自由”的创作道路上。

荷尔蒙溢出与性喜剧

在类型上,电影《情圣》比《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走得更大胆,后两部电影更多的是中年危机下的家庭纠纷剧,而《情圣》直接往前迈了一大步,不再羞答答用“初恋情结”掩盖约炮,而是荷尔蒙的直接溢出,直接用“下半身”思考引出的一部电影。

从旧的情景喜剧发展到小妞喜剧电影,《情圣》的上映终于让内地喜剧踏上了“性喜剧”电影这一空白大陆。而前年国庆档上映的《心花路放》,虽然带有猎艳的性情节,但更多的是寻找内心回归的一部公路电影。

电影《情圣》的热映,多少说明了性喜剧正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流行情绪。

在影评人Magasa看来,描述“性”的电影分为两个阵营。“一种是将性作为性器官的机械运动来呈现,就如曾经大批的‘三级片’,而另一种则是考察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与意义,进而更深入地认识人类自身而不是唤醒观众的勃起”。

很显然,“性喜剧”的分类更多在于第二种阵营。而事实上,无论是好莱坞、香港还是韩国地区的性喜剧早就风靡一时并为内地观众所熟知。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1999年好莱坞电影《美国派》,讲述了四个青春期高中男生决定在毕业前摆脱处男的故事,同样2005年彭浩翔电影《青春梦工场》也是讲述几个大学生骗日本女忧“打真军”的故事。

“性喜剧”将三级片里的性抽取出来同喜剧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电影分类,并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一类型来到韩国则是著名的《色即是空》,一部带着欢笑与泪水的电影,结局则在浪漫感动中结束。

在内地影视剧中,最先带有“性喜剧”色彩的可能是微电影《青春期》,电影更多讲述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的性萌动,片中也有男生“打飞机”的场景,那一年赵奕欢也被评为网络性感女神。

性喜剧的最佳表现期间就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更多表现他们初次面对性的手足无措,戏剧感会更强。而表现成年人的性喜剧,因为要具体面对性场面,可能往往会更加低俗。

这也是《情圣》欲说还休的地方,假如往更奔放的方向走,几个哥们间去猎艳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香港版本的低俗性喜剧《飞虎出征》。

《情圣》作为国内第一部正面拍摄“性喜剧”的作品已经实属难得,在主流价值观和审查的影响之下,电影在这方面的左右矛盾其实很明显,于是影片的最后,你还会看到导演们也做了个“做梦”的交代。

就如影评人西帕克所言,“直接翻拍解决了国产喜剧编剧不过硬的问题。描写中年人的性幻想和白日梦十分到位。全片笑点密集,是一部难得找准定位打擦边球的‘R级喜剧’佳作。略遗憾的是没有一R到底,片尾再想收回来就有点编不圆了。另外,这片英文片名竟然是‘Some Like It Hot’。”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直男、中年危机、性喜剧,《情圣》击中了这个时代的哪些敏感点

热映的《情圣》不仅胜在中年危机的内核表达上,它在“性喜剧”上的开拓可能更具意义,即使遭受主流价值观和审查的双重压力,电影《情圣》已经为内地“性喜剧”走了一小步。

文|秦泉

越过纷纷扰扰的贺岁档,新年上映的电影《情圣》在元旦三天拿下近1.8亿票房,之后单日票房便呈领跑状态。作为一部成本较低的喜剧电影,这样的成绩在票房遇冷的当下已经很少见到。

《情圣》留给外界的印象就像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年惊喜,上映前较短的宣传期令观众都不太知晓具体细节,而坐进影院后突然被乐翻到,成就了这部电影的小爆款潜质。

承袭《港囧》、《夏洛特烦恼》讲述的“中年危机”命题,人到中年要费尽心力去寻找一点激情。影片同样遭受到了前两部电影的非议,女权主义者们认为《情圣》还是很“直男癌”,但严重程度并没有那么大。

《情圣》海报

“中年危机”近两年不断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尽管表达上的低级令这些影片在价值观上遭受批评,但热议正说明了这一题材映照了这个时代一类群体面临的生活困境。

而相对《港囧》和《夏洛》羞答答讲述追求初恋的故事,《情圣》在尺度上有着足够突破,它更单纯地由“下半身”出发去追逐性爱体验,性喜剧才是电影《情圣》的最大标识。

在类型更成熟的电影市场,好莱坞的《美国派》、香港的《青春梦工场》以及韩国的《色即是空》等性喜剧早已在千禧年左右爆红,当这些地区的性喜剧“沦落”之后,这一类型片的内地市场才刚刚兴起。

但如影评人奇爱博士所说,“(这是)一部能让人笑出来,看后还能体验悲凉的合格作品。”银幕内外,这部性喜剧都有种无形的力量在挤压,宥于主流价值观和审查,电影《情圣》在性喜剧上的表达依然有点刻意保守。

中年危机和三观不正

电影《情圣》讲述了人到中年并有家室的白领肖瀚,在一次停车中遇上年轻风情的模特YoYo,从而被撩拨得“云山雾绕”,之后在一帮哥们的帮助下开启了一段疯狂猎艳“旅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年直男想要出轨的故事。

电影于12月31日正式上映,随即而来的是部分观众对于影片价值观的指摘。

豆瓣用户秋桃的短评很有代表性,“剧情尴尬切直男癌意味十足,男人的出轨躁动似乎天然合理,女人则都宽容大度到不可思议。”有趣的是,这条评论几乎可以复用到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上,并没有任何违和感。

事实上,大众对于电影《夏洛特烦恼》在“三观”上的指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女神秋雅被描绘为绿茶婊,颓丧的夏洛竟也能得到糟糠之妻的原谅,在那部电影里,最大的价值观错误便是将男主夏洛打造成具有光环形象的救世主,事实上他又极度令观众讨厌,这就是大众所说的“直男癌”。

“直男癌”现象在国产片里竟也有延续,在郝杰电影《我的青春期》中,同样是男主的初恋对象,在成年后竟也被塑造得极其不堪,“直男癌”电影便成为去年电影的一个独特现象。

事实上,在“低俗化女性”的潜在价值观里,电影《情圣》同样有不好的桥段,模特YoYo在最后“献身”一刻,也被导演设置为暴发户包养的小女星。在一个盛行约炮的年代,难道只有这样才能“洗白”男主的“作案”动机吗?

中国影视剧在价值观层面的考量已经到了一个十分纠结的态势,就如豆瓣用户丁小云所言,“现在通俗影视剧几乎都是取悦女人的,这样的影视剧大家都会说三观很正。偶尔有取悦男人的通俗影视剧,男人自己都会觉得这样的影视剧是不是三观不正。”

很显然,《情圣》在“直男癌”上已经做得轻巧太多,这只是一部走心不走肾的精神出轨,一部取悦直男们的精神A片罢了,其在价值观上的把握已经安全。

但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类电影引起的广泛争议正说明了它正在撩动着这个时代的大众情绪。从《港囧》、《夏洛特烦恼》再到这部《情圣》,讲述中年危机的故事正在大银幕上走红,内地喜剧电影在映照现实的基础上,走向更“自由”的创作道路上。

荷尔蒙溢出与性喜剧

在类型上,电影《情圣》比《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走得更大胆,后两部电影更多的是中年危机下的家庭纠纷剧,而《情圣》直接往前迈了一大步,不再羞答答用“初恋情结”掩盖约炮,而是荷尔蒙的直接溢出,直接用“下半身”思考引出的一部电影。

从旧的情景喜剧发展到小妞喜剧电影,《情圣》的上映终于让内地喜剧踏上了“性喜剧”电影这一空白大陆。而前年国庆档上映的《心花路放》,虽然带有猎艳的性情节,但更多的是寻找内心回归的一部公路电影。

电影《情圣》的热映,多少说明了性喜剧正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流行情绪。

在影评人Magasa看来,描述“性”的电影分为两个阵营。“一种是将性作为性器官的机械运动来呈现,就如曾经大批的‘三级片’,而另一种则是考察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与意义,进而更深入地认识人类自身而不是唤醒观众的勃起”。

很显然,“性喜剧”的分类更多在于第二种阵营。而事实上,无论是好莱坞、香港还是韩国地区的性喜剧早就风靡一时并为内地观众所熟知。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1999年好莱坞电影《美国派》,讲述了四个青春期高中男生决定在毕业前摆脱处男的故事,同样2005年彭浩翔电影《青春梦工场》也是讲述几个大学生骗日本女忧“打真军”的故事。

“性喜剧”将三级片里的性抽取出来同喜剧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电影分类,并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一类型来到韩国则是著名的《色即是空》,一部带着欢笑与泪水的电影,结局则在浪漫感动中结束。

在内地影视剧中,最先带有“性喜剧”色彩的可能是微电影《青春期》,电影更多讲述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的性萌动,片中也有男生“打飞机”的场景,那一年赵奕欢也被评为网络性感女神。

性喜剧的最佳表现期间就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更多表现他们初次面对性的手足无措,戏剧感会更强。而表现成年人的性喜剧,因为要具体面对性场面,可能往往会更加低俗。

这也是《情圣》欲说还休的地方,假如往更奔放的方向走,几个哥们间去猎艳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香港版本的低俗性喜剧《飞虎出征》。

《情圣》作为国内第一部正面拍摄“性喜剧”的作品已经实属难得,在主流价值观和审查的影响之下,电影在这方面的左右矛盾其实很明显,于是影片的最后,你还会看到导演们也做了个“做梦”的交代。

就如影评人西帕克所言,“直接翻拍解决了国产喜剧编剧不过硬的问题。描写中年人的性幻想和白日梦十分到位。全片笑点密集,是一部难得找准定位打擦边球的‘R级喜剧’佳作。略遗憾的是没有一R到底,片尾再想收回来就有点编不圆了。另外,这片英文片名竟然是‘Some Like It Hot’。”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